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155篇
  免费   3757篇
  国内免费   2330篇
耳鼻咽喉   341篇
儿科学   622篇
妇产科学   268篇
基础医学   2151篇
口腔科学   670篇
临床医学   4660篇
内科学   3603篇
皮肤病学   378篇
神经病学   737篇
特种医学   1646篇
外科学   3259篇
综合类   10779篇
现状与发展   12篇
预防医学   4285篇
眼科学   333篇
药学   4855篇
  46篇
中国医学   3914篇
肿瘤学   1683篇
  2024年   136篇
  2023年   505篇
  2022年   1221篇
  2021年   1441篇
  2020年   1257篇
  2019年   661篇
  2018年   756篇
  2017年   1010篇
  2016年   816篇
  2015年   1439篇
  2014年   1872篇
  2013年   2392篇
  2012年   3527篇
  2011年   3574篇
  2010年   3279篇
  2009年   2947篇
  2008年   3180篇
  2007年   2981篇
  2006年   2618篇
  2005年   2154篇
  2004年   1666篇
  2003年   1326篇
  2002年   961篇
  2001年   932篇
  2000年   708篇
  1999年   298篇
  1998年   70篇
  1997年   60篇
  1996年   54篇
  1995年   44篇
  1994年   41篇
  1993年   28篇
  1992年   17篇
  1991年   22篇
  1990年   22篇
  1989年   17篇
  1988年   16篇
  1987年   19篇
  1986年   14篇
  1985年   12篇
  1984年   8篇
  1982年   8篇
  1965年   13篇
  1964年   17篇
  1963年   14篇
  1962年   10篇
  1959年   12篇
  1958年   14篇
  1957年   14篇
  1956年   8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通过缩聚反应制备聚乙二醇-柠檬酸共聚物(PEGCA),通过密炼制备了PEGCA与聚乳酸(PLA)的共混物,研究了PEGCA对共混物的形貌结构、热性能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PEGCA与PLA部分相容,PEGCA呈球状颗粒分散在PLA基体中。PEGCA对PLA有良好的增韧效果,当PEGCA质量分数为15%时,材料的断裂伸长率提高到327.9%,冲击强度提高到63.0 J/m。同时利用空穴化理论解释PEGCA增韧PLA的机理,用临界韧带厚度理论和J积分定量描述增韧的效果。  相似文献   
992.
用共沉淀法制备油酸钾改性的Zn2+、Al3+层状双氢氧化物(Zn/Al-LDH),以环己酮为溶剂,用溶液插层法制备了Zn/Al层状双氢氧化物-聚氯乙烯(PVC)纳米复合物。采用傅里叶红外(FT-IR)、X-射线衍射(XRD)、透射电镜(TEM)对复合材料的结构及形貌进行了表征,并用热分析仪、万能试验机和紫外分光光度计研究了复合物的热稳定性能、拉伸性能和紫外吸收性能。结果表明:Zn/Al-LDH纳米片层无序分散在PVC基体中;Zn/Al-LDH对PVC低温时的骨干脱氯化氢有促进作用;与PVC膜相比,复合膜的分解温度降低,高温碳化温度升高,复合膜的拉伸强度及断裂伸长率得到提高,在300~380 nm具有一定的紫外吸收性能。  相似文献   
993.
目的:观察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反义寡核苷酸(AODN)对大鼠肺成纤维细胞增殖、转化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分离成年大鼠肺成纤维细胞,分为4组:对照组(未转染肺成纤维细胞);TGF-β1组(未转染肺成纤维细胞+5ng/ml TGF-β1刺激);TGF-β1+AODN组(转染AODN肺成纤维细胞+5ng/ml TGF-β1刺激);TGF-β1+RODN(正义寡核苷酸)组(转染RODN肺成纤维细胞+5ng/ml TGF-β1刺激)。每组设3复孔,并作细胞爬片,镜下计数肺成纤维细胞数量,绘制生长曲线。MTT比色法测定肺成纤维细胞增殖率。免疫细胞化学方法检测肌成纤维细胞特异性标志物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通过ELISA法检测培养液中bFGF、CTGF及Ⅰ型胶原蛋白含量。用RT-PCR法分析肺成纤维细胞Smad3 mRNA、Smad7 mRNA、Ⅰ型胶原mRNA表达水平。结果:1细胞计数显示:TGF-β1+RODN组各时段成纤维细胞的数目均较对照组、TGF-β1组、TGF-β1+AODN组明显增多(P<0.05);TGF-β1+AODN组中成纤维细胞增殖数比TGF-β1组明显减低(P<0.05)。2MTT结果显示:TGF-β1+RODN组肺成纤维细胞光密度值明显高于对照组、TGF-β1组、TGF-β1+AODN组(P<0.05);TGF-β1+AODN组中肺成纤维细胞光密度值明显比TGF-β1组减低(P<0.05)。