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200篇
  免费   5299篇
  国内免费   3098篇
耳鼻咽喉   422篇
儿科学   704篇
妇产科学   353篇
基础医学   3719篇
口腔科学   863篇
临床医学   6140篇
内科学   4663篇
皮肤病学   625篇
神经病学   1590篇
特种医学   1777篇
外国民族医学   13篇
外科学   4211篇
综合类   11039篇
现状与发展   11篇
一般理论   3篇
预防医学   4508篇
眼科学   927篇
药学   5733篇
  59篇
中国医学   4599篇
肿瘤学   2638篇
  2024年   188篇
  2023年   878篇
  2022年   1857篇
  2021年   2799篇
  2020年   2248篇
  2019年   1412篇
  2018年   1472篇
  2017年   1680篇
  2016年   1369篇
  2015年   2141篇
  2014年   2622篇
  2013年   2879篇
  2012年   4132篇
  2011年   4270篇
  2010年   3341篇
  2009年   2871篇
  2008年   3097篇
  2007年   2920篇
  2006年   2601篇
  2005年   2098篇
  2004年   1454篇
  2003年   1478篇
  2002年   1186篇
  2001年   1018篇
  2000年   701篇
  1999年   445篇
  1998年   217篇
  1997年   200篇
  1996年   154篇
  1995年   127篇
  1994年   106篇
  1993年   68篇
  1992年   102篇
  1991年   70篇
  1990年   90篇
  1989年   49篇
  1988年   54篇
  1987年   43篇
  1986年   37篇
  1985年   23篇
  1984年   23篇
  1983年   12篇
  1982年   10篇
  1981年   5篇
  1979年   16篇
  1978年   6篇
  1977年   4篇
  1974年   5篇
  1966年   4篇
  196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目的 调查大学生视疲劳的患病率及其与电子设备使用之间的关系。方法 2016至2017学年第二学期向全国29个省份(除台湾、青海、西藏、宁夏、新疆)127所大学学生随机分发6000份问卷,问卷内容包含电子设备的依赖情况,电子设备在寝室、家中、交通工具上使用情况以及视疲劳患病情况。使用Logistic回归分析视疲劳危险因素。结果 总计回收有效问卷4848份,其中男2259份,女2589份。结果显示,受调查的大学生人群中视疲劳的患病率为53.5%,女性高于男性,其中33.8%的学生表示已对电子设备产生依赖,在桌前、床上、交通工具上使用电子设备的人分别达到了91.3%、87.6%和74.8%。在使用时间上,中国大学生每天使用手机、平板、电脑等4.0 h以上的达38.3%,每天在床上使用电子设备超过1.0 h的达29.7%,在交通工具上使用≥0.5 h的达49.1%。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认为性别、电子设备的依赖情况、电子设备在寝室、家中、交通工具上的使用情况等与视疲劳的发生均具有相关性。结论 大学生视疲劳的患病率较高,性别、电子设备的依赖情况、电子设备在不同场景上的使用情况等因素对大学生视疲劳的患病率均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992.
在医院发展技术化和国际化的大背景下,人力资源管理显得越来越重要。搭建起标准化、规范化、网络化的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工作平台,其前提是确定人力资源管理提升规划方案,重点是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化。在医疗改革中,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利用好人事档案开发出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  相似文献   
993.
目的人子宫内膜间质细胞蜕膜化标志蛋白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1(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 binding protein-1,IGFBP-1)参与调控月经周期、排卵、蜕膜化、胚胎种植以及胎儿生长等生理过程,本研究旨在探索锌指蛋白KLF12对人子宫内膜间质细胞体外蜕膜化过程中IGFBP-1表达的影响。方法制备Ad-Flag-KLF12重组腺病毒,通过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PCR)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结合重组腺病毒介导的KLF12过表达实验,阐述人子宫内膜间质细胞体外蜕膜化过程中KLF12对IGFBP-1表达调控作用。结果成功获得滴度为2×1011ifu/ml的重组KLF12腺病毒,该腺病毒可在人子宫内膜间质细胞中高表达Flag-KLF12融合蛋白;体外分离培养的人子宫内膜间质细胞经8-Br-cAMP和醋酸甲羟孕酮(medroxy progesterone acetate,MPA)联合诱导蜕膜化后,KLF12的mRNA表达随着诱导时间延长逐渐降低,72h降低最明显,较未刺激降低约70%;过表达KLF12显著抑制8-Br-cAMP和MPA诱导的人子宫内膜间质细胞中IGFBP-1mRNA的表达,并以时间依赖的方式明显抑制IGFBP-1的分泌(P0.01);过表达KLF12明显抑制人子宫内膜间质细胞体外蜕膜化过程中IGFBP-1启动子转录活性。结论锌指蛋白KLF12抑制人子宫内膜间质细胞体外蜕膜化过程中IGFBP-1的表达与分泌。  相似文献   
994.
Objective: We aimed to examine the expression of cyclooxygenase-2 and the relationship with the pathological types, TNM stage, lymph node metastasis, the degree of differentiation, smoking and the survival. Methods: Immunohisto chemical staining method was used to examine the expression of cyclooxygenase-2 of 121 cases of lung cancer and three control groups. The data were statistically analyzed. Results: Compared with the health group, cyclooxygenase-2 was over expressed in the inflammatory tissue (P = 0.036), lung adenocarcinoma (P = 0.005) and squamous carcinoma (P = 0.047). Compared with patients without lymph node metastasis, cyclooxygenase-2 was over expressed (P = 0.033) in patients with lymph node metastasis. Compared with high differentiation group, cyclooxygenase-2 was over expressed (P = 0.004) in low differentiation group. Compared with non-smokers, the expression of cyclooxygenase-2 increased in smokers (P = 0.000). The median survival time of patients that the expression of cyclooxygenase-2 were negative was 9 months (95% CI, 5.6-12.4 months). The median survival time of patients that the expression of cyclooxygenase-2 were positive was 5 months (95% CI, 3-7 months). They was statistical difference (P = 0.001). Conclusion: Overexpression of cyclooxygenase-2 is associated with pathological types, TNM stage, lymph node metastasis, degrees of differentiation, smoking and prognosis in lung cancer.  相似文献   
995.
