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675篇
  免费   1736篇
  国内免费   1163篇
耳鼻咽喉   116篇
儿科学   222篇
妇产科学   147篇
基础医学   1753篇
口腔科学   374篇
临床医学   2276篇
内科学   2379篇
皮肤病学   181篇
神经病学   937篇
特种医学   588篇
外国民族医学   5篇
外科学   1832篇
综合类   2982篇
现状与发展   6篇
一般理论   2篇
预防医学   1124篇
眼科学   472篇
药学   1676篇
  10篇
中国医学   1006篇
肿瘤学   1486篇
  2024年   37篇
  2023年   277篇
  2022年   497篇
  2021年   899篇
  2020年   715篇
  2019年   592篇
  2018年   624篇
  2017年   538篇
  2016年   519篇
  2015年   784篇
  2014年   991篇
  2013年   831篇
  2012年   1172篇
  2011年   1279篇
  2010年   866篇
  2009年   670篇
  2008年   894篇
  2007年   840篇
  2006年   770篇
  2005年   759篇
  2004年   606篇
  2003年   584篇
  2002年   540篇
  2001年   444篇
  2000年   439篇
  1999年   434篇
  1998年   305篇
  1997年   253篇
  1996年   191篇
  1995年   181篇
  1994年   112篇
  1993年   99篇
  1992年   131篇
  1991年   101篇
  1990年   113篇
  1989年   77篇
  1988年   79篇
  1987年   73篇
  1986年   66篇
  1985年   48篇
  1984年   42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13篇
  1981年   13篇
  1980年   10篇
  1979年   9篇
  1975年   6篇
  1974年   6篇
  1973年   5篇
  1966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评估玻璃体切割联合内界膜剥除对糖尿病性黄斑水肿(DME)的疗效。方法: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2014年6月至2017年1月间因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合并玻璃体积血或增殖病变于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眼视光医院杭州院区行玻璃体切割手术治疗,且术前或术中经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检查确诊合并DME的患者31例(33眼)纳入研究。16例(18眼)术中联合内界膜剥除作为剥膜组,15例(15眼)仅接受玻璃体切割手术治疗者作为对照组。所有手术均由同一医师主刀完成。术后1、3个月随访时复查OCT,对比观察黄斑中心厚度(CMT)和视力的术后变化情况。随访中CMT和最佳矫正视力(BCVA)比较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组间CMT和BCVA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手术前,手术后1、3个月2组间比较LogMAR视力总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5.93,P<0.001)。术后 1个月时剥膜组BCVA高于对照组(t=2.55,P=0.02),但术后3个月时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82, P=0.42)。手术前,手术后1、3个月CMT总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2.85,P=0.065)。术后1、3个月时,剥膜组的CMT均低于对照组,2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24,P=0.03;t=3.79,P=0.001)。术后1个月时,剥膜组有效(与术前比CMT减少20%以上)、无效(变化不超过20%)及恶化(增厚超过 20%)的例数分别为8、6、4例,术后3个月时则分别为11、5、2例,与对照组相比,术后1个月时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1.687,P=0.092),术后3个月时剥膜组DME改善有效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177,P=0.029)。结论:对于非牵拉性DME,内界膜剥除有助于术后早期DME消退。  相似文献   
12.
肺癌是目前全球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居前列的恶性肿瘤,其中肺鳞癌经手术、放化疗等综合治疗后,其疗效仍不满意。随着分子靶向治疗在肺腺癌中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而肺鳞癌患者中EGFR基因突变及ALK融合基因少见,急需探索新的靶点指导肺鳞癌患者的临床治疗。研究表明,FGFR家族(FGFR1-4)是肺鳞癌中突变频率较高的基因,FGFR基因的激活突变和扩增与肺鳞癌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同时许多小分子 FGFR 抑制剂在临床应用中已经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目前,许多FGFR抑制剂治疗肺鳞癌的临床试验也正在进行研究,针对FGFR靶点的基因治疗可为肺鳞癌的治疗提供一种新的策略。本文就FGFR在肺鳞癌的靶向治疗中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3.
14.
目的探讨专科护士-社区护士-个体-家庭四方联动防跌护理模式在社区跌倒高危老年人中的应用与效果。方法选取深圳市龙岗区的2个社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从两个社区登记建档的跌倒高风险老年居民中分别随机抽选45名进行干预。观察组采用"专科护士-社区护士-个体-家庭"四方联动推进的综合干预方案。对照组接受社区防跌倒常规护理。于干预前及干预后12个月使用修订版社区老年人跌倒危险评估量表、步态和平衡测试量表对两组老年人进行评测,记录两组1年内跌倒发生例次。结果干预期间跌倒发生情况:观察组1人次,对照组6人次。观察组步态和平衡测试得分提高,跌倒危险评估表得分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四方联动的综合干预方案应用于社区居家老年人,能有效降低老年人跌倒风险,提升其防跌能力,对预防社区老年人跌倒的发生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5.
