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738篇
  免费   2798篇
  国内免费   1617篇
耳鼻咽喉   305篇
儿科学   513篇
妇产科学   182篇
基础医学   1802篇
口腔科学   466篇
临床医学   4096篇
内科学   2334篇
皮肤病学   340篇
神经病学   443篇
特种医学   901篇
外科学   3240篇
综合类   8259篇
现状与发展   8篇
预防医学   3994篇
眼科学   454篇
药学   3722篇
  29篇
中国医学   2970篇
肿瘤学   1095篇
  2024年   102篇
  2023年   311篇
  2022年   929篇
  2021年   1072篇
  2020年   1061篇
  2019年   495篇
  2018年   525篇
  2017年   778篇
  2016年   619篇
  2015年   1131篇
  2014年   1580篇
  2013年   1990篇
  2012年   2882篇
  2011年   2932篇
  2010年   2808篇
  2009年   2536篇
  2008年   2590篇
  2007年   2449篇
  2006年   2149篇
  2005年   1740篇
  2004年   1197篇
  2003年   983篇
  2002年   717篇
  2001年   695篇
  2000年   526篇
  1999年   142篇
  1998年   27篇
  1997年   25篇
  1996年   30篇
  1995年   19篇
  1994年   31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5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5篇
  1979年   1篇
  1976年   3篇
  1975年   1篇
  1966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3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充气温控毯用于神经外科手术患者的控温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充气温控毯用于神经外科手术患者的控温效果。方法40例择期行平卧位脑肿瘤切除术患者,年龄16—65岁,体重41-72 kg,ASAⅠ-Ⅲ级,随机分为2组(n=20):A组,术中充气温控毯24℃风档进行降温,肿瘤切除完毕前30 min进行复温;B组,术中充气温控毯维持中心温度正常(35.2—36.60℃)。均采用气管内静吸复合麻醉,静脉注射异丙酚1.5~2 mg/kg、芬太尼4-6μg/kg、维库溴铵0.1~0.2 mg/kg诱导,吸入0.6%-1.2%异氟醚维持;吸入氧浓度40%;异丙酚1.5~2 mg·kg-1·h-1持续输注;维库溴铵1~2 mg间断静脉注射。每5分钟记录1次中心温度(鼻咽温),观察围术期不良反应及并发症。结果A组2例患者因手术时间超过24 h剔除,共38例进行统计。A组患者降温速率(1.11±0.05)℃/h,复温速率(0.74±0.09)℃/h。A组患者89%(16/18)在硬脑膜打开前达到目标温度34℃,平台期平均中心温度(34.3±0.5)℃,距34℃最大升幅0.52℃,最大降幅为0.23℃。A组患者67%(12/18)手术结束时中心温度恢复正常。返回ICU后A组患者中心温度(返回ICU时实测温度的均值)(35.8±0.6)℃低于B组(36.6±0.4)℃(P<0.05)。A组患者4例术后出现寒颤、3例发热、1例死亡。结论神经外科手术中应用充气温控毯可较理想地降低体温,相对于降温效率其复温效率偏低。  相似文献   
32.
前列腺癌的诊断和治疗进展前列腺癌的早期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概况 在欧美国家,前列腺癌(Pca)是50岁以上男子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也是男性癌肿死亡的第二位原因(仅次于肺癌).因此,应重视Pca的筛查和早期诊断.尽管我国目前Pca发生率远低于欧美国家,但由于对本病的重视程度和防治力度不够,大多数患者出现症状而就诊时已为较晚期,失去了根治手术的机会,5年和10年生存率低,而医疗费用却上升较快.  相似文献   
33.
1.病例资料:患者,男,48岁。以“乏力、多饮、多尿、多食,伴消瘦4个月,加重1周”入院。既往有乙型肝炎和地中海贫血病史30年,无输血史,无血色病家族史,曾行“脾脏切除”治疗。查体:慢性贫血面容,全身皮肤黄染有散在色素沉着,巩膜黄染,双手肝掌,男性乳房发育;肼右肋下3cm,剑突下5cm,质硬;腹部未触及肿块。  相似文献   
34.
