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5篇
  免费   29篇
  国内免费   3篇
儿科学   2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6篇
临床医学   21篇
内科学   10篇
神经病学   4篇
特种医学   6篇
外科学   10篇
综合类   32篇
预防医学   138篇
药学   5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53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目的分析心理社会因素对HIV阳性者情绪障碍的影响,为开展心理干预提供依据。方法简单抽取感染HIV的既往病例250例,利用流调中心用抑郁量表(CES-D)、焦虑自评量表(SAS)、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S)、应对方式问卷、艾滋病认知评定量表(AQ)及艾滋病压力量表收集相关资料,对数据进行相关、回归分析。结果 HIV阳性者的抑郁、焦虑得分均值显著高于正常人群(P〈0.001)。AIDS相关压力分别解释抑郁、焦虑总变异的比例最大(54.1%、41.2%),自责和解决问题均与两种情绪相关,威胁和客观支持仅与抑郁相关(P〈0.01);此外,经济状况(月收入)也与焦虑有关。结论 HIV阳性者的抑郁、焦虑程度均显著高于正常人,可针对多种心理社会因素开展干预,促进阳性者的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92.
目的 探讨广州市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的现状以及相关因素.方法 采用自编问卷和Mashach 职业倦怠量表对广州市10所高校500名高校辅导员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被调查人员中有效回答问卷449份(89.8%);情绪衰竭、玩世不恭、个人成就感维度上得分大于3分的被调查者比例分别为19.2%、8.9%、30.7%;有46.5%的被调查者至少有1个维度得分大于3分,其中有36.1%、8.7%、1.8%的被调查者分别有1、2、3个维度的得分大于3分;出现情绪衰竭的相对危险度中,非在编和"2+2"临时岗位者是在编者的1.364倍;男性出现玩世不恭的相对危险度为女性的2.188倍;未养育孩子者出现成就感低落的相对危险度是养育有孩子的1.895倍.结论 广州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现状不客忽视,防治工作要重点针对非在编者、临时岗位者、男性以及未养育有孩子的高危人群.  相似文献   
93.
目的了解大学生自杀倾向现状以及与D型人格的关系,为预防大学生自杀提供参考。方法采取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 ,抽取广东省8所高校一至四年级学生1377名进行问卷调查,问卷为自编大学生自杀倾向问卷和D型人格量表(DS14)中文版。结果大学生自杀倾向报告率为4.8%,大学生D型人格者达30.1%。D型人格的个体中有自杀倾向者占15.15%,非D型人格的个体中有自杀倾向者占1.7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2.97,P0.01)。结论大学生D型人格增加了自杀倾向的可能性。有必要对D型人格的大学生进行心理干预,预防自杀倾向的发生。  相似文献   
94.
目的 了解广东省 35~ 44岁居民吸烟情况。方法  1996年 10~ 12月和 1997年 3~ 5月采用多阶段整群随机抽样方法选择样本。结果 调查 35~ 44岁居民 15 5 4人 ,其中男性 75 2人 ,女性 80 2人 ,吸烟率分别为 81.4%和 4.1%。城市居民 786人、乡村 76 8人 ,其中男性吸烟率分别为78.1%和 84.8%。同时还调查了吸烟者文化程度、职业等与吸烟的关系 ,对吸烟量也进行了分析。结论 应在广东省有组织、有计划、有针对性地进行控烟运动  相似文献   
95.
96.
