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092篇
  免费   2671篇
  国内免费   2142篇
耳鼻咽喉   233篇
儿科学   706篇
妇产科学   191篇
基础医学   2286篇
口腔科学   456篇
临床医学   3504篇
内科学   3188篇
皮肤病学   400篇
神经病学   765篇
特种医学   1189篇
外国民族医学   4篇
外科学   3104篇
综合类   7197篇
现状与发展   5篇
预防医学   2953篇
眼科学   421篇
药学   3359篇
  27篇
中国医学   2231篇
肿瘤学   1686篇
  2024年   72篇
  2023年   310篇
  2022年   736篇
  2021年   1112篇
  2020年   938篇
  2019年   644篇
  2018年   705篇
  2017年   796篇
  2016年   639篇
  2015年   1031篇
  2014年   1386篇
  2013年   1678篇
  2012年   2466篇
  2011年   2671篇
  2010年   2326篇
  2009年   2103篇
  2008年   2202篇
  2007年   2114篇
  2006年   1971篇
  2005年   1699篇
  2004年   1268篇
  2003年   1167篇
  2002年   938篇
  2001年   824篇
  2000年   666篇
  1999年   362篇
  1998年   149篇
  1997年   133篇
  1996年   110篇
  1995年   106篇
  1994年   101篇
  1993年   58篇
  1992年   74篇
  1991年   59篇
  1990年   52篇
  1989年   27篇
  1988年   30篇
  1987年   24篇
  1986年   17篇
  1985年   24篇
  1984年   10篇
  1983年   18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7篇
  1979年   7篇
  1978年   8篇
  1974年   6篇
  1973年   6篇
  1971年   5篇
  1966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71.
目的:观察糖尿病早期(2周)大鼠背根神经节(DRG)中一氧化氮合酶(nNOS、iNOS、eNOS)的表达变化以及胰岛素对其的影响。方法:按60mg/kg一次性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制备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大鼠模型(16只),造模成功后随机分成2组(模型组和治疗组),治疗组于造模成功后第2天开始给予胰岛素治疗,正常对照组(8只)与模型组予皮下注射同样体积的生理盐水。2周后取各组大鼠背根神经节,Trizol法提取总RNA,应用RT—PCR法测定3种NOS mRNA的表达。结果:在糖尿病早期大鼠DRG中,iNOS表达明显上调,胰岛素能有效逆转此变化。而nNOS和eNOS的表达无明显变化。结论:在早期糖尿病DRG中iNOS基因表达异常,可能与糖尿病外周神经病变的发生发展有关。  相似文献   
72.
多沙唑嗪与特拉唑嗪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比较甲磺酸多沙唑嗪和特拉唑嗪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单盲平行对照试验,将符合条件的轻、中度高血压患者63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多沙唑嗪)和对照组(特拉唑嗪).试验剂量从2 mg开始逐渐递增至2~8 mg/d,疗程4周.治疗前后分别行心电图、常规体检、血尿常规和生化检查.结果:①治疗4周后,多沙唑嗪组降压总有效率80.7%,特拉唑嗪组降压总有效率70.0%.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②多沙唑嗪组治疗前后收缩压、舒张压的下降幅度分别为10.81%、10.70%,特拉唑嗪组为10.01%、11.47%.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③多沙唑嗪组有效剂量2~6 mg/d,平均3.04 mg/d,特拉唑嗪组有效剂量2~8 mg/d,平均4.19 mg/d.④每组不良事件发生率相似,多沙唑嗪组25.8%,特拉唑嗪组33.3%(P>0.05).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为头晕、头痛、心悸、体位性低血压等,多为轻度,可迅速缓解,多沙唑嗪组未发生体位性低血压.结论:甲磺酸多沙唑嗪2~6 mg/d,一天一次口服治疗轻、中度高血压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73.
