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5361篇
  免费   18859篇
  国内免费   10878篇
耳鼻咽喉   1773篇
儿科学   3142篇
妇产科学   1153篇
基础医学   10867篇
口腔科学   3284篇
临床医学   22239篇
内科学   15698篇
皮肤病学   2260篇
神经病学   3713篇
特种医学   7267篇
外科学   16009篇
综合类   52557篇
现状与发展   37篇
预防医学   22236篇
眼科学   1919篇
药学   22425篇
  269篇
中国医学   20635篇
肿瘤学   7615篇
  2024年   607篇
  2023年   2340篇
  2022年   5847篇
  2021年   7627篇
  2020年   6656篇
  2019年   3496篇
  2018年   3815篇
  2017年   5336篇
  2016年   3949篇
  2015年   7519篇
  2014年   9675篇
  2013年   12158篇
  2012年   17437篇
  2011年   18255篇
  2010年   16685篇
  2009年   14814篇
  2008年   15688篇
  2007年   14760篇
  2006年   12701篇
  2005年   9810篇
  2004年   6931篇
  2003年   5493篇
  2002年   4094篇
  2001年   3952篇
  2000年   2902篇
  1999年   1012篇
  1998年   212篇
  1997年   200篇
  1996年   189篇
  1995年   144篇
  1994年   167篇
  1993年   97篇
  1992年   69篇
  1991年   75篇
  1990年   57篇
  1989年   38篇
  1988年   19篇
  1987年   42篇
  1986年   36篇
  1985年   29篇
  1984年   22篇
  1983年   16篇
  1982年   11篇
  1965年   12篇
  1964年   13篇
  1963年   11篇
  1962年   11篇
  1958年   11篇
  1957年   11篇
  1956年   1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991.
生理盐水用于会阴切开缝合术后擦洗效果观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观察生理盐水用于会阴切开缝合术后伤口擦洗的效果。方法按时间顺序将790例会阴切开缝合术后产妇分为对照组371例,观察组419例。分别采用5%活力碘与生理盐水擦洗外阴及伤口,比较两组伤口愈合情况。结果两组伤口愈合情况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采用生理盐水擦洗会阴及伤口对伤口愈合亦可起到与活力碘同样的作用,且成本低,对皮肤无刺激。  相似文献   
992.
应用输液贴拔针按压止血方法探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探讨拔针后应用输液贴按压止血的方法.方法 将门诊输液患者460例按输液日期分为两组,均用医用输液贴按压,单号输液采用鱼际按压为观察组(248例),双号输液采用手指按压为对照组(212例),观察两组拔针后按压止血效果.结果 两组出血、淤血及疼痛发生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均P<0.01).结论 鱼际按压止血可有效降低出血、淤血及疼痛发生率.  相似文献   
993.
颈椎肿瘤单侧关节突关节切除后的稳定性重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颈椎肿瘤单侧关节突关节切除后稳定性重建的方法及效果。方法:对1999—2005年存我院骨科手术治疗且得到随访的18例切除单侧关节突关节的颈椎肿瘤患者的资料进行分析,男10例,女8例;年龄16~72岁,平均46岁。神经根受压表现为主者10例,VAS评分2~8分,平均4.2分;脊髓压迫表现为主者8例.ASIA分级C级5例.D级3例。均采用颈后路患侧关节突关节、侧块切除,完整切除肿瘤组织,其中10例行单侧侧块钢板固定植骨融合,8例行双侧侧块钢板固定植骨融合。结果:随访3—60个月,平均20个月,1例透明细胞癌肺转移患者死亡.余存活无复发。10例神经根受压表现为主者术后疼痛VAS评分0—4分,平均1.6分。8例脊髓压迫表现为主者,5例术前C级者术后C级2例、E级3例,3例术前D级者术后D级2例.E级l例。双侧侧块钢板固定植骨融合者术后3个月4例m现骨性融合(其中1例3个月后失访),6个月7例达到骨性融合,内固定无断裂、松动、移位。无颈椎不稳。单侧侧块钢板固定植骨融合者.1例术后5个月出现颈部疼痛;9例在术后9个月骨性融合;1例12个月时仍未能骨性融合,螺钉松动。结论:颈后路侧块钢板同定植骨融合可以实现颈椎肿瘤单侧关节突关节切除后的颈椎稳定性重建。  相似文献   
994.
