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6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9篇
儿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10篇
临床医学   15篇
内科学   45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21篇
外科学   20篇
综合类   68篇
预防医学   25篇
眼科学   17篇
药学   35篇
  1篇
中国医学   47篇
肿瘤学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31.
目的 探讨氯吡格雷和阿斯匹林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D-二聚体的影响.方法 80例住院的急性脑梗死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氯吡格雷组和阿司匹林组各4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控制血压和血糖、降颅压、营养脑细胞及对症支持处理,氯吡格雷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氯吡格雷75 mg,1次/d,连用2周.阿司匹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阿司匹林肠溶片300 mg,1次/d,连用2周.结果 治疗2周后,两组患者血浆hs-CRP和D-二聚体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均P<0.05),且氯吡格雷组下降的幅度较阿司匹林组更明显(P<0.05).氯吡格雷组的临床有效率明显高于阿司匹林组(x2 =5.54,P<0.05).且两组治疗期间均无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 氯吡格雷治疗急性脑梗死较阿司匹林疗效更确切,降低血浆hs-CRP和D-二聚体的水平更明显,能明显改善脑梗死部位缺血缺氧和缺损神经功能,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32.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传承文化是大学的四大职能之一。高等医药院校是培养和造就高素质医药人才的摇篮,专业的特殊性赋予了大学文化更加丰富的内涵,即以"仁、和、精、诚"彰显"真、善、美",以"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等哲学的思维方法去认知生命与疾病防治,以"天人合一"、"起居有常"等传统文化理念指导大众养生;凝炼形成了符合医药专业特点的传承方式:将传承医药文明与规范行医行为相结合,传承传统文化与倡导现代文明相结合,疾病诊疗与疾病预防相结合,创新文化精神产品与校园人文景观相结合。  相似文献   
33.
氩离子凝固术(APC)是一种新型非接触性电凝固方法,可用于组织表面的凝固,经离子化气将高频能量传至靶组织,组织表面即可凝固,达到凝血和消除病变组织的目的[1],我院从2008年7月至2010年12月采用APC法共治疗消化道疾病197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4.
胰高血糖素样肽-2对短肠大鼠残留小肠代偿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胰高血糖素样肽 2 (GLP 2 )对短肠大鼠残留小肠代偿的影响及机制。方法  75 %小肠切除大鼠随机分成空白 (SB)组、生长激素 (GH )组和GLP 2组。术后 6d行残留回肠黏膜形态学检测、细胞增殖核心抗原 (PCNA)测定及原位末端标记 (INST法 )染色。结果 GLP 2组回肠黏膜形态学指标显著高于SB组 (P <0 .0 5 ) ,并且其黏膜厚度显著高于GH组 (P <0 .0 5 )。GLP 2组PCNA指数显著高于SB组 (0 .5 1± 0 .0 9与 0 .40± 0 .0 6比较 ,P <0 .0 5 ) ,但和GH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 .0 5 )。GLP 2组细胞凋亡显著低于SB组 (67.7± 10 .1与 81.7± 12 .9比较 ,P <0 .0 5 ) ,但和GH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 .0 5 )。结论 GLP 2能刺激小肠黏膜上皮增生 ,抑制凋亡 ,显著促进短肠大鼠残留小肠黏膜的形态代偿。  相似文献   
35.
目的 探讨门脉高压性胃病(PHG)患者胃黏膜中内皮素-1(ET-1)和缺氧诱导因子-1(HIF-1)的表达及其相关性,为PHG的发病机制提供一定理论依据.方法 随机选择从2010年11月至2011年6月期间的PHG患者60例、门静脉高压症(PHT)无PHG患者30例和正常对照者20例,PHG组中分为轻型34例、重型26...  相似文献   
36.
37.
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室重塑与脑钠肽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 通过观察血浆脑钠肽(BNP)水平在急性心肌梗死(AMI)后的改变,了解BNP与心室重塑的关系,探讨血浆BNP测定可否作为预测AMI早期心室重塑的方法.方法 AMI组AMI患者37例,仅接受强化内科保守治疗;正常组为32例健康对照者.分别在AMI后72 h、1个月及3个月,采用免疫荧光测定血浆BNP,并应用超声心动图检查测定射血分数(EF)、左室快速充盈速度(VE)、左房收缩峰值速度(VA)及VE/VA比值、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比较不同时期AMI组与正常对照组间各指标的差异.结果 AMI后72 h、1个月、3个月血浆BNP均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均高于对照组,同时各AMI组之间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1);AMI 72 h内血浆BNP水平与AMI后1个月、3个月心脏超声心功能指标之间的直线相关关系与EF、VE/VA表现为负相关,与LVEDd、LVEDV均表现为正向变化.结论 心肌梗死患者72 h内的血浆BNP与近期心肌梗死(心肌梗死后1个月、3个月)EF、VE/VA呈负相关,而与LVEDd、LVEDV呈正相关.心肌梗死患者早期血浆BNP水平可预测AMI近期心室重塑.  相似文献   
38.
消化道息肉是常见的消化疾病,因其有癌变的可能性备受关注,目前内镜下电凝切除术是首选治疗方法.本院2008年10月至2011年10月,应用高频电切技术治疗结肠息肉264例330颗,疗效满意.现总结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9.
目的评价国产注射用乳酸左氧氟沙星治疗急性细菌性感染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多中心、随机、平行对照试验方法,以进口左氧氟沙星注射液(500mg/100m1)为对照药,两组的用量、用法及疗程均为500mg静脉滴注,每日1次,疗程7~14d。结果本研究共人组160例,可进行疗效分析的病例共157例,其中试验组78例,对照组79例。试验组总痊愈率和有效率分别为67.6%和89.7%。对照组总痊愈率和有效率分别为55.0%和90.0%,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细菌清除率为98.2%(53/54),对照组细菌清除率为100.0%(50/5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和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3.8%(11/80)和16.3%(13/80),主要表现为轻到中度的恶心、胃部不适、失眠、静脉炎、皮疹、转氨酶增高等,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国产注射用乳酸左氧氟沙星治疗呼吸系统和泌尿系统急性细菌感染,临床疗效明显,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40.
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与糖尿病血管病变的关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观察卡维地洛治疗慢性心力衰竭(CHF)的疗效并初步探讨卡维地洛防治心力衰竭的机理。方法 观察卡维地洛治疗34例CHF患者的疗效和对氧自由基、血液流变学的影响,并与用常规治疗(利尿剂、洋地黄、ACEI)的29例作对照。结果 卡维地洛组较对照组LVEF、FS显著升高,LVDD、LVSD显著下降,能明显升高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SOD)活性,降低血清丙二醛(MAD)水平,降低全血黏度和血浆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