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篇
  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4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1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19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3篇
  1982年   4篇
  198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有关HAV、HBV、HCV、HDV、HEV感染的研究各地都有报道,但对五型肝炎病毒感染情况的全面调查报道较少,我们于1993年7月在天津宁河某村进行了病毒性肝炎感染的综合调查,以了解天津地区病毒性肝炎感染的状况,为今后病毒性肝炎的防治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2.
流行性出血热(Epidemic hemorrhagic fever)在我国疫区分布很广。天津地区近年来虽不断出现可疑病例,均未经血清学证实。我科于1980年12月收容1例在天津市东郊发病的经血清学试验证实为流行性出血热的病人,报告如下: 患者徐××,男,21岁。河北省唐山市人。1980年12月12日因发热、头痛4天以“发热待查”入院。患者于12月8日感周身发冷、头痛、乏力,仍能坚持工作,至12月10日晚头痛加重,并感全身肌肉  相似文献   
23.
戊型肝炎是一种肠道传播的非甲非乙型肝炎。文献中报导,这种肝炎是在发展中国家肝炎爆发流行的主要类型~[1.2],近几年也有散发病例的报告~[3.4.5.6],但国内的报告较少。本文对我科近几年收治的23例戊肝进行分析研究,并随机抽取同期的26例成年甲型肝炎病例作为对照观察,以期进一步探讨戊型肝炎的一些临床特征。1材料和方法 1990年4月至1992年9月我科共收治急性肝炎192例,诊断均符合1990年上海全国病毒性肝炎会议制订标准。 所有病人入院后均检测HBsAg、抗-HBs、抗-HBc、JBeAg、抗-HBe、抗-HBcIgM、抗-HAVlgM(302医院及天津市卫生防病中心试剂,ELISA方法检测)。经上述检测排除了甲型、乙型肝炎的病人,每隔lO天-1个月采集血液标本一次,置-20℃贮存,于同一时间做抗-HCV(舒普公司试剂,ELISA方法检测)和抗-HEV检测。  相似文献   
24.
1993年7 ̄10月份,分别在上海郊区场北村、天津郊区北湖区、太原郊区西蒲村进行了一次HBV感染的血清流行病学研究。三个村庄HBsAg的年龄标化阳性率分别为6.2%、3.3%和4.9%,场北村最高。除此之外,场北村与北湖村和西蒲村相比,HBsAg阳性者在其年龄、性别、HBsAg阳性率、抗-HBe阳性率等方面具有明显的差异;与1980年上海地区HBV感染的血清学调查相比,场北村10岁以下儿童HBsA  相似文献   
25.
单项血清谷丙酶(GPT)增高临床常见。由于肝脏内GPT含量最高,故临床对血清GPT增高者常疑为肝炎,确诊极为困难。为此,我们对40例单项血清GPT增高病人作了比较全面的临床调查、免疫学试验和肝活组织检查,结合临床、免疫和病理三方面检查结果进行了综合分析。  相似文献   
26.
作者检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88例,急性期与恢复期双份血清SIL—2R水平及20例健康人,结果表明,反复发作的44例肝炎中,恢复期的血清SIL—2R水平高于较稳定肝炎恢复期血清SIL—2R水平,二者经t检验,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且慢性乙肝恢复期SIL—2R水平较低,与急性期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有黄疸患者SIL—2R滴度高于无黄疸者,有显著性差异(P<0.01),检测结果提示:恢复期SIL—2R>600u/ml,易引起慢性乙肝复发而SIL—2R<270u/ml,则慢性乙肝较稳定。由此可见SIL—2R水平是否可作为治疗后慢性乙肝复发的指标,也可作为慢性乙肝炎症活动及免疫紊乱的指标。  相似文献   
27.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不仅肝组织具有病变,而且还是乙型肝炎病毒(HBV)的贮存者,可以将感染传播给他人。据文献报告,血清乙型肝炎e抗原(HBeAg)阳性和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呈高水平的患者传染性较强。本文通过对109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检测血清HBsAg、HBeAg、抗-HBe和HBV-DNA,并分  相似文献   
28.
1993年7~10月份,分别在上海郊区场北村、天津郊区北湖村、太原郊区西蒲村进行了一次HBV感染的血清流行病学研究。三个村庄HBsAg的年龄标化阳性率分别为6.2%、3.3%和4.9%,场北村最高。除此之外,场北村与北湖村和西蒲村相比,HBsAg阳性者在其年龄、性别、HBsAg阳性率、抗-HBe阳性率等方面具有明显的差异;与1980年上海地区HBV感染的血清学调查相比,场北村10岁以下儿童HBsAg的阳性率显著下降。分析认为,导致场北村HBsAg阳性者出现这些特征的原因是由于近几年场北村儿童广泛接种了乙型肝炎疫苗。  相似文献   
29.
在一个单位内,常见成批人员出现单项谷丙酶(SGPT)增高现象,对其发生原因有不少争论和疑点。我们通过对部队内4个成批人员出现单项SGPT增高单位进行肝炎血清流行病学调查,初步认为这种现象与病毒性肝炎流行有关,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