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8109篇
  免费   7491篇
  国内免费   5030篇
耳鼻咽喉   629篇
儿科学   984篇
妇产科学   508篇
基础医学   5896篇
口腔科学   1943篇
临床医学   9452篇
内科学   7882篇
皮肤病学   984篇
神经病学   2554篇
特种医学   3479篇
外国民族医学   20篇
外科学   8404篇
综合类   19563篇
现状与发展   17篇
一般理论   8篇
预防医学   7702篇
眼科学   1154篇
药学   8434篇
  84篇
中国医学   6391篇
肿瘤学   4542篇
  2024年   225篇
  2023年   928篇
  2022年   2110篇
  2021年   3284篇
  2020年   2798篇
  2019年   1831篇
  2018年   1989篇
  2017年   2295篇
  2016年   1869篇
  2015年   3385篇
  2014年   4472篇
  2013年   5053篇
  2012年   7233篇
  2011年   7810篇
  2010年   6579篇
  2009年   5773篇
  2008年   5863篇
  2007年   5464篇
  2006年   5159篇
  2005年   4198篇
  2004年   2936篇
  2003年   2347篇
  2002年   1901篇
  2001年   1453篇
  2000年   1191篇
  1999年   716篇
  1998年   341篇
  1997年   323篇
  1996年   205篇
  1995年   180篇
  1994年   185篇
  1993年   114篇
  1992年   93篇
  1991年   72篇
  1990年   51篇
  1989年   34篇
  1988年   35篇
  1987年   31篇
  1986年   28篇
  1985年   10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6篇
  1979年   4篇
  1973年   4篇
  1972年   3篇
  1964年   3篇
  1962年   4篇
  1958年   4篇
  195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生物羊膜覆盖治疗早期重度眼表烧伤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周霞  许玲  孙斌 《眼科新进展》2006,26(11):860-861
目的探讨生物羊膜在早期重度眼表烧伤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7例(20眼)重度眼表烧伤患者施行生物羊膜覆盖术。随访3~7月,观察临床疗效。结果术后全部患者均保存了眼球。角膜恢复透明11眼,角膜斑翳7眼,角膜白斑2眼,角膜新生血管9眼,睑球粘连1眼。12眼视力提高>3行。无急性排斥反应和继发感染发生。结论生物羊膜覆盖是治疗早期重度眼表烧伤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62.
目的 探讨气体信号分子硫化氢(H2S)及一氧化氮(NO)在高原高血压的病理生理意义。方法 平原体检正常者进入海拔5000m高原(1~3)月期间,在高原暴露时间、劳动强度及生活条件相同的施工群体中随机抽样127人。依血压变化将其分为高原高血压(Ⅰ~Ⅲ级)组78人(进一步分为收缩期高原高血压组与舒张期高原高血压组),高原正常血压组49人,采取肘静脉血,采用敏感硫电极法测定其H2S浓度,Griess法测定血清NO含量。结果 高原高血压组、收缩期高原高血压组、舒张期高原高血压组的血清H2S与NO平均含量均显著增加,分别比正常血压组高34.5%,36.9%,31.7%(均P〈0.001)与28.4%,33.1%,39.7%,(均P〈0.05),尤以H2S更为突出;随着血压分级程度的升高H2S与NO血清含量相应增高,也以H2S更显著(R^2=0.918);H2S与NO、舒张压间均有密切正相关关系及良好的拟和优度、与氧饱和度呈显著的负相关与拟和优度(R^2=0.374,P=0.001)。结论 H2S与NO的代谢失常可能参与了高原高血压发病过程。  相似文献   
63.
