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1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2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9篇
预防医学   2篇
眼科学   7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9 毫秒
11.
FDT在青光眼筛查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石璇  李立新  黎晓新 《眼科研究》2000,18(5):467-469
青光眼的早期诊断对治疗及预后意义重大。早期青光眼损害选择性地损伤大直径的视神经纤维(M细胞发出),以数量最少的My亚群表现为著。My亚群细胞的基本特点是对对比转换的正弦刺激的非线性反应即“倍频现象”。倍频技术即以此原理为基础,通过选择性检验My细胞亚群的功能,发现早期青光眼损害。倍频视野计检查方便迅速,结果准确,可重复性高,尤其适于对早期青光眼患者进行筛查。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DR)再次玻璃体切除术(PPV)的影响因素。方法:本研究为病例-对照研究,以2019年12月至2020年12月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眼科接受PPV治疗的PDR患者(290只眼)为研究对象,收集其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次数分为单次PPV组(227只眼)和再次PPV组(63只眼),并于术后随访6...  相似文献   
13.
目的:总结机器人辅助膝关节单髁置换术(Unicompartmental knee arthroplasty,UKA)的护理配合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6月~2019年11月北京大学人民医院11例机器人UKA的护理配合情况,总结术中手术配合情况,并对手术效果进行观察总结.结果:11例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术后康复良好,未发现并发症.结论:术前充分的准备和术中熟练的手术配合是机器人辅助膝关节单髁置换术护理配合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自拟中药方剂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效果。方法:将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孕三烯酮治疗,观察组给予自拟中药方剂治疗,治疗6个月后观察2组催乳素(PRL)、促卵泡刺激素(FSH)、促黄体生成素(LH)、雌二醇(E_2)、睾酮(T)、CA125水平及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PRL和CA125较治疗前降低,观察组FSH、LH、E2水平高于对照组,CA125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服药期间无恶心、呕吐、腹泻等明显消化道症状。结论:采用自拟中药方剂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效果良好,能有效改善症状和体征,改善免疫功能,且无明显毒副反应。  相似文献   
15.
心身疾病是一类由于心理紧张刺激,导致机体功能持续性偏移、组织损害和结构改变的器质性躯体疾病,其发病原因是多方面的,除躯体因素外还包括社会、文化、心理等多方面因素。  相似文献   
16.
纤溶酶致人眼玻璃体后脱离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人眼用纤溶酶致玻璃体后脱离(posterior vitreous detachment, PVD)的剂量、效果,对细胞活性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 方法 死亡后24 h内的尸体眼共20只,随机分为4组。分别于平坦部注入1,2,3 U的纤溶酶以及0.1 ml的平衡盐溶液(balanced salt solution, BSS)作为对照。用光镜和透射电镜进行形态学观察;免疫电镜进行视网膜内界膜上纤连蛋白(laminin,LN)、层粘连蛋白(fibronectin,FN)的定量分析;流式细胞仪测定视网膜细胞活性。 结果 注入纤溶酶后,玻璃体胶原与内界膜附着减弱,随纤溶酶注入的增加,效果增强;LN(3 U组,P<0.05)、FN(2 U、3 U组,P<0.05)在内界膜上的含量减少;形态上及细胞存活数量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别。 结论 适当剂量的纤溶酶 注入玻璃体腔,可降解FN、LN,促进玻璃体胶原与内界膜的分离,导致PVD,而对视网膜形态及细胞活性无明显影响。 (中华眼底病杂志,2003,19:42-45)  相似文献   
17.