Na^+/H^-交换泵(NHE)为参与细胞内外Na^+/H^-交换的细胞膜大分子。已证实有6种形式的NHE,分别命名为NHE1~NHE6,其中以NHE-1组织分布最广泛。NHE-1与人类疾病的关系是近年才刚刚开始研究的领域。其与肝纤维化的关系逐渐被人们认识。近年的研究结果表明,细胞因子、生长因子及氧应激激活HSC都与NHE-1有密切的关系。我们通过观察肝纤维化大鼠肝组织中NHE-1 mRNA表达的变化,以期了解NHE-1在肝纤维化发生发展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995.
骨髓基质干细胞在体外向软骨细胞分化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目的观察骨髓基质干细胞(B M SC s)在体外能否分化为软骨细胞。方法利用高密度细胞球培养体系在含转化生长因子-β1(TG F-β1)的培养基中培养B M SC s21d,用免疫组化甲苯胺蓝染色方法分析培养的B M SC s球中蛋白多糖(软骨细胞分泌的主要基质成份)的表达、用免疫组化和R T-P C R方法分析Ⅱ型胶原(软骨细胞特异分泌的主要胶原蛋白)的表达来评估B M SC s是否分化为软骨细胞。结果TG F-β1作用的B M SC s表达了Ⅱ型胶原和蛋白多糖。结论B M SC s在体外特定的培养条件下可分化为软骨细胞,从而可能成为临床上治疗创伤或骨关节炎所致的软骨缺损所需的合适的自体来源的种子细胞。  相似文献   
996.
目的研究蟾酥注射液对小鼠移植性肿瘤 S180和人结肠癌 HT-29裸鼠移植性肿瘤的抑制作用.方法分别用小鼠 S180和人结肠癌 HT-29裸鼠两种荷瘤小鼠模型,观察药物对上述肿瘤的抑瘤作用,并镜下观察后者细胞凋亡情况.结果与荷瘤阴性对照组比较,蟾酥注射液各剂量组对小鼠 S180抑瘤率( IR)为 19.1%~38.2%(P<0.05),呈量效关系;而对人结肠癌 HT-29裸鼠移植性肿瘤的 IR为 9.5%~15.8%(P>0.05),也呈量效关系,但差异均未见统计学意义;环磷酰胺则能显著抑制小鼠 S180和 HT-29细胞裸鼠移植性肿瘤的生长( IR分别为70.7%和 67.1%, P<0.01),镜检可见其有显著促进肿瘤细胞凋亡作用;未发现实验药物出现明显的毒副作用.结论该实验所用的蟾酥注射液,对小鼠 S180有抑制作用,而对人结肠癌 HT-29裸鼠移植性肿瘤,则作用不明显,表明不同类型的肿瘤对其敏感性不同.  相似文献   
997.
目的了解上海地区2001~2003年淋病奈瑟菌(NG)对抗生素的敏感性情况及变化趋势。方法采用琼脂稀释法测定青霉素、头孢曲松、大观霉素、环丙沙星、四环素对742株NG的最小抑菌浓度(MIC)。用纸片酸度法检测β内酰胺酶菌株。用碱裂解方法抽提质粒。结果742株NG检出产青霉素酶菌(PPNG)342株(46.09%);质粒介导高度耐四环素(TRNG)166株(22.37%);耐环丙沙星718株(96.77%);耐大观霉素1株;未发现对头孢曲松耐药菌株;超过20%的菌株同时对青霉素、四环素和环丙沙星耐药;对35株菌株作了质粒分型,含耐药质粒检出率97%,分别带有5.4和7.4kb耐药性质粒。结论淋球菌对青霉素、四环素和环丙沙星3种药物分别有较高比例的耐药率。上海地区治疗淋病应首选大观霉素和头孢曲松。  相似文献   
998.
