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235篇
  免费   3122篇
  国内免费   2287篇
耳鼻咽喉   270篇
儿科学   321篇
妇产科学   400篇
基础医学   3777篇
口腔科学   568篇
临床医学   4085篇
内科学   4352篇
皮肤病学   260篇
神经病学   1727篇
特种医学   1352篇
外国民族医学   28篇
外科学   3464篇
综合类   5283篇
现状与发展   18篇
一般理论   4篇
预防医学   1914篇
眼科学   696篇
药学   3459篇
  22篇
中国医学   1863篇
肿瘤学   2781篇
  2024年   83篇
  2023年   480篇
  2022年   876篇
  2021年   1740篇
  2020年   1403篇
  2019年   1143篇
  2018年   1119篇
  2017年   1126篇
  2016年   976篇
  2015年   1509篇
  2014年   1989篇
  2013年   1620篇
  2012年   2258篇
  2011年   2364篇
  2010年   1531篇
  2009年   1239篇
  2008年   1658篇
  2007年   1630篇
  2006年   1548篇
  2005年   1629篇
  2004年   1105篇
  2003年   1084篇
  2002年   915篇
  2001年   723篇
  2000年   770篇
  1999年   832篇
  1998年   495篇
  1997年   451篇
  1996年   382篇
  1995年   357篇
  1994年   306篇
  1993年   202篇
  1992年   224篇
  1991年   185篇
  1990年   152篇
  1989年   107篇
  1988年   107篇
  1987年   73篇
  1986年   84篇
  1985年   52篇
  1984年   34篇
  1983年   27篇
  1982年   12篇
  1981年   9篇
  1980年   8篇
  1979年   10篇
  1978年   3篇
  1977年   4篇
  1975年   2篇
  192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91.
外伤性股动脉栓塞继发肾功能衰竭32例的综合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外伤性股动脉栓塞后继发急性肾功能衰竭的临床综合治疗。方法 对32例外伤性股动脉栓塞术后继发急性肾功能衰竭病例均进行急诊手术切开取栓、血管吻合术,术后均予以综合治疗。结果住院时间7天-3个月,平均41d。最终截肢6例,死亡2例,24例修复成功。结论 术前准确判断预后,正确选择手术方式、术中筋膜减张性切开、术后及时清除坏死组织、术后利尿合剂应用和及时必要的血透是影响外伤性股动脉栓塞保肢术后急性肾功能衰竭预后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92.
SUMMARY: It is desirable to estimate epileptogenic zones with both location and extent information from noninvasive EEG. In the present study, the authors use a subspace source localization method (FINE), combined with a local thresholding technique, to achieve such tasks. The performance of this method was evaluated in interictal spikes from three pediatric patients with medically intractable partial epilepsy. The thresholded subspace correlation, which is obtained from FINE scanning, is a favorable marker, which implies the extents of current sources associated with epileptic activities. The findings were validated by comparing the results with invasive electrocorticographic (ECoG) recordings of interictal spike activity. The surgical resections in these three patients correlated well with the epileptogenic zones identified from both EEG sources and ECoG potential distributions. The value of the proposed noninvasive technique for estimating epileptiform activity was supported by satisfactory surgery outcomes.  相似文献   
93.
目的探讨经尿道等离子双极电切术(PKRP)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BPH)术后对阴茎勃起功能的影响。方法PKRP、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治疗BPH各95例,评价其术后1个月、3个月及1年阴茎勃起功能。结果PKRP、TURP术后1个月、3个月及1年阴茎勃起功能障碍(ED)发生率分别是3.2%、2.1%、2.1%和13.7%、10.5%、9.5%。结论PKRP术后ED发生率比TURP低,是一种对阴茎勃起功能较为安全的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的方法。  相似文献   
94.
脑血管意外尿失禁的机制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脑血管意外引起尿失禁的可能机制。方法对42例诊断为脑血管意外伴有尿失禁的患者进行尿动力学检查(包括静止期尿道压测定、充盈期及排尿期膀胱尿道功能测定)并按Burney分类进行分析,同时研究病变部位、脑血管意外性质和病变半球侧与尿动力学的关系。结果42例脑血管意外患者中,表现为逼尿肌反射亢进者31例(73.8%):其中外括约肌无抑制性松弛19例(45.2%),逼尿肌-外括约肌不协调3例(7.1%),逼尿肌-外括约肌协调9例(21.4%);逼尿肌反射减低,外括约肌协调者11例(26.2%);无逼尿肌功能正常者。发生膀胱顺应性减低5例(11.9%),发生尿感缺失者11例(26.2%)。初感尿容量(140.00±46.97)ml;膀胱最大容量(293.20±60.71)ml;最大尿道闭合压(65.14±19.83)cmH2O。逼尿肌最大收缩力(Pdetmax)为(60.98±31.11)cmH2O;最大尿流率时逼尿肌压力(Pdet-Qmax)为(35.98±17.46)cmH2O;逼尿肌收缩时间(Tcon)为(86.07±36.09)sec;最大流量(Qmax)为(9.02±5.62)ml/s。中风后尿失禁患者其发病部位多见于基底节、皮层多灶以及额顶叶,脑出血与脑梗塞患者的尿动力学表现无明显差异,左右半球病变对尿动力学也无明显差异。结论脑血管意外后尿失禁的尿动力学异常主要为逼尿肌反射亢进,部分出现逼尿肌反射减弱,但感觉正常,感觉缺失者较少见;外括约肌功能以无抑制性松弛为主,其次为逼尿肌-外括约肌协调,少数出现不协调;较少出现膀胱顺应性降低。  相似文献   
95.
