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203篇
  免费   2256篇
  国内免费   1284篇
耳鼻咽喉   324篇
儿科学   403篇
妇产科学   116篇
基础医学   1402篇
口腔科学   551篇
临床医学   3164篇
内科学   1915篇
皮肤病学   197篇
神经病学   383篇
特种医学   929篇
外科学   2405篇
综合类   6706篇
现状与发展   3篇
预防医学   2793篇
眼科学   216篇
药学   3044篇
  26篇
中国医学   2186篇
肿瘤学   980篇
  2024年   65篇
  2023年   249篇
  2022年   629篇
  2021年   896篇
  2020年   793篇
  2019年   349篇
  2018年   421篇
  2017年   580篇
  2016年   484篇
  2015年   904篇
  2014年   1222篇
  2013年   1513篇
  2012年   2300篇
  2011年   2358篇
  2010年   2260篇
  2009年   2059篇
  2008年   2035篇
  2007年   1958篇
  2006年   1816篇
  2005年   1343篇
  2004年   921篇
  2003年   729篇
  2002年   559篇
  2001年   551篇
  2000年   409篇
  1999年   154篇
  1998年   28篇
  1997年   36篇
  1996年   19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22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5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 毫秒
91.
胃肠道间质瘤(GIST)是一种少见的胃肠道肿瘤。过去由于受病理诊断技术的限制,易误诊为平滑肌瘤或肉瘤。我科1999年1月至2006年4月共收治25例,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25例中男16例,女9例,年龄30~76岁,平均62.5岁。其中40岁以上23例。所有病例均经手术治疗并经病理确诊  相似文献   
92.
反义AKT2 RNA抑制U251胶质瘤细胞生长的体内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反义AKT2RNA对U251人脑胶质瘤细胞在体内外的生长抑制效用。方法 将逆转录病毒pLXSN为载体的反义AKT2构建体转染U251人脑胶质瘤细胞系,应用蛋白印记确定基因转染前后AKT2的表达水平。流式细胞法与Matrigel基质生长实验评价肿瘤细胞转染前后的增殖活性。进一步应用裸鼠皮下荷瘤模型观察脂质体介导pLXSN、pLXSN-AS-AKT2基因治疗对U251细胞生长抑制作用。在28d的观察期内定期测量皮下肿瘤体积,对肿瘤标本应用免疫组化的方法进行AKT2和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表达比较。结果 脂质体介导pLXSN-AS-AKT2可显著抑制U251细胞AKT2表达。与对照组和pLXSN转染组比较,细胞周期分析结果表明AK—AKT2转染组进入S期的细胞数减少了8.5%~8.9%,而进入G0+G1期细胞则增加了7.9%~8.6%。Matrigel基质生长实验显示对照组和pLXSN转染组细胞呈正常形态贴壁生长,而AS~AKT2转染组细胞不能贴壁生长,呈团块状簇集生长。裸鼠皮下荷瘤模型实验显示pLXSN-AS-AKT2显著抑制皮下肿瘤生长,组织病理学分析显示AS-AKT2转染组AKT2表达下降而GFAP表达上调。结论 体内外实验证明反义AKT2方法在抗胶质瘤增殖方面作用重要,AKT2可作为基因治疗胶质瘤的优选靶标。  相似文献   
93.
甲壳素涂层PGLA神经导管修复兔面神经缺损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甲壳素涂层PGLA神经导管修复兔面神经缺损的效果。方法:成年雄性新西兰兔24只,无菌条件下切断双侧面神经下颊支,制成15mm的兔面神经下颊支缺损模型。左侧用甲壳素涂层聚丙交脂-乙交脂共聚物[poly(L-lactide-co-glycolide),PGLA]神经导管修复;右侧用翻转自体神经修复作为对照。术后5周、10周和14周行大体观察、电生理检查、组织学、电镜观察评价修复效果。结果:术后5周观察到神经导管中有新生轴索通过,再生神经发育不成熟;右侧自体神经修复近段有髓神经纤维均匀疏散分布,远段未见明显再生神经束形成。术后14周左侧再生神经已通过神经导管长入远端,电生理检查结果表明自体神经修复侧再生神经质量优于神经导管修复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自体神经修复再生纤维密度优于神经导管修复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自体神经修复侧近段神经髓鞘部分空泡样变性及脱髓鞘改变,远段再生神经纤维束形成少,面肌联带运动程度较导管修复侧严重。结论:甲壳素涂层PGLA神经导管能有效修复周围神经缺损,有望替代自体神经移植。  相似文献   
94.
