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920篇
  免费   2067篇
  国内免费   1476篇
耳鼻咽喉   187篇
儿科学   286篇
妇产科学   122篇
基础医学   1290篇
口腔科学   503篇
临床医学   2552篇
内科学   1832篇
皮肤病学   219篇
神经病学   362篇
特种医学   880篇
外科学   2064篇
综合类   5694篇
现状与发展   3篇
预防医学   2402篇
眼科学   217篇
药学   2478篇
  16篇
中国医学   2307篇
肿瘤学   1049篇
  2024年   69篇
  2023年   262篇
  2022年   655篇
  2021年   834篇
  2020年   734篇
  2019年   384篇
  2018年   455篇
  2017年   578篇
  2016年   480篇
  2015年   717篇
  2014年   1021篇
  2013年   1272篇
  2012年   1956篇
  2011年   2102篇
  2010年   1862篇
  2009年   1675篇
  2008年   1772篇
  2007年   1682篇
  2006年   1582篇
  2005年   1150篇
  2004年   806篇
  2003年   646篇
  2002年   525篇
  2001年   518篇
  2000年   389篇
  1999年   125篇
  1998年   38篇
  1997年   28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23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4篇
  1984年   3篇
  1982年   1篇
  1977年   1篇
  1966年   1篇
  1964年   2篇
  1958年   6篇
  1957年   4篇
  1956年   2篇
  1955年   2篇
  1954年   1篇
  194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木黄酮对白血病K562细胞增殖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木黄酮(genistein)抑制白血病K562细胞增殖的机制.方法:用噻唑蓝染色法检测genistein对K562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用流式细胞仪进行细胞周期解析,通过细胞形态学观察细胞分裂;应用RT-PCR方法检测白血病细胞WT1 mRNA表达.结果:Genistein浓度分别为2~30μg/ml作用K562细胞72 h,细胞增殖呈浓度依赖性受抑,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1),IC50=11.4μg/ml;细胞周期解析发现,浓度为30μg/ml的genistein作用K562细胞12 h,引起了明显的G2/M期阻滞,24 h后G2/M期细胞增至93%;细胞分裂指数与对照组比没有明显差别;30μg/ml genistein作用K562细胞24 h,3 h起WT1 mRNA表达开始降低,24 h时降至对照的30%.结论:genistein抑制K562细胞增殖,诱导G2期或M早期阻滞及下调WT1的表达.  相似文献   
102.
益气通腑法治疗食管贲门癌术后气虚气滞证47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益气通腑法治疗食管贲门癌术后气虚气滞证的临床疗效.方法:以益气通腑方治疗47例食管贲门癌术后气虚气滞证患者,与40例术后常规处理的对照组比较.结果:治疗组证候疗效愈显率、总有效率分别为63.83%和95.74%,对照组愈显率、总有效率分别为30.00%和70.00%,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两组1周后证候积分均有减低,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治疗组术后排气时间、留置胃管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治疗组为8.51%(4/47),对照组为30.00%(12/40),二者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益气通腑法能改善食管贲门癌术后气虚气滞证的症状和促进术后恢复.  相似文献   
103.
药剂学主要研究药物制剂处方设计、制备工艺、药物制剂的稳定性、药物质量控制等内容,是联系药学与临床实践的一门应用性学科,是药学专业的一门主干课程.无论是在新剂型、新工艺、新技术、新药用材料应用等方面,还是在祖国传统中药的应用技术和研究开发方面,药剂学都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从培养高素质药学人才的目标出发,牡丹江医学院药学专业在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实践教学方面进行了改革,使药剂学课程建设与学科专业发展紧密联系,教学内容与培养目标相适应,形成了结构合理、特色鲜明的全新的药剂学课程,为实用型药学人才的培养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4.
目的探讨超排卵周期中血清雌、孕激素水平的变化及其与临床妊娠率的关系。方法56例不孕患者经普通IVF-ET(包括ICSI)过程,于注射FSH或HMG(启动日)、启动后4~7天、注射HCG日测定血清雌、孕激素、FSH、LH水平,于停经后6~8周行腹部B超检查示宫腔内孕囊存在并伴HCG上升则确认为临床妊娠。将临床妊娠组(23例)及非临床妊娠组(33例)的上述3日雌、孕激素、FSH、LH水平作一回顾性的分析对比。结果雌、孕激素、FSH水平随周期天数增加而增加,LH水平随周期天数增加而减少;临床妊娠组比非临床妊娠组雌、孕激素、FSH、LH水平略低,以HCG日较为明显,但两组雌、孕激素、FSH、LH水平间没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在IVF周期中, 临床妊娠率可能与多种因素有关,雌,孕激素的水平对胚胎着床的影响将有待我们提高样本量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105.
