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8798篇
  免费   11107篇
  国内免费   7080篇
耳鼻咽喉   1280篇
儿科学   1780篇
妇产科学   986篇
基础医学   6509篇
口腔科学   2273篇
临床医学   13175篇
内科学   9460篇
皮肤病学   1251篇
神经病学   2568篇
特种医学   4550篇
外科学   9848篇
综合类   29639篇
现状与发展   25篇
一般理论   1篇
预防医学   12143篇
眼科学   1565篇
药学   13437篇
  167篇
中国医学   10980篇
肿瘤学   5348篇
  2024年   329篇
  2023年   1386篇
  2022年   3516篇
  2021年   4407篇
  2020年   3826篇
  2019年   2116篇
  2018年   2388篇
  2017年   3253篇
  2016年   2383篇
  2015年   4312篇
  2014年   5612篇
  2013年   7028篇
  2012年   10182篇
  2011年   10785篇
  2010年   9361篇
  2009年   8452篇
  2008年   8469篇
  2007年   8468篇
  2006年   7583篇
  2005年   5934篇
  2004年   4133篇
  2003年   3681篇
  2002年   2694篇
  2001年   2471篇
  2000年   1792篇
  1999年   750篇
  1998年   297篇
  1997年   212篇
  1996年   185篇
  1995年   152篇
  1994年   163篇
  1993年   91篇
  1992年   86篇
  1991年   84篇
  1990年   72篇
  1989年   46篇
  1988年   47篇
  1987年   49篇
  1986年   38篇
  1985年   25篇
  1984年   17篇
  1983年   11篇
  1965年   10篇
  1964年   10篇
  1962年   10篇
  1959年   8篇
  1958年   7篇
  1957年   12篇
  1955年   7篇
  1954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目的 收集藿香正气汤的主要活性成分,通过分子对接及网络药理学探讨其防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的有效成分及治疗机制。方法 通过基于配体-蛋白质相互作用的计算方法,以瑞德西韦为对照,探索藿香正气汤潜在治疗COVID-19的成分,并选出对接较好成分进行药理学机制预测,初探其药理学机制。结果 本研究筛选出5种与新冠病毒3CLpro结合能力强于瑞德西韦的小分子成分。网络药理学初步预测抗病毒途径可能是通过PI3K-Akt 信号通路影响病毒复制。结论 成分C1-C5与3CLpro结合良好,推测其可能是潜在的3CLpro的抑制剂,为抗病毒天然药物的开发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2.
方旋  胡东来  孙志南 《新中医》2021,53(21):151-154
目的:观察清热解毒方辅助一次性根治术治疗小儿肛周脓肿的疗效及对肉芽组织生长的影响。方法:选取120 例肛周脓肿患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 例。对照组行一次性根治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术后加用清热解毒方坐浴治疗。比较2 组中医症状评分、渗液评分、视觉模拟评分法(VAS) 评分及肉芽组织生长评分,评价2 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67%,高于对照组7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 组肛门肿痛、夜寐不安、恶寒发热、溲赤便秘、舌红苔黄等中医症状评分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各症状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 组渗液评分、VAS 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渗液评分、VAS 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创面愈合时间、腐肉脱落时间、肉芽组织生长评分均少于对照组,创面愈合度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67%,低于对照组2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清热解毒方辅助一次性根治术治疗小儿肛周脓肿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儿中医临床症状和肉芽组织生长情况,加快患儿伤口愈合,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33.
目的:了解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患者出院后的生活质量及其影响因素,为优化早期干预方案,预防社区生活受限,制定相应社区康复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20年3—4月在武汉华润武钢总医院治愈出院的COVID-19患者57例,于2020年4—5月通过"问卷星"平台采用简明健康状况调查量表(SF-12V2)调查患者的生活质量;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调查患者的焦虑状态;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调查患者的抑郁状态;采用呼吸困难指数量表(mMRC)调查患者的呼吸困难程度。比较不同特征COVID-19患者生活质量的差异;分析患者生活质量与焦虑、抑郁和呼吸困难程度的相关性及其相关的影响因素。结果:共发放57份调查问卷,剔除重复及无效问卷3份,获得有效问卷54份,问卷有效率达94.74%。(1)COVID-19出院后患者生活质量情况:生理总评分和心理总评分分别为(37.02±12.32)分、(38.46±14.42)分;呼吸困难等级0~3级的分别为3例(5.56%)、45例(83.33%)、5例(9.26%)、1例(1.85%);有19例(35.19%)存在焦虑情绪(SAS≥50分)和抑郁情绪(SDS≥53分)。(2)不同特征COVID-19患者生活质量比较:不同疾病分型的患者在生理总评分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生活质量与焦虑、抑郁和呼吸困难程度的相关性分析: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SF-12V2生理总评分与焦虑程度(r=-0.34,P=0.011)和呼吸困难程度(r=-0.39,P=0.003)之间存在负相关性,SF-12V2心理总评分与焦虑程度(r=-0.46,P=0.001)和抑郁程度(r=-0.40,P=0.002)之间存在负相关性。(4)COVID-19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因素分析: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性别(β=8.27)、抑郁程度(β=-0.34)和疾病分型(β=-11.68)是患者SF-12V2生理总评分的重要决定因素(P<0.05);焦虑程度(β=-0.62)是患者SF-12V2心理总评分的重要决定因素(P<0.05)。结论:COVID-19出院患者存在呼吸困难、焦虑抑郁情绪和生活质量下降的问题;性别、疾病分型、抑郁程度和焦虑程度是COVID-19患者生活质量下降的重要因素。COVID-19患者(特别是女性患者和重型患者)出院后要尽早进行抑郁症和焦虑症的筛查和干预,减少患者负性情绪,鼓励患者适当参与康复训练,提高呼吸功能,从而促进生活质量提高。  相似文献   
34.

