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52篇
  免费   363篇
  国内免费   194篇
耳鼻咽喉   14篇
儿科学   85篇
妇产科学   11篇
基础医学   199篇
口腔科学   50篇
临床医学   428篇
内科学   288篇
皮肤病学   18篇
神经病学   71篇
特种医学   103篇
外科学   338篇
综合类   1011篇
预防医学   398篇
眼科学   92篇
药学   445篇
  4篇
中国医学   390篇
肿瘤学   164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37篇
  2022年   100篇
  2021年   130篇
  2020年   106篇
  2019年   64篇
  2018年   58篇
  2017年   117篇
  2016年   73篇
  2015年   136篇
  2014年   170篇
  2013年   295篇
  2012年   370篇
  2011年   360篇
  2010年   343篇
  2009年   275篇
  2008年   314篇
  2007年   266篇
  2006年   238篇
  2005年   171篇
  2004年   116篇
  2003年   106篇
  2002年   71篇
  2001年   62篇
  2000年   60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4篇
  196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01.
 目的:探讨侧壁开窗法上颌窦底提升术这种特殊的引导性骨再生(guided bone regeneration, GBR)过程的转录组特点。方法:3只Beagle犬,随机选择一侧经侧壁开窗行上颌窦底提升术,同时植入Bio-Oss骨粉,术后2周,对另一侧用相同的方法行上颌窦底提升术。第2次术后2周,收集植入的Bio-Oss骨粉组织块,提取总RNA,全基因组表达谱芯片检测分析上颌窦底提升后2周和4周时的差异表达基因。利用基因本体论(gene ontology, GO)对差异表达的基因进行功能分类,以及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 KEGG)进行信号通路分析。结果:在2周时表达升高的基因与刺激反应、免疫-炎症反应和细胞增殖有关,同时,与神经元分化、破骨细胞分化和早期血管化过程相关的基因也高表达。在4周时,与细胞代谢和发育相关的基因表达升高,重要的是,与血管生成和骨骼发育相关的基因都高表达,与骨骼发育相关的基因包括骨生成相关的生长和分化因子[转化生成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 beta 1, TGFB1)和骨形态发生蛋白4(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 4, BMP4)]、软骨和骨胞外基质[软骨黏附素(chondroadherin, CHAD)、Ⅰ型胶原α1链(collagen type I, alpha 1 chain, COL1A1)、Ⅰ型胶原α2链(collagen type I, alpha 2 chain, COL1A2)、Ⅴ型胶原α2链(collagen type Ⅴ, alpha 2 chain, COL5A2)、核心蛋白聚糖(decorin, DCN)、骨连接蛋白(osteonectin, SPARC)和骨钙素(osteocalcin, BGLAP)]等相关的基因。信号通路分析显示4周时表达升高的基因与转化生长因子β/骨形态发生蛋白(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 beta/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 TGF-β/BMP)信号通路有关。无翅型MMTV整合位点家族(wingless-type MMTV integration site family, WNT)信号通路中的关键基因WNT5A和卷曲蛋白受体9(frizzled receptor 9, FZD9)在2周时表达升高,而连环蛋白β1(catenin beta 1, CTNNB1)在4周时表达升高。结论:侧壁开窗法上颌窦底提升术2周后转录表达谱变化以免疫-炎症反应和破骨反应下调、骨生成相关基因表达升高为特点,骨再生的过程还与神经生成和血管生成过程相关。在骨再生的过程中,TGF-β/BMP和WNT信号通路起重要作用,WNT信号通路的作用复杂。  相似文献   
102.
