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7623篇
  免费   21176篇
  国内免费   12709篇
耳鼻咽喉   2506篇
儿科学   3849篇
妇产科学   1452篇
基础医学   17095篇
口腔科学   3931篇
临床医学   26833篇
内科学   25250篇
皮肤病学   2463篇
神经病学   7446篇
特种医学   8516篇
外国民族医学   25篇
外科学   22827篇
综合类   55189篇
现状与发展   51篇
一般理论   10篇
预防医学   23458篇
眼科学   3095篇
药学   26666篇
  258篇
中国医学   18086篇
肿瘤学   12502篇
  2024年   607篇
  2023年   2367篇
  2022年   5856篇
  2021年   8776篇
  2020年   7240篇
  2019年   4694篇
  2018年   5095篇
  2017年   6429篇
  2016年   5342篇
  2015年   9265篇
  2014年   12181篇
  2013年   14176篇
  2012年   20440篇
  2011年   21584篇
  2010年   18723篇
  2009年   16486篇
  2008年   17464篇
  2007年   17163篇
  2006年   15494篇
  2005年   12896篇
  2004年   9331篇
  2003年   7998篇
  2002年   6518篇
  2001年   4771篇
  2000年   3570篇
  1999年   1801篇
  1998年   864篇
  1997年   835篇
  1996年   594篇
  1995年   537篇
  1994年   478篇
  1993年   316篇
  1992年   248篇
  1991年   217篇
  1990年   151篇
  1989年   128篇
  1988年   99篇
  1987年   103篇
  1986年   98篇
  1985年   56篇
  1984年   63篇
  1983年   39篇
  1982年   40篇
  1981年   20篇
  1980年   23篇
  1978年   19篇
  1965年   22篇
  1962年   19篇
  1958年   26篇
  1957年   3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目的观察膝痹宁对膝骨关节炎(KOA)模型大鼠滑膜纤维化的影响。方法大鼠分为空白组、KOA组、膝痹宁组;KOA组、膝痹宁组造模。分别在膝痹宁灌胃治疗的第1、14、28、42、56天测量各组大鼠的膝关节横径;第56天处死大鼠提取滑膜组织,解剖学观察滑膜组织形态;天狼星红染色评估滑膜组织胶原沉积情况;WB和PCR检测纤维化标记物生长转化因子-β(TGF-β)、Ⅰ型胶原α1链(COL1α1)、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TIMP1)的蛋白和基因表达。结果膝痹宁用药14天,28天时,膝关节横径变化并不显著,但膝痹宁用药42天,56天时,膝关节横径则较KOA模型明显减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56天后对大鼠进行膝关节解剖学观察,KOA大鼠滑膜组织较正常大鼠有一定程度的增厚、充血、欠规则;而上述表现在膝痹宁大鼠有所减轻;天狼星红染色显示膝痹宁用药大鼠滑膜组织胶原沉积较少;纤维化标记指标物TGF-β、COL1α1、TIMP1的基因和蛋白表达在膝痹宁组均较KOA组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膝痹宁对能有效减轻KOA滑膜纤维化,以“温经活血”立法的中药复方对组织纤维化具有良性干预效应。  相似文献   
82.
83.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 COVID-19)是近期流行的一种新发传染病,已造成大量人员感染,其中包括医务人员。为预防生殖医学的医院感染,有效降低新冠肺炎在生殖专科机构传播的风险,通过查询相关文献、指南和规范等,并结合生殖医学特点,制定生殖医学有关的临床区、手术室和实验室及相关人员预防新冠肺炎的措施。  相似文献   
84.
【目的】观察大椎刮痧结合布洛芬口服对小儿外感发热(风热型)的疗效。【方法】将100例风热型外感发热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布洛芬口服治疗,治疗组给予大椎刮痧结合布洛芬口服治疗。观察2组患儿治疗前及治疗后30 min、60 min、120 min的体温变化情况,评价2组患儿治疗后120 min的降温疗效、中医证候疗效和安全性。【结果】(1)观察过程中,治疗组脱落1例,其余49例完成试验;对照组无脱落病例,50例全部完成试验。(2)治疗后30、60、120 min,2组患儿的体温均逐渐降低,与治疗前及前1个观察时点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在治疗后60、120 min的体温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治疗后120 min,2组患儿的中医证候积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治疗组的中医证候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降温疗效方面,治疗后120 min,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100.0%(49/49),对照组为96.0%(48/50),治疗组的降温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中医证候疗效方面,治疗后120 min,治疗组的有效率为61.2%(30/49),对照组为18.0%(9/50),治疗组的中医证候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治疗过程中,2组患儿均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大椎刮痧结合布洛芬口服治疗风热型外感发热患儿疗效显著,相比单纯布洛芬口服治疗,可更好地降低患儿体温,改善患儿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85.