关于医改的话题早已成为焦点,讨论至今,已不用再讨论是“方向错了”,还是“偏离了方向”,诸如高层面的医疗资源配置不合理、低层面的重复检查等方方面面造成“看病难、看病贵”的原因已找到不少,只待我们去逐一解决。“魔鬼存在于细节之中”,作为一名从事临床医疗服务已逾40载的基层医务人员,笔者仅侧重于操作层面的细节设计,对解决“看病难、看病贵”提出下列想法,供公众和决策者参考。  相似文献   
35.
目的 :探讨联合菌苗防治肿瘤的作用。方法采用动物体内实验 ,动物为封闭群KM小鼠 ,菌株为 2 6 0 0 3- 2 1、4 482 4 - 3及 932 0 1- 3,瘤种为S180 。所有实验小鼠接种S180 后 ,按随机对照试验设计分成 5组 ,即三个不同的单价菌苗组、一个联合菌苗组及一个对照组 ,同期观察联合菌苗对S180 增长的影响。结果 :三个不同的单价菌苗组及联合菌苗组的平均瘤重均比对照组低 ,联合菌苗组的平均瘤重比单价菌苗组的更低 ,差异均有高度统计学意义 (P <0 .0 1~ 0 .0 0 1) ;三个不同单价菌苗组的抑瘤率分别为 5 0 .6 %、4 8.3%、4 5 .5 % ,联合菌苗组抑瘤率为 75 .0 %。结论 :实验所选用的菌苗能抑制S180 的增长 ,联合菌苗的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36.
报告12例缩窄性心包炎外科治疗的体会,本组病例的特点是病史长,入院前误诊率高(41.6%),心增厚达0.5-2cm,龟壳样变。结果:12例手术资料随访1-6a,手术疗效满意,认为对诊断明确者应及早手术治疗,尽可能彻底剥脱缩窄的心包是手术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37.
圆盖阴石蕨的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研究圆盖阴石蕨的化学成分。方法:用甲醇提取,硅胶注色谱分离,IR、MS、^1H-NMR、^13C-NMR等方法确定圆盖阴石蕨化合物结构。结果:分离得到6个化合物,分别为4-甲酰基羽扇豆酮、本栓酮、3,15-木栓二醇、十八碳酸、三油酸甘油酯和豆甾醇。结论:这些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获得。  相似文献   
38.
bFGF对人毛囊黑素细胞增殖、活化和黑素合成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研究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bFGF)对人毛囊黑素细胞 (Hairfolloclemelanocyte ,HFM )增殖活化和黑素合成的影响。方法 体外培养正常人HFM ,观察不同浓度bFGF(0 3~ 1 2ng ml)对HFM形态、增殖、酪氨酸酶活性和黑素含量的影响。结果 bFGF处理HFM 7d后 ,HFM树突增多延长 ,酪氨酸酶活性和黑素含量增加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 0 1) ,以 0 6ng ml组为著。结论 bFGF能诱导HFM增殖、酪氨酸酶活性和黑素合成增加  相似文献   
39.
目的:探讨周围血管损伤自全大隐静脉移植治疗的方法。适应证和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2例周围血管损伤自体大隐静脉移植治疗的临床资料,并阐述了术中注意事项,提出最佳手术时机及预后情况。结果:22例均采用自体大隐静脉移植,痊愈19例(86.4%)。截肢3例(13.6%),22例患者无死亡,随访2-9年,20例肢体功能恢复满意,2例移植段狭窄,但肢体功能良好。结论:自体大隐静脉移植是治疗周围血管损伤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血管吻合的时间应在24h以内,最佳为8h以内。  相似文献   
40.
Turner氏综合征的临床与骨改变分析(附15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通过对15例有详细的临床及影像资料的Turner氏综合征分析,探讨先天性卵巢发育不良综合征(Turner)的临床与骨改变特点。方法收集15例Turner氏综合征临床及骨骼X线平片,分析其表现。结果染色体核型分3型,第1型45,X,8例;第2型46,XX,5例;第3型46,XX/45,X,2例。X线表现有:骨质稀疏14例,掌骨征阳性8例,指骨优势9例,肘外翻10例,脊柱骨化不良5例,足趾趾节短9例,颅底凹陷11例。结论Turner氏综合征患者最终身高明显低于正常人群,智力低下,性发育不全。X线表现典型,骨改变对临床的诊断具有主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