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011篇
  免费   2037篇
  国内免费   1287篇
耳鼻咽喉   141篇
儿科学   189篇
妇产科学   257篇
基础医学   1840篇
口腔科学   346篇
临床医学   2263篇
内科学   2940篇
皮肤病学   159篇
神经病学   799篇
特种医学   555篇
外国民族医学   6篇
外科学   1587篇
综合类   3742篇
现状与发展   4篇
一般理论   3篇
预防医学   1512篇
眼科学   337篇
药学   1896篇
  15篇
中国医学   1172篇
肿瘤学   1572篇
  2024年   41篇
  2023年   190篇
  2022年   396篇
  2021年   702篇
  2020年   532篇
  2019年   500篇
  2018年   561篇
  2017年   545篇
  2016年   541篇
  2015年   725篇
  2014年   928篇
  2013年   938篇
  2012年   1242篇
  2011年   1308篇
  2010年   943篇
  2009年   827篇
  2008年   933篇
  2007年   1091篇
  2006年   1019篇
  2005年   934篇
  2004年   995篇
  2003年   1177篇
  2002年   1069篇
  2001年   850篇
  2000年   524篇
  1999年   397篇
  1998年   205篇
  1997年   237篇
  1996年   165篇
  1995年   129篇
  1994年   107篇
  1993年   75篇
  1992年   75篇
  1991年   66篇
  1990年   55篇
  1989年   41篇
  1988年   45篇
  1987年   44篇
  1986年   35篇
  1985年   28篇
  1984年   17篇
  1983年   14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8篇
  1980年   8篇
  1979年   13篇
  1977年   6篇
  1974年   6篇
  1973年   5篇
  1968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01.
某部队急性腹泻病监测报告 Ⅰ.流行病学部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1年6月~1992年5月在驻粤某部队进行了急性腹泻病的主动监测。年发病率为0.64~1.0次/人/年。发病率与相对湿度(X2)、气温(X3),特别是雨量(X1)的关系经多元回归分析表明呈正相关。y=1.98+0.02x1+0.02x2+0.07x3,r=0.8727,P<0.01。病例-对照研究结果提示,饭前、便后不洗手等生活习惯用腹泻发病有密切关系。26.3%的患者有淋雨、腹部受凉或感冒等  相似文献   
102.
目的 对南阳市3年的新生儿破伤风疫情监测结果进行分析,掌握该市新生儿破伤风发病概况,有针对地制订防治对策。方法 对3年的监测资料进行分析评价。结果 1999—2001年3年的发病率分别为0.09‰、0.07‰、0.04‰,发病县3年的年发病率均小于1‰。结论 开展各种形式的宣传活动,提倡住院分娩,推广消毒接生,对育龄妇女进行破伤风类毒素接种,从而有效降低其发病率。  相似文献   
103.
将Wistar大鼠分为三组:肝硬化组,给予四氯化碳等复合因素,给药组,除给CCl4等复合因素外,用赤栀黄合剂灌胃41天;正常组给以一般饮食及饮水。结果,与正常组及给药组相比,硬化组血T3、T4测定值低,甲状腺滤泡中胶质明显减少,滤泡细胞与胶质间空泡增多,滤泡上皮细胞内PAS阳性小滴数日增多。表明在实验性肝硬化期间甲状腺参与了抗疾病的代谢活动,其机理可能是肝硬化时肝细胞合成、转运T3,T4的蛋白质减少。运输中的T3,T4减少,活性甲状腺素不足,从而导致甲状腺代偿性功能活跃。赤栀黄合剂具有保肝,恢复甲状腺素水平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4.
复合补片修补腹壁切口疝十例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应用复合补片腹膜内置入修补腹壁切口疝的效果。方法2003年11月至2005年6月应用复合补片修补腹膜难以对合的腹壁切口疝10例,均采用腹膜内置入修补法。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恢复,手术后早期未发生切口感染、皮下血肿和血清肿等并发症。10例患者术后均得到随访,随访6~24个月,平均18个月。随访期内未发现肠梗阻、窦道形成和肠瘘等远期并发症和切口疝复发,10例患者均局部感觉良好。结论应用复合补片腹膜内置入修补切口疝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5.
