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018篇
  免费   5953篇
  国内免费   4045篇
耳鼻咽喉   756篇
儿科学   1007篇
妇产科学   447篇
基础医学   5152篇
口腔科学   1037篇
临床医学   7137篇
内科学   6513篇
皮肤病学   489篇
神经病学   2256篇
特种医学   2342篇
外国民族医学   9篇
外科学   6127篇
综合类   15458篇
现状与发展   9篇
预防医学   5669篇
眼科学   1179篇
药学   7093篇
  74篇
中国医学   4969篇
肿瘤学   3293篇
  2024年   172篇
  2023年   727篇
  2022年   1835篇
  2021年   2573篇
  2020年   2178篇
  2019年   1458篇
  2018年   1446篇
  2017年   1741篇
  2016年   1484篇
  2015年   2501篇
  2014年   3113篇
  2013年   3607篇
  2012年   5373篇
  2011年   5268篇
  2010年   4511篇
  2009年   3985篇
  2008年   4293篇
  2007年   4140篇
  2006年   3900篇
  2005年   3348篇
  2004年   2503篇
  2003年   2372篇
  2002年   1869篇
  2001年   1614篇
  2000年   1362篇
  1999年   888篇
  1998年   397篇
  1997年   426篇
  1996年   317篇
  1995年   302篇
  1994年   231篇
  1993年   157篇
  1992年   170篇
  1991年   146篇
  1990年   144篇
  1989年   104篇
  1988年   82篇
  1987年   92篇
  1986年   57篇
  1985年   50篇
  1984年   30篇
  1983年   21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12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2篇
  1955年   2篇
  1954年   1篇
  1950年   1篇
  194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目的 观察幼兔心脏缺血预处理 2 4h对未成熟心肌缺血 /再灌注后Bcl -2mRNA表达的影响 ,探讨未成熟心肌保护第二窗形成的作用机理。方法  18只 3~ 4周龄幼兔 ,随机分为 3组 ,每组 6只 :Ⅰ组 ,正常对照组 ;Ⅱ组 ,缺血 /再灌注损伤组 ;Ⅲ组 ,缺血预处理组。建立活体心脏缺血 /再灌注损伤模型 ,Maclab/8s系统监测左心室发展压 (LVDP)、左室压上升及下降最大速率 (+dp/dtmax,-dp/dtmax)变化 ,原位免疫杂交 (ISH)方法检测心肌细胞内Bcl-2mRNA的表达。结果 缺血再灌注前 ,各组间LVDP、±dp/dtmax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再灌注 1h后 ,Ⅱ组的LVDP、+dp/dtmax和 -dp/dtmax恢复率分别为 (42 .81± 12 .56) %、(3 0 .67± 16.2 2 ) %和 (2 9.49± 10 .13 ) % ;Ⅲ组LVDP、+dp/dtmax及 -dp/dtmax恢复率分别为 (84.15± 13 .56) %、(69.49± 10 .3 6) %和 (58.3 7± 12 .45) % ,两组间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Ⅱ组、Ⅲ组Bcl -2mRNA表达阳性细胞面积百分数分别为 (8.3± 2 .5) %、(76.3±13 .5) % ,两组间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结论 缺血预处理可上调Bcl -2mRNA表达 ,参与未成熟心肌保护第二窗的形成 ,促进未成熟心肌缺血 /再灌注后心室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02.
目的:探讨应用微型钢板及克氏针治疗各种掌指骨骨折的不同疗效。方法:47例(62处)掌指骨骨折。其中开放性骨折19例(24处),闭合性骨折28例(38处),合并严重软组织损伤或肌腱损伤10例(13处)。分为微型钢板固定组27例(34处)及克氏针组20例(28处)。采取伤口清创,微型解剖钢板螺丝钉系统内固定术及克氏针治疗。对比其疗效。结果:全部病例骨性愈合,以TAM为评定标准,微型钢板组中优为20例,良10例,优良率为88.2%。克氏针组中优为12例,良7例,优良率为67.8%。结论:在掌握好适应证的前提下,使用微型钢板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各种类型的掌指骨骨折术后骨折愈合时间、关节功能的恢复程度及伤口感染情况明显优于克氏针组。  相似文献   
103.
本文结合三级乙等医院近10年的管理经验,提供-个网络安全管理的整体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04.
