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693篇
  免费   6772篇
  国内免费   4729篇
耳鼻咽喉   496篇
儿科学   606篇
妇产科学   602篇
基础医学   7386篇
口腔科学   1218篇
临床医学   8282篇
内科学   9589篇
皮肤病学   614篇
神经病学   3555篇
特种医学   2452篇
外国民族医学   53篇
外科学   6339篇
综合类   11320篇
现状与发展   20篇
一般理论   5篇
预防医学   4300篇
眼科学   1851篇
药学   6870篇
  38篇
中国医学   3468篇
肿瘤学   5130篇
  2024年   174篇
  2023年   1060篇
  2022年   1737篇
  2021年   3408篇
  2020年   2603篇
  2019年   2253篇
  2018年   2260篇
  2017年   2107篇
  2016年   1984篇
  2015年   2992篇
  2014年   3717篇
  2013年   3179篇
  2012年   4923篇
  2011年   5315篇
  2010年   3148篇
  2009年   2429篇
  2008年   3350篇
  2007年   3214篇
  2006年   3179篇
  2005年   3123篇
  2004年   2127篇
  2003年   2024篇
  2002年   1680篇
  2001年   1445篇
  2000年   1472篇
  1999年   1671篇
  1998年   1009篇
  1997年   966篇
  1996年   700篇
  1995年   659篇
  1994年   661篇
  1993年   436篇
  1992年   613篇
  1991年   439篇
  1990年   390篇
  1989年   326篇
  1988年   318篇
  1987年   251篇
  1986年   216篇
  1985年   183篇
  1984年   100篇
  1983年   60篇
  1982年   45篇
  1981年   41篇
  1980年   19篇
  1979年   42篇
  1978年   15篇
  1977年   14篇
  1964年   7篇
  1936年   8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目的:探讨阻生尖牙与迁徙尖牙的联系、生理性迁徙或病理性迁徙与阻生尖牙的关系及迁徙尖牙的治疗方法。方法:对历年的X线片资料进行分析并复习有关文献。结果:阻生尖牙迁徙者有12例(上颌2例、下颌10例),其中生理性迁徙5例,病理性迁徙7例。结论:部分尖牙阻生可能为迁徙发生的早期阶段,尖牙迁徙包括生理性迁徙和病理性迁徙,尖牙生理性迁徙和病理性迁徙在发病原因、临床表现和治疗方法上都明显不同。  相似文献   
92.
目的:探讨中下段直肠癌保留肛门括约肌功能手术的安全性及效果。方法:对24例中下段直肠癌患者实施拖出式Welch法超低位切除术,即肿瘤切除后使直肠远端外翻,近端结肠经外翻的直肠拖出,于肛门外行结肠-直肠-期吻合,待吻合确实后还纳入肛门内。结果:肿瘤局部复发3例(12.5%)Dukes,B期1例(4.2%),C期2例(8.4%)。术后6个月排便次数、控便机能正常及良好者21例(87.5%),较差者3例(12.5%)。5年生存率62.5%(15/24)。结论:保留肛门括约肌的拖出式吻合术,在确保癌根治的情况下,选择合适的病例,可获得较高的生存率及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3.
目的:了解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对人牙髓细胞微丝和微管骨架的作用。方法:I型胶原酶消化组织块法体外培养人牙髓细胞,以20ng/ml的TGF-β1处理细胞,分别在第30min、1、6和24h收集细胞爬片,BODYPY-Phalloidin对微丝作直接荧光染色、Rhodamine RedTM对微管蛋白α(tubulin-α)作间接免疫荧光染色,采用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观察TGF-β1作用于牙髓细胞后不同时间点微丝和微管的变化情况。结果:TGF-β1作用于人牙髓细胞后,微丝出现解聚重组现象,在30min时间点,肌动蛋白(actin)在细胞膜下聚合成纤维形肌动蛋白F-actin,同时胞质内的F-actin解聚,6h解聚最明显,24h后可见胞质内微丝重组。观察的各时间点,微管结构未见明显解聚重组现象。结论:TGF-β1能够使牙髓细胞微丝骨架重组。  相似文献   
94.
用乳剂—溶剂挥发法制备硝苯地平的丙烯酸树脂缓释微球。微球中药物的释放速度随丙烯酸树脂EudragitRL/RS比率的增加以及制备时搅拌速率的增加而增大,随内相聚合物浓度的增加及微球粒径的增加而减小,释药50%所需时间与微球粒径呈良好线性。微球的释药速率也随药物含量的增加(从4.2%到16.7%)而增大,并快于药物结晶的溶解速率,但药物含量达26.6%时,微球释药速率明显下降并低于药物结晶的溶解速率。用差热分析和X射线衍射分析证明,药物含量为4.2,9.4和16.7%的微球中药物完全是以非晶态分散的,而含药26.6%的微球中有药物结晶存在。不同微球释药低于70%时,释放方式均符合Higuchi时间平方根方程。  相似文献   
95.
