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372篇
  免费   1539篇
  国内免费   766篇
耳鼻咽喉   84篇
儿科学   249篇
妇产科学   73篇
基础医学   769篇
口腔科学   415篇
临床医学   2376篇
内科学   1457篇
皮肤病学   234篇
神经病学   298篇
特种医学   714篇
外科学   1495篇
综合类   4551篇
现状与发展   5篇
预防医学   2515篇
眼科学   194篇
药学   1828篇
  18篇
中国医学   1653篇
肿瘤学   749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48篇
  2022年   198篇
  2021年   344篇
  2020年   399篇
  2019年   194篇
  2018年   273篇
  2017年   403篇
  2016年   361篇
  2015年   671篇
  2014年   1004篇
  2013年   1352篇
  2012年   2121篇
  2011年   2336篇
  2010年   2058篇
  2009年   1659篇
  2008年   1660篇
  2007年   1409篇
  2006年   1133篇
  2005年   830篇
  2004年   436篇
  2003年   274篇
  2002年   169篇
  2001年   121篇
  2000年   84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1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7年   2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41.
目的 评价超声心动图对主动脉窦瘤破裂合并畸形的诊断价值,探讨漏诊原因,以提高诊断阳性率。方法 回顾分析23例主动脉窦瘤破裂合并畸形的超声心动图特征,比较超声心动图与手术诊断结果。结果 超声心动图对主动脉窦瘤破裂合并畸形诊断符合率为86.95%(20/23),漏诊率为13.04%(3/23)。结论 超声心动图检查对诊断主动脉窦瘤破裂合并畸形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全面掌握超声知识,仔细认真地检查可避免漏诊。  相似文献   
42.
新生儿胃穿孔14例治疗体会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新生儿胃穿孔的发病特点和治疗方法。方法 对我院近 10年治疗的 14例新生儿胃穿孔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4例新生儿胃穿孔皆行手术治疗 ,术后死亡 7例。结论 新生儿胃穿孔多因先天性胃壁肌层发育不良及胃内张力增高缺血缺氧所致。早期诊断 ,及时手术 ,减少并发症及术后加强支持疗法是提高本病治愈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43.
利用稻瘟霉模型筛选铁刀木生物活性成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利用稻瘟霉生物活性筛选模型,筛选铁刀木中具有生物活性的化学成分。方法通过观察样品引起稻瘟霉分生孢子或菌丝形态生长异常或生长抑制的情况,确定铁刀木中具有生物活性的部位以及化学成分。结果确定了铁刀木树干乙醇粗提物的生物活性部位为二氯甲烷和乙酸乙酯部位,其使稻瘟霉孢子菌丝体最小变形浓度(MMDC)分别为125、63μg·ml-1;筛选得到2个具有生物活性的化合物(CS2、CS7),其MMDC分别为63、31μg·ml-1。结论本模型首次用于铁刀木活性成分的追踪分离,应用本方法筛选天然药物活性成分,方便、快捷、成本低,显示了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4.
应用旋转切削技术治疗体表脂肪瘤及局限性脂肪堆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索一种治疗体表脂肪瘤及局部脂肪堆积的新方法。方法 自 1 998年 1 0月以来笔者对 1 2例患者在局麻下采用耳鼻咽喉科的鼻内窥镜系统及旋转切削刀具治疗体表脂肪瘤及局限性脂肪堆积。结果 随访 6个月至 2年所有病例均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结论 该手术方法操作简便、安全、疗效可靠 ,也符合美容外科的原则。是治疗体表脂肪瘤及局限性脂肪堆积值得推广的手术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45.
由解放军医学科学委员会骨科专业委员会主办,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骨科承办的第十届全军骨科学术大会于2007年9月21~23日在重庆召开。大会共收到来自101个单位的1438篇稿件,其中有来自大学教学医院和各级总院,也有来自基层驻军医院及边防哨所卫生队。内容涉及骨科各个领域,包括:军事医学与严重创伤,颈胸腰椎退变、感染、畸形及其相关基础研究,[第一段]  相似文献   
46.
