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耳鼻咽喉   1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2篇
预防医学   2篇
眼科学   20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2 毫秒
21.
400名健康儿童与成人辐辏近点值测定胡隆基,胡聪辐辏近点值的测量与分析,可指导眼科,神经科某些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在临床及科研工作中,笔者采用自制的辐辏近点测定仪,测量了400名健康儿童与成人的辐辏近点值,并将年龄、性别与辐辏近点的关系作了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22.
假性内斜视是儿童常见的一种临床现象,表现为双眼或单眼有内斜外观,但视轴平行,易与斜视混淆。其中除少数由于面部、眼部或头颅异常引起外,大多无明显原因。对于假性内斜视,我们常用鼻根低、内眦赘皮及内眦间距宽来解释,但实际上并非如此。为此,本文采用摄相及幻灯投照测量法测量了400名健康成人及儿童的瞳孔距及睑裂的有关数值,探讨分析了眼球与睑裂的位置关系及发育特点以及内眦赘皮与假性内斜视的关系,对假性内斜视有了进一步的认识,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3.
目的探讨去上皮瓣Epi-LASIK手术的临床特性及其与传统Epi-LASIK的临床效果比较。方法对28例双眼近视患者(屈光度<-6.00D)一眼行去上皮瓣的Epi-LASIK(去上皮瓣组),另一眼行传统的Epi-LASIK(传统组),术毕均配戴软性角膜接触镜,进行为期6个月的自身对比观察,随诊时间分别为1d、3d、7d、1个月、3个月、6个月,对术后角膜刺激征、上皮愈合时间、视力、屈光状态、Haze等指标进行评价并作统计学处理。结果术后3~5d去上皮瓣组疼痛感和流泪症状明显轻于传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去上皮瓣组上皮愈合时间平均为(3.57±0.88)d,传统组为(4.22±0.93)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d去上皮瓣组裸眼视力即可达到0.95±0.19,明显高于传统组的0.83±0.1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个月、3个月、6个月时两组裸眼视力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去上皮瓣组在术后7d、1个月时残余柱镜度数明显小于传统组(P<0.05),3个月以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至随访期末,两组Haze程度比较无明显差异。结论去上皮瓣的Epi-LASIK能明显减轻术后角膜刺激征,缩短角膜上皮愈合时间,术后早期对散光的矫正效果明显,且不加重Haze的发生,是角膜厚度偏薄的中低度近视患者的安全、理想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24.
1917年,Lindberg首次描述了位于瞳孔缘的灰蓝色片状物。1925年,Vogt认为此征系老年人囊膜分层所致,称之为“老年性剥脱”。1954年,Dvorak—Theobald提示该征不是晶体囊膜的正常脱落,确切的说是眼前段不明原因的沉积物,命名为晶体囊膜的假性剥脱,以区别于正常的囊膜分层及生理性脱落。而最近的超微结构研究结果证明,剥脱物至少部分是来自晶体囊膜,因而根据其性质命名为“剥脱综合征”。该征常见,约占正常成人的3~8%,在斯堪的纳维亚地区发病率更高,主要发生在75~85岁年龄组,无性别差异,  相似文献   
25.
LatetreatmentofalkalichemicalburnofocularanteriorsegmentXieLixin谢立信,DongXiaoguang董晓光,HuLongji胡隆基,CaoJing曹景andYaoZhan姚瞻Objecti...  相似文献   
26.
胡隆基  郭佃强  高宁  李燕  张晶 《眼科研究》2006,24(2):187-190
目的探讨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术中再次A型超声角膜测厚对部分患者的临床指导意义。方法对52例(102眼)因角膜中央厚度偏薄和/或屈光度数偏大而被排除在常规LASIK适应证范围以外的近视眼患者,在术中切割角膜瓣前后再行A型超声角膜测量,据测量数据实时监测指导手术。结果102眼间接计算的角膜瓣厚度为(107.76±23.17)μm,有95眼术中测量的角膜中央厚度比术前偏高,其余7眼偏低(t=16.58,P<0.01)。根据再次测量结果计算均符合术前设计所要求的水平而施行LASIK手术。术后1d、10d、1个月、3个月UCVA分别为4.86±0.17、4.95±0.16、4.97±0.15、4.96±0.17。结论LASIK术中制作的角膜瓣厚度因诸多因素的影响与角膜刀头所设定的厚度比较有较大的误差,术前、术中测量的角膜中央厚度也有一定的差异。对于按常规检查计算结果被排除在LASIK手术适应证以外的患者,绝大部分可以通过此方法得到治疗,该方法的疗效与常规LASIK手术无明显差异,并扩大了LASIK手术的适应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