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3篇
  免费   43篇
  国内免费   16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9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68篇
内科学   28篇
皮肤病学   9篇
神经病学   7篇
特种医学   17篇
外科学   21篇
综合类   121篇
预防医学   74篇
眼科学   3篇
药学   44篇
  2篇
中国医学   61篇
肿瘤学   14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27篇
  2022年   22篇
  2021年   26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23篇
  2018年   46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32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33篇
  2011年   29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28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目的探讨血清N末端B型钠尿肽原(NT-proBNP)在不明原因呼吸困难病因分析的临床意义。方法针对急诊入院不明原因呼吸困难的患者,应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患者血清NT-proBNP的浓度;详细追问病史、体格检查,结合心电图、心脏彩超、胸片、肺功能测定等相关检查,进一步明确患者呼吸困难的原因。结果心源性呼吸困难患者血清NT-proBNP浓度在829.20~18700.50 pg/ml间,NT-proBNP呈偏态分布,中位数水平分别为4474.80 pg/ml,非心源性呼吸困难患者血清NT-proBNP浓度在10.20~389.50 pg/ml间,NT-pro BNP呈偏态分布,中位数水平分别为174.20 pg/ml,两组患者血清NT-proBNP浓度中位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0.05)。结论血清NT-proBNP浓度在鉴别心源性或非心源性呼吸困难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2.
目的分析影响急性肠套叠患儿家长选择X线监测下空气灌肠或超声监测下水灌肠复位方式的相关因素。方法对2018年12月至2020年4月由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小儿外科进行X线监测下空气灌肠(X-ray guided pneumatic reduction,XGPR)或超声监测下水灌肠(ultrasound guided hydrostatic reduction,USGHR)复位治疗的肠套叠患儿家长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患儿及家长的基本情况,保险信息,患儿的症状、体征及既往治疗情况,复位情况,灌肠复位后并发症,患儿家长在选择不同压力性灌肠复位方式时的考虑因素等,分析影响患儿家长选择不同治疗方式的因素。结果本研究共收集440份有效问卷,XGPR组158份,USGHR组282份。单因素分析发现与选择USGHR相关的因素包括:家长学历、家庭月收入、担心辐射损伤、考虑治疗费用、考虑可能发现造成肠套叠的继发性病因。进一步行多因素分析,发现影响患儿家长选择USGHR的因素是患儿家长拥有本科(大专)或以上学历(OR=1.747,P=0.022)、家庭月收入5 000元以上(OR=3.657,P 0.001)、担心辐射损伤(OR=4.182,P 0.001)、考虑可能发现造成肠套叠的继发性病因(OR=2.163,P=0.001)。结论患儿家长拥有本科(大专)或以上学历、家庭月收入5 000元以上、担心辐射损伤、考虑可能发现造成肠套叠的继发性病因是影响肠套叠患儿家长选择USGHR的因素。  相似文献   
103.
李正欢  宋雪利  刘昕  王飞  陈杨 《中国全科医学》2020,23(16):1972-1976
英国国家卫生与临床优化研究所(NICE)于2008年7月发布了《急性卒中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诊断和最初管理指南》,但卒中的治疗发生了变化,在缺血性卒中血栓清除术方面出现了新的证据,且首次怀疑TIA时阿司匹林的使用、传统的危险分层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中的作用及TIA影像学成像的最佳策略等尚存在一些不确定性。所以NICE 2019年5月又公布了新版《大于16岁人群卒中和TIA的诊断和初期管理指南》,以补充阐释上述问题,为TIA(疑诊或确诊)和脑卒中急性发作后48 h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最佳临床建议。NICE指南共有9条推荐意见,本文结合相关研究进展对其中的“1.1.1~1.4.8条”推荐意见进行解读,内容包括快速识别和诊断、疑诊TIA或急性非致残性卒中的影像学检查、急性卒中的专科处理、急性卒中溶栓和血栓清除术。通过对该指南的解读,可以为我国急诊科、神经科等临床医师的实践工作提供参考,优化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04.
运用网络药理学方法分析发现,基于苗医药"气血水论"理论基础研发的复方参棱夏,其多种有效成分能够以类固醇激素受体与转录因子、DNA特异性序列结合的方式,通过调控凋亡相关靶点基因,参与细胞凋亡信号通路、P53信号通路,抑制癌基因激活,促进癌细胞凋亡等阻断肿瘤发生、发展。复方参棱夏还可通过有效成分作用于肝癌、肺癌、子宫内膜癌等多种恶性肿瘤相关信号传导通路,对以上恶性肿瘤均有一定的影响和调控。复方参棱夏针对肿瘤发生、发展的多环节,发挥多靶点的调控和抑制作用,具有广谱抗肿瘤的作用。通过复方参棱夏的研究开发,有望在一定程度上解决恶性肿瘤早期阻断、有效抑制的难题,还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减少放疗、化疗次数,增加5年生存率等。  相似文献   
105.