不稳定性骨盆骨折的内固定治疗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目的:探讨不稳定性骨盆骨折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00年5月至2006年3月手术内固定治疗不稳定性骨盆骨折39例,男25例,女14例;年龄16~61岁,平均38.6岁。根据Tile分型,B1型8例,B2型16例,B3型5例,C1型7例,C2型3例。B型和部分C1型骨折,采用耻骨联合上方弧形切口或经髂腹股沟入路,应用钛合金重建钢板内固定。C1型骨折,主要采用闭合复位,经皮骶髂拉力螺钉内因定。C2型骨折,采用闭合复位,经皮骶髂拉力螺钉内固定,再前方入路内固定。结果:术后随访时间2~68个月,平均18.6个月,骨折愈合时间平均2.4个月。术后并发症:切口感染1例,创伤性湿肺1例,神经牵拉伤1例,均治愈,无死亡病例。按Mears术后影像评定标准:解剖复位31例,复位满意7例,复位不满意1例。按照Majeed的疗效评定标准:优32例,良7例。结论:不稳定性骨盆骨折采用手术内固定,可以有效恢复骨盆的稳定性,远期疗效好,极大地降低其致残率。  相似文献   
47.
[目的]探讨胫骨平台骨折伴膝内侧副韧带损伤的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1996年1月~2005年12月期间收治的52例胫骨平台骨折合并重度内侧副韧带损伤病例,并对有随访的49例(保守治疗21例,手术治疗28例)进行分析。[结果]随访10个月~9年(平均1.7年),按照Schatzker分型:Ⅱ型39例,Ⅲ型6例,Ⅵ型4例。骨折均切开复位内固定,对韧带损伤的治疗分为2组,保守治疗组21例,膝关节功能:优11例,良9例,差1例。手术治疗组28例,Ⅰ期修复19例:优17例,良2例。Ⅱ期修复9例:优5例,良3例,差1例。[结论]胫骨平台骨折合并内侧副韧带损伤Ⅰ期修复效果理想。  相似文献   
48.
脑梗死OCSP分型和预后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了解脑梗死患者OCSP临床分型的构成及不同亚型与预后及复发的关系。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登记2002年1月~2005年6月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神经内科确诊的617例脑梗死患者,按照OCSP标准分型并进行随访,分析各亚型与预后及复发的关系。结果OCSP各亚型构成比分变为:TACI占7.3%,PACI23.3%,POCI6.0%,LACI63.4%,分型与预后明显相关,TACI的预后最差,POCI和LACI预后相对较好,PACI次之,卒中复发与分型无明显相关。结论OCSP分型作为一种脑梗死临床分型方法,可以为脑梗死的预后判断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9.
内镜下交通支结扎治疗下肢复发性静脉性溃疡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摘要:目的: 探讨内镜深筋膜下结扎交通支治疗下肢复发性静脉性溃疡的疗效。方法:手术治疗50例(56条)下肢复发性静脉性溃疡患者,行内镜下交通支静脉离断术,对术后溃疡愈合情况进行1~3年随访。 结果:55条下肢溃疡在10~49d内愈合,1条90d未愈,行小隐静脉高位结扎术后溃疡愈合。随访1~3年,6个月后复发1例,抗炎换药后愈合。18个月后2条复发,再行小隐静脉高位结扎术后溃疡愈合。 结论:腔镜深筋膜下交通支静脉结扎术安全有效,损伤小,并发症少,是治疗下肢复发性静脉性溃疡较为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50.
成人正常股骨解剖测量及其在膝关节置换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目的]为膝关节置换准确截骨和获得良好的下肢力线,对中原地区成人股骨干进行相关测量。[方法](1)选取47根成人正常股骨标本,拍摄正、侧位数码照片,进行定点、划线、测量五角。(2)实体上确定股骨髓内定位杆进针点的位置:[结果](1)各角度值反映了股骨远端在冠状位和矢状位的解剖形态。(2)进针点与股骨滑车中心水平距离平均为6.21mm,与后交叉韧带止点前缘距离平均为6.70mm。[结论](1)股骨远端1/3段与股骨近端1/3段向外侧、前侧成角,且前倾角度大于外翻角度。所以股骨远端在决定股骨髓内定位杆的位置时,冠状面上的力线对位和矢状面上的对位均很重要。(2)全膝关节置换术中确定进针点可参考股骨滑车中心和股骨髁后交叉韧带止点的位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