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篇
  免费   19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5篇
综合类   11篇
预防医学   4篇
中国医学   3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4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65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51.
中西医结合治疗合胞病毒肺炎的临床,病理及发病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合胞病毒(RSV)肺炎的的临床流行病学特征、病理改变及发病机制,总结中西医结合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总结1981~1990年收治的2245例肺炎病例,对其进行病原学检查及辨证分型治疗。结果:①RSV肺炎738例(32.9%),1981~1985年平均28.7%,1986~1990年平均35.8%,有上升趋势,且每2~3年有一高峰;其流行病学特征基本可以反映北京地区RSV肺炎发病情况。②对  相似文献   
52.
自1981-1986年3月,以活血化瘀为主治疗呼吸道合胞病毒小儿肺炎(简称RSV肺炎)130例,均为咽拭子病毒分离阳性和/或双份血清抗体4倍以上升高病原学证实者.临床分析:男71例、女59例。小于6个月占40%,2岁以内114例(占86.9%)。临床表现有精神不振或烦躁不安占70.8%,有不同程度喘鸣音占70.8%,有不同程度喘憋症状者占90%.全部患儿双肺均有中小水泡音,面色有不同程度紫绀,舌下静脉淤滞发绀。除3例外均有发热,39℃以上高  相似文献   
53.
对1976~1990年度15个冬春2757例住院肺炎患儿作了病毒学检查,并对80~90年代及部分50、60年代分离的3、7型腺病毒(Ad3、Ad7)99株用12种DNA限制性内切酶作了基因组型分析。研究结果阐明了北京地区腺佟毒(Adv)肺炎的流行特点。1976年以来北京地区没有出现Adv肺炎的爆发流行,仅有小规模的流行。Ad3、Ad7仍是Adv肺炎的主要病原,但在不同阶段以一个血清型为主。1982  相似文献   
54.
佝偻病是由于维生素D不足,而使钙、磷代谢紊乱所致的全身慢性营养不良性疾病,以骨胳系统发育障碍为主要临床特征。本病分别在祖国医学疳症、五迟、解颅、鸡胸、龟背、  相似文献   
55.
本文观察了不同年龄组健康儿童及急性肾炎、肾病综合征及哮喘发作期病儿舌质与舌微循环的关系。舌微循环用舌表浅血流量、舌蕈状乳头微血管丛构形和舌草状乳头横截投影面积综合进行判定。发现年龄越小单位面积血流量越大,乳头面积越小,微血管丛构形越清晰。患病儿童舌血流量减少,异常微血管丛增加。  相似文献   
56.
小儿病毒性肺炎与微循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相似文献   
57.
出血性肠炎,亦称节段性坏死性小肠炎或出血性坏死性小肠炎。病变主要侵犯小肠,特别是迥肠;呈阶段性水肿、瘀血、出血、坏死。多见于幼儿、儿童和少年,近年来国外报告新生儿,特别是早产儿本病亦较多。本病病死率较高,过去报告约为46.4%,1979年国外报告病死率约为25%,新生儿或早产儿可高达44.4%,甚至78%。近10余年来由于采用了各种改进的治疗方法,已使病死率不断下降,根据各家报告约为5~14.7%。我院自1965年采用山莨菪碱(以下简称“654”)治疗,使本病病死率由21.1%降至10.3%,后又采用中药合并654治疗13例,结果无1例死亡,现将治疗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8.
中毒型痢疾(以下简称毒痢)是急性细菌性痢疾的一种类型,为常见的严重疾病,以往病死率高达30%左右。1958年以来,我院在北京市有关单位的协作下,采用人工冬眠治疗毒痢,取得很好的疗效,使病死率逐步降低到1%左右。1961年钱潮同志又提出用阿托品治疗毒痢,也取得良好的疗效。目前,应用人工冬眠治疗毒痢,在城市医  相似文献   
59.
热毒净治疗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46例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刘力戈  阎田玉 《中医杂志》1993,34(11):669-670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以下简称 IM),是由 EB 病毒引起的急性或亚急性全身性免疫异常性疾病,临床表现多种多样,抗生素治疗无  相似文献   
60.
本文报告采用当归注射液静脉滴注治疗小儿病毒性肺炎30例,并与口服化瘀汤对照比较,结果两组症状、体征及各项检查的恢复和改善当归治疗组似优于对照组,但统计学处理无显著性意义(P>0.05)。为了进一步探讨该药作用原理,经动物实验研究表明,当归注射液有改善和恢复家兔肺组织微循环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