目的:回顾性比较高血压和合并动脉粥样硬化(AS)患者中血小板、血糖、血脂、血尿酸等指标的水平变化,分析高血压及合并AS的危险因子。方法:选取2019-06—2019-08在本院体检人群资料,按照检查结论分为高血压组(n=44)、高血压+AS组(n=73)和非高血压及AS对照组(n=91),采用临床检验科常规方法分别检测三组血小板计数(PLT)、血小板分布宽度(PDW)、空腹血糖(FBG)、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血尿酸(UA)水平,比较组间统计学差异,并对有组间差异的指标数据进行二元Logistics回归,分析其危险因素。结果:三组PLT、PDW、FBG和LDL-C存在组间差异(均P<0.05)。高血压组和高血压+AS组的PLT低于对照组,PDW高于对照组,高血压+AS组异常更明显(均P<0.05)。高血压组和高血压+AS组的FBG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高血压+AS组的LDL-C明显高于高血压组(P<0.05)。其它指标的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回归分析显示PDW和LDL-C为高血压+AS的危险因素,PDW和FBG为高血压的危险因素。结论:高血压和合并AS患者存在较大血小板容积离散度和高水平LDL-C、FBG等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03.
 目的 探讨非肥胖型2型糖尿病的发病机制。方法 建立肥胖抵抗大鼠模型,取静脉血,测生化指标,对血清进行代谢组学分析。结果 大鼠在高糖高脂饮食饲养16周后,与基础饲料组相比,血糖、胰岛素、低密度脂蛋白及总胆固醇显著升高,高密度脂蛋白显著下降,同时糖酵解产物丙酮酸降低,三羧酸循环的中间代谢物柠檬酸、苹果酸、延胡索酸及琥珀酸减少,尿酸增加,脂肪酸、氨基酸代谢异常。结论 高糖高脂饮食干预后,肥胖抵抗大鼠能量代谢显著变化,对探讨饮食导致的非肥胖型2型糖尿病发病机理的研究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4.
目的本文旨在测量表观光源、连续发射的医用激光的可达发射极限,并评定其不确定度。方法根据GB7247.1—2001《激光产品的安全第一部分:设备分类、要求和用户指南》的要求,测量光路由两个圆孔光栅、毫瓦(瓦)级激光功率计和激光输出终端锁定装置组成,激光输出终端锁定装置用于固定激光终端和探测器的相对位置,并对测量结果进行不确定度评定。结果实现了可达发射极限的测量,同时对不确定度评定的结果进行了分析,对降低医用激光测量不确定度给出了建议。结论本文所述方法对其他类型激光有参考价值,并对GB7247.1—2001的再修订给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05.
目的探讨单节段Pro Disc-C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的临床疗效以及术后置换节段屈伸活动旋转中心(center of rotation,COR)的位置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回顾分析2010年6月-2012年2月收治的23例行单节段Pro Disc-C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患者临床资料。男9例,女14例;年龄27~65岁,平均45岁。病程10~84个月,平均25个月。其中神经根型颈椎病15例,脊髓型颈椎病5例,混合型颈椎病3例。病变节段:C4、5 5例,C5、6 14例,C6、7 4例。采用日本骨科学会评分(JOA)及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DI)评价临床疗效;比较术前和末次随访时颈椎整体活动度、置换节段及相邻节段活动度、椎间隙高度以及置换节段屈伸活动COR位置坐标(COR-X,COR-Y)的变化;比较分析COR位置变化与术后临床疗效以及影像学指标之间的关系。结果 23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其中1例术后出现声嘶,术后3个月症状消失。患者均获随访6~36个月,平均18.3个月。末次随访时假体无移位、松动、下沉及断裂。末次随访时JOA评分较术前显著增加,NDI评分较术前显著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术前比较,末次随访时颈椎整体活动度,置换节段活动度,上、下相邻节段活动度以及置换节段COR-Y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椎间隙高度、置换节段COR-X显著增加(P0.05)。置换节段COR-X变化与术后JOA、NDI、置换节段活动度均无明显相关性(P0.05)。根据手术前后COR-X之差是否小于均值1.86 mm将患者分为两组,两组间术后置换节段活动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间术后JOA、NDI、颈椎整体活动度、邻近节段活动度及椎间隙高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节段Pro Disc-C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临床疗效满意,能有效维持颈椎整体活动度、置换节段和相邻节段活动度,增加置换节段的椎间隙高度。术后置换节段矢状面COR位置较术前显著前移,且术后置换节段活动度随COR前移距离增大而减小。  相似文献   
106.
