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599篇
  免费   1053篇
  国内免费   836篇
耳鼻咽喉   243篇
儿科学   277篇
妇产科学   90篇
基础医学   966篇
口腔科学   101篇
临床医学   3084篇
内科学   1718篇
皮肤病学   147篇
神经病学   373篇
特种医学   672篇
外国民族医学   21篇
外科学   1895篇
综合类   5452篇
预防医学   2422篇
眼科学   237篇
药学   2129篇
  20篇
中国医学   2146篇
肿瘤学   495篇
  2024年   105篇
  2023年   422篇
  2022年   391篇
  2021年   332篇
  2020年   456篇
  2019年   487篇
  2018年   481篇
  2017年   285篇
  2016年   442篇
  2015年   484篇
  2014年   1031篇
  2013年   1115篇
  2012年   1291篇
  2011年   1363篇
  2010年   1187篇
  2009年   1306篇
  2008年   1220篇
  2007年   1084篇
  2006年   990篇
  2005年   1049篇
  2004年   973篇
  2003年   934篇
  2002年   790篇
  2001年   698篇
  2000年   529篇
  1999年   503篇
  1998年   352篇
  1997年   282篇
  1996年   261篇
  1995年   255篇
  1994年   220篇
  1993年   150篇
  1992年   152篇
  1991年   149篇
  1990年   149篇
  1989年   105篇
  1988年   85篇
  1987年   81篇
  1986年   69篇
  1985年   55篇
  1984年   39篇
  1983年   36篇
  1982年   25篇
  1981年   20篇
  1980年   17篇
  1979年   10篇
  1978年   5篇
  1974年   4篇
  1965年   8篇
  195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目的:探讨咪唑安定在小儿外伤缝合治疗中的镇静作用。方法:采用随机对照实验,108名需要进行缝合处理的患儿随机分为咪唑安定组、利多卡因组、咪唑安定加利多卡因组。观察患儿的配合程度、手术时间、生命体征、记忆缺失和不良反应。结果:三组患儿用药后生命体征均无明显变化,咪唑安定加利多卡因组患儿手术时间最短,配合程度最佳,家属满意程度最高,未见不良反应。结论:在小儿外伤缝合中应用咪唑安定安全有效.可达到良好的镇痛镇静效果。  相似文献   
82.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促进骨-肌腱结合部愈合的初步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对骨-肌腱结合部愈合的影响.[方法]采用骨髓穿刺、全骨髓培养法获取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36只18周龄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2组,实验组将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与Pluronic F-127载体材料结合后,植入兔髌骨部分切除模型,对照组只进行手术,不植入细胞.在术后6、12、18周进行X线片、大体和组织学观察评估.[结果]X线片显示术后6、12、18周实验组骨-肌腱结合部新生骨面积显著大于对照组(P<0.01).大体观察可见实验组骨-腱结合部愈合较早.HE染色显示实验组术后6周有大量的纤维母细胞和类软骨细胞增生,并可见新骨形成;12周,髌腱与松质骨接触面软骨细胞移行带形成;18周,纤维软骨移行带排列更有序.Safranin 0染色显示实验组术后6周,基质染色较深,部分骨-腱结合处可见相对浓染区;12周,基质染色范围明显减少,沿类软骨细胞走行分布;18周,类软骨细胞集中的区域染色较12周有所减退.组织学检查显示实验组术后6、12、18周骨-腱结合部组织愈合明显,较对照组迅速.[结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可以促进骨-肌腱结合部细胞增生,促进其早期愈合.  相似文献   
83.
1 病例介绍 患者,男,53岁,因腰痛多年伴下肢放射性疼痛,影像学诊断为L4、5椎间盘左侧突出压迫神经根,L5S1椎间盘膨出.经保守治疗效果不理想,在某医院行手术治疗,摘除L4、5椎间盘,探查L5S1椎间盘膨出未行处理,术后左下肢疼痛仍未消失,经多种处理不见效果,术后半月查体可见:腰部无压痛及叩击放射痛,梨状肌处压痛、放射痛明显,病人惧怕触压,坐骨神经行径压痛,直腿抬高试验30°加强试验阳性,下肢内旋试验阳性,股后、小腿外侧及后侧感觉减退,足背外侧及足底感觉麻木,隐神经支配区感觉正常,踝关节主动背伸及跖屈不能,伸(足母)及伸趾、屈(足母)及屈趾肌力2~3级,踝反射消失.  相似文献   
84.