寻找有效的抗原表位是近期肿瘤免疫治疗的热点.人端粒酶逆转录酶(hTERT)的免疫学特性使其成为肿瘤免疫治疗中一个吸引人的目标。从人和鼠系统获得的数据证实,细胞毒淋巴细胞(CTL)能识别hTERT特异的肽并杀死多种组织类型hTERT表达的肿瘤细胞。由于hTERT在人肿瘤组织中的广泛表达,在极少正常组织的低水平表达,临床试验已开始检验将hTERT作为肿瘤免疫治疗目标的可行程度。近期树突状细胞(DC)转运系统及其相关技术的发展和成熟提供了一个快速有效筛选抗原肽的方法。  相似文献   
95.
目的:评价介入治疗膜部室间隔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经胸超声心动图及临床表现诊断为膜部室间隔缺损的患者34例,在局部或全身麻醉下行经导管室间隔缺损的介入治疗,其中31例应用Amplatzer不对称型膜部室间隔缺损封堵器,3例应用国产室间隔缺损封堵器。术中连续经胸超声心动图和X线监测,术后1天、1月、3月、6月行心电图及超声心动图复查。结果:超声测定膜部室间隔缺损直径为3.0~11.6mm(平均4.5mm),距离主动脉右冠瓣2.7~7.8mm(平均3.6mm),左心室造影测定膜部室间隔缺损的直径为3.0~8.8mm(平均5.4mm),所选膜部室间隔缺损封堵器直径为4.0~16mm(平均7.9mm)。技术成功率100%。超声心动图示术后即刻残余分流为17.6%(6/34),24h后残余分流为8.8%(3/34),1个月后残余分流为5.9%(2/34)。34例患者术中均有一过性室性心律失常,1例发生一过性心跳骤停。术后1例出现股静脉血栓形成,3例出现了一过性Ⅲ度房室传导阻滞,2例于术后24h内发生溶血,经内科治疗后完全恢复,未见封堵器脱落、主动脉瓣返流等并发症。结论:经导管关闭膜部室间隔缺损的操作简单、方便、并发症少,残余分流少见,值得在临床全面推广。  相似文献   
96.
目的:利用抑制消减杂交(suppression subtractive hybridization,SSH)和cDNA表达谱芯片筛选早期活化的肝星状细胞与大鼠正常肝脏组织、轻度肝纤维化组织、重度肝纤维化组织中差异表达的基因.方法:从SSH构建的大鼠轻度和重度肝纤维化中两个差异cDNA文库中挑选1 000条上调显著的基因,与正常大鼠4 136条基因克隆制作成一张芯片,筛选持续期活化的肝星状细胞相关基因.结果:获得与HSC持续活化相关的上调基因633条,下调基因715条,其中血清和糖皮质激素调节蛋白激酶(SGK)在正常大鼠基因克隆和2、8周SSH上调差异基因中均呈上调信号.结论:联合应用SSH和cDNA表达谱芯片是筛选和鉴定不同样本中差异表达基因的快速、经济和有效方法;SGK可能作为多种细胞信号传导通路和细胞磷酸化级联反应的一个功能性交汇点,参与了肝星状细胞的早期活化和信号传导.  相似文献   
97.