胃癌动态增强MRI表现与肿瘤血管形成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目的 探讨胃癌动态增强MRI强化表现与肿瘤血管形成的关系。方法 对 30例胃癌组织切片进行CD34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分析癌组织微血管密度 (MVD)和癌细胞VEGF的表达情况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并将动态增强MRI强化表现和扫描所获参数 (最大强化率 ,CERmax)与MVD、VEGF进行相关性研究。结果  30例胃癌组织的MVD平均值为(4 2 95± 14 79)个 /视野 ,范围为 13 0 0~ 6 8 2 5个 /视野。VEGF低表达 30 % (9/ 30 ) ,高表达 70 % (2 1/30 )。MVD和VEGF表达与有无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 (P <0 0 5 ) ,与组织分化程度、有无浆膜层受侵无关 (P >0 0 5 )。MVD与胃癌TNM各分期密切相关 (P <0 0 5 )。TNM分期中Ⅰ期与Ⅳ期间VEGF表达差异有显著意义 (P <0 0 5 )。VEGF高表达者MVD值 [(4 7 30± 14 16 )个 /视野 ]与VEGF低表达者MVD值 [(32 81± 11 2 5 )个 /视野 ]间差异有显著意义 (t=- 2 716 ,P =0 0 11)。CERmax与MVD呈正相关 (r=0 5 5 6 ,P =0 0 0 14 )。微血管的分布及形态与胃癌动态增强表现的不规则强化及分层强化类型存在一致性。CERmax与VEGF蛋白表达无明显相关性 (t=- 0 84 7,P =0 4 0 4 )。结论 胃癌动态增强MRI表现反映了胃癌微血管的分布和形态。动态增强MRI可  相似文献   
74.
目的:观察在尿毒症腹膜透析条件下淋巴孔超微结构的改变.方法:采用SD雄性大鼠制作尿毒症腹膜透析模型,试验分为4组,正常组、尿毒症组、1.5%尿毒症腹膜透析组、4.25%尿毒症腹膜透析组,在实验的第1周及第4周检测肾功能及血浆白蛋白,并且应用扫描电镜观察不同分组的膈肌组织中淋巴孔超微结构的改变.结果:在两组尿毒症腹膜透析组及尿毒症组中,其淋巴孔直径明显增大,与正常组相比较,有统计学差异.结论:尿毒症腹膜透析模型中淋巴孔出现明显改变,可能与腹膜超滤受损有关.  相似文献   
75.
口服谷氨酰胺颗粒对烧创伤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总被引:15,自引:5,他引:10  
目的观察口服谷氨酰胺(Gln)颗粒对烧(创)伤及大手术患者的疗效及可能发生的不良反应.方法采用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法,将受试患者分为Gln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两组患者采用等氮、等热量的营养支持.Gln组口服或管饲Gln 0.5 g·kg-1·d-1,对照组使用同等剂量的安慰剂甘氨酸,疗程均为7 d.比较用药前后两组患者肠黏膜屏障功能、蛋白代谢、免疫功能、肝和肾功能的变化及不良反应等. 结果伤后两组患者血浆Gln浓度明显低于正常值,而血浆二胺氧化酶(DAO)活性、内毒素含量、肠黏膜通透性[尿乳果糖/甘露醇(L/M)]及尿氮排量均明显增高;但Gln组用药7 d后血浆Gln浓度与用药前比较增加38.04%(P<0.01).Gln组血浆前白蛋白、转铁蛋白及白细胞介素2(IL-2)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升幅分别为21.19%、51.11%、57.54%.血浆DAO活性、L/M比值、内毒素含量及尿氮排量明显低于对照组,降幅分别为47.26%、52.18%、22.22%、27.78%(P<0.05或0.01).两组患者的血浆总蛋白、白蛋白、血尿常规及肝、肾功能在用约前后变化不明显(P>0.05).用药后有少数患者出现轻微不良反应如恶心、腹泻和便秘等,2~3 d后自行缓解,两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口服Gln能显著提高患者血浆Gln浓度,明显减轻伤后肠黏膜受损程度,并能促进机体蛋白合成,降低蛋白分解,提高机体免疫功能,且临床应用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76.
