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6336篇
  免费   30144篇
  国内免费   18169篇
耳鼻咽喉   3028篇
儿科学   5137篇
妇产科学   1861篇
基础医学   19455篇
口腔科学   5806篇
临床医学   38513篇
内科学   28989篇
皮肤病学   3466篇
神经病学   7232篇
特种医学   11809篇
外国民族医学   22篇
外科学   29828篇
综合类   86669篇
现状与发展   84篇
一般理论   4篇
预防医学   35652篇
眼科学   4062篇
药学   38914篇
  411篇
中国医学   29176篇
肿瘤学   14531篇
  2024年   876篇
  2023年   3561篇
  2022年   8990篇
  2021年   11918篇
  2020年   10608篇
  2019年   5933篇
  2018年   6329篇
  2017年   8657篇
  2016年   6719篇
  2015年   12049篇
  2014年   16109篇
  2013年   20005篇
  2012年   28574篇
  2011年   30349篇
  2010年   26902篇
  2009年   24503篇
  2008年   25241篇
  2007年   24225篇
  2006年   21827篇
  2005年   17848篇
  2004年   12802篇
  2003年   11160篇
  2002年   8684篇
  2001年   7631篇
  2000年   5795篇
  1999年   2356篇
  1998年   799篇
  1997年   747篇
  1996年   623篇
  1995年   526篇
  1994年   520篇
  1993年   301篇
  1992年   253篇
  1991年   191篇
  1990年   196篇
  1989年   127篇
  1988年   100篇
  1987年   107篇
  1986年   89篇
  1985年   71篇
  1984年   49篇
  1983年   37篇
  1982年   53篇
  1963年   17篇
  1962年   18篇
  1958年   13篇
  1956年   16篇
  1955年   16篇
  1954年   12篇
  1949年   1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CD44v6、P27蛋白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乳腺癌中CD44v6、p27蛋白表达的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65例乳腺癌中CD44v6、p27蛋白表达。结果 65例乳腺癌中CD44v6、p27蛋白表达总阳性率分别为58.4%、38.4%。CD44v6蛋白阳性表达率与乳腺癌组织学类型、腋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P<0.05,P<0.01),与预后呈负相关(P<0.01),与组织学分级无明显相关性(P>0.05);p27蛋白阳性表达与乳腺癌组织学类型、组织学分级及腋淋巴结转移呈负相关(P<0.05),与预后呈正相关(P<0.05)。结论 CD44v6、p27蛋白表达与乳腺癌浸润、转移及预后显著相关,检测乳腺癌中CD44v6、p27蛋白表达水平,对判断乳腺癌恶性程度、复发转移潜能,评估患者预后及术后选择合理治疗方案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92.
放射性脑损伤是放射治疗的严重的并发症,其与脑肿瘤复发的鉴别诊断非常困难,目前主要依靠影像学诊断,核磁共振弥散加权像、磁共振波谱、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体层显像、单光子发射计算机体层显像等被认为对于鉴别诊断有一定的帮助,但其敏感性和特异性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最终确诊依赖标本的组织学检查。  相似文献   
993.
目的 从大容量噬菌体抗体库中筛选人源性抗地高辛抗体,并构建双体抗体.方法 以固相化的地高辛对构建的大容量噬菌体抗体库进行筛选,3~4轮后挑取克隆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方法鉴定其特异性,对抗地高辛阳性抗体克隆进行DNA指纹分析及测序分析.选取活性好的克隆进行改造,构建双体抗体.结果 在抗体库的筛选过程中可见到明显的富集现象,获得了4株可与地高辛特异性结合的人源抗体,经DNA指纹分析及测序分析证明为不同克隆基因,阳性克隆的可变区基因轻链均属于λ第一亚群,重链分别属于第三和第四亚群.选取4号克隆进行基因改造,构建双体抗体表达载体,获得了活性较好的双体抗体.结论 利用噬菌体抗体技术获得了人源性抗地高辛抗体,并改造成应用前景较好的双体抗体,可能为临床诊断及治疗洋地黄类药物中毒提供具有实用价值的人源抗体.  相似文献   
994.
目的探讨家兔门静脉栓塞后同侧肝细胞凋亡及对侧肝叶增生的最佳时间。方法健康家兔40只,随机分成5组,每组8只。一组做对照,余剖腹细针穿刺行肝右叶选择性门静脉栓塞。分别于栓塞前、栓塞后第3、7、14、21天各处死1组,依次为A、B、C、D、E组。处死后测量肝左、右叶体积,右肝取病理切片观察肝细胞凋亡、坏死情况及肝功能改变。结果栓塞后肝右叶体积逐步减少,A到E组平均体积分别为46.4、46.0、44.4、42.0、39.7 cm~3。肝左叶体积逐步增大,A到E组平均体积分别为54.0、54.5、56.3、61.7、63.9 cm~3。剩余肝比例逐步增加,A到E组分别为53.8%、54.2%、55.9%、59.0%、61.0%。肝细胞凋亡指数A到E组分别为8.1%、12.2%、19.4%、20.1%、14.2%。结论选择性门静脉栓塞可引起同侧肝叶萎缩及诱导肝细胞凋亡和对侧肝叶体积代偿性增生,最佳时间为7~14 d。  相似文献   
995.