3免疫细胞化学染色结果显示:TGF-β1+RODN组肺成纤维细胞与对照组、TGF-β1组、TGF-β1+AODN组比较,α-SMA染色的平均光密度值(IOD)明显增加(P<0.05);TGF-β1+AODN组中肺成纤维细胞α-SMA染色的平均光密度值(IOD)比TGF-β1组明显减低(P<0.05)。4 ELISA法检测结果显示:在TGF-β1+RODN组肺成纤维细胞培养液中bFGF、CTGF及Ⅰ型胶原蛋白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TGF-β1组、TGF-β1+AODN组(P<0.05);TGF-β1+AODN组肺成纤维细胞培养液中bFGF、CTGF及Ⅰ型胶原蛋白含量比TGF-β1组明显减低(P<0.05)。5RT-PCR法检测结果显示:在TGF-β1+RODN组肺成纤维细胞Smad3mRNA及Ⅰ型胶原蛋白mRNA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TGF-β1组、TGF-β1+AODN组(P<0.05);TGF-β1+AODN组肺成纤维细胞Smad3mRNA及Ⅰ型胶原蛋白mRNA表达明显比TGF-β1组明显减低(P<0.05);TGF-β1+RODN组肺成纤维细胞Smad7mRNA表达明显低于对照组、TGF-β1组、TGF-β1+AODN组(P<0.05);TGF-β1+AODN组肺成纤维细胞Smad7 mRNA表达比TGF-β1组明显增加(P<0.05)。结论:bFGF反义寡核苷酸可抑制肺成纤维细胞的增殖、转化及胶原合成,bFGF反义寡核苷酸可能通过下调TGF-β1-Smad信号通路来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994.
目的 观察泪腺炎患者血清中雌二醇(estradiol,E2)、睾酮(testosterone,T)、泌乳素(prolactin,PRL)水平的变化,并探讨这种变化与血清中γ-干扰素(γ-interferon,γ-IFN)、白细胞介素4(interleukin-4,IL-4)变化的关系.方法 收集42例2013年11月至2014年10月我院确诊为泪腺炎的患者炎症期(炎症期组)与炎症缓解期(缓解期组)的血清,40例同年龄段于我院体检的正常人血清作为正常对照组,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中E2、T、PRL的水平,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清中γ-IFN、IL-4水平.结果 泪腺炎患者炎症期组血清E2、PRL水平分别为(64.12±35.92) ng·L-1和(17.63±8.59) μg·L-1,显著高于缓解期组的(43.16 ±26.57)ng·L-1和(10.30±5.59) μg·L-1及正常对照组的(41.92±21.68)ng·L-1和(9.08±2.61) μg·L-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炎症期组与缓解期组血清T分别为(0.80±1.36) μg·L-1和(0.79±1.42) μg·L-1,与正常对照组的(1.76±2.49) μg·L-1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 <0.05).炎症期组血清γ-IFN、IL-4水平分别为(353.12±108.36)ng·L-1和(1200.43±314.69)ng·L-1,显著高于缓解期组的(192.68±43.16)ng·L-1和(919.38±227.16)ng·L-1及正常对照组的(190.93±36.40)ng·L-1和(853.37±172.31)ng·L-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E2与γ-IFN、IL-4水平呈正相关(均为P<0.05);T与γ-IFN、IL-4水平呈负相关(均为P<0.05);PRL与γ-IFN、IL-4水平呈正相关(均为P<0.05).女性患者炎症期组血清γ-IFN水平为(344.46±112.06)ng·L-1,高于男性的(292.98±71.27)ng·L-1(P<0.05),E2/T比值为665.36,明显高于男性的13.91(P <0.05).结论 泪腺炎患者血清中性激素E2、PRL的升高、T的降低及E2/T比例失调可能介导Th1、Th2细胞免疫通路的平衡紊乱从而致病.女性体内高水平的雌激素可能是导致女性易患自身免疫性疾病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995.
目的分析不同生殖异常男性染色体异常和染色体多态的发生率,探讨染色体数量、结构异常与临床效应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09年6月至2011年6月贵阳医学院附属医院就诊的生殖异常男性1 200例,对患者进行病史采集、体格检查、精液常规分析、G显带染色体核型分析。结果 1 200例患者中无精子症85例(7.1%),少弱畸精子症77例(6.4%),习惯性流产97例(8.1%),不明原因不育35例(2.9%);检出染色体异常122例(10.2%),其中数量异常53例(4.4%),结构异常57例(4.8%),反转性别12例(1.0%);染色体多态216例(18.0%);无精子症患者中Y染色体异常发生率为28.2%;少弱精子症和习惯性流产与Y染色体异常和染色体的易位、倒位密切相关。结论生育异常与染色体核型异常有着密切的关系,对生育异常患者进行染色体核型分析,有利于临床诊断,也可为遗传咨询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96.