后腹腔镜手术治疗肾上腺囊肿15例报告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目的探讨后腹腔镜手术治疗肾上腺囊肿的方法及临床意义. 方法 2000年3月~2004年5月我院对15例肾上腺囊肿均采用后腹腔镜手术治疗.扩张后腹膜间隙成功后,紧靠膈下纵形切开肾周筋膜,肾周筋膜内分离肾上极和肾上腺周围的脂肪组织,超声刀或电刀在肾表面分离肾脏上极和肾上腺.游离肾上腺行肾上腺部分切除或全切除. 结果 15例手术均获成功,其中肾上腺部分切除术12例,肾上腺全切术3例.手术时间(49.0±31.4)min,术中出血量(31.6±28.7)ml,住院时间(4.1±1.4)d.除1例术后伤口皮下气肿外,无其他术后并发症.15例术后随访(18.5±1.0)月(12~36个月),无一例复发. 结论后腹腔镜手术可作为肾上腺囊肿的首选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85.
目的探讨食管癌围手术期死亡原因及影响因素。方法总结1970年-2004年1858例食管癌手术患者临床资料,选择17个可能影响围手术期死亡的因素,应用Cox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1858例食管癌手术患者围手术期死亡36例(1.94%)。呼吸系统并发症是引起围手术期死亡最常见的原因(41.7%)。Cox模型多因素分析显示严重吞咽困难、长期重度吸烟史、手术时间和手术年代是影响食管癌围手术期死亡的独立因素(P<0.05)。结论加强营养、改善肺功能、缩短手术时间是降低食管癌围手术期死亡率的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86.
BACKGROUND:Suddendeafnessmeanssuddenunknownneuraldeafness,whichexactcausehasnotbeenfound.Andtheroutinetreatmentadoptslowmoleculardextranandpowermixtureandusuallyhasalongcourseoftreatment.Alprostadiluseslipo-microballascarrieranddoesnoteasilyloseactivityandhasthepropertofdistributingtoinjuredbloodvessels,sobringsintofullplayindilatingbloodvesselsandinhibitinggatheringofbloodplatelet,whichisusedforcuringsuddendeafness.OBJECTIVE:ToobservetheeffectofAlprostadilonrecruit-mentofhea…  相似文献   
87.
目的分析胰岛素瘤胰岛素水平正常的原因,以提高其诊断水平。方法对我院1982年6月至2005年10月诊断为胰岛素瘤,且胰岛素水平检测结果在正常范围内的12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2例患者均出现空腹或发作性低血糖症状,连续检测血糖,至少1次血糖值〈2.8mmol/L。同期检测外周静脉血中免疫反应性胰岛素(IRI)水平均〈25mU/L。周围静脉血中免疫反应性胰岛素/血糖比值(IGR):〈0.3者5例,〉0.3者7例。12例中8例进行了血清C-肽检测,6例高于正常。结论少数胰岛素瘤患者的血胰岛素可在正常范围内,血胰岛素水平正常不能排除胰岛素瘤的诊断。  相似文献   
88.
魏戎  武军龙  朱晓东 《中医正骨》2006,18(8):17-17,19
为探讨立止血在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矫形术中减少出血的效果。选择66例行后路三维矫形融合术的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30例患者于术前半小时肌肉注射立止血2kU,静脉注射立止血2kU,术中予以2kU静脉滴注雏持2小时,作为研究组;另36例为对照组,除未使用立止血外,其他条件如年龄、手术方式、手术时间等与研究组相同。所有患者术中均常规使用自体血回输。结果立止血组平均自体血回输量为350ml,围手术期异体血输入量平均为650ml。对照组自体血回输量为750ml,围手术期异体血平均输入量为1550ml,平均每例异体血输入量较预存自体输血组多990ml,经统计学检验有显著差异(P〈0.01)。表明对于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手术来说,围术期使用立止血是一种安全有效、节约血源及经济的方法。联合应用立止血和术中自体血回输可大大减少输入异体血。  相似文献   
89.
下颌骨投照的新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牙片的显示质量难以和平常的X线片相比,所以日常工作中以投照下颌骨的方法观察牙根病变、纤周病等,取得了比较满意的效果,下颌骨的投照一般采用后前位、侧位、轴位,但这几个常规投照位难以满足和适应口常工作需要,所以我们摸索出几个特殊的投照疗法,现在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9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