膀胱癌中环氧化酶-2的表达与临床病理的关系(英文)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目的 探讨环氧化酶 - 2 (COX - 2 )表达与膀胱癌生物学行为的关系及其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ABC法检测 5 4例膀胱癌、2 9例癌旁组织和 10例正常膀胱粘膜中的COX - 2表达 ,结合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COX - 2在不同膀胱组织中的表达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 ,即膀胱癌组织 >癌旁组织 >正常膀胱粘膜。COX - 2表达随膀胱癌病理级和临床分期的增加而增加 (P <0 .0 5、P <0 .0 1) ,且癌组织中COX - 2表达与淋巴转移有关 (P <0 .0 5 )。结论 COX - 2表达与膀胱癌病理分级、临床分期、淋巴转移有关 ,提示它可能在胱癌的发生、发展中扮演重要角色 ,通过抑制COX - 2活性可能为膀胱癌的防治提供新途径。  相似文献   
96.
自1991年4月以来,通过对报告的急性弛缓性麻痹(AFP)病例和病人接触者的粪便标本检测,山东省未发现脊髓灰质炎(脊灰)野病毒。自1992年开始引用世界卫生组织(WHO)的诊断标准,每年均有一定数量的临床确诊脊灰病例。WHO提出,分离到野病毒作为唯一的确诊依据,在消灭脊灰后期很有必要。卫生部提出,在WHO推荐标准基础上结合专家组诊断意见,能保证临床符合病例具有较高特异性。山东省所有确诊脊灰病例均由专家组诊断,对专家组诊断的临床脊灰病例仍应引起高度重视,以便综合分析是否有野病毒引起的可能。15岁以下儿童非脊灰AFP病例报告发病率已连续3年达到1/10万的指标,AFP病例的粪便标本采集率达到80.2%,与医院的及时报告率提高有密切关系。受病例麻痹到就诊的时间间隔和其它客观因素的影响,麻痹两周内采集到合格粪便标本的期望比例为93.5%,市、县两级医院能否及时报告和采便是提高监测系统敏感性和质量的关键。报告AFP病例中经省专家组诊查剔除非AFP病例191例,占报告病例的31.2%。在强调监测敏感性的同时,也应注意提高监测工作的特异性,以全面提高监测工作的质量。  相似文献   
97.
研究了双波长技术在干扰物槲皮素存在下测定芦丁含量的方法,槲皮素浓度大到20mg/L时,误差不超过0.4%,回收率为94.2%~100.2%。  相似文献   
98.
本文对20岁以上22830人按HBsAg状况和肝损害表现分队列进行随访,平均追踪6.8年,在肝癌高发区和低发区均以HBsAg携带者并有重度肝损害者(肝大+肝功能异常)的肝癌死亡率和相对危险性最高,相对危险性分别为37.3和22.5倍。以无肝大和肝功能异常的非携带者最低,肝癌的发生和肝损害的程度呈平行关系。HBsAg携带者发生肝癌死亡的相对危险性高于非携带者7倍,并发现HBsAg携带并有重度肝损害的肝癌死亡的平均年龄显著提前。认为肝癌高发区人群中HBV的持续感染和肝损害的广泛存在是导致肝癌高发和早发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99.
介绍用Logistic 曲线来计算初潮均龄及95%可信区间,该方法只需原始数据即可进行计算,不必将来潮率以概率单位置换,从而避免了年龄与发生率的S 形曲线与正态分布函数相符这一要求。经验证和比较,认为本方法计算简便,误差小,是一种值得采用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0.
动态观察了乙醇摄入对小鼠肝功能及磺胺嘧啶(SD)代谢动力学的影响。结果表明,每天以25g/kg乙醇摄入2周,SGST活性明显升高,随着摄入时间的延长,在一定时间范围内呈进行性增高,同时,SALT活性也与乙醇摄入时间呈明显正相关,提示长期乙醇摄入对肝脏的不利影响。乙醇对肝匀浆中GST和苯胺羟化酶活性呈双重作用,早期具有诱导酶活性的作用,但诱导的时间和强度不同,后期则可抑制酶的活性。SD在小鼠体内的代谢符合二房室模型,乙醇对SD的代谢具有双相作用,早期使SD代谢加速,后期则使代谢延缓,表明乙醇对代谢SD的N乙酰化酶可能具有酶促酶抑双重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