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9475篇
  免费   14879篇
  国内免费   8358篇
耳鼻咽喉   1811篇
儿科学   2678篇
妇产科学   867篇
基础医学   9466篇
口腔科学   2530篇
临床医学   18848篇
内科学   13115篇
皮肤病学   1660篇
神经病学   3370篇
特种医学   5129篇
外国民族医学   6篇
外科学   13076篇
综合类   41247篇
现状与发展   34篇
一般理论   1篇
预防医学   17156篇
眼科学   1749篇
药学   19096篇
  199篇
中国医学   14173篇
肿瘤学   6501篇
  2024年   424篇
  2023年   1787篇
  2022年   4598篇
  2021年   6104篇
  2020年   5393篇
  2019年   3024篇
  2018年   3359篇
  2017年   4522篇
  2016年   3263篇
  2015年   6173篇
  2014年   8127篇
  2013年   9954篇
  2012年   13834篇
  2011年   14481篇
  2010年   13090篇
  2009年   11651篇
  2008年   11716篇
  2007年   11301篇
  2006年   10196篇
  2005年   8028篇
  2004年   5653篇
  2003年   4490篇
  2002年   3443篇
  2001年   2986篇
  2000年   2203篇
  1999年   926篇
  1998年   266篇
  1997年   232篇
  1996年   215篇
  1995年   190篇
  1994年   181篇
  1993年   121篇
  1992年   97篇
  1991年   88篇
  1990年   56篇
  1989年   68篇
  1988年   48篇
  1987年   63篇
  1986年   50篇
  1985年   40篇
  1984年   40篇
  1983年   17篇
  1982年   15篇
  1965年   21篇
  1963年   11篇
  1962年   19篇
  1959年   13篇
  1958年   26篇
  1957年   30篇
  1956年   1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991.
背景 感染性休克患者存在肾脏血液灌注异常,严重时可诱发急性肾损伤(AKI),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安全;彩色多普勒超声(CDU)可用于评估肾脏血流变化,但有关其在感染性休克患者AKI评估中价值的研究较少。目的 通过CDU评价感染性休克患者AKI的发生情况及其血流动力学改变。方法 选取2019年6月至2021年7月徐州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05例确诊为感染性休克的患者并纳入感染组,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58例并纳入对照组,收集受试者一般资料。采用CDU检查受试者肾脏血流动力学指标[肾动脉管腔内径(D)、收缩期血流峰值速度(Vs)、舒张末期血流速度(Vd)、阻力指数(RI)、搏动指数(PI)],比较感染组与对照组的一般资料及肾脏血流动力学指标。根据感染组患者入院72 h内发生AKI与否将其分为AKI组及非AKI组,比较AKI组与非AKI组肾脏血流动力学指标。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肾脏血流动力学指标对感染性休克患者发生AKI的预测价值。应用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感染性休克患者发生AKI的影响因素。以AKI由轻到重的程度将患者分为AKIⅠ组、AKIⅡ组、AKIⅢ组,比较...  相似文献   
992.
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是冠心病的严重类型,ACS患者不仅病死率较高,还存在缺血事件(如缺血性卒中、心肌梗死)复发风险。血小板聚集及血栓形成是导致ACS的重要原因。为降低缺血事件的发生风险,临床推荐ACS患者接受阿司匹林联合强效P2Y12抑制剂的双联抗血小板治疗12个月。然而在标准双联抗血小板治疗下,ACS患者残余缺血风险(经抗栓治疗后仍残留的缺血事件发生风险)仍旧较高。因此为进一步降低缺血事件发生风险,临床对强化抗栓方案的研究也逐渐增多。本文通过总结强化抗栓治疗方案的作用机制及其最新研究进展,发现延长双联抗血小板治疗时间、三联抗血小板治疗、双通道抑制(抗血小板联合抗凝治疗)等强化抗栓治疗方案可降低缺血事件发生风险,为进一步指导临床个体化抗栓治疗及明确最佳抗栓策略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993.
