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34篇
  免费   438篇
  国内免费   258篇
耳鼻咽喉   22篇
儿科学   65篇
妇产科学   36篇
基础医学   286篇
口腔科学   97篇
临床医学   666篇
内科学   506篇
皮肤病学   76篇
神经病学   74篇
特种医学   126篇
外科学   444篇
综合类   1251篇
预防医学   554篇
眼科学   49篇
药学   647篇
  2篇
中国医学   467篇
肿瘤学   162篇
  2024年   18篇
  2023年   50篇
  2022年   117篇
  2021年   164篇
  2020年   180篇
  2019年   74篇
  2018年   61篇
  2017年   151篇
  2016年   73篇
  2015年   195篇
  2014年   213篇
  2013年   316篇
  2012年   446篇
  2011年   455篇
  2010年   425篇
  2009年   363篇
  2008年   354篇
  2007年   352篇
  2006年   351篇
  2005年   289篇
  2004年   227篇
  2003年   166篇
  2002年   128篇
  2001年   117篇
  2000年   116篇
  1999年   37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4篇
  1970年   1篇
  1965年   2篇
  1960年   1篇
  1957年   2篇
  1956年   6篇
  1955年   2篇
  195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刘开彦  陈奋  翁建宇 《循证医学》2007,7(4):196-199
4背景 近年,成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ALL)诱导完全缓解(complete remission,CR)率可达80%~85%.5年无病生存率(diseases-free survival,DFS)30%-40%。成人ALL预后的改善可能与采用了包括以大剂量甲氨蝶呤联合阿糖胞苷的强烈巩固治疗方案有关.并与根据疾病危险度进行分级分层治疗、根据疾病亚型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有关。  相似文献   
32.
目的:探讨川芎嗪对大鼠缺血再灌注损伤基因表达谱的影响,筛选出肾损伤的相关基因.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以川芎嗪经大鼠尾静脉注射6周后,建立缺血性肾衰竭模型,运用基因总结技术检测川芎嗪对肾损伤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川芎嗪能使大鼠缺血再灌注损伤肾相关基因表达上调和下调,其中川芎嗪下调已命名的大鼠肾基因(Ratio<0.5)67个;川芎嗪上调已命名的大鼠肾基因(Ratio<0.5)26个.结论:川芎嗪通过下调或上调缺血再灌注损伤肾相关基因表达的活性对急性缺血再灌注损伤肾发生药理作用.  相似文献   
33.
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治疗胫腓骨骨折的体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报道以生物学内固定及间接复位技术为基础,微创经皮LC-DCP钢板内固定治疗胫腓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间接复位技术,通过建立胫骨内侧皮下隧道,采用LC-DCP钢板内固定治疗胫腓骨折28例。结果全部病例获得随访,时间为10~18个月(平均15个月)。X线片见骨痂为4~7周(平均4.6周),骨愈合时间为12~18周(平均12.8周)。全部病例Ⅱ期骨愈合,无骨不愈合或延迟愈合,无钢板松动等并发症,其中15例已拆除钢板,无再骨折现象发生。结论微创经皮LC-DCP钢板内固定治疗胫腓骨骨折符合生物学固定的原则,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34.
住院皮肤病患者88例死亡原因回顾性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住院皮肤病患者的主要致死疾病和死亡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华山医院皮肤科1992~2001年88例住院患者的死亡原因。结果:88例死亡患者中,药疹25例,大疱性疾病16例,皮肌炎17例,系统性红斑狼疮(SLF)9例,合计67例,占死亡总数的76.14%。主要死亡原因是继发感染47例,多器官功能衰竭10例,消化道出血9例。结论:药疹、大疱性疾病、皮肌炎和SLE是皮肤科的主要致死疾病,继发感染是重要死亡原因。  相似文献   
35.
36.
目的探讨聚维酮(PVP)联合阿霉素(ADM)对人膀胱癌细胞株T24的作用及预防膀胱癌术后复发的疗效。方法MTT法检测细胞生长抑制率,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和黏附作用。对231例浅表膀胱癌患者术后膀胱灌注PVP ADM(实验组)或生理盐水 ADM(对照组),观察预防复发效果。结果2·5%PVP作用24h和72h细胞生长抑制率为15·11%和49·57%;7·5%浓度时,抑制率升为35·42%和79·66%。单用0·25mg/LADM作用48h抑制率为39·05%;合用2·5%和7·5%PVP抑制率升为68·51%和88·39%。5%PVP能使T24细胞的G0/G1期比率下降和G2/M期比率上升。PVP能提高抗鼠IgG1对T24细胞的黏附作用。194例患者获随访,实验组复发率明显降低,复发时间明显延长(均P<0·01)。结论PVP通过阻滞细胞周期G2/M期和增强黏附作用来抑制T24细胞生长,与ADM联合具有协同作用。PVP联合ADM膀胱灌注预防浅表膀胱癌术后复发疗效确切,副作用少。  相似文献   
37.