输卵管卵巢脓肿与卵巢良性肿瘤的CT鉴别诊断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分析输卵管卵巢脓肿的CT特征,探讨CT对输卵管卵巢脓肿与卵巢附件良性肿瘤的鉴别诊断价值。材料和方法:回顾性分析13例输卵管卵巢脓肿和11例卵巢良性肿瘤的CT表现。结果:绝经前患者输卵管卵巢脓肿12例(12/13例),良性肿瘤组4例(4/11例)。脓肿13例(13/13例)、良性肿瘤9例(9/11例),CT表现为附件区囊实性肿块,脓肿和良性肿瘤边缘轮廓模糊不清分别为11例(11/13例)和4例(4/11例),两组显示囊壁增厚和边缘层状增强分别为10例(10/13例)和2例(2/11例)。脓肿的子宫骶骨韧带增厚和骶前直肠周围脂肪模糊分别为10/13例和9/11例,而良性肿瘤组无1例发生。结论:附件脓肿壁增厚和层状增强,子宫骶骨韧带增厚及骶前直肠周围脂肪模糊有助于鉴别输卵管卵巢脓肿和卵巢良性肿瘤。  相似文献   
105.
英语阅读障碍儿童词汇命名加工特征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研究英语阅读障碍儿童操作英语词汇的相关能力 ,探索英语阅读障碍的表现特点与矫治的手段。方法英语真、假词命名实验 ,观察 3 4名阅读障碍儿童和 3 4名对照组儿童的实验结果。结果 ( 1)障碍组右视野在真、假词的命名时间上与对照组存在显著差异 ;( 2 )障碍组在真词和假词上的命名错误率均大于正常组 ,假词命名的错误率大幅增加。 ( 3 )障碍组右视野的真词命名时间明显长于左视野 ,假词命名的错误率也明显大于左视野。结论英语阅读障碍的儿童显示出了操作英语语音能力的欠缺以及左测大脑半球活动水平不足的倾向。  相似文献   
106.
1994~2002年广西甲型副伤寒和伤寒流行情况分析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9  
目的 了解1994~2002年接种伤寒Vi疫苗后的7年间伤寒和副伤寒流行变化,评价Vi疫苗对控制伤寒流行的效果并分析甲型副伤寒的特征及影响其爆发流行的因素。方法对自治区疾病控制中心实验室记录、伤寒副伤寒爆发调查报告、监测系统资料、全区伤寒流行地区伤寒Vi疫苗供应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经过血培养证实甲型副伤寒病例为1200例、伤寒为285例;甲型副伤寒与伤寒的流行病学、临床特征十分相似;饮用污染水是引起甲型副伤寒爆发的主要原因;从1999年起,甲型副伤寒杆菌开始超过伤寒菌为优势流行菌株。结论 在广泛使用伤寒Vi疫苗后,伤寒基本得到控制,但因为引起副伤寒发病的危险因素依然存在,甲型副伤寒已取代寒,成为广西农村地区的最重要的传染病之一。为控制甲型副伤寒的流行,在安全饮用水供应状况得到全面改善之前,应尽快研制出副伤寒疫苗。  相似文献   
107.
普外科住院患者营养状况评价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目的 调查本院 2 0 0 2~ 2 0 0 3年间普外科住院患者的营养状况。方法 采用多项营养评价指标测定 4 0 12例非急诊住院患者营养状况 ,分析年龄、疾病等因素与营养状况之间关系。结果 各项指标进行营养评价得出本院普外科非急诊患者营养不良的发生率分别是 :BMI 2 1 3% ,TSF5 0 6 % ,MAC 2 0 5 % ,AMC 2 1 2 % ,SGA 38 0 % ,MNA 2 0 8% ,ALB 2 4 2 % ,PA 35 4 % ,TLC 5 5 8%。 >6 0岁组老年患者、消化道疾病患者及恶性肿瘤患者营养不良发生率分别高于≤ 6 0岁患者、消化道外疾病患者及良性疾病患者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本院普外科住院患者的营养不良发生率为 2 0 5 %~ 5 5 8% ,不同的营养评价指标得出的营养不良发生率不同。  相似文献   
108.
市场机制下政府调节与医疗管制制度框架的构建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医疗机构分类管理的政策确定了我国医疗服务的市场取向.我国医疗市场服务因其特殊的技术经济特点也存在一般意义上的市场失灵,使政府管制这一非市场治理机制的产生与存在成为必要,以弥补与矫正市场缺陷,保证医疗服务市场的规范运行和卫生改革的顺利推进.  相似文献   
109.
目的 观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合并哮喘大鼠模型气道炎症的变化及补肾益气中药对大鼠气道炎症的干预作用。  相似文献   
110.
清纤方抗实验性大鼠肝纤维化的作用研究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清纤方抗肝纤维化的治疗机制。方法:利用CCl4制备肝纤维化Wistar大鼠模型,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清纤方组、秋水仙碱组。治疗8周后,用HE和Masson染色观察肝纤维化的形成,免疫组化检测Ⅰ、Ⅲ胶原,RT-PCR检测肝组织中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mRNA的表达。结果:Ⅰ、Ⅲ胶原和TGF-β1mRNA的表达在治疗组均明显减少。结论:清纤方能有效减轻肝纤维化大鼠的肝脏损伤及纤维化程度,其机制可能与抑制肝内TGF-β1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