  目的  探讨学龄前儿童的多动行为与父母D型人格及家庭环境的关系。  方法  以深圳市龙华区2016-2017年小班儿童及父母为调查对象,应用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父母D型人格、家庭环境与多动行为的关联,应用中介分析评价家庭环境在父母D型人格与儿童多动行为关联中的中介作用。  结果  父母D型人格与家庭环境的矛盾性(母亲:β=0.687;父亲:β=0.694)、儿童的多动行为水平(母亲:β=0.164;父亲:β=0.130)呈正关联,而与家庭环境的亲密度(母亲:β=-0.654;父亲:β=-0.665)、知识性(母亲:β=-0.537;父亲:β=-0.394)、组织性(母亲:β=-0.589;父亲:β=-0.459)呈负关联。儿童多动行为水平与家庭环境的亲密度(β=-0.010)、知识性(β=-0.033)、组织性(β=-0.022)与呈负关联,而与家庭环境的矛盾性(β=0.034)呈正关联。家庭环境的亲密度、矛盾性、知识性、组织性在父母D型人格与儿童多动行为关联中起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百分比介于4.88%~20.00%。  结论  父母D型人格可增加学龄前儿童多动行为发生的风险,其中部分是通过营造不同家庭环境对儿童多动行为产生作用。  相似文献   
97.
目的了解广州地区医生的吸烟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按照医生的构成分层抽样,使用统一问卷,采用询问和自我填表的形式对584名广州地区医生进行吸烟情况、吸烟相关知识、环境因素以及社会学特征等方面的调查。结果广州地区医生的总吸烟率为19.2%,其中男性为32.2%,女性为0.4%。现吸烟率为16.8%,其中男性为28.4%,女性为0。男性医生戒烟率为11.7%。平均吸烟量为13支/日。吸烟时间最长达40.01年,最短仅为0.60年,平均10.00年(中位数)。有57.8%的医生意识到吸烟是一种不良行为,且从来不在病人面前吸烟。上班时吸烟地点:在楼内指定吸烟区者占67.4%,在楼外占64.9%,在洗手间占43.6%,在走廊占38.9%,在办公室占38.3%,在诊室和病房占8.5%。在家时的吸烟地点:在阳台者占68.3%,在客厅者占47.0%,在房外占41.8%,在洗手间或厨房里占40.4%,在卧室占14.1%。影响医生吸烟的主要因素为:医生吸烟相关的知识、性别和在医院工作的时间,OR值分别为0.08、0.01和1.50。结论广州地区医生有比较高的吸烟率,他们的吸烟行为受多个因素的影响。因此应加强医生烟草控制相关知识的培训和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98.
有关职业有害因素对不良妊娠结局的影响国内外已开展了大量研究,发现职业性接触金属毒物的女工发生死胎、死产的危险性比职业性接触其它化学物质的女工高,铅作业女工自然流产、死产率均高于对照组。石  相似文献   
99.
广州市初中学生家庭虐待流行现状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了解广州市中学生家庭虐待情况及流行特征,为政府及相关机构制定儿童保护政策和预防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在广州市8个区随机抽取16所中学96个初中班级,对所抽班级全体学生进行自填问卷调查,收集近6个月内家庭虐待情况。结果4585名初中生近6个月内遭受言语/精神、躯体和性虐待的发生率分别为79.5%,27.4%和0.5%;言语/精神虐待发生率从高到低依次为生气吼叫(59.5%)、剥夺权利(49.3%)、恐吓(39.4%)、辱骂(37.8%)、咒骂(19.9%)、威胁赶出家(12.7%),平均每人遭受2.75种不同形式言语/精神虐待;轻度、中度、重度躯体虐待发生率分别为23.8%,15.5%和2.7%,以打四肢(16.7%)、扇脸(11.5%)方式为主.掐脖、烧烫、动用锐器伤害等严重虐待发生率低于1%,遭受言语/精神和躯体双重虐待的发生率为26.3%。结论广州市中学生遭受家庭虐待现象十分普遍,以言语/精神虐待最常见,躯体虐待以轻度为主,存在言语/精神与躯体双重虐待以及多种虐待方式并存的特点。  相似文献   
100.
青少年戒烟影响因素及方法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我国青少年中约有500万人吸烟,青少年吸烟者的剧增和吸烟低龄化趋势是近年国内吸烟现象的显著特征[1].中国21世纪控烟策略研讨会推测,如果烟草不能得到很好控制,今天的儿童和青少年中将有2亿5千万会因使用烟草而提前死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