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7篇
  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7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7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55篇
综合类   13篇
预防医学   1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1篇
肿瘤学   1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可降解材料对外周神经的毒性作用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研究聚乳酸、聚羟基乙酸和壳聚糖等可降解材料对正常外周神经有无毒性作用,为研制组织工程化神经筛选相容性好的支架材料。方法 取15只SD大鼠,随机分成3组,打开坐骨神经外膜后,分别将聚乳酸、聚羟基乙酸和壳聚糖植入神经束之间。术后7周取材,观察坐骨神经组织结构的变化以及材料在神经组织内引起的异物反应。结果各组的神经干内均有纤维结缔组织轻度增生,但神经束的形态结构无明显变化;各种材料周围均有纤维假膜形成,假膜内有淋巴细胞和巨噬细胞浸润,而包裹壳聚糖的假膜最厚,细胞浸润最明显。结论 聚乳酸、聚羟基乙酸和壳聚糖对外周神经均无毒性,可作为组织工程化神经的支架材料,但壳聚糖引起的异物反应较聚乳酸和聚羟基乙酸明显。  相似文献   
52.
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对腰椎稳定性影响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SPR术对腰椎的稳定性的影响。方法:收集自1992年10月~2000年12月在本科行SPR手术治疗的脑瘫患者共195例。结果:术前常规行腰椎X线检查,发现胸腰椎侧弯1例,L5峡部裂2例。在61例来院复诊的患者中,有10例行走时表现为明显腰前凸行走姿势,与术前相比,腰前凸角有增大。术后出现L5~Sl椎体不稳者4例,表现为Ⅰ度滑脱;腰后凸畸形1例。结论:脑瘫患者有脊柱发育异常,SPR术破坏脊柱的后柱结构和髂腰肌挛缩等因素可导致部分患者出现腰前凸角的增大及腰椎不稳。  相似文献   
53.
律回春晖渐,日月开新元.新年的钟声敲响了,我们怀着愉悦的心情,迎来了2013年!@@1963年的春天,陈中伟在国际学术会议上首先报道了第一例断肢再植成功,引起了世界巨大的震动.这是一个伟大的创举,使我国一跃登上世界医学学术论坛的宝座,为中国争得了巨大的荣誉,十分令人振奋[1].过去一般认为的近代中国在西方人主导的西医领域比较少原创性发明与创新的观点,瞬间就被打破了,在医学领域也成了历史.  相似文献   
54.
目的 探讨前臂头静脉-桡动脉端侧吻合内瘘早期疗效的影响因素,以提高内瘘手术的成功率.方法 收集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在显微操作下行前臂头静脉-桡动脉端侧吻合内瘘378例,统计早期失用率并对手术前后平均收缩压、红细胞计数及HCT、血小板计数等进行分析.结果 378例中早期失用24例,失用率为6.35%.红细胞计数及HCT、血小板计数等对内瘘通畅无影响:平均收缩压低于140 mmHg水平对早期通畅影响较大.结论 前臂头静脉-桡动脉端侧吻合内瘘术早期疗效较好,其早期疗效与平均收缩压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55.
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足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15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1引言 伴有骨、关节和肌腱外露的足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修复,是临床医生经常面临的难题之一.采用显微外科修复技术,可使严重损伤的足踝部外形及功能得到良好的恢复,减少截肢率或使伤残程度得到减轻[1].近年来我科应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足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15例,取得较好疗效,简要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56.
目的探讨护创膜对兔创面愈合的影响。方法制做兔背全层创伤模型,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创面分别外用护创膜及无菌凡士林敷料。伤后3、5、7、10、l4、17、21d观察两组创面愈合时间和创面愈合率;并分别取创面组织进行病理组织学检查评估创面的修复质量,对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创面愈合时间和创面愈合率及修复质量进行观察比较。结果护创膜与凡士林纱布相比能加速创面愈合(P<0.O5),护创膜组在皮肤愈合的组织病理等级评分上优于凡士林纱布组(P<0.05)。结论护创膜促进创面愈合并提高愈合的质量,是创面修复的一种较理想的生物敷料。  相似文献   
57.
眶距增宽症 (orbitalhypertelorism )是一种严重的颅面部畸形。多数患者智力正常 ,随着年龄增长 ,心理压力逐渐增大 ,出现自卑感 ,因此渴望治疗。矫形手术是唯一的治疗方法。由于眶距增宽症涉及到眼眶周围的重要解剖结构 ,如脑组织、视神经、颅骨内板较大的静脉导管等 ,手术难度大 ,容易出现严重并发症 ,造成不良后果。因此 ,迄今为止 ,国外文献仅报告了约 2 0 0例此类手术 ,而国内仅报告了约 5 0余例 ,而且都集中在少数几家医院。2 0 0 0年 1月作者对 1例眶距增宽症行颅内外联合径路矫正术 ,手术结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8.
成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诊断与显微外科治疗进展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成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Adult necrosis of the femoralhead,ANFH)是临床上常见疾病。大多数学者认为其病因是由于供应股骨头的血管受损引起。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好发于 2 0~5 0岁的青壮年 ,其病程长 ,致残率高 [1 ]。股骨头因缺血坏死而致晚期塌陷的发生率在 30 %~ 40 %之间 ,青年发生率更高。其治疗的方法虽多 ,但治疗效果欠佳。自从显微外科的应用以来 ,学者们设计出多种带血管蒂骨瓣、骨膜瓣移位或移植等手术 ,使疗效有了明显的提高。为此 ,作者根据近年来的文献 ,介绍显微外科在治疗 ANFH方面的进展。一、诊断问题ANFH的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59.
[目的]初步评定脑瘫髋发育畸形,并探讨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SPR)对脑瘫髋关节的影响。[方法]收集自1992年10月至2000年12月SPR手术治疗的脑瘫患者共195例,男142例,女53例,年龄3~22岁,平均6.9岁。其中29例患者术前测量髋关节的Sharp角和头骺外移百分比。[结果]术前行X片检查而证实有髋关节半脱位或脱位者6例;术后复诊的61例中,又出现患者髋半脱位或脱位有3例,分别为术后1年、7年及7年时出现。术前髋关节的Sharp角的异常百分比为29.8%;头骺外移百分比(MP)大于33%有3例。[结论]脑瘫存在髋关节发育不良,可表现为Sharp角和MP值的增大;部分患者存在髋关节的半脱位或脱位。SPR术后髋关节半脱位或脱位的可能性仍存在,需要临床早期发现和治疗。  相似文献   
60.
目的 探讨前臂头静脉-桡动脉端侧吻合内瘘早期疗效的影响因素,以提高内瘘手术的成功率.方法 收集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在显微操作下行前臂头静脉-桡动脉端侧吻合内瘘378例,统计早期失用率并对手术前后平均收缩压、红细胞计数及HCT、血小板计数等进行分析.结果 378例中早期失用24例,失用率为6.35%.红细胞计数及HCT、血小板计数等对内瘘通畅无影响:平均收缩压低于140 mmHg水平对早期通畅影响较大.结论 前臂头静脉-桡动脉端侧吻合内瘘术早期疗效较好,其早期疗效与平均收缩压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