目的 探究黄石、荆门地区产后妇女母乳喂养自我效能的现状及影响因素,为改善母乳喂养率提供更多理论依据。方法 对2017年12月—2018年3月在湖北省黄石市、荆门市的三所医院住院分娩的产妇进行问卷调查,获得产妇社会人口特征、孕产相关资料、母乳喂养相关情况。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母乳喂养自我效能的影响因素。结果 共1 023名产妇纳入分析,平均年龄(29.0±5.7)岁。已婚占98.3%,初产占54.0%,大专及以上学历占53.9%。研究对象的母乳喂养自我效能平均得分为(45.5±12.3)分。多元线性回归的结果显示:当前不存在乳腺问题(B=2.08,P=0.036)、有母乳喂养经历(B=3.62,P<0.001)、家人提供母乳喂养指导或经验(B=3.20,P=0.001)、丈夫支持母乳喂养(B=5.87,P=0.001)及产后30 min内有医护母乳喂养帮助(B=3.02,P=0.003)的产妇母乳喂养自我效能得分更高。结论 产后妇女的母乳喂养自我效能可能与其健康状况、母乳喂养经历、社会支持及母乳喂养卫生服务有关。应对产后妇女提供广泛的社会支持,加强母乳喂养卫生服务提供,以提高其母乳喂养的自我效能,促进母乳喂养。  相似文献   
86.
87.
天麻素是从兰科植物天麻的块茎中提取分离而得,现已人工合成。天麻素药理作用广泛,如镇痛、镇静安眠、促智、保护神经元、降血压、抗惊厥、抗癫痫、抗氧化、抗衰老、改善微循环等,且安全、无明显毒副作用,其相关制剂在临床上亦被广泛用于心脑血管及神经精神系统疾病,如头痛、冠心病、高血压、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突发性耳聋、癫痫、神经衰弱及脑卒中等。考虑到天麻素临床治疗上述疾病常与其他药物或治疗方法联用,故其体内过程及其药代动力学性质不容忽视。目前,有关天麻素综述多集中于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方面,而其药代动力学综述鲜见报道。随着天麻素药代动力学研究日渐深入,本研究将从其样品前处理、测定方法、药物ADME过程及影响体内过程的因素等方面较系统全面地对天麻素近年来的药代动力学研究作一综述,以期对天麻素制剂工艺及临床联合配伍应用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88.
肺癌是全球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恶性肿瘤。近年来,随着新型药物的出现和治疗模式的优化,肺癌患者的预后已有一定改善。新辅助治疗是指对潜在可接受手术切除的患者,先给予术前抗肿瘤治疗后再行手术治疗。新辅助治疗通过术前治疗可以缩小肿瘤体积,降低肿瘤分期;并且可以杀灭患者机体中循环肿瘤细胞及微转移病灶,令患者远期生存获益。靶向治疗及免疫治疗已被应用于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的一线治疗。因此,有临床试验尝试将以上两种治疗手段应用于早期可切除NSCLC患者的新辅助治疗。本文针对新辅助靶向及免疫治疗对早期可切除NSCLC患者的疗效、治疗中的潜在风险予以综述,并探讨新辅助治疗的未来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89.
While decreasing trend in gender differences in alcohol use disorders was reported in Western countries, the change in Asian countries is unknown. This study aims to explore the shifts in gender difference in alcohol abuse (AA) and dependence (AD) in Korea. We compared the data from two nation-wide community surveys to evaluate gender differences in lifetime AA and AD by 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 of Mental Disorders, Fourth Edition (DSM-IV). Face-to-face interviews using the Composite International Diagnostic Interview (CIDI) were applied to all subjects in 2001 (n=6,220) and 2011 (n=6,022). Male-to-female ratio of odds was decreased from 6.41 (95% CI, 4.81-8.54) to 4.37 (95% CI, 3.35-5.71) for AA and from 3.75 (95% CI, 2.96-4.75) to 2.40 (95% CI, 1.80-3.19) for AD. Among those aged 18-29, gender gap even became statistically insignificant for AA (OR, 1.59; 95% CI, 0.97-2.63) and AD (OR, 1.18; 95% CI, 0.80-2.41) in 2011. Men generally showed decreased odds for AD (0.55; 95% CI, 0.45-0.67) and women aged 30-39 showed increased odds for AA (2.13; 95% CI 1.18-3.84) in 2011 compared to 2001. Decreased AD in men and increased AA in women seem to contribute to the decrease of gender gap. Increased risk for AA in young women suggests needs for interventions.  相似文献   
9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