目的 探讨关节腔灌洗联合康复训练对膝骨性关节炎疗效的影响。方法 将82例膝骨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1例,对照组采用关节腔灌洗后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予以早期功能锻炼。采用目测类比定级法(VAS和膝关节日常活动(ADL)能力评分,比较患者治疗前后患膝疼痛程度并对膝关节日常活动(ADL)能力进行评定。结果 治疗30d后,两组患者症状均减轻,但观察组VAS及ADL能力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 关节腔灌洗联合康复训练可明显提高膝骨性关节炎患者的日常活动能力,并减轻疼痛。  相似文献   
999.
目的探讨体重、体重指数(BMI)等体成分指标对中老年健身运动女性骨密度的影响及体成分指标与骨代谢指标、骨密度指标的关系。方法94例成都市城区健身运动女性根据BMI不同分为三组:低体重组(BMI≤20kg/m2)、正常体重组(20kg/m225kg/m2),采用Osteospace超声骨密度仪测定跟骨的BUA、SOS、STI骨密度指标;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血清AKP含量;应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清hCT、BGP、IL-6、E2、TNF含量。应用方差分析和偏相关方法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不同BMI组的体重、体重指数、瘦体重和体脂百分比差异显著,低体重组T-score与正常体重组、超重组比较有极显著差异;低体重组SOS、STI骨密度指标显著低于正常体重组;BUA、SOS、STI骨密度指标与体重、体重指数、瘦体重和体脂百分比呈正相关,与hCT、IL-6、TNF、BGP、AKP呈正相关,与E2呈负相关。低体重组骨量减少、骨质疏松发生率最高。结论体重、体重指数等体成分指标是影响中老年健身运动女性BMD的重要因素,保持体重有利于防止骨丢失和预防骨质疏松发生。  相似文献   
1000.
Objective To study the expressive levels of galectin-3(gal-3) and sambucus nigra agglutinin (SNA) and their clinicopathological significance in the benign and malignant lesions of stomach. Methods EnVisonTM immunohistochemistry for assaying gal-3 expressive level and ABC cytochemistry for determining SNA expressive level were used in conventional paraffin-embedded sections from specimens of gastric cancer(n=49), peritumoral tissues(n=20), metastastic foci of lymph nodes(n=36), and different types of benign lesions(n=80). Results The positive rates of gal-3 and SNA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in gastric cancer tissues than those in peritumoral tissues and different types of benign lesions (P<0.05, P<0.01). The positive cases of gal-3 and/or SNA in peritumoral tissues and benign lesions showed mild- to severe-atypical hyperplasia of mucous epithelial cells. No difference was found between the primary foci and metastatic foci in gal-3 and SNA expressions (P>0.05). The positive rates of gal-3 and SNA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in histologic grade Ⅱ, infitrating depth T1,T2 and no-metastasis of regional lymph node than those in histologic grade Ⅲ, Ⅳ, infitrating depth T3,T4 and metastasis of lymph node in gastric cancer(P<0.05). The positive rates of gal-3 and SNA were higher in lymphnede metastatic site N1 and no-metastasis of distant organs than those in lymphnede metastatic site N2, N3 and metastasis of distant organs, but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was found (P>0.05). The consistence was found between the expression of gal-3 and SNA in gastric cancer tissues (χ2=6.59,P<0.05). Conclusions The expressive levels of gal-3 and SNA may be important molecular markers of lectins for reflecting the carcinogenesis, progression and biological behaviors in gastric cancer.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