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2篇
  免费   42篇
  国内免费   19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6篇
基础医学   8篇
临床医学   94篇
内科学   16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27篇
外科学   13篇
综合类   93篇
预防医学   52篇
眼科学   27篇
药学   42篇
中国医学   44篇
肿瘤学   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33篇
  2010年   32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27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8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目的分析开封市2010年麻疹疫苗(MV)强化免疫(SIA)前后麻疹流行年流行病学特征,探讨消除麻疹最佳防控措施。方法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开封市麻疹流行年发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开封市在2010年9月开展MV SIA前、后的2008年、2013年均为麻疹流行年,年报告发病率分别为17.40/10万、2.08/10万,SIA后2013年发病率较2008年下降了85.75%;除45~49岁外,其他各年龄组发病率均有大幅下降,SIA覆盖人群4~17岁无病例发生;两个流行年发病率均以<1岁儿童最高,分别为410.73/10万、125.32/10万,20~30岁人群为发病的另一个小高峰。病例中有MV免疫史者前后分别占31.04%、25.64%;发病前7~21d有就诊史者前后分别为7.78%、66.67%。结论开封市2010年MV SIA后麻疹发病率大幅下降,有效压低了流行年高峰。提高人群MV免疫覆盖率是控制麻疹流行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92.
建立8个银翘解毒系列制剂中君药金银花所含的7种酚酸类成分(新绿原酸、绿原酸、隐绿原酸、咖啡酸、异绿原酸B、异绿原酸A、异绿原酸C)的一测多评统一方法。首先,采用HPLC以绿原酸为内参物,建立绿原酸与其他6种酚酸类成分的相对校正因子(RCF),并用不同浓度、不同色谱柱、不同HPLC验证其耐用性,利用金银花提取物作随行对照定位各待测色谱峰。然后利用RCF计算8个不同银翘解毒系列制剂样品中其他6种酚酸类成分的含量,并与外标法的测定结果进行比较,对该方法进行可行性验证。结果表明,所建立的平均相对校正因子的耐用性良好(RSD在0.80%~2.56%),一测多评法测定样品中的酚酸类成分的含量与外标法的含量测定结果一致(相对平均偏差<0.93%)。因此,一测多评法可以成功应用于8个银翘解毒系列制剂中金银花的酚酸类成分的定量控制。  相似文献   
93.
2006年全国乙型病毒性肝炎报告质量调查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全面了解网络直报模式下医疗机构乙型病毒性肝炎病例的报告质量,为进一步提高监测数据的质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取分层抽样方法在全国范围内抽取363家医疗机构开展调查。结果本次调查共收集乙肝病例13668例。乙肝病例报告率为72.47%。县及以上医疗机构报告率为73.83%,乡镇及社区级医疗机构为63.91%,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01)。乙肝住院病例报告率为74.5696,门诊病例报告率为71.0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3)。初诊的乙肝病例报告率为76.01%。病原携带者、假阳性病例及无法判定病例报告率为5214%。2006年1~9月份乙肝重复报告率为0.61%,2005—2006年跨年度重复报告率为1.42%,其中13.59%的重复报告卡片为病例在不同医院就诊而被重复报告产生。结论乙肝病例报告质量不容乐观,漏报、重复报告以及错误报告并存,这是全国乙肝病例常规监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为此,建议修订全国乙肝病例报告标准,规范乙肝病例报告程序,以进一步提高监测数据的准确性,为乙肝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4.
目的:观察董氏奇穴加滞针手法对偏头痛的即时镇痛效果。方法:将52例偏头痛患者分不同时段观察。结果:最快5分钟起效,45分钟后起效率100%。结论:董氏奇穴加滞针手法治疗偏头痛起效迅速,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95.
目的 通过比较环维黄杨星D的3种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方法,对方法准确性、中间精密度和实用性作出评价,以筛选出适合作为药典标准的方法。方法 分别采用SiO2柱正相高效液相色谱ELSD检测法、NH2柱正相高效液相色谱末端检测法、C18柱反相离子对高效液相色谱末端检测法分别对黄杨宁片及原料进行测定,比较其色谱行为、含量、灵敏度、中间精密度和准确性,并给出评价。结果 3种方法使原料分离出的最多峰数分别为8,10,14个;回收率(n=9)分别为96.38% (RSD=2.6%)、75.24% (RSD=3.2%)、97.97% (RSD=1.1%);不同仪器上的含量中间精密度RSD(n=3)片剂分别为3.9%,7.1%,4.0%,原料分别为3.5%,4.3%,4.7%。结论 3种方法中,综合准确性、中间精密度、实用性等方面因素,C18柱反相离子对色谱末端检测法为最佳,适合作为药典方法。  相似文献   
96.
目的 探讨磁共振成像不同序列对颅内海绵状血管瘤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应用磁共振梯度回波FLASH T2WI及自旋回波序列SE T1 WI、T2 WI对36例颅内海绵状血管瘤病人进行扫描,分析MRI不同扫描序列图像特征.结果 36例病人中SE T1 WI发现海绵状血管瘤病灶31个,SE T2 WI发现病灶36个,FLASH T2 WI发现病灶38个.结论 在显示颅内海绵状血管瘤方面,MR梯度回波FLASH T2 WI较SE序列更为优越.  相似文献   
97.
微循环的监测是评定心肺复苏(CPR)能否成功的方法之一.我们尝试性地应用了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术监测眼底微循环的变化,为临床救治工作提供依据,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8.
对大肠菌群检验检样稀释度选择的讨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2个实验室对大肠菌群检验时,由于选择检样的稀释度不同而导致最终检验结果相反事例的讨论,表明检样稀释度的选择与检测结果的可靠性直接相关,检验者应根据实际选择适当的稀释度,以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99.
幽门螺杆菌相关小儿疾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幽门螺杆菌感染是人类最常见的慢性感染之一,其相关消化性疾病如腹痛、消化性溃疡、胃癌等已严重威胁到人们的身体健康。儿童是幽门螺杆菌的易感人群,然而儿童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流行病学情况各异,感染后相关疾病的临床表现、组织病理学改变、细菌致病和机体的免疫机制以及治疗等均与成人有不同之处,因而加强对儿童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基础和临床研究已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0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