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9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9篇
外科学   34篇
综合类   17篇
预防医学   6篇
药学   4篇
肿瘤学   2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5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Theclinicaldataof31patientswithpancreaticinjuries,admitedtoourhospitalina24┐yearperiodfrom1970toJune,1993werereviewed.Theycon...  相似文献   
22.
26例创伤性多器官功能衰竭的治疗分析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目的 探讨创伤性多器官功能衰竭(MOF)的治疗。方法 回顾分析26例多发伤引起的MOF患者各器官衰竭的发生率、衰竭器官数量、治疗方法及血浆肿瘤坏死因子(TNF)水平的变化与MOF死亡率的关系。结果 26例MOF患者器官衰竭发生率以肺、心血管系统及肾最高1,肝、消化道及中枢神经系统最低;2个器官衰竭死亡率为25.0%,3个为36.4%,≥4个为57.1%。血浆TNF在死亡病例保持较高水平,生存病例血  相似文献   
23.
作者报告10年中收治的腹膜后脂肪肉瘤15例.术前根据病人年龄较大、病史较短、腹部可触及能轻微左右移动的巨大平软或中等深在肿块等特点,若病人全身情况较好,再结合消化道钡餐、B超、CT等检查,可初步诊断、定位和了解与周围组织关系.治疗主张尽可能整块或大部切除,对复发者争取再次、多次手术切除,如有困难术中不要勉强切除.15例中整块或大部切除11例.15例中已有5例死亡,多为不能切除者,大部切除的病例目前已有3例分别作了4次、3次、2次手术,存活时间最长已10年,最短2年,整块全切除复发率低,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24.
25.
1 概念残胃再发癌是一个比较模糊的概念 ,在国内外的文章中常和残胃复发癌、残胃癌等互相混淆。从字面意义上讲 ,残胃再发癌包含三层意思 ,第一 ,以前曾经患过胃癌 ,可能是一次 ,也可能是多次 ;第二 ,以前曾因胃癌手术 ,术后还留有部分胃组织 ;第三 ,在残余的胃组织上又发生了新的癌 ,这种癌应有别于以前手术切除的胃癌。否则应视为胃癌术后复发。但是实际运用中还应当有一定的时间限制 ,因为胃癌术后超过一定时限以后 ,如果在残胃上又发生癌肿 ,即使病理类型与前一次胃癌的病理类型一致 ,也很可能并非由于第一次手术后癌组织残留 ,而是重…  相似文献   
26.
本文报道3185例胃手术后早期再手术者38例,再手术率1.19%。胃术后再手术的主要原因为出血、感染、梗阻、瘘及伤口裂开,并对其处理方法及注意事项进行了讨论分析.  相似文献   
27.
本文报告160例高龄(平均69岁)贲门癌(122例)与胃体癌(38例),而且绝大多数为中晚期,均行根治性或扩大根治性手术,手术死亡率仅1.8%。围手术期处置是否得当极为攸关,本文详细介绍了围手术期的各项注意事宜。  相似文献   
28.
目的 了解联合脏器切除术在进展期胃癌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对我科 1994年 9月- 1997年 3月施以联合脏器切除术的 4 9例进展期胃癌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并对照同时期未行根治手术和接受标准胃癌根治术的病人。结果 联合脏器切除术治疗进展期胃癌 1年、3年、5年生存率分别为 77.5 5 %、30 .6 1%、14 .2 9% ,明显高于同时期姑息手术和剖腹探查组 (1年生存率比较P <0 .0 1,3年、5年生存率比较P <0 .0 5 ) ,并发症发生率 12 .2 4 % ,与标准胃癌根治术组无明显差异 (P >0 .0 5 )。结论 联合脏器切除术治疗进展期胃癌能明显改善病人预后 ,延长生存期 ,且相对安全。强调适应证的掌握和手术方式的选择 ,注重围手术期的处理  相似文献   
29.
目的 探讨转染Caspase1 基因对胃癌细胞生物学特性的影响。方法 将人凋亡基因Caspase1的重组逆转录病毒导入胃癌细胞株X108,对转染阳性细胞的体外增殖、细胞培养液中CEA 含量及裸鼠致瘤性进行分析。结果 导入的Caspase1 基因使细胞增殖周期发生变化,G1 期细胞数目增多,S期细胞数目减少。转染细胞培养液CEA含量有下降趋势。胃癌细胞株X108Caspase1 体外生长速度明显受抑,裸鼠体内致瘤性降低,肿瘤生长缓慢。结论 Caspase1 不能促使X108 胃癌细胞凋亡,但可以使其增殖受抑,肿瘤细胞的恶性程度降低。  相似文献   
30.
目的 探讨高渗氯化钠羟乙基淀粉 4 0注射液 (HSH)对小肠黏膜微循环血流量 (IMMBF)的影响。方法 健康SD大鼠 6 0只 ,其中 6只为正常对照 ,麻醉后不放血 ,检测其IMMBF。 5 4只大鼠 15min内放血至平均动脉压为 5 33kPa(4 0mmHg)并维持 6 0min ,其中6只检测IMMBF ,作为复苏前水平 ,2 4只大鼠给予 6ml/kg的HSH复苏 (HSH组 ) ,2 4只给予失血量 2倍的乳酸林格液复苏 (RL组 ) ,每组于休克后 90、12 0、180和 30 0min 4个时间点测量IMMBF。每只大鼠在检测完IMMBF后 ,取小肠送病理检查。结果 正常SD大鼠IMMBF基础水平为 110 6 7± 11 6 3mV ,6 0min休克期结束后降为 2 5 78± 10 77mV ;HSH组 4个时间点IMMBF分别为 10 3 2 2± 7 96、92 5 0± 14 4 7、86 17±10 35和 12 2 33± 8 30mV ;RL组 4个时间点IMMBF分别为 6 1 89± 6 4 1、6 4 95± 12 94、6 3 4 2± 6 4 6和 86 5 0±13 5 1mV。HSH组和RL组各时间点IMMBF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 5 )。病理检查显示HSH组小肠黏膜结构快速恢复到正常状态 ,而RL组则出现进一步的损伤。结论 HSH改善失血性休克大鼠IMMBF的作用比RL强 ,对小肠黏膜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