Signaling of RANK (receptor activator of nuclear factor kappa B) through its ligand RANKL appears critical in osteolysis associated with aseptic loosening (AL).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investigate the role of RANK in a murine osteolysis model developed in RANK knockout (RANK(-/-)) mice. Ultra high molecular weight polyethylene (UHMWPE) debris was introduced into established air pouches on RANK(-/-) mice, followed by implantation of calvaria bone from syngeneic littermates. Wild type C57BL/6 (RANK(+/+)) mice injected with either UHMWPE or saline alone were included in this study. Pouch tissues were collected 14 days after UHMWPE inoculation for molecular and histology analysis. Results showed that UHMWPE stimulation induced strong pouch tissue inflammation in RANK(-/-) mice, as manifested by inflammatory cellular infiltration, pouch tissue proliferation, and increased gene expression of IL-1beta, TNFalpha, and RANKL. However, the UHMWPE-induced inflammation in RANK(-/-) mice was not associated with the osteoclastic bone resorption observed in RANK(+/+) mice. In RANK(+/+) mice subjected to UHMWPE stimulation, a large number of TRAP(+) cells were found on the implanted bone surface, where active osteoclastic bone resorption was observed. No TRAP(+) cells were found in UHMWPE-containing pouch tissues of RANK(-/-) mice. Consistent with the lack of osteoclastic activity shown by TRAP staining, no significant UHMWPE particle-induced bone resorption was found in RANK(-/-) mice. A well preserved bone collagen content (Van Gieson staining) and normal plateau surface contour [microcomputed tomography (microCT)] of implanted bone was observed in RANK(-/-) mice subjected to UHMWPE stimulation. In conclusion, this study provides the evidence that UHMWPE particles induce strong inflammatory responses, but not associated with osteoclastic bone resorption in RANK(-/-) mice. This indicates that RANK signaling is essential for UHMWPE particle-induced osteoclastic bone resorption, but does not participate in UHMWPE particle-induced inflammatory response.  相似文献   
64.
Fas/FasL在各阶段婴幼儿血管瘤中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目的 检测Fas/FasL在各阶段婴幼儿血管瘤组织中的表达,探讨Fas/FasL在婴幼儿血管瘤细胞凋亡中的作用。方法 应用EnVision法免疫组化染色和RT-PCR检测Fas/FasL蛋白及mRNA在各阶段血管瘤组织中的表达。结果 ①增生早期和增生中期,部分血管瘤细胞表达Fas;增生晚期,阳性细胞明显增多,Fas mRNA表达最强;消退早期,仍有少量微血管内皮细胞表达Fas,之后Fas表达迅速减弱。②最早期细胞团中没有FasL(+)细胞;增生中期,血管瘤组织中出现少量FasL(+)细胞;增生晚期FasL(+)细胞显著增多,FasL mRNA表达最强;消退早期之后,FasL(+)细胞迅速减少以至消失。结论 Fas/FasL与婴幼儿血管瘤演变过程有密切联系,Fas/FasL介导的血管瘤细胞凋亡可能是婴幼儿血管瘤自行消退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65.
目的探讨全结肠切除后三环形回肠贮袋-肛管吻合加选择性截流术的价值。方法1994年9月至2004年9月对18例全结肠切除患者应用三环形回肠贮袋加选择性截流术,其中家族性大肠腺瘤性息肉病14例,溃疡性结肠炎4例。结果18例获12月~5年随访,无手术死亡。术后发生并发症3例(16.7%),贮袋阴道瘘、早期炎性肠梗阻、切口感染各1例,均治愈。术后平均排便频率:术后2周内4.9次/d,1个月3.8次/d,6个月3.1次/d,1年1.8次/d。至6个月时都能控制干便,其中控制正常者15例(83.3%),控制欠佳者3例(16.7%),无大便失禁。但稀便控制能力较差,至1年时仍有1例(5.6%)患者稀便失禁。无一例须插管排空。结论全结肠切除后三环形回肠贮袋肛管吻合加选择性截流术操作简单,手术并发症少,术后排便功能好,是家族性大肠腺瘤性息肉病和严重溃疡性结肠炎全结肠切除后较为合适的消化道重建方式。  相似文献   
66.
目的:检测子宫内膜异位症(内异症)患者血清中差异表达的蛋白。方法:采用表面增强激光解吸/离子化飞行时间质谱(SELDI—TOF—MS)技术,选用WCX2蛋白质芯片对50例内异症及48例对照组血清标本进行检测以筛选内异症血清中差异表达的蛋白。结果:在Mr 0~50000范围内,检测出106个蛋白峰。内异症患者血清中差异表达的蛋白峰有4个。将发现的差异蛋白峰在Swiss蛋白数据库中搜索,发现Mr 9280蛋白峰与玻璃粘连蛋白Vitronectin相符。Vitronectin属于整合素家族,在内异症的粘附、侵袭、血管形成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其他的蛋白峰没有发现与之相匹配的蛋白,提示可能为新的蛋白质。结论:内异症患者血清中存在差异表达的蛋白,其对内异症的早期诊断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SELDI蛋白芯片技术是一种快速、简单易行、样本用量少、高通量、重复性好的分析方法,具有广阔的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7.
