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52篇
  免费   56篇
  国内免费   57篇
儿科学   29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87篇
口腔科学   11篇
临床医学   68篇
内科学   48篇
皮肤病学   9篇
神经病学   10篇
特种医学   76篇
外科学   68篇
综合类   269篇
预防医学   104篇
药学   89篇
中国医学   66篇
肿瘤学   3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31篇
  2014年   29篇
  2013年   50篇
  2012年   92篇
  2011年   79篇
  2010年   69篇
  2009年   79篇
  2008年   89篇
  2007年   78篇
  2006年   89篇
  2005年   80篇
  2004年   42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53 毫秒
41.
目的:观察胃癌患者围手术期使用中药大黄和肠内营养对TNF-α水平的影响。方法:将56名胃癌围手术期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A组)20例;肠内营养组(B组)21例;大黄加肠内营养组(C组)15例。A组术后常规补液的同时实施肠外营养支持;B组术后常规补液的同时术后42h始给予肠内营养能全力,一直持续到术后第8天;C组病人术前1天应用大黄10g,术后18、42h分2次各5g。B组和C组术后数日内每天的液体量、热量及氮量不足部分均由肠外途径予以补足。所有研究对象分别于手术前1天、手术后第1、3、7天检测外周血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浓度。结果:各组患者术后均有急性炎性反应的发生,但C组术后第3、7天的TNF-α水平较A有显著下降,术后排气、排便时间和肠鸣音的恢复显著提前。术后的营养指标B组、C组患者间无明显差异。结论:胃癌患者围手术期应用大黄可以有效降低外周血TNF-α水平,缓解手术创伤引起的急性炎性反应,促进术后胃肠道功能恢复,有利于实施术后肠内营养支持。  相似文献   
42.
目的 采用新的方法合成非甾体抗炎镇痛药氟比洛芬并拆分得到S-异构体。方法 以国内价格较低廉的2-氟苯胺为起始原料,经1,3-二溴-5,5-二甲基海因溴代、与苯缩合、再与2-溴丙酸钠进行格氏反应,酸化后得到外消旋的氟比洛芬,再经葡辛胺拆分,得(S)-(+)-氟比洛芬。结果 成功制备得到目标产物,其结构经mp,NMR等确证。结论 该制备方法具有工艺简单、得率高、试剂价格低廉等特点,适合于工业化生产。  相似文献   
43.
婴幼儿肺炎链球菌肺炎患儿潮气呼吸肺功能的改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肺炎链球菌(SP)肺炎患儿肺功能的变化.方法 应用V26max肺功能仪测定35例0~3岁SP肺炎患儿的潮气呼吸流速容量环和肺功能各项指标,以36名同龄健康体检儿童作对照,并和37例同龄呼吸道合胞病毒(RSV)肺炎患儿作对比.结果 SP肺炎组患儿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呼吸频率(RR)增快,呼气峰流速/呼气达峰时间(PTEF/tPTEF)升高,每公斤潮气量(VT/kg)、达峰时间比(tPTEF/tE)、剩余25%潮气量时的呼气流速(TEF25%)、达峰容积比(%V-PF)、剩余25%潮气量时的呼气流速/呼气峰流速(25/PF)、平均呼气流速(MEF)、平均吸气流速(MIF)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SP肺炎组与RSV肺炎组相比,RR增快,MEF、MIF及TEF25%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SP肺炎患儿大小气道均有损害,通气功能障碍,肺功能下降,且较RSV肺炎患儿为重.使用V26max肺功能仪来测定潮气呼吸流速容量环和肺功能各项指标,可用来判断患儿支气管肺炎的严重程度,并为各种病原感染提供诊断及治疗帮助.  相似文献   
44.