背景 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作为传染病防控工作的最基层单位,是传染病防治的前沿阵地和重要关口,基层医务工作者承担着辖区内疫情监测、预防接种、健康宣传及协助疾控部门调查处置暴发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等职责,在疾病群防群控、易感人群保护、传染源控制及健康宣教等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同时对有效防控传染病发挥关键作用。目的 了解基层医务工作者社区传染病的诊治能力,分析存在的问题和薄弱方面,有针对性地设计及开展传染病相关系列培训,提高基层传染病防控能力。方法 2021年11月—2022年3月以香港大学深圳医院全科医学科在2021年11月举办的国家级社区传染性疾病继续教育会议的所有参会者为研究对象。会前、会后通过问卷星二维码向参会者发放调查问卷,会前问卷内容包括参会者人口学特征,工作后是否参加过社区传染病培训,社区传染病诊治开展情况,社区传染病防治的主观态度(是否愿意管理社区传染病、对自己传染病诊治能力满意度),传染病防治专业知识及会议内容相关知识,对慢性乙型肝炎的态度。会后问卷内容主要为会议内容相关知识、对慢性乙型肝炎的态度以及对本次线上会议满意度调查。会前共有301名基层医务工作者完成调查问卷,会前及...  相似文献   
994.
王海燕  黄源  桂春 《中国全科医学》2023,26(15):1840-1846
背景 2型糖尿病可增加患者心血管疾病的早发风险,对健康构成重大威胁。阐明2型糖尿病对扩张型心肌病患者预后的影响,有利于指导患者的管理。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对扩张型心肌病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选取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2015年1月至2020年5月收治的313例扩张型心肌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是否罹患2型糖尿病将患者分为糖尿病组(n=66)和非糖尿病组(n=247),收集患者一般资料、实验室检查指标并进行随访,随访终点事件为全因死亡,随访日期截至2021-12-31。采用landmark比较两组患者的生存率。建立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探究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全因死亡的影响因素。结果 Landmark分析结果显示,糖尿病组和非糖尿病组扩张型心肌病患者随访1年内的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520,P=0.218);随访1年后,糖尿病组扩张型心肌病患者的生存率低于非糖尿病组(χ2=4.414,P=0.036)。分段拟合法构建的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显示,收缩压[HR=0.965,95%CI(0.948,0.982)]、N末端B型利钠肽原[HR=9....  相似文献   
995.
目的:探索种植体黏膜下微生物在健康种植体和种植体周炎中的构成与差异,并分析与临床指标存在相关性的菌种,为种植体周炎的病因学研究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共纳入49例患者,20例为健康种植体,29例为种植体周炎,共采集49份黏膜下微生物样本进行16S核糖体RNA(16S ribosomal RNA, 16S rRNA)基因高通量测序。对两组样本的多样性、菌群构成和差异物种进行分析和比较,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评价菌种与探诊深度(probing pocket depth, PPD)之间的相关性。结果:健康组的α多样性显著低于种植体周炎组[Chao1指数:236.85±66.13 vs. 150.54±57.43,P<0.001; Shannon指数:3.42±0.48 vs. 3.02±0.65,P=0.032]。主成分分析显示,两组样本的群落结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相似性分析(analysis of similarities, ANOSIM),R2=0.243,P=0.001]。与健康种植体相比,种植体周炎黏膜下菌斑中的牙周致病菌显著增加,包括红色...  相似文献   
996.