目的 探讨低氧诱导因子-1α在脑胶质瘤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60例脑胶质瘤标本中Ⅰ级11例(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8例、脉络丛乳头状瘤2例、黏液乳头状型室管膜瘤1例);Ⅱ级20例(弥漫型星形细胞瘤11例、少突胶质细胞瘤5例、室管膜瘤2例、多形性黄色瘤型星形细胞瘤2例);Ⅲ级21例(间变性星形细胞瘤12例、间变性少突胶质细胞瘤6例、间变性室管膜瘤3例);Ⅳ级8例(均为胶质母细胞瘤)。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胶质瘤标本中低氧诱导因子-1α的表达变化,并与胶质瘤体积及患者年龄、性别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胶质瘤组织低氧诱导因子-1α表达呈阳性反应,主要位于细胞质和(或)细胞核,具有明显的异质性;肿瘤浸润边缘部的肿瘤细胞表达明显增强;而阴性对照标本和10例对照脑组织标本则无表达。胶质瘤组织中低氧诱导因子-1α阳性表达率为71.67%(43/60),其中Ⅰ级为27.27%(3/11),Ⅱ级70.00%(14/20),Ⅲ级85.71%(18/21),Ⅳ级100%(8/8)。高级别胶质瘤者低氧诱导因子-1α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低级别者,不同级别间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X^2=15.907,P〈0.01);表达强度与病理级别间呈高度正相关(rn=0.480,P〈0.01)。(2)低氧诱导因子-1α表达与患者年龄、性别及原发肿瘤体积的大小等均无相关性(均P〉0.05)。结论脑胶质瘤低氧诱导因子-1α的表达强弱与肿瘤病理分级相关。  相似文献   
98.
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青春期生长发育形态学特征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探讨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adolescentidiopathicscoliosis,AIS)患儿青春期生长发育的形态学特征。方法对256例12~16岁(平均14.1岁)AIS女性患儿及462例12~16岁(平均14.3岁)健康非侧凸女孩的大体形态学资料进行分析。AIS诊断标准为冠状面上>10°的脊柱侧凸畸形。观测指标包括身高、坐高、臂长及月经状况。采用Bjure公式计算校正身高及校正坐高。AIS组及对照组的各项指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AIS组与对照组的年龄构成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从研究群体看,AIS组的身高、坐高以及臂长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校正身高、校正坐高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且月经来潮早于对照组(P<0.01)。从各年龄组看,12岁时,AIS组的校正身高、校正坐高、臂长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甚至AIS组校正前平均身高低于对照组。13~15岁,AIS组的校正身高、校正坐高、臂长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16岁时,虽然AIS组的校正身高及校正坐高略高于对照组(P<0.05),但身高、坐高以及臂长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IS患儿青春期生长发育存在形态学的异常,这可能与其发病机制有关。  相似文献   
99.
目的 解决南方红豆杉细胞生长缓慢及代谢水平低下的问题。方法 对对数期(20d)和静止期(30d)的红豆杉细胞分别进行继代,在整个生长周期中测定了培养基中的碳源、氮源、磷酸盐的变化并分析了红豆杉细胞生长及紫杉醇的合成情况。结果 对数期继代细胞吸收碳源和硝态氮早于静止期继代的细胞,且前者的比生长速度是后者的1.5倍,紫杉醇含量提高了近4倍。结论 对数期继代有利于生物量的积累及紫杉醇的合成。  相似文献   
100.
目的:了解射击运动员高脂血症的发生情况和可能的引发因素,为预防高脂血症提供依据。方法:对从事专业训练半年以上,无急慢性疾病的53名省级优秀射击运动员进行膳食调查和血清脂质水平检测。结果:运动员的高脂血症检出率为28.3%,全部为高甘油三脂血症;膳食中 运动员除了摄入维生素B1、B2不足和维生素A缺乏外,其他各类营养素基本能满足机体需要,属基本合理膳食。结论:以抗阻训练和静力运动为运动特征的射击运动,可能会对机体血脂代谢产生不利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