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9475篇
  免费   14879篇
  国内免费   8358篇
耳鼻咽喉   1811篇
儿科学   2678篇
妇产科学   867篇
基础医学   9466篇
口腔科学   2530篇
临床医学   18848篇
内科学   13115篇
皮肤病学   1660篇
神经病学   3370篇
特种医学   5129篇
外国民族医学   6篇
外科学   13076篇
综合类   41247篇
现状与发展   34篇
一般理论   1篇
预防医学   17156篇
眼科学   1749篇
药学   19096篇
  199篇
中国医学   14173篇
肿瘤学   6501篇
  2024年   424篇
  2023年   1787篇
  2022年   4598篇
  2021年   6104篇
  2020年   5393篇
  2019年   3024篇
  2018年   3359篇
  2017年   4522篇
  2016年   3263篇
  2015年   6173篇
  2014年   8127篇
  2013年   9954篇
  2012年   13834篇
  2011年   14481篇
  2010年   13090篇
  2009年   11651篇
  2008年   11716篇
  2007年   11301篇
  2006年   10196篇
  2005年   8028篇
  2004年   5653篇
  2003年   4490篇
  2002年   3443篇
  2001年   2986篇
  2000年   2203篇
  1999年   926篇
  1998年   266篇
  1997年   232篇
  1996年   215篇
  1995年   190篇
  1994年   181篇
  1993年   121篇
  1992年   97篇
  1991年   88篇
  1990年   56篇
  1989年   68篇
  1988年   48篇
  1987年   63篇
  1986年   50篇
  1985年   40篇
  1984年   40篇
  1983年   17篇
  1982年   15篇
  1965年   21篇
  1963年   11篇
  1962年   19篇
  1959年   13篇
  1958年   26篇
  1957年   30篇
  1956年   1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5 毫秒
51.
  目的  评估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结合三维乳腺数字化断层摄影(DBT)钙化分数对于钙化征象在乳腺良恶性病变诊断的应用价值。  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118例行乳腺DWI检查和DBT检查的患者,DBT检查发现有钙化征象,其中乳腺癌患者51例,病理类型包括:浸润性导管癌、浸润性导管癌、导管原位癌、髓样癌、浸润性小叶癌、黏液腺癌;乳腺良性病变67例,病理类型包括:纤维腺瘤、腺病、导管内乳头状瘤。对所有患者DBT图像的钙化征象进行钙化评分并且测量相应病变区域的表观扩散系数(ADC)值,分析ADC值、钙化分数及二者联合在乳腺含钙化病变的诊断效能。  结果  乳腺癌组ADC值低于乳腺良性病变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钙化分数高于良性病变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ADC值对诊断乳腺良恶性病变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853,钙化分数对诊断乳腺良恶性病变的AUC值为0.855,采用Delong检验得出两种方法对诊断乳腺含钙化病变的良恶性诊断效能一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25)。两种方法(钙化分数+ADC值)的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两种方法相结合的AUC值为0.903,具有很高的诊断效能。将ROC曲线(钙化分数、ADC值、两种方法结合的预测概率)经两两Delong检验结果显示,两种方法结合的ROC与单一ROC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1、0.022)。  结论  DWI与DBT钙化分数对于钙化征象在乳腺良恶性病变的鉴别诊断效能无差别,两种方法相结合的诊断效能显著高于单一方法,为乳腺含钙化病灶的诊断与鉴别诊断中提供了更加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52.
高校医学生会利用假期时间对将要学习的科目进行预习,力求提前了解或掌握,以利于日后对知识的充分理解。预习对于医学科目学习有一定必要性,然而传统的假期预习模式常存在缺乏引导、效率难以提升等问题。目前,慕课在医学教育领域的应用有所发展。对于医学生,其自主学习的模式、课程设计等契合医学课程的预习需求和假期学习的特点,有助于提升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假期预习效果。医学生将慕课作为假期预习资源可有多种学习模式选择。慕课平台的功能拓展和学校教师的辅助可以有效深入慕课在医学生假期预习中的应用,为医学生带来更合理的假期学习安排。  相似文献   
53.
我国食管癌发病谱以鳞癌为主,及时明确诊断并采取有效措施,对延长生存期尤为重要。目前食管癌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传统开放手术、微创手术、内镜切除、同步放化疗、新辅助治疗联合手术、靶向治疗及免疫治疗等,但不同临床分期治疗方法不尽相同。本文就食管鳞癌手术治疗为主的多学科治疗新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选择合理的治疗方式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4.
