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12篇
综合类   2篇
预防医学   22篇
肿瘤学   9篇
  2023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李倩  代敏  李霓  陈玉恒  杨琳 《中国肿瘤》2011,20(3):174-177
自1981年起,癌症一直是日本的首位死因。2009年,日本人有34.41万人死于癌症,占全死因的30.1%。日本卫生保障部自1984年开始制定10年综合性癌症控制规划,第三期(2004~2013年)10年规划目标是"降低癌症发病率和死亡率"。卫生保障部开展癌症防控行动的5个基本策略主要集中于:公共卫生健康教育;全国癌症筛查计划;癌症专门医疗机构;癌症基础和临床研究以及公共卫生和临床医师培训。  相似文献   
22.
目的 了解专家讲授法和同伴教育法对服教妇女艾滋病健康教育的效果及其影响因素,为采取有效的艾滋病干预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整群抽取某收容教育所321名服教妇女随机分为2组,分别采用专家讲授法和同伴教育法进行艾滋病健康教育,采用自行设计统一的艾滋病知识调查表分别对2组妇女干预前后进行问卷调查,分析2种方法的干预效果及影响因素.结果 专家讲授组服教妇女艾滋病基本概念、传播途径、预防知识得分和总分干预后分别为(5.99±1.70)、(10.21±1.95)、(5.57±1.66)和(21.77±4.16)分,均高于干预前的(3.93±2.22)、(8.91±1.62)、(5.09±1.70)和(18.16±4.08)分(P<0.001);同伴教育组服教妇女干预后艾滋病基本概念、传播途径、预防知识得分和总分分别为(5.12±2.23)、(10.11±1.50)、(5.58±1.70)和(20.84±4.10)分,均高于干预前的(3.42±2.13)、(8.65±1.90)、(4.50±1.77)和(16.57±4.49)分(P <0.001);2种教育方法在提高服教妇女艾滋病的基本概念、传播途径得分和总分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同伴教育法对提高服教妇女艾滋病预防知识得分方面较专家讲授法效果明显(t=-2.39,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年龄是影响专家讲授法效果的主要因素,年龄越小,效果越好.结论 专家讲授法和同伴教育法对服教妇女艾滋病的健康教育效果基本一致,但同伴教育法对提高服教妇女艾滋病预防知识得分方面效果较好;年龄越小,专家讲授法的效果越好.  相似文献   
23.
目的 采用大型前瞻性队列研究方法,探讨吸烟人群的高敏C-反应蛋白(high 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hsCRP)和上消化道癌发病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2006-2007年开滦集团职工体检数据和随访期内发生的上消化道癌数据,建立数据库。使用多因素Cox模型统计分析吸烟人群不同基线hsCRP水平与上消化道癌发病的关系。结果 队列最终纳入38 549人,中位随访时间8.1年,收集上消化道癌共123例。不同hsCRP水平组新发上消化道癌累积发病率(8年)分别为278/10万(hsCRP<1 mg/L组)、339/10万(1 ≤ hsCRP ≤ 3 mg/L组)和484/10万(hsCRP>3 mg/L组),Log-rank检验显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口恶)2=6.48,P=0.039)。多因素Cox模型分析显示,调整性别、年龄、是否饮酒、体质指数、既往糖尿病史、工作环境和教育程度因素后,hsCRP>3 mg/L组上消化道癌发病风险是hsCRP<1 mg/L组的1.64倍(95%CI:1.05~2.56,P=0.028)。在 ≥ 45岁人群中,hsCRP>3 mg/L组上消化道癌发病风险是hsCRP<1 mg/L组的1.71倍(95%CI:1.08~2.70,P=0.022)。结论 基线hsCRP水平升高可能增加上消化道癌发病风险。  相似文献   
24.
在我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运行过程中存在卫生部门、社保中心及商业保险公司3种经办模式。从经办机构的管理模式、成本管理模式、基金管理模式等方面论述我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不同经办模式的特点。  相似文献   
25.
中国肿瘤预防控制概况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代敏  李霓  李倩  杨琳  陈玉恒 《中国肿瘤》2011,20(12):868-873
癌症是中国老百姓的第2位死因,仅次于脑血管疾病.2008年,全国有280万人发生癌症,195万人死于癌症.预计到2020年,我国将有400万人发生癌症,300万人死于癌症.其中,肺癌、胃癌、肝癌、食管癌、结直肠癌和乳腺癌是引起癌症发生和死亡的主要癌种.男性和女性的癌症谱不同.吸烟是癌症最重要的危险因素,其次是饮酒、感染...  相似文献   
26.