背景 冠心病属中医“胸痹心痛”范畴,其证候分布以血瘀证最为多见,与老年人相比,中青年血瘀证的发生率更高。本研究在团队前期研究基础上进行拓展,首次运用动脉弹性和血管内皮功能检测联合载脂蛋白比值诊断中青年冠心病血瘀证,旨在为早期发现中青年冠心病血瘀证提供新思路,也可为优化补充冠心病血瘀证的诊断标准提供参考。目的 探讨踝肱指数(ABI)、肱踝动脉脉搏波速度(baPWV)、血管舒张功能(FMD)联合载脂蛋白B与载脂蛋白A-1比值(apoB/apoA-1)与中青年冠心病血瘀证的关系及其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2016年12月至2021年12月于中日友好医院中西医结合心脏内科住院治疗的中青年(<50岁)冠心病患者,并根据《冠心病血瘀证诊断标准》分为血瘀证组和非血瘀证组。收集患者首次冠状动脉造影前的ABI、baPWV、FMD和apoB/apoA-1等临床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构建中青年冠心病患者血瘀证的预测模型,并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进行预测价值评价。结果 本研究共纳入中青年冠心病患者206例,其中血瘀证组127例,非血瘀证组79例。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相似文献   
997.
探讨丝氨酸精氨酸蛋白激酶1(SRPK1)对肝癌细胞株HepG2上皮间充质转化(EMT)的作用。方法 通过Ualcan及TIMER 2.0数据库分析SRPK1 mRNA在肝细胞癌(LIHC)与正常样本、配对癌旁样本之间的表达差异,与生存时间、临床分期、病理分期、TP53变异、人种、性别、年龄、体重等临床资料的关系。用HPA数据库的免疫组化数据验证SRPK1蛋白在LIHC组织及正常对照间的表达差异。构建SRPK1过表达及抑表达的HepG2细胞,并根据SRPK1表达差异分为SRPK1组及对照的Vector组,shRNA组及对照的Scramble组。Western blot检测4组细胞株SRPK1的蛋白水平。Western Blot、免疫荧光检测EMT分子标记物E-cadherin、Vimentin蛋白表达差异。核浆蛋白分离比较细胞β-catenin入核程度的变化。GEPIA2数据库分析在LIHC组织中SRPK1与Wnt/β-catenin通路下游基因Twist、MYC、MMP9的相关性,Real-time PCR验证SRPK1对Twist、MYC、MMP 9表达的影响。结果 SRPK1表达在LIHC组织中表达显著高于正常对照及配对癌旁样本(P<0.05),随疾病分期及病理分级增加而增加(P<0.05),高表达SRPK1组总生存期低于低表达组(P=0.035),LIHC患者TP53突变组SRPK1表达高于非突变组(P<0.05),在不同种族、性别、年龄、体重间无差别(P>0.05)。SRPK1过表达HepG2细胞E-cadherin表达下降,Vimentin表达增加(P<0.05);抑表达细胞E-cadherin增加,Vimentin下降(P<0.05)。SRPK1在LIHC组织中分别与Twist、MYC、MMP9表达呈正相关性(P<0.05);SRPK1过表达细胞β-catenin蛋白在细胞核中表达增加(P<0.05),Twist、MYC、MMP9表达增加(P<0.05);反之,抑表达细胞β-catenin在细胞核中表达下降(P<0.05),Twist、MYC、MMP9表达减少(P<0.05)。结论 SRPK1可能通过Wnt/β-catenin通路促进HepG2细胞EMT活化  相似文献   
998.
探究SIX2在骨肉瘤组织中表达及其对细胞血管生成与阿霉素耐药逆转的影响。方法 收集2019年3月—2021年12月我院行骨肉瘤手术切除的105例患者的组织标本,免疫组化检测骨肉瘤组织中SIX2表达和微血管密度(MVD)计数;检测骨肉瘤组织中SIX2 mRNA表达水平。将人骨肉瘤细胞系MG-63分为MG-63组、si-NC A组、si-SIX2 A组,将通过阿霉素耐药得到的骨肉瘤阿霉素耐药细胞株MG-63/R分为MG-63/R组、si-NC B组和si-SIX2 B组。分别用MTT法、克隆实验、流式细胞术及Transwell法检测细胞耐药性、细胞增殖、细胞凋亡和细胞侵袭。结果 在骨肉瘤组织中,SIX2阳性表达会随着MVD值升高而增加(P<0.05)。骨肉瘤组织中SIX2阳性表达与TNM分期、软组织浸润和淋巴结远处转移相关(P>0.05)。与MG-63组相比,si-SIX A组细胞的血管形成能力明显降低(P<0.05);与MG-63/R组相比,si-SIX2 B组细胞IC50、细胞克隆数和细胞侵袭能力均显著降低,细胞凋亡能力明显增加,细胞耐药指数逆转倍数为2.51倍(P<0.05)。结论 SIX2在骨肉瘤组织中呈高表达,且随着SIX2表达的升高肿瘤血管生成能力也增加;抑制SIX2表达可有效抑制骨肉瘤组织的生成,逆转骨肉瘤细胞阿霉素耐药  相似文献   
999.