目的 探讨终末期肝病模型(MELD)评分评估肝储备功能在原发性肝癌合并肝硬化脾功能亢进中确定手术适应证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2001年1月至2007年1月间行肝癌切除联合脾切除(联合术)治疗的40例原发性肝癌合并肝硬化脾功能亢进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通过MELD评分与Child-Pugh分级比较,结合临床资料及术后并发症分析,确定这一方法在评估肝储备功能中的作用.结果 同一Child-Pugh分级的患者MELD评分结果并不一致,在各级别间有交错现象.术后发生肝功能衰竭组(6例)的MELD评分均值为(24.6±6.6).未发生肝功能衰竭组(34例)的MELD评分均值为(16.3±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MELD评分分为A组16例(MELD评分<10),B组17例(MELD评分10-20),C组7例(MELD评分>20).A组术后肝功能衰竭发生率为0,B组为11.8%(2/17),C组为57.1%(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Child-Pugh分级分为Ⅰ级26例,Ⅱ级14例.Ⅰ级术后肝功能衰竭发生率为15.4%(4/26),Ⅱ级为14.3%(2/1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ELD评分能够较为客观地反映肝储备功能,对外科术式的选择、手术时机的确定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38.
MAPK信号通路介导CT-1促进大鼠心肌细胞存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心脏营养素-1(CT-1)对培养乳鼠心肌细胞存活的促进作用以及丝裂原激活蛋白激酶(MAPK)信号传导途径在CT-1促进心肌细胞存活中的作用。方法差速贴壁纯化培养新生大鼠心肌细胞,MTT比色法测定各孔细胞存活率。结果无血清DMEM培养心肌细胞24 h后,加入4个剂量组CT-1(10-10~10-7mol/L),呈明显剂量依赖性增加MTT计数;培养基中加入CT-1(10-8mol/L),1、2、3和4 d MTT计数呈明显的时间依赖性增加;预先用MAPK抑制剂PD098059(5×10-5mol/L),再加入CT-1,心肌细胞存活率明显低于单纯CT-1组,而单纯用PD098059则无明显影响;预先用PKC激动剂PMA(10-5mol/L),再加入CT-1,MTT计数明显增加;先用PD098059,再加入PMA和CT-1,MTT计数明显降低,而先用PKC抑制剂Calphostin C(Cal)再加CT-1,MTT计数也明显降低。结论CT-1增加心肌细胞存活率的效应是由MAPK信号分子介导实现的;该效应的胞内信号传导通路可能是先激活PKC信号分子,然后再激活MAPK信号分子。  相似文献   
39.
目的探讨MHCⅡ类分子转录激活因子(CⅡTA)的M1-RNA对细胞表面MHCⅡ类分子表达的抑制。方法M1-RNA是核糖核酸酶P的催化活性单位,设计并克隆针对CⅡTA第452、629位点的M1-RNA(分别为M1-452-GS、M1-629-GS)及其相应的CⅡTA靶基因,分别插入pUC19、pGEM-7zf(+)载体,进行细胞外切割活性筛选。将细胞外切割作甩明显的M1-629-GS亚克隆入psNAV载体(psNAV-M1-629-GS,pA629)并稳定转染ECV304细胞株,流式细胞术检测经典的MHCⅡ(HLA-DR、-DP、-DQ)类抗原表达,RT-PCR检测CⅡTA的mRNA水平。结果pA629阳性ECV304细胞株与对照组比较,HLA-DR、-DP抗原表达分别降低了89.21%及92.31%;同时CⅡTA的mRNA含量降低(P〈0.05)。结论CⅡTA的M1-RNA(M1-629-GS)降低了自身mRNA含量,从而阻止其调控的MHCⅡ类分子的表达。  相似文献   
40.
目的分析登革病毒Ⅱ型(DEN2)重组包膜蛋白的免疫原性,为登革Ⅱ型亚单位疫苗的研制奠定基础。方法扩增DEN2E基因片段(254—395AA),与表达载体pET-30a连接,构建重组表达载体,在大肠杆菌BL21(DE3)中表达重组蛋白。重组蛋白经高效液相色谱(HPLC)柱纯化后,进行阻断DEN2感染C6/36细胞试验,同时用重组蛋白免疫小鼠,采用中和实验法测定血清中和抗体效价。结果该基因片段在大肠杆菌中高效表达重组蛋白,重组蛋白可被抗DEN2多克隆抗体识别,纯化后的重组蛋白能有效地抑制DEN2感染C6/36细胞,经重组蛋白免疫的小鼠可产生中和抗体。结论表达的DEN2重组包膜蛋白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能诱导中和抗体的产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