目的探讨旋转DSA三维重建成像(3DDSA)在动脉瘤瘤颈大小测量中的价值,并与常规DSA(2DDSA)进行比较,为动脉瘤的栓塞提供更加丰富更加准确的信息。方法对在2DDSA检查中发现的14例动脉瘤的瘤颈进行常规测量,又分别将进行旋转血管造影和3DDSA成像后对动脉瘤的瘤颈进行测量。结果3DDSA与2DDSA在动脉瘤瘤颈的测量上存在一定的差异,3DDSA比较2DDSA在动脉瘤瘤颈的显示上有更多的角度显示的更加清晰,测量数据更加丰富。结论3DDSA比2DDSA能够显示动脉瘤更多的瘤颈,尤其是动脉瘤的最大颈,对介入手术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996.
目的:观察实验性冲击波负压(BUP)暴露对豚鼠耳蜗外毛细胞内游离钙浓度([Ca2 ]i)的影响。方法: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下,用钙敏荧光探针Fluo-3作为指示剂,观察豚鼠暴露中等强度实验性BUP后耳蜗外毛细胞[Ca2 ]i的变化。结果:中等强度BUP暴露后8 h,至暴露后24 h和3 d稍有回落,但仍高于正常对照组。上述这些变化与听性脑干反应阈值的升高是一致的。结论:豚鼠暴露中等强度性BUP可引起耳蜗外毛细胞内[Ca2 ]i的明显增高,且可能是听功能损害的主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997.
Straub Rotarex System血栓旋切器治疗动脉血栓栓塞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Straub Rotarex System血栓旋切器治疗动脉血栓栓塞的疗效及应用价值。方法9例下肢动脉栓塞的患者,其中动脉栓塞4例,股动脉栓塞3例,髂动脉栓塞1例,髂动脉闭塞合并动脉栓塞1例。栓塞原因5例为动脉硬化,4例为心脏栓子脱落;病程1 d~5个月;栓塞长度为5~13 cm;对1例左髂动脉闭塞及动脉栓塞患者先行左髂动脉血管内扩张成形及支架置入术后再对动脉血栓行旋切治疗,8例动脉栓塞患者直接采用血管内血栓旋切治疗,对其中2例旋切治疗术后血管狭窄>50%的患者行球囊扩张治疗。术后给予抗凝、抗感染治疗1周。结果9例患者顺利完成了血栓旋切、球囊扩张及支架置入治疗,血栓被清除、血管狭窄消失、血流恢复正常,未出现并发症。结论StraubRotarex血栓旋切器治疗动脉血栓栓塞是一种安全、高效的新方法,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98.
PCR-ELISA检测弓形虫实验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建立快速、敏感、特异、稳定的PCR—ELISA方法,并用其检测感染动物体内的弓形虫。方法将生物素标记的PCR产物与地高辛标记的特异性探针杂交,再通过酶免显色反应测出OD值。以判断弓形虫感染情况。测定该方法的敏感性、特异性及稳定性。再分别以10^4、10^3弓形虫RH株速殖子腹腔接种小鼠。取全血、肝组织用PCR—ELISA检测小鼠感染情况。结果本实验中,PCR-ELISA方法的检测闻值为20fg弓形虫DNA,其灵敏度是电泳法的10倍,并且与人、小鼠、疟原虫、旋毛虫等DNA均无交叉反应。同一样本重复测试5次,结果经统计学检验,一致性良好(Alpha=0.72)。检测感染动物肝组织及全血标本,10^4、10^3组分别在感染后第二d、第三d即可测出阳性,两种标本的阳性检出效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PCR—ELISA是一种快速、敏感、特异、稳定的检测方法,可试用于临床弓形虫病的诊断及流行病学调查。  相似文献   
999.
急性胰腺炎恢复期并Wernicke脑病一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男,34岁。大量饮酒后出现剑突下疼痛,伴恶心、发热,体温最高达38.5℃,发病3天入住当地医院治疗,诊断为“急性胰腺炎”。经禁食、胃肠减压、抑制胰酶分泌、抑酸、抗感染治疗,3天后疼痛明显减轻,血淀粉酶恢复正常、尿淀粉酶仍高于正常值。维持原治疗,治疗16天后,自觉上述症状消失后拔除胃管,但化验检查发现尿淀粉酶高(1294u/L),1天后再次留置胃管行胃肠减压,治疗33天后拔除胃管。出现头晕、恶心呕吐,呕吐物为胃内容物,予以“吗丁啉、思密达、多酶片”等药物对症治疗,效差。治疗38天后出现复视、视物不清、耳鸣,为进一步诊治,以“尿淀粉酶升高42天,呃逆1天,复视、乓鸣5天”为主诉入住我院。  相似文献   
1000.
2005年精神药品处方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率红莉  陈玉辉 《中国民康医学》2006,18(24):1019-1020
目的:了解各类精神疾病所占比例及相应用药情况。方法:采用各占疾病比例、金额排序及用药频度分析方法,对抗精神病药的应用情况进行分析。结果:精神分裂症在各类精神疾病中居首位,传统抗精神病药氯氮平用量和新一代抗精神病药利培酮(维思通)的DDDs居首位。结论:新一代抗精神病药利培酮(维思通)年度金额居首位。而价格便宜的氯氨平仍是目前使用数量最多的抗精神病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