16.
Solid-state reactions between sodium hydride and sodium hydroxide are unusual among hydride-hydroxide systems since hydrogen can be stored reversibly. In order to underst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hydrogen uptake/release properties and phase/structure evolution, the dehydrogenation and hydrogenation behavior of the Na-O-H system has been investigated in detail both ex- and in-situ. Simultaneous thermogravimetric-differential thermal analysis coupled to mass spectrometry (TG-DTA-MS) experiments of NaH-NaOH composites reveal two principal features: Firstly, an H2 desorption event occurring between 240 and 380 °C and secondly an additional endothermic process at around 170 °C with no associated weight change. In-situ high-resolution synchrotron powder X-ray diffraction showed that NaOH appears to form a solid solution with NaH yielding a new cubic complex hydride phase below 200 °C. The Na-H-OH phase persists up to the maximum temperature of the in-situ diffraction experiment shortly before dehydrogenation occurs. The present work suggests that not only is the inter-phase synergic interaction of protic hydrogen (in NaOH) and hydridic hydrogen (in NaH) important in the dehydrogenation mechanism, but that also an intra-phase Hδ+… Hδ– interaction may be a crucial step in the desorption process.  相似文献   
17.
结直肠癌是常见的消化道肿瘤,其营养不良发生率高且严重。化疗是结直肠癌常见治疗方式之一,并与营养不良独立相关,化疗后患营养不良风险增大且营养不良进一步加重。同时,营养不良可导致患者化疗疗效差及预后不良,并增加化疗相关不良反应、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及降低生存率等。营养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营养状况,在肿瘤综合治疗中有重要作用,且多学科团队合作是有效的营养干预模式。目前营养治疗主要包括营养咨询、口服营养补充剂、肠内营养和肠外营养等,相关指南和研究表明在营养治疗时应首选口服营养补充剂及肠内营养,仅在采用以上治疗后仍存在营养不足或无法进行肠内营养时行肠外营养。本文主要对结直肠癌患者营养状况与化疗之间关系、营养治疗的最新研究进展及相关指南进行综述,以期引起临床上对结直肠癌化疗患者营养治疗方面重视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手术室新护士三年阶梯式培训模式探讨   总被引:18,自引:2,他引:16  
目的探讨手术室新护士三年培训模式和方法。方法采用三年阶梯式培养模式,建立完整的系统培训架构,包括培训对象的界定、培训原则及目的、培训目标师资队伍的培养、阶段培养计划、使用培训手册、培训考核体系的建立、培训评价体系的建立等。结果新护士培训系统、科学。结论新护士三年阶梯式培养值得深入研究和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起搏治疗遗传性长QT间期综合征23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评价VVI起搏治疗遗传性长QT综合征的疗效. 方法:对23例有尖端扭转性室速发作,且经正规药物治疗无效或无法耐受的遗传性长QT综合征患者,植入了VVI起搏器.随访这23例患者术后心电图及心脏事件发生率. 结果:QT间期平均值由术前(638.0±55.7)ms缩短至术后的(471.3±48.9)ms,QTc平均值为由0.627±0.07缩短至0.519±0.06.心脏事件的发生率由术前的(0.353±0.46)次/年降至术后(0.111±0.24)次/年,(P=0.039).其中77.5%的患者随访期间无晕厥或猝死等心脏事件发生.90.91%患者存活.2例患者因尖端扭转性室速恶化为室颤抢救无效死亡. 结论:VVI起搏治疗可以有效地减少长QT综合征患者恶性心律失常的发生,是治疗长QT综合征的重要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20.
目的:构建人IL-1Ra和人IL-10真核表达质粒载体并检测其表达。方法:用双酶切方法切取PCDI-IL-1Ra和PCDI-IL-10质粒中包含人IL-1Ra和人IL-10 CDS全长序列的cD-NA片段,并分别连接到真核表达质粒pcDNA3.1上,然后用壳聚糖转染上述质粒到原代软骨细胞,RT-PCR检测其mRNA水平的表达。结果:成功将人IL-1Ra和IL-10 CDS全长序列的cDNA片段克隆到真核表达载体,mRNA水平检测到目的基因的表达明显提高。结论:真核表达质粒可以用于外源基因的原代软骨细胞导入和表达,为进一步的基因治疗研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