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9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8篇
基础医学   39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11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4篇
综合类   24篇
预防医学   8篇
药学   13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6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一些表皮过度增殖性皮肤病(银屑病和基底细胞癌等)[1 ,2] ,常发生角蛋白组分的异常变化。本室以往的研究表明 ,抗角蛋白自身抗体 (AKautoAb)及抗角蛋白的单克隆抗体 (mAb)对这些疾病具有良好的疗效。但由于鼠源性mAb用于人体时能诱导人体产生抗鼠抗体(HAMA)[8],且易引起过敏反应 ,因而限制了其临床应用 ,有必要对其进行人源化改造。为此 ,我们采用反转录PCR(RT PCR)方法 ,从分泌抗角蛋白mAb的鼠源性杂交瘤细胞中 ,克隆了该mAb的轻、重链可变区基因 ,并做了序列分析 ,为进一步研制基因工程抗体奠…  相似文献   
82.
目的构建羊布鲁氏菌外膜蛋白BCSP31、OMP31和L7/L12基因的重组表达质粒,并在原核系统中表达。方法根据羊布鲁氏菌M5株外膜蛋白BCSP31、OMP31和抗原L7/L12蛋白基因序列设计引物,分别扩增出大小约为1kb、730bp和380bp的目的基因片断,插入pGEM7Zf(+)中测序并进行分析。将3种基因片段亚克隆入pGEX-4T-1中,转化大肠杆菌,IPTG诱导表达,用SDS-PAGE及Western-blot进行分析鉴定。结果SDS-PAGE结果表明3个目的蛋白均以融合蛋白的方式成功表达,在相对分子量57kDa、49kDa、38kDa处有表达条带,经薄层扫描分析,目的蛋白分别占全菌蛋白的42%、36%、40%。Western-blot证实3种融合蛋白均能被布鲁氏菌免疫兔血清识别。结论成功构建了3种蛋白的表达载体并进行了高效表达,3种蛋白均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  相似文献   
83.
本研究以华支睾吸虫后尾蚴为抗原,用华支睾吸虫病人和实验动物血清及滤纸于血滴进行IFA,并与以成虫石蜡切片为抗原的IFA检测做了比较,同时还就实验大鼠不同时间血清抗体的变化进行了动态观察。  相似文献   
84.
目的 研究贮藏温度对不同含水量宜君党参Codonopsis pilosula(Franch.)Nannf.种子活力的影响.方法 通过测定种子发芽率、相对电导率以及抗氧化酶活性检测贮藏温度对不同时期不同含水量种子活力的影响.结果 贮藏15个月后,含水量1.58%~3.37%种子经常温贮藏与含水量1.58%~5.15%种子...  相似文献   
85.
目的 在本室前期工作的基础上,进一步进行汉滩病毒M基因G2片段与S基因0.7Kb片段嵌合基因基因免疫的研究。方法 构建汉滩病毒76-118株M基因G2片段与S基因5‘端700bp片段的嵌合基因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G2S0.7。用该质粒免疫Balb/c小鼠,并用ELISA法及淋巴细胞增殖实验,检测基因免疫后的免疫应答效果。结果 限制性内切酶鉴定结果表明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正确。用pcDNA3.1-G2S0.7直接免疫小鼠。可诱导产生抗汉滩病毒核蛋白(NP)及糖蛋白(GP)特异性的抗体,抗体效价分别为1:200及1:80。淋巴细胞增殖实验表明,嵌合基因免疫小鼠脾细胞对NP及GP的增殖指数,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汉滩病毒M基因G2片段及S基因0.7kb片段的嵌合基因,既可刺激机体产生特异性的抗汉滩病毒体液免疫应答,也可刺激机体产生特异性的细胞免疫应答,本研究为进一步进行汉滩病毒基因疫苗的研究奠定了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86.
人源性脑胶质瘤噬菌体抗体库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构建人源性脑胶质瘤噬菌体抗体库 ,从脑胶质瘤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 (PBL)中提取细胞总RNA ,经逆转录后用套式PCR分别扩增抗体轻链Vκ和重链VH基因。先构建Vκ基因库 ,并使连接Vκ和VH基因的linker与Vκ基因连接 ,再将VH基因克隆入Vκ基因库 ,即构建成功单链抗体 (ScFv)库。随机挑取菌落鉴定 ,测序表明从PBL中扩增出人源性Vκ和VH基因 ,并构建了库容量约为 2× 10 6的ScFv噬菌体抗体库。随机挑取克隆的测序表明 ,测定的VH基因与Kabat的抗体基因库中人抗体VH基因有较高的同源性 ,证明所克隆的基因属人抗体可变区基因。结果表明实验构建成人源性脑胶质瘤噬菌体抗体库 ,为进一步筛选人源性抗脑胶质瘤抗体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87.
目的探讨遵义市手足口病发病危险因素及患儿关联的公共场所的肠道病毒污染状况。方法 2012年6月6~12日在遵义市城区的3家医院采用成组病例-对照研究方法现场调查手足口病发病危险因素,资料用SPSS 18.0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对患儿关联的公共场所进行涂抹采样,用实时荧光PCR检测人肠道病毒。结果近1周手足口病接触史(OR=11.43,95%CI:1.84~70.84)是手足口病发病的危险因素,看护人便后洗手(OR=0.11,95%CI:0.01~0.94)和看护人护理小孩前洗手(OR=0.11,95%CI:0.02~0.54)是手足口病发病的保护因素。共采集94份涂抹样,7份检出其他肠道病毒,检出率7.45%,其中医院观察室护士手阳性率16.67%(1/6),医院门诊/观察室地面阳性率7.69%(1/13),医院门诊/观察室门把手阳性率33.33%(2/6),医院门诊/观察室椅子阳性率16.67%(1/6),接种医生手阳性率14.29%(1/7),幼儿园桌面阳性率16.67%(1/6)。结论遵义市儿童聚集场所存在肠道病毒污染,接触传播是手足口病主要传播方式之一。应妥善管理传染源,针对婴幼儿看护人开展健康教育,做好儿童聚集场所的消毒,对控制手足口病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88.
89.
刘欢  阎岩 《检验医学与临床》2020,17(17):2482-2484
目的探讨导致系统性红斑狼疮住院患者死亡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4年9月至2019年9月于陕西省铜川市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328例系统性红斑狼疮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访结果患者是否死亡分为对照组(296例)和死亡组(32例)。收集患者入院第2天的临床资料,收集两组患者实验室指标,并统计实验室指标异常率。具有统计学意义的相关因素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死亡组癫痫发作、神经精神症状、视觉障碍、关节炎、心包炎、脱发、狼疮性头痛、心肌炎、发热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死亡组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下降、血红蛋白水平降低、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水平升高、管型尿、血尿、eGFR降低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死亡组蛋白尿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eGFR下降、血红蛋白水平降低、发热、狼疮性头痛、癫痫发作是影响住院红斑狼疮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eGFR下降、血红蛋白水平降低、发热、狼疮性头痛、癫痫发作是影响住院红斑狼疮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临床医师在治疗住院红斑狼疮患者时应该重点关注上述因素。  相似文献   
90.
目的找出多项分布某个或某些参数的估计精度与其他参数的关系。方法在大样本条件下由整体参数的置信域出发推导某个或某些参数的置信域。结果给出了多项分布某个或某些参数的置信域与其他参数之间的量化关系。结论若对多项分布的未知参数进行最大似然估计,若某个或某些参数的估计与其真值越接近,则对其他参数估计的精度就会降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