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64篇
  免费   707篇
  国内免费   294篇
耳鼻咽喉   63篇
儿科学   165篇
妇产科学   26篇
基础医学   373篇
口腔科学   122篇
临床医学   840篇
内科学   629篇
皮肤病学   93篇
神经病学   116篇
特种医学   154篇
外科学   568篇
综合类   1983篇
现状与发展   1篇
预防医学   834篇
眼科学   94篇
药学   1045篇
  13篇
中国医学   741篇
肿瘤学   305篇
  2024年   37篇
  2023年   73篇
  2022年   220篇
  2021年   276篇
  2020年   266篇
  2019年   123篇
  2018年   119篇
  2017年   200篇
  2016年   137篇
  2015年   307篇
  2014年   368篇
  2013年   519篇
  2012年   757篇
  2011年   705篇
  2010年   629篇
  2009年   603篇
  2008年   549篇
  2007年   498篇
  2006年   452篇
  2005年   387篇
  2004年   253篇
  2003年   168篇
  2002年   123篇
  2001年   113篇
  2000年   97篇
  1999年   36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17篇
  1993年   16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1篇
  1963年   2篇
  1959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1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1.
目的:总结膀胱癌的MRI征象,探讨MRI对膀胱癌分期的作用及鉴别诊断要点。方法:对探讨经手术与病理证实23例膀胱癌的MRI回顾性对比分析。其中男性,19例,女性,4例,年龄50~90岁,平均年龄70岁。18例行MRI增强检查。结果:膀胱三角区及膀胱后侧壁是最常见好发部位,表现为膀胱壁突向腔内肿块和(或)膀胱壁局限性不规则增厚;肿瘤平扫T1WI等或略高信号,T2WI呈高信号,Gd-DTPA动态增强早期肿块显著强化。根椐肿瘤生长方式可分为:①小结节型,②广基肿块型,③浸润型。MRI对膀胱癌定位、定性诊断正确率分别为95.7%(22/23)、91.3%(21/23);术前MRI诊断与TNM分期符合率为82.3%(19/23),MRI较病理分期偏高。结论:膀胱癌的MRI表现具有独特性。T1加权主要用于肿瘤的定性诊断,T2加权主要用于肿瘤的术前分期;MRI检查多方位、多序列成像,是显示膀胱癌最理想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对有关文献的荟萃分析,探讨预防性抗生素治疗在重症急性胰腺炎(SAP)中的作用.方法检索1966年到2004年8月期间发表的有关预防性抗生素治疗SAP的作用方面的随机对照临床试验(RCT).按照入选标准,有6项临床试验纳入本研究,由2名作者各自独立地对入选研究中有关试验设计、研究对象的特征、研究结果等内容进行摘录,并用RevMan4.2软件进行分析.结果在SAP患者中,使用能在胰腺组织中达到有效浓度的广谱抗生素并不能减少胰腺感染(RR = 0.77,95%可信区间为0.48 ~ 1.24,P = 0.28),也不能减少手术干预(RR = 0.84,95%可信区间为0.40~1.74,P = 0.64),更不能降低死亡率(RR = 0.54,95%可信区间为0.28 ~ 1.04,P = 0.07),只有胰外感染的发生率有一定的减少(RR = 0.52,95%可信区间为0.31 ~ 0.88,P = 0.01).结论不建议在SAP患者中不加选择地预防性使用抗生素,但对于CT证实的坏死性胰腺炎,可以考虑抗生素预防性治疗.  相似文献   
13.
腹腔镜、胆道镜联合治疗胆总管结石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道镜胆总管探查取石的可行性、安全性及适应证。方法:对比分析腹腔镜手术组(n=20)与开腹手术组(n=20例)胆总管探查取石术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住院天数、术后疼痛、并发症发生率等。结果:腹腔手术组与开腹手术组手术时间分别为(133.65±16.71)min、(89.8±11.02)min,术后止痛剂使用率分别为20%、85%,术后排气时间分别为(31.15±4.98)h、(56.65±13.45)h,住院时间分别为(8.55±2.11)d、(14.95±2.96)d。以上项目两组均有统计学差异(P〈0.01);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0%、25%,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腹腔镜联合胆道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术安全可靠,手术创伤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4.