目的为了进一步摸清和掌握我区鼠疫疫情现状,为我区制定鼠疫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宿主动物家鼠密度采用笼捕法,以20×10×10cm的铁丝笼为捕鼠器,以鲜地瓜为诱饵捕捉活鼠,每年连续监测6个月,每月布放3个晚上,晚放晨收。媒介昆虫鼠体蚤检集,将捕获的老鼠分别装袋,用乙醚麻醉后检蚤;游离蚤用粘蚤法检集。结果捕鼠4种计477只,鼠密度为5.47%。主要是黄胸鼠占47.17%。鼠体蚤、染蚤鼠271只,染蚤率56.81%,染蚤率最高是褐家鼠65.27%。鼠蚤指数,检出4种蚤计1275个,其中印鼠客蚤720个,蚤指数1.51;黄胸鼠印鼠客蚤指数最高为1.77;游离蚤指数0.019。检测鼠肝、脾188份,用反向血凝阳性滴度试验均为阴性。鼠血清252份,用间接血凝试验检测抗体全部阴性。结论新罗区存在发生鼠间鼠疫的危险性,应加强监测,定期开展群众性的灭鼠灭蚤工作;防止鼠疫发生流行。  相似文献   
45.
目的:观察胃癌患者围手术期使用中药四君子汤联合肠内营养对T细胞亚群及营养状况的影响。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单盲、对照研究,将59例胃癌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20)、研究A组(n=21)和研究B组(n=18)。研究B组术后2~9d经鼻饲管给予中药四君子汤100ml,研究A、B组患者手术后第2天开始给予等热量、等氮肠内营养支持8d,对照组术后给予等热量、等氮肠外营养支持9d。术前1d,术后第1天和第10天分别检测T细胞亚群及血清白蛋白、前白蛋白、转铁蛋白等营养指标。结果:3组患者血清白蛋白、前白蛋白、转铁蛋白和CD3^+、CD4^+、CD4^-/CD8^-水平术后均较术前显著降低。术后第10天,应用肠内营养的A、B两研究组T细胞亚群及营养指标水平较使用肠外营养支持的对照组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且四君子汤辅助肠内营养的研究B组血清白蛋白、转铁蛋白和T细胞亚群水平均较单纯肠内营养的研究A组显著提高(P〈0.05)。结论:健脾益气中药四君子汤辅助的肠内营养能进一步改善和优化胃癌术后机体的细胞免疫功能及营养状况。  相似文献   
46.
目的:探讨腹膜假性粘液瘤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对2003~2007年我科收治的7例患者的临床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诊治经验,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7例患者均经手术治疗,病理证实。术后4例辅以化疗,3例未行特殊治疗。随访,2例1年内死亡,最长存活者已达4年。结论:腹膜假性粘液瘤是一种少见病,术前诊断较为困难,腹腔穿刺抽出胶样液应首先考虑该病的可能性,B超和CEA检查对诊断可能有帮助。外科手术治疗仍是目前有效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47.
目的:探讨小儿毒鼠药中毒致人体各重要器官损害的病理形态学改变.方法:通过6例临床胃液分析检出氟乙酰胺、毒鼠强中毒死亡病例,常规尸检取出内脏器官检查,经常规石蜡切片,HE染色,光镜检查.结果:6例中的中枢神经系统、肝脏、肾脏、心脏、消化道、肺脏、脾脏、肾上腺及骨髓等均见明显的病理改变.结论:毒鼠药氟乙酰胺、毒鼠强具有中毒量小、毒性大、病变严重的特点,导致多内脏器官功能衰竭而死亡.  相似文献   
48.
目的 探讨肺炎支原体肺炎(MPP)肺外损伤患儿免疫功能的变化及其在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应用流式细胞术、免疫透射比浊法检测24例MPP合并肺外损伤患儿急性期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B淋巴细胞、NK细胞、免疫球蛋白,并与98例单纯MPP和10名健康儿童对照。结果 MP肺外损伤组和单纯MPP组比较,CD3^+.CD4^+、CD4^+CD8^+明显降低(P〈0.05)。MPP肺外损伤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CD3^+、CD4^+.CD4^+/CD8^+、CD16^+CD56^+明显降低(P〈0.05),CD19^+.IgM明显升高(P〈0.05),CD8^+、CD19^+CD23^+、CD4^+CD2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PP肺外损伤患儿存在细胞免疫降低和B淋巴细胞功能亢进,其发病机制可能与免疫复合物介导的免疫损伤有关。  相似文献   
49.
5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