目的探究广东省某地区不同年龄段人群镉负荷水平,利用基准剂量法评估不同年龄段人群尿NAG及尿β2MG相应的尿镉参考剂量,以此对不同年龄段人群尿镉可接受阈值进行研究。方法对该地区开展基于大样本人群调查的环境流行病学研究,采集当地常住居民的尿液样本,共获得872例(男性375例,女性497例)有效样本。并以我国环境镉污染健康危害区判定标准值为肾功能损害发生临界值,应用BMDS软件对不同年龄段人群进行尿镉基准剂量估算。结果以尿NAG为效应指标的BMDL值为低年龄组4.25μg/g肌酐,高年龄组4.05μg/g肌酐;以尿β2MG为效应指标的BMDL值为低年龄组1.70μg/g肌酐,高年龄组1.58μg/g肌酐。结论在镉污染健康风险评价中,尿β2MG比尿NAG更为敏感,高年龄组人群尿镉可接受阈值低于低年龄组。在长期镉暴露过程中,高年龄组人群可能比低年龄组人群更容易发生肾功能损害。  相似文献   
997.
目的观察司来吉兰对帕金森病(PD)模型大鼠黑质纹状体内酪氨酸羟化酶(TH)及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DNF)表达的影响,探讨司来吉兰对多巴胺能神经元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 72只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司来吉兰组,每组均设4 d和8 d 2个亚组,各12只。模型组和司来吉兰组采用颈背部皮下注射鱼藤酮制备PD模型,对照组皮下注射等体积葵花油。之后司来吉兰组每日灌胃咪多吡0.5 mg/kg,模型组和对照组每日灌胃等体积生理盐水,4 d和8 d组分别连续灌胃4 d和8 d。采用免疫组化法和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黑质纹状体TH和GDNF表达水平。结果免疫组化法和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结果均显示,对照组大鼠黑质纹状体可见多量TH阳性细胞表达和少量GDNF阳性细胞表达,8 d和4 d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模型组TH和GDNF阳性细胞表达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5),8 d和4 d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司来吉兰组TH阳性细胞表达低于对照组而高于模型组,GDNF阳性细胞表达高于对照组和模型组(均P<0.05),且8 d组均高于4 d组(均P<0.05)。结论司来吉兰可减轻PD模型大鼠黑质纹状体多巴胺能神经元的损伤,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增加GDNF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998.
目的探讨围术期强化阿托伐他汀治疗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及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选择因AMI行急诊PCI的患者65例,其中男32例,女33例,平均年龄(70.62±6.49)岁。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标准组32例:术前顿服阿托伐他汀20 mg,术后继续予阿托伐他汀20 mg/24 h口服;强化组33例:术前顿服阿托伐他汀40 mg,术后继续予阿托伐他汀40 mg/24 h口服。所有患者分别于治疗前和PCI术后72 h抽取空腹肘正中静脉血,检测Lp-PLA2、白细胞介素(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丙氨酸转氨酶(ALT)及天冬氨酸转氨酶(AST)水平。结果标准组与强化组治疗前血清Lp-PLA2、IL-6、TNF-α、ALT及AST基线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PCI术后Lp-PLA2、IL-6及TNF-α水平较术前均升高,且标准组较强化组升高更明显(均P<0.05);ALT及AST较术前升高(P<0.05),但2组PCI术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围术期强化阿托伐他汀治疗更能显著减轻AMI患者急诊PCI术后急性期机体炎症反应,稳定斑块,且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999.
目的 了解2013年深圳市居民死因及特征,为评价深圳市居民死亡风险,采取合适的疾病预防和控制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建立深圳市死亡登记报告系统,并在深圳市殡仪馆设立死亡登记点进行登记核实,采用描述性统计方法分析深圳市2013年居民的粗死亡率、死因构成及特征.结果 2013年深圳市居民的粗死亡率为112.23/10万,其中男性(133.66/10万)高于女性(88.28/10万);户籍人口(138.08/10万)高于非户籍人口(101.57/10万).死因前5位是循环系统疾病、恶性肿瘤、伤害、呼吸系统疾病和死因诊断不明疾病.不同年龄组的死因有差异.结论 深圳居民死亡率低于全国,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和伤害是深圳市居民死亡的主要原因,应采取切实预防控制措施,开展健康教育及促进,降低居民死亡率.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 了解2004-2013年安徽省医疗机构丙型病毒性肝炎(hepatitis C,HC,简称丙肝)诊断能力的变化,分析其对丙肝病例报告的影响,并预测丙肝报告发病趋势.方法 对2004-2013年安徽省丙肝网络报告病例数与具有分型诊断能力的医疗机构数进行线性相关分析,并对各级医疗机构报告丙肝病例构成比进行x2趋势检验.结果 至2013年,省级医疗机构已全部具有丙肝分型诊断能力,市、县区和乡级具有丙肝分型诊断能力的报告单位分别占应报医疗机构数的96.43%、77.09%和13.30%.2004-2013年,安徽省丙肝报告医疗机构数增加与报告发病数上升呈正相关(r =0.992,P<0.001).结论 安徽省丙肝报告病例数上升与医疗机构诊断能力提升有关,且安徽省市、县区和乡级医疗机构丙肝报告病例数在未来将继续上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