龚高进  范海泉  江洋  黄海汛 《西部医学》2023,35(6):837-842+847
探讨锌指蛋白440(ZNF440)在膝关节(Knee)骨性关节炎(OA)软骨细胞损伤和退化变性病理生理学中的作用。方法 Knee软骨中分离人软骨细胞,分为对照组、Knee OA组、ZNF440-GFP(绿色荧光蛋白)组、ZNF440-siRNA组和Scriptaid组。通过免疫组化和Western blotting测定ZNF440在Knee OA软骨中的表达。用ZNF440-GFP过表达和ZNF440-siRNA转染细胞,并给予白细胞介素-1β(IL-1β)刺激。分别用qPCR和WB检测分解代谢、合成代谢和凋亡相关标志物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生物信息学分析有可能抑制ZNF440表达的化合物。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ZNF440在Knee OA软骨中的表达有所增加(P<0.05);ZNF440过表达明显增加基质金属蛋白酶(MMP)13和PARP p85的表达,并降低COL2A1表达(P<0.05);siRNA敲除ZNF440可部分逆转IL-1β刺激诱导的人Knee OA软骨细胞的分解代谢和细胞凋亡(P<0.05)。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和验证实验,确定Scriptaid是一种有可能下调ZNF440表达的化合物。Scriptaid处理可降低OA软骨细胞中ZNF440的表达,同时降低过表达ZNF440的人Knee OA软骨细胞中MMP13和PARP p85的表达(P<0.05)。结论 ZNF440在人Knee OA软骨中的表达明显增加,可能通过调节细胞中炎症、分解代谢和凋亡标志物的表达参与软骨退行性机制。此外,Scriptaid可降低ZNF440的表达,并抑制其在OA软骨细胞中的破坏作用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分析白内障伴青光眼患者术后胰岛素抵抗及炎症因子水平变化与视觉质量的关系。 方法选取47例(47眼)白内障伴青光眼患者为研究对象,均接受超声乳化+小梁切除术治疗。术前、术后7天、术后3个月检测患者客观散射指数(OSI)、点扩散函数(PSF)、调制传递函数截止频率(MTF cutoff)、胰岛素敏感指数及白细胞介素(IL)-1β、IL-10、IL-2水平。采用Pearson法分析视觉质量参数与胰岛素抵抗情况及炎症因子的相关性。 结果与术前比较,术后7天和术后3个月最佳校正视力、MTF cutoff及胰岛素敏感指数升高,且术后3个月更高(P<0.05);与术前比较,术后7天和术后3个月眼压、角膜内皮细胞计数、PSF、OSI及血清IL-1β、IL-2、IL-10水平降低,且术后3个月更低(P<0.05)。Pearson分析显示,术前、术后7天和术后3个月,白内障伴青光眼患者OSI与胰岛素敏感指数呈负相关(P<0.05),与血清IL-1β、IL-2、IL-10水平呈正相关(P<0.05);MTF cutoff与胰岛素敏感指数呈正相关(P<0.05),与血清IL-1β、IL-2、IL-10水平呈负相关(P<0.05);PSF与血清IL-1β水平呈负相关(P<0.05)。术后7天和3个月,PSF与胰岛素敏感指数呈正相关(P<0.05),与血清IL-2、IL-10水平呈负相关(P<0.05)。 结论超声乳化联合小梁切除术对视觉质量的改善可能与胰岛素抵抗及炎症因子变化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