目的:评估上前牙区即刻种植联合即刻修复的软组织效果。方法上前牙区单牙即刻种植患者26例,微创拔牙后植入ZIMMER TSV种植体,获得良好初期稳定性并实施即刻修复,经过6~12个月骨结合和牙龈塑形后完成上部修复,观察负重6个月后牙龈组织情况。结果26例患者完成骨整合及最终修复,负重正常,无探诊出血、牙龈红肿,近中龈乳头、远中龈乳头及龈缘高度降低分别为(0.52±0.22) mm、(0.56±0.31) mm 和(0.71±0.34) mm,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1.297,P=0.29)。结论上前牙区单牙即刻种植联合即刻修复存在不同程度的软组织退缩。  相似文献   
107.
目的探讨直肠癌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生活质量与适应水平的相关性,为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提供参考。方法抽样调查111例直肠癌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造口生活质量量表和造口适应量表分别调查研究对象的一般情况、生活质量和适应水平,并使用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结肠造口患者适应水平呈中等水平,适应水平总分及各维度与生活质量量表总分、生理维度、心理维度、社会和精神维度呈正相关(P0.05)。结论结肠造口患者生活质量与适应水平密切相关,应该提高结肠造口患者适应水平,从而提高结肠造口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8.
“左肝右肺”内涵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肝生于左,肺藏于右"始见于《黄帝内经》。本文通过文献整理分析认为,"肝生于左,肺藏于右"是古人对肝肺生理特性的描述,是对肝肺气机升降功能的本质概括,病理上为肝肺两脏病变之体现。历代医家将此理论应用于临床实践,或调气机升降,或左血右气分治,常获疗效。  相似文献   
109.
美沙拉嗪对结肠炎大鼠肠黏膜免疫反应中DCs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树突状细胞(dendriticcells,DCs)在实验性结肠炎大鼠肠道免疫系统中的变化及对炎症细胞因子的影响,并探讨美沙拉嗪治疗机制。方法30只雄性大鼠建立实验性结肠炎模型,随机均分为正常对照组(NC组)、模型对照组(CC组)和美沙拉嗪治疗组(MC组)。光镜下观察大鼠结肠组织炎症并评分,检测DCs细胞表面标志物OX-62、CD83、MHC—Ⅱ和CD86分子表达率,检测伊尔氏淋巴滤泡(PP)炎症细胞因子的表达。结果NC、CC和MC组炎症评分分别为4.35±0.88、10.25±t.36和6.78±0.71,各组间均有显著差异(P〈0.05)。免疫组化示NC、CC和MC组肠系膜淋巴结DCs上OX-62表达分别为198.6±87.7、1422.1±598.2、503.2±78.4;CD83表达分别为87.6±24.4、709.2±199.6、322.7±112.3;流式细胞仪检测MHC—Ⅱ表达率分别为(26.2±7.2)%、(84.6±9.4)%和(48.1±9.0)%;CD86为(20.5±7.7)%、(80.6±8.8)%和(47.8±11.4)%,各组间均有显著差异(P〈0.05)。酶免疫分析法CC组检测PP细胞因子TNF—α、IFN-γ和IL—12表达高于NC组,而IL-10低于NC组,MC组TNF-α、IFN-γ和IL-12表达均低于CC组,但高于NC组,IL—10表达相反,各组间比较均有明显差异(P〈0.05),三组大鼠的TGF—β表达则均无差异(P〉0.05)。结论树突状细胞分化、发育与成熟,影响肠道炎症细胞因子的失平衡,可能与结肠自身免疫损伤有关;美沙拉嗪抑制DCs的活化,促进促炎因子和抑炎因子平衡。  相似文献   
110.
肾细胞癌是泌尿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易复发或转移,对化疗、放疗和免疫治疗不敏感,患者生活质量和预后受到严重影响。近年肾细胞癌患者生活质量受到关注,尤其是在生活质量评估的量表使用、手术切除的影响和靶向药物治疗的作用等方面。该文就肾癌患者生活质量的研究作一综述,为临床上肾细胞癌的生活质量提高提供有力参考和研究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