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2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16篇
耳鼻咽喉   44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4篇
口腔科学   3篇
临床医学   36篇
内科学   36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15篇
特种医学   26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90篇
预防医学   90篇
眼科学   25篇
药学   54篇
  2篇
中国医学   5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30篇
  2012年   30篇
  2011年   34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28篇
  2008年   28篇
  2007年   33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15篇
  1990年   4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86 毫秒
121.
奥曲肽联合血塞通治疗急性胰腺炎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钱进 《现代医药卫生》2007,23(24):3666-3667
目的研究奥曲肽联合血塞通与常规治疗急性胰腺炎的疗效.方法80例急性胰腺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4例为常规治疗,治疗组36例同时用奥曲肽0.1 mg加入5%葡萄糖溶液250 ml静脉滴注,8小时1次,血塞通400 mg加入5%葡萄糖溶液250ml静脉滴注,1日1次,均至腹痛消失,血、尿淀粉酶恢复正常.结果在观察腹痛、压痛与反跳痛、血、尿淀粉酶、体温方面,治疗组显效率、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奥曲肽联合血塞通治疗急性胰腺炎在缩短疗程、稳定病情方面更为显著,且无不良反应,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22.
欧可芬在白内障手术前后的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80例白内障病人术前术后滴用欧可芬眼液作观察及与60例对照组病人术前术后滴用生理盐水作比较,发现有显著的差异性。欧可芬眼液在白内障手术中有明显的保持瞳孔扩张,并在术后有明显的抗炎作用。  相似文献   
123.
Twenty-four guinea pigs with normal Preyer's reflex were exposed to the octave bands of noise centered at 63 Hz and 4 kHz, 110 dB SPL. The duration of exposure was 4 and 8 hours respectively. The permanent shift of the guinea pigs at the above two frequencies was at 4-8 kHz. As the duration of exposure were 4 hours, the threshold shift at 63 Hz was smaller than that at 4 kHz. But as the duration of exposure was 8 hours, the threshold shift at 63 Hz and 4 kHz was almost the same. No morphological change of the inner ear was observed in the guinea pigs exposed for 4 hours at the octave bands of noise centered at 63 Hz and 4 kHz, but ultrastrnetural abnormalities were noted. After the animals were exposed for 8 hours, morphological, ultrastructural changes in the inner ear were observed. The main pathologic changes were seen at the second turn of the cochlea. These changes in hearing physiology and pathology suggest that a high intensive low frequency noise can result in high frequency hearing loss and that  相似文献   
124.
插胃管是临床护理工作中常用的操作技术之一,传统的插胃管方法极易引起恶心、呕吐而降低一次成功率,通过临床实践,我们摸索出一种新的插胃管法,在清醒患者中应用效果满意,现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5.
由于胃管粗硬,加上患者面颊部易出汗,常规胶布固定胃管方法,易松脱而导致胃管脱出。我们于2005年5月 ̄2007年2月对50例患者采用改良胃管固定方法,以防止胃管滑脱,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26.
目的:探讨不同年龄正常人外周血淋巴细胞端粒酶催化亚单位(hTERT)的表达规律。方法: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及凝胶成像技术,检测105例20岁以上不同年龄正常人外周血淋巴细胞的hTERT表达的相对水平。结果:hTERT表达的相对水平在各年龄组分别为:20~29岁,0.557±0.190;30~39岁,0.600±0.360;40~49岁,0.723±0.206;50~59岁,0.498±0.213;60~69岁,0.626±0.203;70~79岁,0.524±0.340;≥80岁,0.702±0.214;各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正常人外周血淋巴细胞中端粒酶催化亚单位水平与年龄无明显相关性,提示端粒酶调控可能既有转录水平也存在转录后因素。  相似文献   
127.
张巨明  钱进 《辽宁中医杂志》2007,34(10):1420-1421
目的:观察中药保留灌肠治疗儿童外感发热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方法,治疗组采用中药保留灌肠,中药对照组采用口服中药汤剂,西药对照组采用退热西药及消炎药。结果:3天后治疗组总有效率93.8%,中药对照组总有效率97.6%,西药对照组总有效率74.3%,治疗组与中药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与西药组比较差异显著。治疗组及中药对照组治疗1天后热退复发率低,仅10.2%,而西药对照组治疗后复发率高,达86.4%。结论:提示中药保留灌肠治疗儿童外感发热疗效可靠。  相似文献   
128.
钱进  张巨明 《北京中医药》2005,24(6):354-356
外感发热是儿科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从2000年11月-2001年12月,我们采取中药保留灌肠治疗儿童外感发热32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87例发热患者全部为因发热而就诊的患儿,均来自我院儿科门诊.按1:1:1比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32例,中药对照组30例,西药对照组25例.  相似文献   
129.
脑电图电极中的耳电极,无论是进口与国产仪器,在使用过程中多年来一直是经常遇到的难点。耳电极一般有两种,一种是不锈钢丝制成的耳夹,其未端各焊一个直径1cm的锡合金圆盘略凸银面电极或塑料壳镶嵌的银面耳夹电极。直接夹在耳垂上。另一种是直径1cm的银质圆盘状电极由导电膏粘在耳垂上。以上两种耳电极的不足之处在于:1.塑料壳耳电极不能氯化(其他头皮电极过一段时间氯化一次),经常出现干扰。另外婴幼儿做图时耐受力差,而睡眠图需要时间长,耳垂夹的疼,病人不能很好的配合。2.由导电膏粘的耳电极,进口导电膏粘着力还可…  相似文献   
130.
缬沙坦治疗高血压病合并阵发性心房颤动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缬沙坦对高血压病合并阵发性房颤患者的临床疗效并初步探讨其中的机制。方法:84例高血压病合并阵发性房颤患者随机分入缬沙坦组和对照组。缬沙坦组患者每日口服缬沙坦50-100 mg,若血压控制不理想,视情况加用利尿剂;对照组患者服用利尿剂和/或氨氯地平控制血压。所有患者在随访期间记录房颤发作情况,进入研究后6,12,18,24月做超声心动图测量左房内径等指标。结果:缬沙坦组38人、对照组37人完成研究。对照组6-12月、12-18月房颤发作次数与治疗前比较无显著差异,18-24月,房颤发作次数较治疗前显著增加(P<0.05);缬沙坦组6-12月、12-18月时房颤发作次数与治疗前无显著差异,18-24月显著少于治疗前(P<0.05)。缬沙坦组和对照组比较,18-24月房颤发作次数显著减少(P<0.05),其余时段无显著差异。对照组6,12,18月时左心房内径与治疗前比较无显著差异;24月时显著大于治疗前,也显著大于缬沙坦组(P<0.05);缬沙坦组左心房内径在各观察时间均与治疗前无显著差异。结论:缬沙坦可以延缓高血压病合并阵发性房颤患者心房增大,减少房颤发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