家兔急性周围型肺栓塞影像模型的制备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用可吸收性明胶海绵制作家兔急性肺栓塞(PE)影像模型的可行性。方法20只实验组家兔随机分成5组,采用明胶海绵栓子经股静脉插管制成急性PE的动物模型。栓塞后行肺动脉造影检查,栓塞后2h、24h、3d、7d、14d(A、B、C、D、E组)分批处死家兔,解剖肺动脉并观察栓塞区肺组织病理变化。对照组2只注入生理盐水,分别于第7天,14天处死。结果20只实验组家兔1只麻醉意外死亡,19只制备模型后成活,模型制备成功率95%。肺动脉造影显示46支叶及段肺动脉栓塞。肺动脉解剖共发现栓子65个,栓塞动脉50支。A组肺体积肿胀,色深红,镜下观察见肺组织充血。B组、C组、D组、E组中15只家兔肺表面呈苍白色、暗红色、黑色或苍白色区内见黑色坏死区,另外1只仅见肺体积肿大,肺颜色无变化,E组1只第3天左侧发生气胸,肺萎缩;光镜下观察肺组织水肿、淤血、出血、坏死,炎性细胞浸润,肺泡含气减少,肺泡支架结构破坏,E组2例栓塞区见肺组织机化,栓子周围有血小板血栓和/或混合血栓形成。对照组2只家兔肺部仅见少量炎性细胞浸润。结论用明胶海绵作为栓塞物制备家兔急性肺栓塞模型,其方法简便、成功率高,为肺栓塞影像学研究提供了一种较好的实验模型。  相似文献   
77.
目的:应用高频超声观察冠心病(CAD)患者,经阿托伐他汀治疗后对肱动脉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EDD)的改善作用。方法:经冠脉造影(CAG)确诊为CAD患者59例,利用高频超声血管技术检测阿托伐他汀对CAD患者治疗前后肱动脉EDD的疗效。结果:阿托伐他汀治疗2年后,EDD比治疗前有明显改善(P〈0.05),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常规治疗组治疗2年后,EDD无明显改善(P〉0.05),与阿托伐他汀组治疗后及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具有改善EDD的作用。  相似文献   
78.
Objective To study the pulmonary functions of pediatric ALI/ARDS(acute lung injury/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 survivors. Method A prospective cohort study of all survivors of ALI/ARDS in the PICU of Beijing Children's Hospital was performed. 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three groups(0-3 years of age,3 ~ 7 years of age, and over 7 years of age) and followed up three months after diagnosis. Results There were 36 survivors in total of 44 ALl patients, three patients lost follow-up, 12 died and 21 survived. Five survivors refused to participate in the study because of asymptomatic, and one was unable to participate because of lymphoma com-bined with sepsis. A total of 15 children completed the whole survey (11 patients were less than 3 years old, andfour were over 7 years of age). Twelve patients had no discomfort in their respiratory tracts. Three months after be-ing enrolled, the pulmonary functions of all children improved, especially in terms of tidal volume and respiratory compliance (P<0.05). Conclusions The abnormal respiratory symptoms and signs in most children disap-peared three months after discharge. Most survivors still have pulmonary dysfunction at 3 monthes after discharge, but better than discharge.  相似文献   
79.
以人为本理念在全程护理服务中的实践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为了探索既符合中国国情又能满足病人需求的护理服务新模式,浙江省台州市中心医院自2002年开始试行全程护理服务。在实施护理中以病人为中心,从理念上、环境上、权益上、细节上为病人提供全面、全员、全程的人本服务;在管理实践中,提倡“尊、理、信、谐、通、创”六字理念,将管理视为服务,实行人本管理。通过3年的实践,整体护理质量、病人满意度、护士对工作满意度均有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8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