背景 息肉状脉络膜血管病变(PCV)是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nAMD)的一个亚型还是独立于nAMD一种病变目前仍有不同的观点,而两种疾病的治疗效果可能不同.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nAMD的治疗中发挥重要作用,但由VEGF可变剪切而产生的促新生血管生成VEGF(VEGFxxx)家族和抑新生血管VEGF(VEGFxxxb)家族,两者功能相反,其在nAMD和PCV中的表达及作用尚不清楚. 目的 检测和比较VEGFxxx家族和VEGFxxxb家族在nAMD患者和PCV患者房水中的变化及其意义. 方法 收集2013年3-12月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眼科确诊的nAMD患者34例及PCV患者26例,同期纳入16例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作为对照.收集被检者前房水0.1 ml,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前房水中VEGF及VEGF165b质量浓度,比较3组患者房水中VEGF及VEGF165b质量浓度的差异. 结果 nAMD组、PCV组、对照组患者房水中VEGF质量浓度分别为(4 210.00±998.40)、(387.00±51.31)和(377.40±69.97) pg/ml,组间总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2.851,P=0.000).nAMD组、PCV组、对照组VEGF165b质量浓度分别为(205.50±12.59)、(159.40± 16.25)、(347.90±29.18) pg/ml,组间总体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3.752,P=0.000).与对照组比较,nAMD组患眼房水中VEGF质量浓度升高,VEGF165b质量浓度下降,PCV组患眼房水中VEGF165b表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0),但PCV组与对照组患眼房水中VEGF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92).nAMD组较PCV组房水中VEGF质量浓度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但两组间VEGF165b质量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97). 结论 nAMD患者前房水中的VEGF质量浓度明显高于PCV患者和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nAMD患者与PCV患者房水中VEGF165b质量浓度接近,但均低于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说明VEGF165b质量浓度的相对下降与nAMD和PCV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以输卵管通液术为主治疗不孕症的效果.方法 将140例不孕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组70例采用宫腔镜下输卵管插管通液术治疗,对照组70例采用常规输卵管通液术治疗.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的通畅率为72.9%,显著高于对照组的30.0%(P<0.05);治疗组妊娠率为68.8%(48/7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31.4%(22/70)(P<0.05).最短受孕时间为治疗后2个月内,最长受孕时间为治疗后1年内.结论 宫腔镜输卵管通液术具有安全、可视、简单易行、再通率高、相对花费少的优点,应作为不孕症患者首选检查和治疗方法,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9.
石璇  黎晓新  樊景禹 《眼科研究》2001,19(6):494-496
目的 对老年特发性黄斑孔手术所取组织进行组织学鉴定和比较。方法 6例老年特发黄斑孔患者行玻璃体切割,内界膜剥除,SF6填充手术时取出的标本,以及3例尸体眼的后极部视网膜组织,2例黄斑前膜患者手术中取出的视网膜前膜,用透射电镜进行组织学研究。结果 黄斑孔手术的取材在电镜下表现为一层连续起伏的基底膜组织,上附疏松的玻璃体胶原纤维,未见细胞和视网膜神经层成分,与尸体眼玻璃体视网膜交界的形态相似。而黄斑前膜可见纤维星形细胞,巨噬样细胞及间断的基底膜组织。结论 确证了老年特发黄斑孔手术时用吲哚菁绿染色后撕除的组织是视网膜内界膜。内界膜的剥除在多种黄斑手术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大鼠癫癎模型海马中脂蛋白脂酶(lipoprotein lipase,LPL)表达的变化规律,探讨LPL在癫癎持续状态(status epilepticus)后对维生素E含量的影响。方法:采用匹罗卡品(PILO)腹腔注射法建立癫癎大鼠模型,免疫荧光方法观察癫癎损伤后不同时间点海马中LPL的表达,比色法测量海马中维生素E(Vit E)的含量。结果:免疫荧光发现正常组和癫癎组海马中均有LPL表达,且大鼠癫癎持续状态后24 h海马区LPL表达开始增加(P<0.05), 3 d达高峰(P<0.01),以后逐渐下降,7 d时仍维持较高水平, 14 d后基本恢复正常。大鼠癫癎持续状态后12 h海马Vit E含量开始迅速降低,且明显低于正常 (P<0.01),于24 h达到低谷(P<0.01),3~7 d 逐渐升高,但仍显著低于正常(P<0.05),14 d后基本恢复正常。结论:LPL在癫癎大鼠模型海马中表达上调,代偿性加速对Vit E的摄取,从而可能对癎性发作后氧化应激机制产生影响。[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10,12(5):377-38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