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369篇
  免费   3597篇
  国内免费   2794篇
耳鼻咽喉   516篇
儿科学   639篇
妇产科学   456篇
基础医学   4158篇
口腔科学   581篇
临床医学   5867篇
内科学   5300篇
皮肤病学   516篇
神经病学   1893篇
特种医学   1640篇
外国民族医学   16篇
外科学   3816篇
综合类   10199篇
现状与发展   8篇
一般理论   1篇
预防医学   4011篇
眼科学   1231篇
药学   5389篇
  54篇
中国医学   2603篇
肿瘤学   2866篇
  2024年   39篇
  2023年   283篇
  2022年   824篇
  2021年   1531篇
  2020年   1290篇
  2019年   1022篇
  2018年   1059篇
  2017年   1298篇
  2016年   1076篇
  2015年   1869篇
  2014年   2535篇
  2013年   2678篇
  2012年   3903篇
  2011年   4388篇
  2010年   3390篇
  2009年   2866篇
  2008年   3385篇
  2007年   3059篇
  2006年   2980篇
  2005年   2433篇
  2004年   1893篇
  2003年   1738篇
  2002年   1445篇
  2001年   1087篇
  2000年   847篇
  1999年   625篇
  1998年   396篇
  1997年   383篇
  1996年   295篇
  1995年   242篇
  1994年   244篇
  1993年   120篇
  1992年   126篇
  1991年   107篇
  1990年   54篇
  1989年   48篇
  1988年   54篇
  1987年   37篇
  1986年   23篇
  1985年   26篇
  1984年   19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4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3篇
  1974年   5篇
  1973年   2篇
  1972年   2篇
  1949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目的通过改进直接体绘制技术(DVR)算法中的关键步骤,绘制能表达数据场中不同层次组织的内部结构。方法根据界面对光线的反射和物质本身对光线的衰减,将数据场划分为边界不丰富的简单数据场和边界丰富的复杂数据场,从而采用分段线性函数来构造阻光度传递函数(TF);将数据场中低灰度体素点看为一种不发光但会导致采样光线衰减的物质;根据采样结束时采样光线的阻光度分布来调整TF,完成三维绘制。结果绘制出了不同层次组织的内部结构。结论本算法有效地解决了体素点相互遮挡的问题,实现了医学三维整体可视化。  相似文献   
32.
丹参对持续癫痫幼鼠脑损伤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伟  马华 《武警医学》2006,17(3):182-185,F0004
目的 探讨丹参对持续癫痫发作诱发幼鼠脑神经元损伤是否具有保护作用。方法 皮下及腹腔注射贝美格针诱发健康幼龄鼠癫痫持续状态发作。光镜下观察神经元病变情况;电镜观察海马神经元超微结构的改变。结果 持续癫痴组幼鼠脑组织光镜下可见明显的神经元病变。电镜下可见海马区神经元的超微结构病变。丹参治疗组神经元病变均轻于持续癫痴组;而正常对照组未见类似病变。结论 丹参在组织、细胞和亚细胞水平对持续癫病幼鼠脑神经元损伤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为临床有效防治小儿惊厥性脑损伤提供了可靠的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33.
目的探讨T细胞非特异性活化在CNS脱髓鞘性疾病中的作用。方法分离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EAE)易感性BALB/c小鼠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采用体外细胞培养方法在体外与碱性髓鞘蛋白(MBP)共培养,测定培养上清液中IFN-γ、NO水平。结果经MBP刺激的PBMC产生IFN-γ[(43.83±6.06)pg/mL]和NO[(180.76±20.75)μmol/L]明显增加,与对照组产生的IFN-γ[(28.52±2.18)pg/mL]和NO[(95.61±13.09)μmol/L]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CNS脱髓鞘性疾病发病过程中,活化的T细胞、单核细胞等分泌致炎细胞因子和其他有害物质增多。  相似文献   
34.
人胶质瘤干细胞内在自我更新能力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了解胶质瘤干细胞内在的自我更新和增殖能力。方法 观察原代胶质瘤细胞在单纯改良Eagle/F12培养液(DMEM/F12)中胶质瘤干细胞球的形成,并检测其CD133、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微管相关蛋白(MAP2)、髓磷脂碱性蛋白(MBP)的表达。通过二代球体形成、细胞增殖测定、分化实验分析其自我更新、增殖、多能分化能力。通过裸鼠移植瘤实验观察所分离细胞球细胞与原代培养胶质瘤细胞成瘤能力的差异。结果 在单纯DMEM/F12培养液中形成的胶质瘤细胞球细胞表达神经干细胞标记CD133,不表达分化标志GFAP、MAP2,少数细胞表达MBP。分离出的胶质瘤细胞球细胞可在单纯DMEM/F12培养基中增殖,并能形成CD133阳性的二代细胞球,可分化为GFAP、MAP2、MBP阳性表达的肿瘤细胞。裸鼠成瘤实验显示其成瘤能力显著高于原代胶质瘤细胞。结论 胶质瘤干细胞能在无血清、无外源性细胞因子培养基中形成肿瘤干细胞球,胶质瘤干细胞的自我更新和增殖不依赖于外源性生长因子,它可能拥有自我更新的自身活化机制。  相似文献   
35.
