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7篇
  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6篇
内科学   12篇
综合类   68篇
预防医学   8篇
中国医学   4篇
肿瘤学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5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12篇
  1984年   7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3篇
  1978年   1篇
  1975年   1篇
  197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1 毫秒
11.
人类和哺乳动物的胸腺分泌几种多肽激素,总称为胸腺素。适些多肽激素参与机体的细胞免疫反应。近年来,胸腺素巳试用于儿童免疫缺陷性疾病,病毒性感染、恶性肿瘤等多种疾病的治疗。已证明胸腺素对人体无毒性,能部份恢复病人的细胞免疫功能,也能使部份病人的病情得到控制或改善。  相似文献   
12.
我们检测了1316例肝血流图,其结果显示:1.肝内微循环病变较严重的慢性肝炎病人预后较差。临床上好转的病人其肝血流图显示肝内微循环亦改善;2.肝内微循环病变较严重的急,慢性肝炎易发展为重症肝炎;3.肝硬变的肝内微循环病变较肝炎的严重;而肝癌的肝内微循环病变较肝硬变严重。4.肝内微循环病变较严重的肝癌患者存活期较短。我们考虑疏通肝内微循环能加速肝炎康复,对肝癌的防治也有帮助。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热休克诱导人肝癌HepG22细胞热休克蛋白70(HSP70)和P-糖蛋白(P-gp)随时间的表达规律,并研究应用槲皮素(Qu)对二表达的抑制效应。方法:(1)使用恒温水浴法42℃热休克HepG2细胞90min;(2)采用免疫细胞化学法,流式细胞术检测热休克前,热休克后2,4,8,12,24h时HSP70和P-gp的表达规律,以及热休克前1h应用槲皮素在热后4h二的表达。结果:(1)42℃热休克诱导HepG2细胞,HSP70表达增多,“核内迁移”,阳性细胞数升高,4h达到最高(11.47%),较对照组(6.64%)升高近2倍(P<0.005),24h后回落到低值,细胞核内表达减少;P-gp阳性细胞数随HSP70升高后升高,12h达到最高值(96.31%),较对照组(33.95)升高近3倍(P<0.005),24h回落到低值,同时,细胞内低水平的HSP70表达在细胞质中,少部分在细胞核内。(2)热休克前应用槲皮素能有效抑制热2休克诱导HSP70和P-gp的过量表达,槲皮素并能有效抑制二内在表达,以100-200μmol/L Qu作用明显(P<0.005),呈浓度剂量效应。结论:(1)热休克可能诱导HepG2细胞HSP70和P-gp的过量表达,P-gp与HSP70具有相关关系;(2)槲皮素可能在转录水平上抑制HepG2细胞HSP70和P-gp的合成。  相似文献   
14.
用268例肝炎病历资料建立数学模型。通过电子计算机作回归分析,从68项临床资料中筛选出22项与重症肝炎发病关系较大的因素,并建立了预报方程式。22项因素中凝血酶元时间异常、肝血流图异常和血尿素氮异常等起着主要的作用。其次尿红细胞、血小板减少、腹胀、合并细菌感染、尿蛋白、末梢血白细胞增加、体温升高、下肢浮肿、呕吐、出血、尿白细胞、嗜酒史、脉搏快、血红蛋白减少、血清胆红素增加、末梢中性  相似文献   
15.
自广医附二院83年报导省内首例流行性出血热(EHF)以来,已引起各医疗单位重视。兹将我院84年三、四月间收治的本市三例经双相间接荧光试验(IFAT)证实的病例报告如下: 一、一般资料女性二例,男性一例。年龄21~36岁。职业均是工人。二例住越秀区,一例住海珠区,住处常有老鼠出没。均在三、四月间发病,起病前两个月未在野外生活或作业。  相似文献   
16.
材料和方法为了探讨实时灰阶超声断层显象(B型超声)对实验性动物肝癌的显示能力,我们应用我院传染病和流行病教研室以三甲基奶油黄(3'-me-DAB)喂养了5~6个月、体重在150~250g的雄性大白鼠20只和来经致癌的正常大白鼠、体重亦在150~250g之间作为对照研究,以B型超声显象仪在该两批大白鼠体表进行直接探查,同时用A型超声诊断仪进行对比观察,在探查时详细记录大白鼠的肝脏最大径和超声图象,  相似文献   
17.
七十年代,国外先后开展了若干AFP血清对肝细胞癌的抑制作用的基础医学研究,为了探索抗AFP血清对肝细胞癌的治疗作用,两年来,我们在实验性大白鼠肝细胞癌研究的基础上,进行了抗大白鼠AFP血清对大白鼠肝细胞癌的抑制作用实验性研究,现将研究简报于下。  相似文献   
18.
迁延慢性肝炎目前仍乏满意的治疗方案。一九七三年四月至一九七八年四月,我们以中药治疗为主,探讨提高本病疗效的方法。首先采用中医辨证分型论治,观察治疗二百一十一例,获得一定的疗效,在此基础上,又以西医“辨病”与中医“辨证”相结合——病证辨治的方法,观察治疗一百例,疗效获得进一步提高,现把探讨的结果整理如后.  相似文献   
19.
20.
目的:探讨肝纤维化指标包括透明质酸(HA),Ⅲ型前肢原(PCⅢ),层连蛋白(LN)及Ⅳ型胶原(Ⅳ-C)等与慢性肝病的关系。方法:应用放免法检潮103例慢性乙型肝炎,42例肝细胞癌和64例肝炎肝硬变患者及40例正常人的HA、PCⅢ、LN和Ⅳ-C的值。结果:慢性乙型肝炎轻、中、重度病人此4项血清学指标依次升高;慢性肝炎(重度)、肝硬变、肝细胞癌患者4项指标均有明显升高。结论:慢性乙型肝炎(重度)、肝炎肝硬变和肝细胞癌患者与肝纤维化有密切关系;联合检测HA、PCⅢ、LN和Ⅳ-C 4项指标,有助于慢性肝病肝纤维化的诊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