强脉冲光治疗浅表(皮肤)血管瘤临床观察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目的:观察强脉冲光(IPL)治疗浅表(皮肤)血管瘤的疗效。方法:选择60例浅表(皮肤)血管瘤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用535nm、580nm强脉冲光治疗皮损,每三周治疗一次,三次为一个疗程;对照组采用波长为532nm的Q开关Nd:YAG激光治疗,每两周治疗一次,三次为一个疗程。观察两组皮损的治愈率、并发症等情况,并行统计学处理。结果:治疗组皮损三次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患处瘢痕形成及炎症性色素沉着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结论:强脉冲光(IPLTM)治疗浅表(皮肤)血管瘤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5.
数字图书馆的个性化信息服务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分析了国内外数字图书馆个性化信息服务的现状及相关技术,提出了建立个性化信息服务系统的方法及个性化信息服务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目的本文检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基质金属蛋白酶(MMP-9)在大肠癌患者血清中的水平,探讨其与大肠癌恶性程度、浸润、转移的关系。方法用ELISA法对48例大肠癌患者及40例正常对照者血清VEGF和MMP-9进行检测。结果大肠癌患者血清VEGF、MMP-9的水平分别为(665.8±232.8)ng/L;(532.7±208.9)ug/L。显著高于对照组(391.6±135.2)ng/L;(317.8±132.2)ug/L(P<0.01)。并与组织分化程度、Duke’s分期有关。低分化者及C、D期患者较中、高度分化及A、B期高(P<0.01)。结论大肠癌患者血清VEGF和MMP-9水平增高,与肿瘤的组织分化程度、转移、分期有关,提示VEGF、MMP-9对大肠癌恶性程度的判断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17.
自心理学被界定为一门科学以来 ,对心理学的研究便十分强调研究方法的科学性。那些被认为是不科学的方法 ,如内省、思辨、假设、演绎等被长期排斥在主流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之外。这虽是学科研究进步的表现 ,但也暴露出心理学研究中唯科学方法的缺陷。由于心理学研究对象的特殊性 ,非科学方法仍是心理学研究中的一种重要方法 ,心理学史上的一些重要成就表明了非科学方法的应用价值。心理学研究中的科学方法与非科学方法并不是对立的。人本主义心理学大胆引进非科学方法 ,兼收并蓄 ,其主张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  相似文献   
18.
甲状腺乳头状微小癌的诊治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甲状腺乳头状微小癌的临床特征、诊断及治疗方式。方法回顾性分析1985~ 2 0 0 2年间我院收治并经病理证实的甲状腺乳头状微小癌 8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随访 89例 ,时间 5~ 196个月 ,平均 6 8 9个月。复发 5例 ,无死亡 ,未发现远处转移。因甲状腺良性病变手术而发现微小癌 38例 ,另 5 1例术前怀疑为癌 ,经活检发现微小癌。颈部淋巴结转移 4 0例 ,最多发生在颈深上、中组和气管食管沟组淋巴结。腺叶多发结节转移的发生率显著高于单发结节。不同大小的原发肿瘤 (≤ 5mm ;>5mm)在颈部淋巴结转移的发生率其差异有显著性。是否可触及肿大淋巴结对局部复发率的影响差异有显著性。结论术前触诊、B超检查、术中探查及冰冻组织切片对提高甲状腺乳头状微小癌的诊断非常重要。根据病情选择不同的切除范围 ,疗效是同样的。建议区分两类甲状腺乳头状微小癌 :一类良性进展 ,应以保守性手术为主 ;另一类侵袭性进展 ,有不良预后 ,应行积极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9.
莫军成  陈默 《医学教育探索》2007,6(11):997-998,1012
可持续发展是人类反思人与自然关系的结果。可持续发展关键在于人。大学生是未来社会的中坚力量。通过高校道德教育这一途径,使可持续发展内化为大学生的道德发展要求,推进社会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20.
D-氨基酸氧化酶(DAAO)是两步酶法催化头孢菌素C(CPC)生成7-氨基头孢霉烷酸(7-ACA)的重要酶之一。利用固定化DAAO催化CPC的转化液中,酮酸中间体随批次的增加逐渐减少,反应至第13批时,转化基本完全。当转化液pH由7.2升至7.6时,终止反应,转化率和收率分别达99.6%和93%。分次补加固定化DAAO,可连续转化132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