脑出血破入脑室预后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90年5月~1995年6月我科共收治经头颅CT证实的脑出血破入脑室患者62例,本文着重分析影响预后的因素。临床资料 62例(男53,女9),年龄19~82岁,平均65.15岁。既往有高血压病史55例。症状:头痛25例,恶心呕吐33例,抽搐2例,视力障碍、精神异常各1例,高热6例,体征:血压增高55例,舒张压>16kPa(120mmHg)者27例;神志清楚19例,意识模糊8例,嗜睡12例,昏睡3例,浅昏迷8例,深昏迷12例;瞳孔缩小5例;眼球向一侧凝视12例;偏瘫55例,四瘫4例;单侧病理征阳性49例,双侧病理征阳性10例;颈强38例,克匿格征阳性20例。  相似文献   
106.
乙型肝炎传播途径及预防策略陈杨刘静(颖上县卫生防疫站)乙型肝炎病毒(HBV)的感染及发病呈世界性分布,HBV持续携带在全球约有3亿多。据调查我国有6亿多人感染过乙肝,大约1.2亿人携带乙肝病毒,其中1/4最终会发展成慢性肝病,少数演化为肝硬化、肝癌,...  相似文献   
107.
患者男性,47岁,以门脉性肝硬化于1994年元月28日入院。入院10年前因诊断为门脉性肝硬化脾功能亢进行“脾切除术”。无高血压病史。入院查体:神清,BP16/12kPa,心肺无异常,左上腹部一手术疤痕,肝未触及,大量腹水征。血小板:103×10~9/L。肝功:TB 正  相似文献   
108.
目的:研究丹参酮联合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冠心病伴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冠心病伴心绞痛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共100例,根据其入院顺序对其进行分组,其中包括观察组50例、对照组50例,观察组应用丹参酮联合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对照组应用阿托伐他汀钙片单一治疗,将两组血压和心功能指标、治疗效果、心绞痛持续时间、心绞痛发作次数、血液流变学指标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冠心病伴心绞痛患者血压和心功能指标与对照组相比存在差异(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心绞痛持续时间(2.51±0.23)min/次、心绞痛发作次数(1.26±0.21)次/周与对照组心绞痛持续时间(5.21±1.27)min/次、心绞痛发作次数(4.25±0.51)次/周具有差异(P<0.05).结论:冠心病伴心绞痛应用联合治疗方式,其相比单一治疗效果更为显著,能够显著改善患者心功能,值得研究和推广.  相似文献   
109.
目的:探讨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诱导的耐受对人中性粒细胞分泌抗炎因子白介素(interleukin,IL)-10及细胞凋亡水平的影响。方法:采用1 μg/mL牙龈卟啉单胞菌(Porphyromonasgingivalis,P.gingivalis)LPS或者1 μg/mL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E.coli)LPS刺激人中性粒细胞12 h,诱导细胞耐受。洗脱后,分别采用2种LPS再次刺激20 h,采用ELISA技术检测细胞分泌IL-10水平。同法诱导细胞耐受,洗脱后,再次刺激3 h,采用AV-PI法检测细胞凋亡水平。结果:P.gingivalis LPS或E.coli LPS单次刺激人中性粒细胞后,IL-10分泌水平均较刺激前明显增加(P<0.05),凋亡水平则无明显改变(P>0.05)。2种LPS分别重复刺激之后,IL-10分泌水平均较单次刺激后显著增加(P<0.05)。P.gingivalis LPS重复刺激3 h后,中性粒细胞短期内凋亡水平与单次刺激后无明显改变(P>0.05),而E.coli LPS重复刺激3 h后,细胞短期内凋亡水平较单次刺激后明显下降(P<0.05)。结论:内毒素耐受能促进人中性粒细胞分泌IL-10,但不同LPS诱导的耐受对细胞凋亡水平的影响可能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10.
  目的  了解2015-2019年云南省居民肝癌的死亡水平、变化趋势及寿命损失情况,为当地制定科学的防制措施提供依据。  方法  通过《人口死亡信息登记管理系统》获取云南省2015-2019年的肝癌死因监测数据,利用Stata 16软件和Excel 2019软件计算肝癌死亡和寿命损失相关指标,并用Joinpoint 4.9.0软件分析肝癌死亡和寿命损失的变化趋势,采用统计描述方法对云南省肝癌的死亡水平和寿命损失情况进行流行病学描述。  结果  2015-2019年云南省肝癌死亡累计报告30 912例,平均死亡年龄为(61.76±13.81)岁,标化死亡率(standardized mortality rate, SMR)从2015年的12.40/10万上升到2019年的14.10/10万,男性死亡率均高于女性,农村高于城市。云南省肝癌死亡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男性35岁死亡趋势开始快速增加。2015-2019年因肝癌死亡导致的潜在减寿年数(potential years of life lost, PYLL)为256 380人年,潜在减寿年率(potential years of life lost rate, PYLLR)为1.08‰;标化潜在减寿年数(standardized potential years of life loss, SPYLL)为266 962人年;标化潜在减寿年率(standardized potential years of life loss rate, SPYLLR)为1.12‰;男性的寿命损失高于女性;农村的寿命损失高于城市。  结论  2015-2019年云南省肝癌粗死亡率(crude death rate, CDR)和寿命损失呈上升趋势,男性和农村居民是高危人群,今后须加强对男性的早期体检,农村地区须投入更多的医疗资源,向全社会倡导合理膳食、体育锻炼等健康的生活方式,做好肝癌的早期预防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