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7篇
  免费   8篇
临床医学   6篇
内科学   9篇
综合类   1篇
预防医学   69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肾综合征出血热疫苗免疫效果和免疫策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现场验证HFRS-I型鼠脑纯化疫苗的安全性、血清免疫学与防病效果。方法 按随机整群分接种组,全程接种9012人和对照组16203人。采用0、7、28d及免后1年加强一针的免疫程序;分别采集免前、全程接种后2周,加强前、加强后两周、加强后1、2、3、4、5年的部分接种全血和微量耳血,分别测定中和抗体和IFA抗体。结果经1995年8月-2000年12月的5年间现场验证表明:HFRS-1型鼠脑灭活纯化疫苗除了因疫苗中残留蔗糖导致较重,较普遍的局部反应外,未发现其他严重的副反应,证明该疫苗有较好安全性,从血清免疫效果看。86例全程接种后两周的免疫血清,IFA抗体阳转率达100%,中和抗体阳转率为44.44%,1年后,IFA抗体和中和抗体阳性率分别下降到28.57%和14.80%。但加强后两周的血清IFA抗体和中和抗体阳性率分别反弹至83.33%和55.56%,其抗体几何平均滴度(GMT)也随之回升,但不十分明显,此外,在加强后2年IFA和中和抗体阳性率再次下降到较低水平,分别为22.5%和26.0%,到加强后4年,其中和抗体几乎全部转阴,但IFA抗体仍保持较高的阳性率。在接种组人群中除1例因接种2针,1例虽接种3针,未按规定程序接种而发病外,至今未发生其他病例,而对照组人群中已发病26例,其5例平均保护率达94.01%。结论 现场观察结果证明该疫苗具有安全性好,血清免疫学效果维持时间较长,现场防病效果可靠,对疫苗接种人群至少可保护5年以上,该疫苗值得在广大疫区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2.
汉坦病毒 (HTNV)Z10株是从患者血清中分离到[1] ,现已用于生产肾综合征出血热 (HFRS)Ⅰ型疫苗的毒株。自 1995年投产供应市场后 ,已在全国二十几个省市推广应用 ,目前该疫苗已接种 10 0 0余万人份 ,为控制HFRS的流行起了很好的作用。我们应用逆转录 聚合酶链反应 (RT PCR)方法成功地扩增出Z10株全长M基因 ,进行核苷酸序列测定 ,并与HTN型及SEO型病毒的核苷酸序列进行比较 ,从分子水平证实它与HTN血清型病毒具有很高的同源性。将M基因插入重组杆状病毒 ,感染昆虫细胞 ,成功地表达了M基因膜蛋白 ,为进一步开发基因工程疫苗打下…  相似文献   
43.
本文分析了浙江省肾综合征出血热宿主动物种类、密度和带毒率特点。1990~1996年全省共捕获宿主动物16种,优势鼠种室内以褐家鼠(占52.22%)为主,其次为小家鼠(占24.95%),野外以黑线姬鼠(占72.18%)为主,其次为褐家鼠(占9.85%)。宿主动物带毒率以黑线姬鼠(10.80%)和褐家鼠(8.29%)为最高,野外宿主动物带毒率明显高于室内。  相似文献   
44.
1996年夏秋季在龙游县庙下村发现42例钩端螺旋体病(简称钩体病)患者,10月上旬,我们作了现场调查,经流行病学调查及实验室检测,证实为一起赛罗群引起的钩体病爆发,现报告如下:一、流行病学调查:该村主要农作物为水稻,农民收割稻谷多为湿式操作,赤脚下田;饲养业以猪为主,牛少数,该年7~10月雨水较多,特别是在收割单季稻前下过一场暴雨。第一例发病在8月2日,至10月10日终止,持续时间68天,先后发病42例,10月份我们采集血清31份作抗体检测。  相似文献   
45.
我省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始于60年代初,70年代疫情上升,80年代进入发病高峰,90年代疫情稳定。为进一步提高防制水平,我们分析探讨了有关资料。1资料来源疫情报告和地理流行病学调查资料。2结果2.1流行现状我省HFRS自1963年首发以来,到1...  相似文献   
46.
浙江省钩端螺旋体病暴发流行时宿主动物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浙江省钩端螺旋体病暴发流行时宿主动物调查浙江省卫生防疫站(杭州310009)龚震宇,赵芝雅,傅桂明钩端螺旋体(以下简称钩体)病是以鼠类和猪、牛、蛙为主要传染源的急性自然疫源性疾病。浙江省曾经多次暴发流行钩体病,造成巨大损失。据不完全统计,45年来,全...  相似文献   
47.
为了掌握浙江省钩端螺旋体(钩体)病人间疫情的流行特点和规律,分析了1952~1996年全省钩体病疫情资料,报告如下。一、材料与方法材料来源于全省各县市疫情报告和调查资料。采集医院病人血清,用显微镜凝集试验(MAT)检测及分离培养,所用钩端螺旋体国内标...  相似文献   
48.
浙江省1990~2000年钩端螺旋体病疫情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浙江省是我国钩端螺旋体多发地区之一,疫区分布广泛,菌群多,病情重,严重危害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为了探索钩端螺旋体病的流行规律,为制定有效的防制措施提供依据,我们于1988~2000年对全省钩端螺旋体病进行了监测、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9.
目的:为控制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高发疫区的发病率。方法:以肾综合征出血热疫苗接种,控制鼠密度等措施。结果:在从事野外劳动的16—60岁青壮年农民中,免疫覆盖率达51.86%,其免疫阳转率为97.6%,从而使沙畈乡5个村的发病率1997年的490.23/10万,至1999~2005年发病率均为零。结论:以疫苗接种为主,灭鼠等防治措施,对HFRS高发疫区的控制,效果理想。  相似文献   
5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