王斌 《实用医学杂志》2006,22(7):741-743
随着新生儿高级生命支持技术的发展。新生儿、早产儿抢救效率大为提高,患儿存活率、存活时间等指标也不断提高。在系列生命支持技术中,新生儿、早产儿的呼吸支持占了极其重要的地位。在呼吸机使用频率增加的同时,由于呼吸机使用所导致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entilator associated pneumonia,VAP)的发病率也随之提高,成了NICU中十分重要的问题,能否处理得当,直接关系到新生儿抢救的转归。可以肯定的是VAP增加了病人的死亡率、延长机械通气时间、增加住院天数,同时大大提高了治疗费用。  相似文献   
68.
寰椎Jefferson骨折伴横韧带损伤的诊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分析总结寰椎Jefferson骨折伴横韧带损伤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1995年3月-2005年3月收治26例寰椎Jefferson骨折伴横韧带损伤患者。其中新鲜骨折20例,陈旧性骨折6例。所有患者均伴有不同程度的横韧带损伤,23例有神经损害表现。X线检查显示寰椎弓环及侧块不同部位骨折,寰齿间距(ADI)为4.7mm。5例行非手术治疗,其余21例行颈椎后路枕颈融合术或寰枢椎融合术治疗。结果所有患者术后获6~24个月(平均15个月)随访,21例手术治疗患者术后临床症状缓解;5例非手术治疗患者中,4例成功,另1例失败再行颈后路寰枢椎融合术治疗,术后疗效满意。结论 寰椎Jefferson骨折伴横韧带损伤患者的临床表现主要取决于韧带断裂后寰椎前脱位的程度以及是否造成脊髓压迫,诊断以ADI为主、并结合外伤史及临床表现。对于可能存在寰枢椎不稳或已有横韧带损伤且存在典型神经症状的患者,应早期行寰枢椎融合术或枕颈融合术治疗。  相似文献   
69.
目的探讨物理性刺激对骨膜软骨生成方面的影响,以期培养出一种与正常关节软骨更相似的软骨组织。方法从新西兰大白兔胫骨近端内侧取下骨膜,将骨膜固定在支架上,然后将细胞支架悬吊在旋转瓶内,用水流产生的剪切应力去刺激骨膜。通过宏观观察、体积大小测量、组织切片染色与细胞外基质(ECM)成分的比较及生物力学测试分析软骨体外生长的最佳环境。结果宏观观察发现软骨生长的方向与水流的方向相同。组织切片染色可见有两层不同形态的软骨细胞和不同密度的ECM,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见在剪切应力的刺激下,软骨表面可分泌浅层蛋白质及润滑剂,且在不同大小的剪切应力刺激时,软骨表面还会产生不同厚度的表层。结论剪切应力刺激能使骨膜上的干细胞分化形成软骨,同时证明力学环境不仅影响细胞的分化与生长,而且影响细胞的形态与ECM的分泌。  相似文献   
70.
Ross手术自1967年应用于临床以来,已被用于各种原因引起的主动脉瓣狭窄、左心室流出道梗阻和二尖瓣病变。Ross手术经历了诸如根部置换、圆筒形包埋技术、瓣环缩小技术、Ross—Konno手术和自体肺动脉瓣二尖瓣置换术(Ross—Kabbani手术或RossⅡ手术)。由于自体肺动脉瓣有不需抗凝、大小适宜、能存活、生长和长期耐久的特性,并具有良好的血流动力学表现和对细菌性心内膜炎有抵抗力的优点,尤其适用于妊娠期妇女、儿童和青少年。现就Ross手术的外科技术、手术指征、选择标准、外科处理主动脉瓣狭窄、左心室流出道梗阻和二尖瓣病变的临床应用进展和效果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