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901篇
  免费   1138篇
  国内免费   683篇
耳鼻咽喉   135篇
儿科学   243篇
妇产科学   95篇
基础医学   835篇
口腔科学   140篇
临床医学   1427篇
内科学   1194篇
皮肤病学   117篇
神经病学   365篇
特种医学   383篇
外科学   1108篇
综合类   3153篇
现状与发展   1篇
预防医学   1406篇
眼科学   153篇
药学   1470篇
  13篇
中国医学   987篇
肿瘤学   497篇
  2024年   26篇
  2023年   122篇
  2022年   331篇
  2021年   391篇
  2020年   373篇
  2019年   211篇
  2018年   238篇
  2017年   280篇
  2016年   230篇
  2015年   433篇
  2014年   605篇
  2013年   810篇
  2012年   1085篇
  2011年   1098篇
  2010年   1132篇
  2009年   1034篇
  2008年   936篇
  2007年   918篇
  2006年   893篇
  2005年   649篇
  2004年   503篇
  2003年   409篇
  2002年   302篇
  2001年   271篇
  2000年   216篇
  1999年   59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28篇
  1996年   20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2篇
  1976年   1篇
  1975年   1篇
  1967年   1篇
  1966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1年   1篇
  1959年   3篇
  1957年   5篇
  1956年   2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12 毫秒
41.
腕关节融合钢板内固定术的临床疗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腕关节融合钢板内固定术的临床疗效。方法2000年7月-2004年12月,采用腕关节融合钢板内固定术治疗创伤性腕关节炎21例。随访内容包括腕关节疼痛程度、手指关节活动度、握力和x线片。根据Buck—Gramcko/Lohrnanrm评分表评价腕关节总体功能,DASH调查表评价腕关节融合术对患者日常活动及生活质量的影响。结果术后21例获得随访,平均随访时间为20个月。术后患侧腕部疼痛值平均为1.5(术前4.5),12例掌指关节和lO例拇指指间关节出现轻微背伸功能障碍,腕部握力为30kg(健侧为38kg)。x线片示腕关节全部骨性融合。Buck—Gramcko/Lohmanrm评分值为8.7,其中优5例、良10例,中6例。DASH值为32,DASH调查表结果表明腕关节融合术后部分日常活动受限。结论腕关节融合钢板内固定成功率高,腕关节疼痛明显减轻,但术后腕关节部分功能丧失。  相似文献   
42.
FK506和RS-61443对大鼠异体肢体移植的联合免疫抑制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通过大鼠异体肢体移植模型 ,旨在分析 FK5 0 6和 RS- 6 14 4 3对大鼠异体肢体移植中急性排斥反应的免疫抑制作用。 方法 选择雄性 Wistar和 SD大鼠为供、受体 ,以 FK5 0 6和 RS- 6 14 4 3为免疫抑制剂 ,对照组为术后不用药组 ,实验组根据用药剂量和药物不同分为 6组 ,各组用药时间均为 5周 (每日 1次共 2周 ,然后每周 2次共 3周 ) ,进行了 10 1例异体肢体移植动物实验。观察大鼠一般情况、移植肢体排斥反应及存活时间。 结果 对照组肢体平均存活时间为 (7.0 0± 0 .78)天 ;实验组 1~ 6组移植肢体平均存活时间分别为 (17.0 8± 4 .5 0、2 3.2 0± 5 .0 5、11.19±2 .2 8、16 .33± 1.83、13.33± 3.2 2和 5 8.76± 6 .81)天。 结论  FK5 0 6和 RS- 6 14 4 3能抑制大鼠同种异体肢体移植术后急性移植排斥反应的发生 ,并能延长移植肢体的存活时间。  相似文献   
43.
颅内出血性椎动脉夹层的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颅内出血性椎动脉夹层的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了2000-2005年40例出血性颅内段椎动脉夹层的治疗。其中支架辅助的弹簧圈栓塞33例,夹层段动脉闭塞6例,夹层近端主干动脉闭塞1例。结果手术无死亡病例。术后随访1-46个月,平均16.3个月。发现夹层动脉通畅,无夹层再出血,无新发后循环梗死。1例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患者夹层复发,行补充填塞弹簧圈。结论血管内夹层近端闭塞以及夹层段动脉闭塞是治疗颅内出血性椎动脉夹层的经典术式。支架辅助的弹簧圈栓塞治疗保留了载瘤动脉,避免了术后对侧椎动脉血流负荷量的增加;减少了后循环缺血的危险,扩大了血管内治疗出血性椎动脉夹层的手术适应证。本组结果显示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术并未增加夹层再通以及穿支动脉闭塞。本组经验初步表明支架辅助的弹簧圈栓塞是治疗出血性颅内椎动脉夹层的合理选择之一。  相似文献   
44.