Historically treated with surgery, current practice recommends anal carcinoma to be treated with a combination of chemotherapy and radiation. This review will examine the anatomy, modes of disease spread and recurrence, and evaluate the existing evidence for treatment options for these tumors. An in-depth examination of specific radiation therapy (RT) techniques—such as conventional 3D-conformal RT and intensity-modulated RT—will be discussed along with modern dose constraints. RT field arrangement, patient setup, and recommended gross and clinical target volume (CTV) contours will be considered. Areas in need of further investigation, such as the role in treatment for 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 (PET) will be explored.  相似文献   
996.
997.
目的探讨辅酶Q10对大鼠实验性牙周炎的影响。方法选取体重200g左右健康Wistar大鼠48只。大鼠随机分为3组:空白对照组(N组)、牙周炎辅酶Q10治疗组(Q10组)及牙周炎对照组(P组),每组16只。N组正常食水;另外两组建立牙周病模型。成模后,Q10组大鼠连续给药12周,P组给同剂量生理盐水,每组动物分别在给药前及给药第4周、8周、12周末行双侧下颌第一磨牙牙周袋平均深度的检测,处死后测量双侧下颌第一磨牙牙槽骨垂直骨吸收总量,并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给药前及给药后各观察时间点Q10组及P组大鼠牙周袋平均深度及牙槽骨垂直骨吸收总量均显著大于N组(P<0.01);且给药前Q10组及P组大鼠牙周袋平均深度及牙槽骨垂直骨吸收总量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12周末P组的牙周袋平均深度及牙槽骨垂直吸收总量均明显大于Q10组(P<0.01)。结论辅酶Q10可以抑制和缓解实验性大鼠模型牙周炎,可能具有治疗和缓解牙周炎症的作用。  相似文献   
998.
九年制岐黄国医实验班是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学专业首次推出以9年直博为特色的教学实验班,在全国尚属首例,也是我校学制最长、培养要求最高的班级。通过9年的学习,直接获得博士学位,最终目标为培养从事中医医疗、预防、保健等工作的中医药临床精英人才。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中医诊断学课程的教授面临着更大的挑战,无论从教学大纲的制定、教学时数的安排、教学方法的采用和教学内容的教授上,我们都进行了深入探索、改革和提高,具有不同于其他学制(如五年制、八年制)的教学特色,通过2届的教授和教学研究,均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达到了预期的中医诊断学教学目标和要求,为探索如何培养中医高精尖人才进行了有益尝试,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相似文献   
999.
目的 基于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UPLC-MS)、网络药理学及实验验证探讨罗欧咳祖帕干预哮喘气道重塑的作用研究。方法 基于UPLC-MS指认罗欧咳祖帕中化学成分信息;借助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和分析平台(TCMSP)的口服利用度(OB)和类药性(DL)、SwissADEM的Lipinski五规则及查阅文献筛选罗欧咳祖帕潜在有效成分;通过SwissTargetPrediction数据库筛选罗欧咳祖帕的成分靶点;利用在线人类孟德尔遗传目录(OMIM)、GeneCards、DrugBank及DisGeNET数据库获取哮喘气道重塑的相关靶点;利用STRING数据库对主要靶点进行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PI)分析,通过DAVID数据库进行基因本体(GO)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最后构建卵蛋白(OVA)诱导小鼠建立哮喘气道重塑模型,采用苏木素-伊红(HE)染色、过碘酸雪夫染色(PAS)染色、马松(Masson)染色观察肺组织病理情况,检测小鼠肺泡灌洗液(BALF)中炎症细胞,并用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小鼠肺组织中蛋白的表达水平,进一步验证关键的信号通路。结果 UPLC-MS检测负离子模式下82个成分,正离子模式下74个成分;通过网络药理学研究共得到罗欧咳祖帕36个候选成分和578个预测靶点,并得到与哮喘气道重塑共同靶点173个,包括癸二酸、柳穿鱼黄素、柚皮素、芹菜素等关键化合物和蛋白激酶B1(Akt1)、低氧诱导因子1α重组蛋白(HIF1A)等潜在的作用靶点;KEGG富集分析预测罗欧咳祖帕主要通过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PI3K/Akt)、HIF-1α、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等信号通路发挥抗哮喘气道重塑作用;动物实验表明,复方可减少哮喘小鼠气道杯状细胞增生,改善气道上皮下胶原沉积情况,降低小鼠因OVA致敏激发而上调的磷酸化(p)-Akt/Akt、HIF-1α的相对表达水平(P<0.05,P<0.01),与网络药理学结果相符。结论 采用UPLC-MS结合网络药理学的方法,初步明确了罗欧咳祖帕的化学组成及其干预哮喘气道重塑的潜在作用机制,罗欧咳祖帕可能通过以Akt1、HIF-1α为代表的核心靶点及以PI3K/Akt、HIF-1α通路为代表的多通路,起到协同干预哮喘气道重塑的作用,为罗欧咳祖帕后续进一步研究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00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