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4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0篇
预防医学   9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4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1.
12.
13.
目的探讨早产儿出生月份的分布规律。方法利用圆形分布法对陕西部分地区2010-2012年调查的早产儿出生时间进行聚集性分析。结果调查陕西省2010-2012年生育的育龄妇女21646例,共出生早产儿670例。早产儿的出生有时间聚集性(P<0.05),早产在11月中旬高发。结论预产期在秋冬季的孕妇应警惕早产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15.
目的 分析结核病患者的耐药情况及危险因素,为耐药结核病的预防及控制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肺结核治疗定点医院1 201例住院结核病患者相关资料及其结核分枝杆菌药敏资料,采用描述流行病学分析方法进行分析,并采用单、多因素分析方法对结核分枝杆菌耐药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1 201例肺结核患者中男性829例(69.03%),女性372例(30.97%)。年龄6~88岁,平均(40.2 ± 18.7)岁。初治患者1 065例(88.68%),复治患者136例(11.32%)。初治患者总耐药率(27.89%)低于复治患者总耐药率(6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初治患者和复治患者任何药物的耐药率、耐多药率和广泛耐药率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初治患者的耐药危险因素为抗结核治疗史(OR=1.777)和合并糖尿病(OR=1.568)。复治患者的耐药危险因素是治疗≥2次(OR=3.428)、居住在村镇(OR=3.053)和年龄41~60岁(OR=2.866)。结论 该地区肺结核患者耐药率较高,复治患者耐药率高于初治患者,初治患者和复治患者耐药影响因素不同,应针对不同患者类型采取相应治疗及控制措施,避免患者产生耐药。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测定不同产地白英多糖的含量,为白英的质量评价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利用水提醇沉法从白英中提取得到多糖,采用苯酚-硫酸法测定3个产地白英的多糖含量.结果 不同产地白英多糖含量分别为:安徽1.66%,浙江1.84%,江苏1.62%.结论 苯酚-硫酸法简便、快速、准确、重现性好,适合测定白英中多糖含量,不同产地白英多糖的含量差异不大,为白英的质量评价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语言发育迟缓患儿发病的危险因素,为预防幼儿语言发育迟缓提供理论基础。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至2022年3月在西北妇女儿童医院儿童保健科就诊的207例儿童的临床资料。根据早期语言发育进程量表测评结果,提示异常者为病例组(n=81),提示正常者为对照组(n=126),采用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分析引起幼儿语言发育迟缓的危险因素。结果 单因素分析显示,病例组的剖宫产率高于对照组(64.20%vs.41.27%,χ2=10.368,P<0.05);Gesell发育量表的适应性、大运动、精细动作、个人-社交得分病例组均低于对照组(Z值分别为-5.852、-6.354、-3.855、-9.626,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Gesell发育量表的个人-社交与幼儿语言发育迟缓的发生明显相关(OR=0.85,95%CI:0.81~0.89,P<0.05)。结论 个人-社交分数低可能是儿童语言发育迟缓发生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8.
雷倩  沙静涛 《河北中医》2020,42(4):554-557
目的观察消肿促愈汤溻渍治疗肛周脓肿术后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的影响。方法将60例肛周脓肿术后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2组均行术后常规治疗,治疗组30例加用消肿促愈汤溻渍治疗,对照组30例加用0. 9%氯化钠注射液溻渍治疗。2组均治疗3周后统计疗效,比较2组术前及治疗3、7 d后血清hs-CRP及IL-6水平变化情况,比较2组治疗7 d时伤口创面分泌物分级(包括无、少量、中量及大量)情况,比较2组创面完全愈合所需时间情况。结果治疗组愈显率76. 67%(23/30),对照组愈显率66. 67%(20/30),治疗组愈显率高于对照组。2组治疗3、7 d后血清hs-CRP及IL-6水平与本组术前比较均明显降低(P 0. 05),且治疗组治疗7 d血清hs-CRP及IL-6水平低于对照组同期水平(P 0. 05)。2组治疗7 d后创面分泌物分级情况及创面完全愈合所需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组创面分泌物少于对照组,疮面完全愈合所需时间短于对照组。结论消肿促愈汤溻渍对肛周脓肿术后创面愈合具有明显促进作用,可有效降低血清hs-CRP及IL-6水平,抑制炎性反应,减少创面分泌物,缩短创面完全愈合时间,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单核细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值(MHR)对阵发性心房颤动(房颤)患者导管消融术后复发的预测价值。方法连续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于武汉大学中南医院行导管消融术的阵发性房颤患者164例。房颤复发定义为消融3个月后发生持续30 s以上的快速房性心律失常。根据消融术前的MHR水平将患者分为MHR≤0.54组和MHR0.54组,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Cox回归分析探究影响房颤复发的因素。结果平均随访时间为(18.9±7.7)月,期间共53例(32.3%)患者复发。MHR0.54组患者的房颤复发率为43.9%(36/82),而MHR≤0.54组患者为20.7%(17/8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Log-rank P0.01)。Pearson相关性分析表明,MHR水平与房颤病程、左房内径和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呈正相关。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表明,MHR(HR=1.62,95%CI:1.13~2.13;P0.01)、左房内径(HR=1.40,95%CI:1.05~1.86;P=0.021)和早期复发(HR=2.13,95%CI:1.25~3.63;P0.01)是消融术后房颤复发的独立预测因素。结论阵发性房颤导管消融术前的MHR水平与术后复发密切相关,可作为预测房颤复发的指标。  相似文献   
20.
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行人工气腹后,因心排量下降、外周阻力升高[1],可影响患者的心血管系统功能;而瑞芬太尼为阿片类镇痛药,对插管应激和心血管反应具有良好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