白芍总苷治疗口腔扁平苔藓的疗效评价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观察羟氯喹及羟氯喹与白芍总苷两者合并治疗口腔扁平苔藓(OLP)的疗效,并且同时比较两种定性疗效评价方法,对OLP的损害程度和治疗效果进行评价。方法:随机选取两组初诊患者,分别采用羟氯喹及羟氯喹与白芍总苷治疗三个月,使用绝对数值标准和相对变化标准分别计算。结果:白芍总苷和羟氯喹联合用药,对OLP糜烂型和充血型损害有效。单用羟氯喹治疗OLP糜烂型和充血型损害无效。对于OLP斑纹型损害,两组均有效。白芍总苷和羟氯喹联合用药治疗OLP,可以减少羟氯喹的不良反应。采用"绝对数值标准"的定性评价方法与采用"相对变化标准"的定性评价方法相比,具有记录简便、评价准确的优点。结论:白芍总苷辅助治疗口腔扁平苔藓有效;绝对数值标准高效准确。  相似文献   
106.
显微定量法测定中成药中猪牙皂的含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制定猪牙皂在脐风散与惊风散中的显微定量标准。方法 :用显微定量法 ,以猪牙皂特有的石细胞为显微特征物 ,对脐风散与惊风散中的猪牙皂进行测定。结果 :猪牙皂含量与每毫克特征数呈显著的线性正相关 ,回归方程为 y =61 .42 x -1 .1 0× 1 0 - 3(γ=1 .0 0 ,α=0 .0 5 )。结论 :显微定量法测定脐风散与惊风散中猪牙皂的含量是可行的 ,结果可靠  相似文献   
107.
目的 探讨舒喘灵气雾剂对毛细支气管炎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106例住院毛细支气管炎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舒喘灵气雾剂,每天3次吸入。疗程结束后,观察毛细支气管炎改善情况。结果 治疗组有效率90%,对照组有效率17.4%,两组对比P<0.01,差异显著。结论 舒喘灵气雾剂对毛细支气管炎治疗效果佳,副作用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08.
人工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患者口服抗凝治疗不当所致的出血与栓塞占远期并发症的首位。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是对人工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患者口服抗凝药监测简便、敏感、快速、实用的实验室首选指标,其报告方式的标准化对临床医生有着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国际标准化比率(PT-INR)作为一个较好的监测抗凝药物水平的表示方法,已被WHO推荐使用,但对于人工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患者口服抗凝药治疗时PT-INR值的允许范围各地报告不一,为此,我们对我院收治的行人工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患者口服华法令治疗时PT监测的情况进行了总结和研究,以探讨适合本地区人工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患者口服抗凝药治疗监测中PT-INR的允许范围,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安全可靠的实验室监测指标。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9.
目的比较从人外周血单核细胞及脐血CD34+细胞诱导树突细胞(DC)的方法及其特性.方法用淋巴细胞分离液分离外周血单个核细胞,贴壁法获得单核细胞;经GM-CSF及IL-4诱导获得DC.磁性活化细胞分选系统(MACS)分选脐血CD34+细胞,以GM-CSF、IL-4、TNF-α、SCF、FL、TPO等细胞因子诱导获得DC.用电镜、普通显微镜观察DC形态;流式细胞仪分析DC表型;同种混合淋巴细胞反应(allo-MLR)观察DC刺激T淋巴细胞增殖的能力.结果外周血单核细胞在因子GM-CSF、IL-4、TNF-α,脐血CD34+细胞在GM-CSF、IL-4、TNF-α、SCF、FL、TPO等因子作用下,可生成DC,并表达相应的DC分化抗原CD14、CD80、CD83、CD86、HLA-DR.脐血CD34+细胞具有较强的扩增能力,经2周诱导,体系细胞数可增加173.8士26.7倍,两种来源的DC均能刺激同种异体淋巴细胞的增殖反应.结论外周血单核细胞与脐血CD34+细胞,在体外均可诱导成DC,并具有相应的DC分化抗原和功能.  相似文献   
110.
我国食管癌发病危险因素的Meta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田丰  程庆书  于莉莉 《医学争鸣》2003,24(23):2196-2198
目的:评价我国食管癌发病的危险因素。方法:通过Meta分析对国内13篇公开发表的有关食管癌发病危险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进行定量综合分析,共对12个因素进行评价,计算每个因素的综合OR值.结果:共有9个因素有显意义,分别为:吸烟(ORs=1.69)、饮酒(ORs=1.81)、酸菜(0Rs=2.22)、烫食(ORs=2.41)、家族史(ORs=4.00)、精神因素(ORs=3.06)、干硬食物(ORs=2.07)、吃饭快(ORs=1.82)、水果(ORs=0.39).结论:吸烟、饮酒、酸菜、烫食、家族史、精神因素、干硬食物及吃饭快为食管癌发病的危险因素,水果为保护因素,而蔬菜、饮茶以及肉类对食管癌发病的作用尚不能确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