Introduction

In the phase II/III KEYNOTE-010 study (ClinicalTrials.gov, NCT01905657), pembrolizumab significantly prolonged overall survival over docetaxel in patients with previously treated, programmed death ligand 1–expressing (tumor proportion score ≥ 1%), advanced NSCLC. Health-related quality of life (HRQoL) results are reported here.

Methods

Patients were randomized 1:1:1 to pembrolizumab 2 or 10 mg/kg every 3 weeks or docetaxel 75 mg/m2 every 3 weeks. HRQoL was assessed using European Organisation for Research and Treatment of Cancer (EORTC) Quality of Life Questionnaire (QLC) Core 30 (C30), EORTC QLQ–Lung Cancer 13 (LC13), and EuroQoL-5D. Key analyses included mean baseline-to-week-12 change in global health status (GHS)/quality of life (QoL) score, functioning and symptom domains, and time to deterioration in a QLQ-LC13 composite endpoint of cough, dyspnea, and chest pain.

Results

Patient reported outcomes compliance was high across all three instruments. Pembrolizumab was associated with better QLQ-C30 GHS/QoL scores from baseline to 12 weeks than docetaxel, regardless of pembrolizumab dose or tumor proportion score status (not significant). Compared with docetaxel, fewer pembrolizumab-treated patients had “deteriorated” status and more had “improved” status in GHS/QoL. Nominally significant improvement was reported in many EORTC symptom domains with pembrolizumab, and nominally significant worsening was reported with docetaxel. Significant prolongation in true time to deterioration for the QLQ-LC13 composite endpoint emerged for pembrolizumab 10 mg/kg compared to docetaxel (nominal two-sided p = 0.03), but not for the 2-mg/kg dose.