目的 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常见并发症的发生原因及预防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1998至2007年完成的1126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将患者分为实验组以及对照组,在实验组患者手术过程中采取一系列针对性的措施预防并发症的发生.而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手术方式及围术期护理.将两组的并发症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 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62%,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86%,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是胆囊切除的最佳选择,但仍存在较严重的并发症,遵循正规的手术原则,及时中转开腹,才能减少并发症,保证手术质量.  相似文献   
36.
计算机导航关节镜下前十字韧带重建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介绍计算机导航技术辅助关节镜下前十字韧带重建术的术前规划和手术方法,比较导航技术辅助与单纯关节镜技术中股骨、胫骨隧道位置的优良率。方法根据术前标准正侧位X线片设计股骨、胫骨隧道的理想位置。术中“C”型臂X线机获得正侧位影像后输入计算机,形成虚拟工作界面。膝关节周围分别于股骨、胫骨侧安置“患者追踪器”。前十字韧带胫骨及股骨导向器上分别装配“工具追踪器”。经过注册及校准后,导航系统识别并捕获上述追踪器发射的信号,确定膝关节的位置,实时跟踪手术工具的位置和方向,并将隧道的虚拟路径叠加在工作界面上,供术者实时调整导向器的位置与方向,直至达到术前规划的要求。临床上完成计算机导航关节镜下前十字韧带重建术46例。对其中40例进行术后X线片测量,确定胫骨及股骨隧道的位置,并与同期进行的40例单纯关节镜下重建术隧道位置的测量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导航组胫骨隧道位置平均为45.35%±3.827%(37% ̄53%),股骨隧道位置平均为62.25%±5.610%(52% ̄73%);关节镜组胫骨隧道位置平均为41.05%±6.008%(25%~54%),股骨隧道位置平均为56.62%±7.316%(46% ̄77%)。导航组的股骨及胫骨隧道位置较关节镜组偏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导航组的标准差小于关节镜组。结论计算机导航技术可以使关节镜下前十字韧带重建手术中胫骨及股骨隧道的位置更偏后,提高了手术准确性及可重复性。  相似文献   
37.
目的:探讨骨调素(OPN)和单核细胞趋化蛋白(MCP-1)在大鼠梗阻性模型中的表达及其在肾脏纤维化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单侧输尿管结扎制造梗阻性肾病模型,分别于造模后7 d、14 d取肾组织,应用HE染色观察肾脏病理改变,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肾组织畔OPN和MCP-1蛋白的表达,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法观察肾组织中OPN mRNA和MCP-1 mRNA的变化.结果:OPN、MCP-1表达主要位于肾小管上皮细胞,随着梗阻时间的延长,肾组织中OPN、MCP-1蛋白和mRNA表达明显增加.结论:OPN、MCP-1蛋白和mRNA在梗阻性肾病大鼠肾组织表达明显增加介导炎症过程,参与肾间质纤维化.  相似文献   
38.
庆大霉素对豚鼠前庭上皮IGF-1及其受体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庆大霉素对豚鼠前庭上皮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1,IGF-1)及其受体(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1 receptor,EGF-1R)表达的影响,并探讨其生物学特性。方法:采用免疫组织细胞化学方法,以抗IGF-1及IGF-1R抗体为标记物,检测庆大霉素损伤后豚鼠前庭上皮自发修复期IGF-1及IGF-1R的表达变化和分布特点;采用Brdu体内标记和抗Brdu抗体免疫组化染色,检测庆大霉素损伤后豚鼠前庭上皮增殖的变化。结果:IGF-1及IGF-1R在正常成年豚鼠前庭上皮细胞中有低水平表达,庆大霉素损伤后,其表达增多。在1d组IGF-1及IGF-1R表达最强,其后逐渐减少。在正常对照组中无Brdu阳性细胞。各实验组均观察到Brdu阳性细胞,7d组最多。结论:庆大霉素损伤后,豚鼠前庭上皮IGF-1及IGF-1R表达增强,其时程变化与细胞增殖活动密切相关。IGF-1在豚鼠前庭上皮损伤后的细胞增殖中可能起重要信号转导作用。  相似文献   
39.
可控性回结肠膀胱术10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10例膀胱癌患者施行根治性全膀胱切除可控性回肠膀胱术,经随访,除1例术后2年因肿瘤转移至盆腔骨关节及肺部而死上,9例均健在,可控自行导尿,无漏尿及返流现象,结果表明,这种用结肠去管重建,用缩窄的末段回肠做输出道的贮尿囊,可控性能好,容量大,电解质紊乱轻,插管容易,不影响肾功能,并发症少,临床观察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40.
目的:研究水杨醛-N′-(2-呋喃硫羰基)腙铜配合物(CSFC)在兔体内的药物动力学。方法:10只家兔静脉注射CSFC5mg·kg-1,用反相HPLC法测定血清药物浓度。结果:CSFC的血药浓度-时间曲线符合二室开放模型,主要药动学参数为:T12α=3.4±1.7min,T12β=65.5±14.6min,K12=0.1183±0.0669min-1,K21=0.0228±0.0065min-1,K10=0.1202±0.0407min-1,V0=0.305±0.184L·kg-1,CL=1.896±0.470L·kg-1·h-1,AUC=170.1±57.0mg·min-1·L-1。结论:CSFC在兔体内分布迅速而广泛,消除也较快。家兔静注5mg·kg-1,可维持抗结核杆菌有效血浓度6h。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