综述了有机锗抗肿瘤药物,对β-羧乙基锗倍半氧化物(Ge-132)和螺锗在肿瘤学中的作用以及抗癌效应机制作出评价。自80年代起至今,又有含硫杂、柠檬酸、氨基酸、苯基的锗化合物,以及锗酵母、含锗中草药等被先后合成出来。在几类具有生物活性的有机锗化合物中,仍首推Ge-132,螺锗及其衍生物为低毒有效抗肿瘤候选药物,然而对于锗导致的毒性及其机理仍需进一步加以探讨。  相似文献   
96.
以9例ASAⅠ~Ⅱ级、在普鲁卡因-安氟醚静吸复合全麻下择期手术的成人患者为对象,观察了硝酸甘油(NTG)控制性降压(MAP下降30%)对动脉血气的影响。结果:与对照组相比,降压期间PaO2、BE明显下降,PaCO2、Pa-etCO2明显升高。说明NTG控制性降压可给血气带来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97.
胸部气道的CT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者采用自己设计的两种扫描方法与常规扫描方法对照对67例患者的正常气道的CT表现进行分析,比较不同扫描方法在显示气道方面的优劣。结果显示:常规CT扫描方法能显示大部分支气管分枝,最远可分辨亚段支气管,但对右侧B4、B5,左侧B2、LB、B4、B5及两侧B7、B8显示差;扫描架向头侧倾斜25°能明显改善右侧B4、B5,左侧LB、B4、B5的显示情况。  相似文献   
98.
本文首次用分子力学计算产物或过渡态分子内张力能来估算热力学或动力学,控制不对称合成反应生成的立体异构体的相对比例,并从热力学上推导了这一比例随温度变化公式,而且从实验上得到证明,在有机或药物化学最富有挑战性的领域——不对称合成中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99.
为了评价冠状动脉旁路术 (CABG)术前左室射血分数 (LVEF)及左室短缩分数 (LVFS)对术后室性心律失常 (VA)预测的准确性 ,采用术前及术后 2周心脏彩超EF、FS值 (面积长轴法 )、心室晚电位 (VLP)、心肌酶、持续心电监测的方法 ,对我院 1 5 0例行CABG术的患者进行分析。结果 :1 )术前心肌梗死 (MI)、室壁瘤、VA及VLP阳性患者EF、FS值明显减低 ;2 )术前左心功能不全 (LVD)患者术后EF、FS值明显改善 ;3 )术前LVD、VA、VLP阳性及室壁瘤患者术后VA发生率明显高于其他患者。提示 :1 )面积长轴法EF、FS值是反映左心功能的敏感指标 ;2 )术前LVD患者术后短期左心功能明显好转 ,获益最大 ;3 )非LVD患者术后因心肌顿抑导致近期心功能暂时下降 ;4 )EF≤ 4 0 %和(或 )FS≤ 2 4 %是预测术后VA的独立指标 ,FS较EF更能准确地反映心脏收缩功能 ;5 )LVD、VLP、室壁瘤等综合指标分析有助于提高对术后VA预期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  相似文献   
100.
冠心病患者血脂异常与胰岛素抵抗的关系   总被引:12,自引:5,他引:7  
目的 :探讨冠心病患者血脂异常与胰岛素抵抗的关系。方法 :观察 68例冠心病患者与 66例对照者的血脂、血糖、胰岛素等生化指标 ,以胰岛素释放指数———空腹胰岛素 (FIns) /空腹血糖 (FBG)和胰岛素敏感指数(1 /FBG×FIns)作为胰岛素抵抗 (IR)的指标 ,与空腹血脂进行直线相关分析。结果 :冠心病组与对照组对比 ,血糖水平无明显差异 (P >0 .0 5) ,而血胰岛素、胰岛素释放指数明显较对照组增高 (P <0 .0 5) ,胰岛素敏感指数明显较对照组低 (P <0 .0 5)。冠心病组的甘油三酯 (TG)、总胆固醇 (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LDL -C)明显较对照组增高 (P <0 .0 5)、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HDL -C)明显较对照组低 (P <0 .0 5)。冠心病组胰岛素释放指数、胰岛素敏感指数分别与TG ,TC和LDL -C呈正相关 ,与HDL -C呈负相关。结论 :冠心病患者存在着高胰岛素血症和胰岛素抵抗 ,而且冠心病患者的胰岛素抵抗和血脂异常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