Conclusions

These findings suggest that HRQoL and symptoms are maintained or improved to a greater degree with pembrolizumab than with docetaxel in this NSCLC patient population.  相似文献   
35.
目的探讨宝石CT碘-水基图在急性脑梗死介入治疗后的诊断价值。方法 31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介入治疗后即刻宝石CT平扫QC图发现颅内异常高密度影,采用碘-水基图进行重建分析,同时测定高密度影碘基值、水基值,并与术后24 h普通CT复查诊断结果作比较。结果通过采用碘-水基图,17例诊断为碘对比剂渗出,14例诊断为脑出血转化,与术后24 h普通CT复查诊断结果完全一致(Kappa=1,P0.01);术后即刻碘基图之碘基值:碘对比剂渗出(32.09±5.36) g/L,脑出血转化(6.86±2.26) g/L,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3.291,P0.01);术后即刻水基图之水基值:碘对比剂渗出(1 027.93±8.29) g/L,脑出血转化(1 069.68±7.18) g/L,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897,P0.01)。结论宝石CT碘-水基图可以准确诊断急性脑梗死介入治疗后颅内碘对比剂渗出和脑出血转化,值得向临床介绍推广。  相似文献   
36.
目的:通过检索《针灸大成》中与气海穴治疗作用相关的文献条文,总结气海穴在治疗各系统疾病中运用频次较高的疾病及其配穴规律,为临床针灸对气海穴的使用提供理论支持。方法:以《中华医典》(第五版)中《针灸大成》作为文献检索来源,将气海穴及气海穴的别称“脖胦”“下肓”“丹田”“肓之原”“肓原”“下言”和“气泽”为检索词,用计算机检索工具及人工检索相结合的方法检索符合要求的文献条文,通过建立本研究的数据库,频次分析、条形统计图比较分析等方法,总结出气海穴在治疗各系统疾病中的运用频次及其配穴规律。结果:在《针灸大成》所涉及的条文中,气海穴尤善治疗内科疾病,在治疗内科疾病中排名前3位的是脾胃系病症、气血津液疾病、肾系病症和妇科疾病,气海穴配穴习惯为上下配穴法,同名经配穴法,以及前后配穴法,其中主要为前后配穴法和同名经配穴法。结论:气海穴《针灸大成》中单穴应用占比最高,而在气海穴众多配穴中,运用了本经配穴法、上下配穴法、前后配穴法,配穴归经主要来自任脉和足太阳膀胱经。同名经配穴法,同气相求,可增加疗效;与气海穴配伍较多的足太阳膀胱经以背腧穴为主,此为前后配穴法,亦称腹背阴阳配穴法,腹部为阴,腰背为阳,前后配穴法可起到“从阳引阴”亦可“从阴引阳”的作用,以达到调节阴阳,调和脏法,调畅经络的目的。  相似文献   
37.
胃癌在全国范围内是发病率最高的恶性肿瘤之一,在癌症相关死亡原因中排名第三。目前外科手术仍然是胃癌获得根治性治疗的主要手段,但是其中有30%~40%的进展期胃癌患者在初诊时就失去了根治手术的机会,因此不可切除胃癌转化为可切除胃癌是患者获得"治愈"的最佳选择。随着近些年来新型药物的出现、治疗手段的多样化及多学科诊治模式的发展,"转化治疗"的理念应运而生,从而延长患者生存时间并提高其生活质量。本文就不可切除胃癌的治疗现状与进展、"转化治疗"的应用等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38.
尿毒清颗粒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红改  孙亭如  夏祖生 《新中医》2021,53(4):102-105
目的:观察尿毒清颗粒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CRF)的临床疗效及其对钙磷代谢、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的影响。方法:选取120例CRF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包括控制饮食、纠正酸碱、水电解质平衡;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尿毒清颗粒治疗。2组均连续治疗2个月,观察比较2组肾功能[肌酐(SCr)、血尿素氮(BUN)]、血磷(P3-)、血钙(Ca2+)、甲状旁腺激素(PTH)、CTGF指标水平变化,并评定2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0.00%,对照组为61.6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SCr、BUN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SCr、BUN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PTH、CTGF、P3-水平较治疗前降低(P<0.05),Ca2+水平较治疗前升高(P<0.05);观察组PTH、P3-、CTGF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Ca2+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33%,对照组为16.6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尿毒清颗粒治疗CRF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调节钙磷代谢、CTGF平衡,改善肾功能,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39.
张金连    苑东敏  崔静  赵园园  王云云  杨帆  孙健平     《现代预防医学》2020,(8):1514-1518
目的 探讨血清谷丙转氨酶(ALT)与新诊2型糖尿病(T2DM)患病风险之间的关联,为T2DM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4阶段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2006年和2009年参与青岛糖尿病预防项目的研究对象男性3 012例、女性4 422例,采用Pearson相关检验分析不同性别ALT与FPG、2 h PG的相关性,并利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ALT与新诊T2DM患病的关系。结果 男性中,ALT与空腹血浆血糖(FPG)、餐后2 h血浆血糖(2 h PG)的Pearson相关系数分别为0.088、0.080(均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显示,在调整了年龄、BMI、糖尿病家族史、城乡、教育、婚姻、收入、吸烟及饮酒状况等混杂因素后,ALT的第4分位(Q4)组新诊T2DM患病风险是第1分位(Q1)组的1.832倍(OR = 1.832,95% CI:1.324~2.534,P<0.01)。女性中,ALT与FPG、2h PG的Pearson相关系数分别为0.065、0.108(均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显示,在调整了年龄、BMI、糖尿病家族史、城乡、教育、婚姻、收入、吸烟及饮酒状况等混杂因素后,ALT的第4分位(Q4)组新诊T2DM患病风险是第1分位(Q1)组的1.445倍(OR = 1.445,95% CI:1.087~1.919,P<0.05)。结论 在男、女性人群中,ALT水平升高与T2DM患病相关,且这种相关性不受年龄、BMI、糖尿病家族史等的影响。  相似文献   
40.
林巧  熊亮  刘昭华  周勤梅  彭成 《世界中医药》2020,15(9):1247-1252
益母草制剂在临床中应用广泛,主要用于多种妇产科疾病的治疗,且效果显著。其中,益母草注射剂、益母草颗粒、益母草片是临床上最常见的益母草剂型,其有效性和安全性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得到认可。本论文结合项目组对益母草制剂的二次开发研究思路,对上述具有代表性的益母草制剂的制剂工艺、质量控制和临床应用进行介绍,以期为益母草制剂的现代研究和临床安全应用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