红色基因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思想与智慧结晶,在培育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医院文化和医学专业人才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决定性作用。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具有鲜明的红色基因特质,建院60多年来,通过保护红色基因传承载体,丰富红色基因传承内容和表达形式,以及充分挖掘和彰显红色基因传承中榜样力量等探索,始终将红色基因传承融入医院建设发展和精神文化培育的全过程,取得了显著的效果,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为公立医院精神文化建设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27.
腰围与男性肺癌发病关系的前瞻性队列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探讨腰围与男性肺癌发病风险的关系。方法 以开滦集团全体在职及离退休男性职工为调查对象,自2006年5月建立开滦集团男性动态队列并随访。基线调查时收集研究对象身高、体重、腰围等信息,并在随访时收集结局事件信息。腰围按五分位数进行分组:<80、80~、85~、90~、≥95 cm,并以腰围80~cm组为参比组,采用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腰围与男性肺癌发病的风险比(HR)和95%CI结果 截止2014年12月31日,共有105 386名研究对象进入队列,共随访739 651.13人年,平均随访7.00年,共收集肺癌新发病例707例。以80~cm组为参比组,调整年龄、文化程度、吸烟状态、累计吸烟量、饮酒情况、体育锻炼、工作环境、糖尿病史后,腰围<80及85~、90~、≥95 cm组发生肺癌的HR值(95%CI)分别为1.17(0.90~1.52)及0.96(0.74~1.23)、0.94(0.72~1.21)、0.80(0.63~1.03),趋势检验P=0.005。按吸烟、饮酒状态分层分析显示,腰围与肺癌发病风险在吸烟(腰围≥95 cm组与80~cm组相比:HR=0.69,95%CI:0.48~0.99)、饮酒(腰围≥95 cm组与80~cm组相比:HR=0.65,95%CI:0.45~0.94)者中呈负相关。结论 腰围可能与男性肺癌的发病风险之间有负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28.
目的 了解收容教育所服教妇女艾滋病相关知识和态度的基本情况.方法 应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某收容教育所服教妇女进行艾滋病相关知识和态度的调查.结果 服教妇女艾滋病相关知识的知晓率较低,40.5%服教妇女认为"应避免接触艾滋病病人".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文化程度是服教妇女艾滋病相关知识的影响因素.96.5%的服教妇女认为"开展艾滋病健康教育非常重要".结论 服教妇女艾滋病相关知识缺乏,对艾滋病病人及感染者存在恐惧感,迫切需要开展艾滋病健康教育活动.  相似文献   
29.
亚洲妇女宫颈癌中人乳头状瘤病毒型别分布的Meta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84篇文献11429例宫颈癌中人乳头状瘤病毒(HPV)感染情况的Meta分析,了解亚洲女性中HPV的感染型别分布特点,为制定有效的地区性HPV的感染控制以及宫颈癌的预防策略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0.
目的估计中国2008年甲状腺癌发病、死亡和患病情况,并预测今后20年甲状腺癌发病数和死亡数。方法根据中国36个肿瘤登记点的数据以及全国第三次死因调查(2004—2005年)的结果,对中国2008年甲状腺癌的发病、死亡和患病情况进行估计,并对2010、2015、2020、2025和2030年其发病和死亡数进行预测。结果2008年中国甲状腺癌新发病例数为21883例,占所有恶性肿瘤新发病例数的0.8%,世界人口标化发病率为1.4/10万;同年中国甲状腺癌死亡病例数约为3264人,占所有恶性肿瘤死亡例数的0.2%,世界人口标化死亡率为0.2/10万。2008年中国15岁以上成人甲状腺癌5年患病数为83866例,占所有恶性肿瘤5年患病数的1.8%,5年患病率为7.8/10万。中国甲状腺癌高发人群为50岁以上女性人群,在各年龄段,女性甲状腺癌的发病率及死亡率均高于男性。在未来的20年内甲状腺癌的发病数和死亡数均呈现上升的趋势,女性人群较男性增加更为明显。结论甲状腺癌已成为威胁我国女性生命健康的主要癌症,其发病情况在未来20年将越来越严重。应针对其危险因素,积极开展一级和二级肿瘤防控工作,以期降低其疾病负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