①目的 分析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冠状病毒刺突蛋白(S蛋白)编码基因及氨基酸序列的变异情况,并在GenBank中寻找其同源序列。②方法 将网上公布的具有全基因序列的12株SARS冠状病毒S蛋白的编码基因序列及氨基酸序列应用Clustal W方法对排分析变异情况,并应用GenBank的Blast对排功能寻找被GenBank收录的同源序列。③结果 SARS冠状病毒S蛋白相对比较保守,变异率较低,其氨基酸序列与鼠的肝炎病毒氨基酸序列有较高的同源性,某些核苷酸序列与人的基因组有同源性。④结论 S蛋白编码基因及氨基酸序列相对保守,为预防性疫苗的研发提供了可行性;据其同源基因及蛋白序列可以预测S蛋白的二、三级结构,对推测SARS可能的发病机制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06.
在急性脑梗塞的众多患者中约有3/4就诊时发现其血压(BP)升高,约一半有高血压史,收缩压高于220mmHg者超过10%[1]。该病最初数日的动脉BP值对脑损伤及日后功能恢复的影响尚不完全明了,血压太高者使其急降并非适当,在病变显著缺血核心的周围还有缺血较轻的区域(CT显示为半暗区penumbra),经过一段时间它可自行恢复,若急性期血压过快减低对该仍处于危境的组织会促发不可逆的伤害。况且在颅内或颅外动脉硬化所致严重狭窄段远端血流会更少、易血栓形成。另一方面,高血压不经治疗可继发出血性脑梗塞、加重病变周围水肿,急性期血压过高者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107.
目的对不同体重老年腰椎管狭窄患者行单纯腰椎后路开窗减压手术,并评价其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996年12月~2002年12月间145例因老年腰椎管狭窄而采用单纯腰椎后路开窗减压手术治疗患者的病例资料,结合问卷调查患者对手术的满意程度,比较不同体重患者住院期间及术后症状改善情况,评估手术疗效。结果不同体重患者术后腰腿疼痛明显缓解、日常生活质量改善,患者对手术的满意率达67.59%。而且患者的各种统计数据表明,不同体重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体重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老年腰椎管狭窄患者的手术治疗结果。单纯腰椎后路开窗减压手术,可以达到较为理想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08.
老年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的手术疗效分析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探讨老年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患者减压手术的疗效。方法:1997年1月~2003年12月收治的70岁以上且获得2~6年随访的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患者106例,男49例,女57例;年龄70~82岁,平均76.3岁;病史4~10年,平均6.7年。42例并存1种内科疾病,55例并存两种或以上的内科疾病。均经过正规保守治疗无效。术前联合内科诊治并存的内科疾病。95例行单纯全椎板切除减压术;11例采用椎板减压、椎弓根固定、椎间植骨融合术,对手术疗效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无围手术期死亡病例。出现并发症22例次,经对症及内科联合处理后好转。单纯减压组术后3周配戴腰围下床活动;内固定组术后3~5d下床活动。平均随访3年10个月,Oswestry评分从术前59.64±11.07分改善至16.81±7.36分。所有患者连续行走从术前不足15min改善到至少30min。95.2%患者自诉生活质量明显提高。结论:老年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患者在积极控制并存内科疾病的基础上,手术减压治疗对神经功能的恢复有重要作用,可获得较满意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09.
目的:探讨以壳聚糖为佐剂的脚疫苗的免疫保护作用及其机理。方法:BALB/c小鼠随机分为7组:空白对照组、壳聚糖酸溶液组、壳聚糖颗粒组、却抗原组、脚抗原+壳聚糖酸溶液组、却抗原+壳聚糖颗粒组和脚抗原+CT组,各组于第0、7、14和21天灌胃各免疫1次,末次免疫后4周给予SS1Hp菌攻击,隔日1次,共2次。在攻击前后分批处死小鼠,取胃黏膜检测坳和Th1、Th2细胞因子含量,同时检测血清中抗Hp IgG2a和IgG1含量。结果:①以壳聚糖为佐剂的坳疫苗的免疫保护率达60%,与以CT为佐剂的印疫苗的免疫保护率(58.33%)相似,显著高于单纯脚抗原组及其他不含Hp抗原组(P〈0.001~0.05)。②却攻击后胃黏膜内IFN-γ、IL-2和IL-12含量在含佐剂组显著高于无抗原和无佐剂组(P〈0.001~0.05);③坳攻击后胃黏膜内IL-4含量在以壳聚糖颗粒为佐剂组显著高于以CT为佐剂组(P〈0.05),以壳聚糖溶液为佐剂组显著高于对照组、无佐剂组及佐剂中含CT组(P〈0.001~0.05)。结论:以壳聚糖为佐剂的坳疫苗对脚感染具有免疫保护作用,同时可促进Th1和Th2的混合免疫反应。  相似文献   
110.
采用HS-SPME与GC—MS结合的方法,通过对戊糖的4种立体异构物(核糖、木糖、阿拉伯糖、来苏糖)与半胱氨酸Maillard反应挥发性产物的分析,确定了部分挥发物的相对质量分数,并对其随反应时间的变化情况进行了比较分析,进而推测戊糖的结构与反应活性的关系。0.4mol/L等摩尔浓度的戊糖与L-半胱氨酸在磷酸盐缓冲液中,120℃,反应40min时,核糖产生的挥发性产物量远高于其他3种戊糖,说明其反应活性最高;当反应时间达到3h后,4种戊糖的挥发性产物量趋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