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5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1篇
儿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53篇
预防医学   22篇
药学   2篇
肿瘤学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5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3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中国社会人口老龄化趋势日益加剧,骨骼肌减少症和代谢综合征等老年人群常见疾病逐渐成为影响其生活质量的关键因素。骨骼肌减少症是伴随年龄增长而发生的骨骼肌质量下降和功能衰退。代谢相关疾病如肥胖、高血压和糖尿病等在肌少症的发生发展中起到了重要作用。近年来,肌少症和代谢综合征之间的关系也成为研究热点,但是否互为危险因素仍缺乏有力证据。汇总了近5年来国内外有关肌少症与代谢综合征相关关系研究的流行病学资料,就肌少症和代谢综合征的流行病学背景、研究现状及其在生物学机制方面的潜在联系加以综述。肌少症和代谢综合征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且可能具有相似的生物学机制。但该研究目前尚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肌少症早期筛查诊断的方法应进行持续探索以达到简便、快速和高效的目的。综述旨在提高人群对肌少症和代谢综合征等慢性综合征的认识,并为两者关联性的进一步研究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82.
卵巢癌是妇科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发病隐匿,且缺乏早期诊断方法,确诊时多进展至中晚期,病死率高,严重威胁全球女性健康。卵巢癌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可能与遗传、环境和膳食等因素有关。近些年,膳食的有益作用被人们接受和认可。膳食补充剂是常见的保健产品,主要包括维生素、矿物质制剂和复合营养素制剂。膳食补充剂可以补充人体膳食摄入不足的微量营养素,在人群中广泛应用。本文就膳食补充剂与卵巢癌发生和预后之间的关系进行综述,旨在为卵巢癌患者的积极防治提供膳食建议。  相似文献   
83.
目的 调查住院医师抑郁症状的患病情况,分析其相关的人口学信息、培训情况及心理学影响因素,为现阶段我国住院医师心理健康管理及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本研究调查辽宁省沈阳、大连、锦州、抚顺8家培训基地1050名 住院医师,采用匹兹堡睡眠量表、国际体力活动量表、组织支持感简化量表、心理资本量表、明尼苏达满意度短式量表等调查内容住院医师社会人口学信息 、培训信息、睡眠情况、运动情况、组织支持感、心理资本、工作满意度、抑郁症状等。采用SPSS软件进行Logistic回归等统计分析。结果 共回收有效问卷962份,结果显示44.48%住院医师有抑郁症状,培训年级高(ORPGY3=1.775,P=0.006)、睡眠质量差(OR=1.662,P=0.000)是住院医师抑郁症状的危险因素,心理资本(OR=0.962,P=0.000)、工作满意度(OR=0.972,P=0.001)是住院医师抑郁症状的保护因素。结论 住院医师抑郁症状患病率较高,培训年级、睡眠质量、心理资本、工作满意度等因素与住院医师抑郁症状高患病率有关联,应予以重点关注。  相似文献   
84.
妇科恶性肿瘤是全球女性癌症的常见类型,也是全球女性癌症死亡的主要原因,其中宫颈癌、子宫内膜癌、卵巢癌作为主要的妇科癌症类型,对全球女性健康构成严重威胁。研究表明,饮食在妇科癌症的发生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而添加糖因其食物来源特点以及相关生物学效应,可能是宫颈癌、子宫内膜癌、卵巢癌等主要妇科癌症的影响因素。就添加糖摄入与子宫内膜癌、卵巢癌以及宫颈癌等妇科癌症发病关系研究进展予以综述,以期为妇科癌症的积极预防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5.
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是一组高度异质性分子,结构复杂,性质稳定,可在人体内逐渐积累。膳食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主要由食品加工过程中的美拉德反应形成。已经证实膳食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与一些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慢性炎症、退行性疾病、衰老、胰岛素抵抗和肿瘤等)的发生发展相关。本文就膳食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与不良健康相关结局(肿瘤、代谢相关疾病等)的相关性进行综述,旨在明确膳食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对健康的影响。  相似文献   
86.
2016年我国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精准医学研究"重点专项中发布国家百万自然人群队列建设项目, 建设七大区域自然人群队列。东北地区作为我国区域划分七大地区之一, 气候特征显著、膳食习惯独特且人口老龄化严重, 其慢性非传染性疾病负担居全国前列。因此, 建立东北区域大型自然人群队列, 系统探寻疾病发生和预后相关区域特色暴露因素, 为建立东北地区疾病预防新策略、降低国家医疗负担、提升东北地区人口健康水平, 具有重要意义。2018年7月, 东北区域自然人群队列现场工作启动, 现场工作内容主要包括对参与者进行问卷调查、体格检查, 以及血、尿、粪便样本的采集和检测, 截至目前, 队列总计完成各年龄层共115 414人的基线数据收集工作。本文简要介绍了东北区域自然人群队列建设概况, 为国内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