目的 观察人钠/二羧酸协同转运蛋白3(hNaDC3,)对人肾脏近曲小管上皮细胞(HKC)线粒体膜电位的变化及其对细胞能量代谢的影响。方法 应用亚克隆技术构建正义pcDNA3-hNaDC3和反义pcDNA3-AhNaDC3两个真核表达载体,通过脂质体LipofectAMINE将pcDNA3-hNaDC3及pcDNA3-AhNaDC3转染至HKC细胞。克隆筛选后,用RT—PCR、Northern印迹及Western印迹鉴定外源基因的整合和表达。荧光探针JC-1观察各细胞系线粒体膜电位的变化。结果 外源hNaDC3基因稳定整合到HKC细胞基因组中,并获得高、低表达。转染正义hNaDC3cDNA的HKC细胞线粒体膜电位降低,JC-1在线粒体内形成单体,发出绿色荧光;而转染反义hNaDC3cDNA的HKC细胞线粒体膜电位略微升高,JC-1形成聚合体,发出红色荧光。结论 hNaDC3过表达引起线粒体膜电位降低,反义hNaDC3则使线粒体膜电位略微升高。提示NaDC3可能通过使线粒体膜电位下降,参与了细胞能量代谢。  相似文献   
45.
目的探讨粤西沿海地区季节气候与妇科门诊常见感染(细菌性、念珠菌性、滴虫)疾病的相关性.方法以妇科白带涂片多项检查快速染色技术(CTB)对妇科门诊就诊的7 042例患者做阴道分泌物常规检查,分春、夏、秋、冬季4组统计分析.结果春夏秋冬四季妇科门诊患者阴道分泌物的念珠菌检出率比较,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0.01);细菌检出率无季节性差异(P>0.05);滴虫检出率比较,亦无差异(P>0.05).结论粤西地区妇科门诊病例念珠菌检出率受气候差异影响,夏秋季节明显高于冬春季节;而细菌和滴虫检出率则不受气候差异影响.  相似文献   
46.
目的 探讨脾结核的临床特点、诊断和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临床、手术及病理证实的11例脾结核的临床特征。结果 11例患者中,男7例,女4例,平均年龄29岁。6例术后证实,5例经内科保守治疗后证实。多数患者表现为发热、消瘦、血沉增快、贫血、脾肿大,B超发现脾脏肿大11例,其中8例脾内多发占位,3例为孤立性占位;7例行CT检查,6例发现脾脏多发性大小不等的结节状低密度灶,1例为单发类圆形低密度影,边缘不清,增强扫描病灶内部无强化;6例患者伴后腹膜、脾门区等淋巴结肿大,5例患者伴其它脏器结核。结论 不明原因发热、消瘦、血沉增快、贫血、脾肿大为脾结核的主要临床表现,腹部B超和腹部CT能对脾结核作出较准确的判断,脾结核患者经正规治疗可治愈。  相似文献   
47.
We induced lipid peroxidation in rat heart mitochondria with ferrous sulphate (FeSO4)) and compared the inhibitory effect of various tannins on the peroxidation. Oxygen consumption and malondialdehyde (MDA) formation were used to quantitate the amount of lipid peroxidation, and the free radical scavenger activity of tannins was measured with a diphenyl-ρ-picryl hydrazyl (DPPH) method. Of 25 tannins and related compounds tested, catechin benzylthioether and procyanidin B-2 ben-zylthioether were the most potent in inhibiting lipid peroxidation, with inhibitory effects stronger than that of trolox, a water soluble analogue of vitamin E. The concentrations (IC50) required for catechin benzylthioether and procyanidin B-2 benzylthioether to inhibit oxygen consumption to 50% of control values were 0·85 and 2·0 μm, respectively, while their IC50 values from the inhibition of MDA formation were 0·9 and 1·70 μm, respectively. The IC50 values for catechin and procyanidin B-2 to inhibit oxygen consumption were 34·0 and 11·0 μm. Both compounds were less potent than their benzylthioether derivatives. However, the ability of catechin and procyanidin B-2 to scavenge DPPH were similar to that of their benzylthioether derivatives. We conclude that conjugation with a benzylthioether group enhances the inhibitory effect of tannins on lipid peroxidation, and that the mechanism is not an increase in its scavenger activity.  相似文献   
48.
1986年,Balko等[1]提出经股动脉向腹主动脉腔内置入支架修复腹主动脉瘤(AAA)的设想。1991年,Parodi等[2]首次报道临床以腔内手术(EVR)治疗AAA成功。基于AAA发生的病理基础及手术进步,目前,EVR已在全球广泛开展,在许多医疗中心,半数以上的AAA已采用EVR治疗[4]。10余年来临床经验  相似文献   
49.
目的观察大剂量甲基强的松龙冲击治疗角膜移植术后排斥反应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角膜移植术后排斥反应病例9例(9只眼),采用大剂量甲基强的松龙500mg冲击治疗1d,而后予以维持量糖皮质激素方法治疗,并随访观察1年。结果7例治愈,随访1年中角膜植片均保持透明;2例好转,随访1年中移植片基本透明,但仍有轻度水肿。结论大剂量甲基强的松龙冲击治疗角膜移植术后排斥反应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50.
目的 观察一种用于牙列缺损永久修复的新型粘结固定桥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有单个或多个牙缺失的病人,进行固定桥基牙的牙周和特定的牙体预备。然后制作固定桥并试戴,用4-META/MMA-TBB树脂粘结剂粘结固定桥。结果 267例(304个)固定桥病人经二年以上随访,发现192个前牙桥中只有1个,112个后牙桥中只有2个脱落,其余固定桥稳定、功能良好。结论 采用树脂粘接技术,结合基牙的机械预备,能较好地克服3/4冠桥、桩冠桥和嵌体桥的缺陷,使之成为良好永久的修复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