目的观察夫西地酸乳膏联合丙酸氟替卡松乳膏治疗湿疹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将入选的102例湿疹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2例,用夫西地酸乳膏和丙酸氟替卡松乳膏交替外涂于皮疹处,间隔时间约为1h,早、晚各一次。对照组50例,单用丙酸氟替卡松乳膏外搽,疗程14d。结果治疗组治疗第7天和第14天时有效率分别为50.00%为80.76%;对照组分别为46.00%和62.00%。仅治疗第14天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未经特殊处理均于1~5d消失。结论夫西地酸乳膏联合丙酸氟替卡松乳膏治疗湿疹效果较好,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55.
56.
目的研究人参、白术有效组分群对慢性萎缩性胃炎大鼠口腔、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给药(人参白术有效组分群)组,用主动免疫法复制慢性萎缩性胃炎模型。HE染色、扫描电子显微技术观察胃黏膜组织显微及超微结构,高通量测序技术检测肠道及口腔菌群,利用SPSS软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人参、白术有效组分群能改善慢性萎缩性胃炎大鼠胃组织病理形态(P<0.05);增加大鼠肠道、口腔菌群多样性及丰富度(P<0.05);减少肠道、口腔中致病菌群(普雷沃氏菌科_UCG-003、梭杆菌属)的数目(P<0.05)。其中,大鼠病理学评分与其口腔、肠道菌群的丰度、多样性以及门、属水平上的差异菌具有相关性(P<0.05)。结论人参、白术有效组分群对慢性萎缩性胃炎大鼠有良好的保护作用,缓解胃黏膜萎缩,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改善肠道和口腔菌群有关。  相似文献   
57.
58.
泉州港古称“刺桐港”,是一座千年古港,为中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在宋元时期发展繁荣,成为“东方第一大港”,对中国及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文化传播均有重大影响。本研究从宋元时期泉州港发展鼎盛的原因入手,通过泉州港与各国进出口各种药材,海外诸国人员来泉州以及闽商通过泉州港远航海外三方面史料论述泉州港在宋元繁荣时期促进了中医药同海外的交流、发展和传播的事实。以期通过研究中医药在宋元时期发展传播,启发读者学习和发展中医药,并借助“一带一路”之机来传播中医药文化。  相似文献   
59.
Resistance to chemotherapy is a major challenge for the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colorectal cancer (CRC). Previous studies have found that microRNAs (miRNAs) play key roles in drug resistance; however, the role of miRNA‐373‐3p (miR‐375‐3p) in CRC remains unclear. The current study aimed to explore the potential function of miR‐375‐3p in 5‐fluorouracil (5‐FU) resistance. MicroRNA‐375‐3p was found to be widely downregulated in human CRC cell lines and tissues and to promote the sensitivity of CRC cells to 5‐FU by inducing colon cancer cell apoptosis and cycle arrest and by inhibiting cell growth, migration, and invasion in vitro. Thymidylate synthase (TYMS) was found to be a direct target of miR‐375‐3p, and TYMS knockdown exerted similar effects as miR‐375‐3p overexpression on the CRC cellular response to 5‐FU. Lipid‐coated calcium carbonate nanoparticles (NPs) were designed to cotransport 5‐FU and miR‐375‐3p into cells efficiently and rapidly and to release the drugs in a weakly acidic tumor microenvironment. The therapeutic effect of combined miR‐375 + 5‐FU/NPs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individual treatments in mouse s.c. xenografts derived from HCT116 cells. Our results suggest that restoring miR‐375‐3p levels could be a future novel therapeutic strategy to enhance chemosensitivity to 5‐FU.  相似文献   
60.
Zhai  Shuting  Lin  Shuang  Lin  Zhongjie  Xu  Junjie  Ji  Tong  Chen  Ke  Wu  Ke  Liu  Hui  Ying  Hanning  Fei  Weiqiang  Wang  Jin  Fu  Guoxiang  Wang  Yifan  Hu  Xiaotong  Cai  Xiujun 《Gastric cancer》2020,23(3):483-496
Gastric Cancer - Epigenetic aberrations of tumor suppressor genes (TSGs), particularly DNA methylation, are frequently involved in the pathogenesis of gastric cancer (GC). Through a methylom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