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篇
  免费   70篇
  国内免费   1篇
口腔科学   3篇
临床医学   7篇
内科学   4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3篇
预防医学   79篇
药学   5篇
中国医学   6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目的 在中国成年人中探究气流受限与主要慢性病发病风险的前瞻性关联。方法 本研究基于中国慢性病前瞻性研究,剔除基线自报患有心脏病、脑卒中和恶性肿瘤的个体后,共纳入基线时30~79岁(平均51.5岁)的研究对象486 996名。分别以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全球倡议(GOLD)标准和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P)评价气流受限,使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气流受限与缺血性心脏病、脑血管病和肺癌发病之间的关联。结果 在平均7年的随访期间,缺血性心脏病、脑血管病、肺癌分别新发24 644、36 336、3 218例。与气流正常者相比,GOLD-1至GOLD-4人群的缺血性心脏病发病风险比(HR)值(95%CI)依次为0.89(0.78~1.01)、1.05(0.98~1.12)、1.29(1.18~1.40)和1.65(1.42~1.91);肺癌发病HR值(95%CI)依次为0.96(0.70~1.26)、1.12(0.96~1.31)、1.38(1.14~1.65)和1.48(1.05~2.02)。未发现GOLD分级与脑血管病发病风险之间存在有统计学意义的关联。FEV1%P每下降10%,缺血性心脏病、脑血管病、肺癌风险分别增加7.2%(95%CI:6.4%~8.0%)、3.6%(95%CI:3.0%~4.3%)、10.5%(95%CI:8.4%~12.6%)。按吸烟状态分层分析,上述结果基本不变。结论 我国成年人群中气流受限程度越严重,个体缺血性心脏病、脑血管病和肺癌的发病风险越高。  相似文献   
102.
目的 研究中国30~79岁成年人负性生活事件与抑郁关联的性别差异。方法 对来自中国慢性病前瞻性研究项目基线调查的512 891名研究对象进行分析。采用多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别计算男、女性经历3类(家庭相关、经济相关和其他)10项负性生活事件(SLEs)与抑郁之间的相对风险比(RRR)及其95% CI,计算经历SLEs数量与抑郁之间的剂量反应关系;并探索性别在SLEs与抑郁之间的效应修饰作用。结果 家庭相关事件、经济相关事件和其他事件3类SLEs的发生率为6.8%、1.2%、0.9%。女性家庭相关事件发生率高,男性经济相关及其他事件发生率高(P<0.001)。调整其他影响因素后,男性经历SLEs与抑郁发作的RRR值(95% CI)为11.99(10.49~13.71),与出现抑郁症状的RRR值(95% CI)为7.43(6.94~7.95);女性经历SLEs与抑郁发作的RRR值(95% CI)为14.15(12.97~15.43),与出现抑郁症状的RRR值(95% CI)为8.30(7.91~8.72)。不同性别的SLEs与抑郁症状和抑郁发作的关联差异存在有统计学意义(交互作用P=0.049)。在3类SLEs中,家庭相关事件与抑郁的关联在女性中更强(交互作用P<0.001)。随着经历10项SLEs个数增多,其与抑郁发作和抑郁症状的RRR值增大。结论 中国成年人负性生活事件与抑郁的关联存在性别差异,其中家庭相关事件对女性的影响更大。经历负性生活事件个数越多,越容易发生抑郁。  相似文献   
103.
偏头痛是一种常见的复杂性神经系统疾病。研究证实,下行抑制/易化系统的5-HT能神经通路通过分布在三叉神经血管痛觉通路各级结构上不同亚型的5-HT受体,介导了下行抑制/易化系统中抑制和易化疼痛的双重调痛作用,与偏头痛病理生理机制的形成及治疗密切相关。本文拟对与偏头痛相关的5-HT受体亚型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治疗偏头痛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04.
毛细支气管炎是多种致病原感染引起的支气管炎症,多见于2岁以内婴幼儿,尤其是6个月以内的婴儿。主要由呼吸道合胞病毒引起,亦可由副流感病毒和腺病毒及肺炎支原体引起。该病发病急,以喘憋、三凹征和喘鸣为主要临床特点,表现  相似文献   
105.
目的 了解四川省≥30岁居民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发病情况,分析吸烟对COPD发病风险的影响。方法 2004-2008年随机抽取四川省彭州市30~79岁人群进行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和肺功能检测,并进行长期随访,确定COPD发病情况。运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吸烟与COPD的关系。结果 共纳入46 540名研究对象,男性当前吸烟占比为67.31%,女性为8.67%,有3 101名新发COPD,累积发病率为6.66%。控制年龄、性别、职业、婚姻状况、家庭年收入、文化程度、BMI、日均总体力活动水平、当前做饭频率、当前有无排烟装置、被动吸烟暴露频率等因素后,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显示,与从不吸烟人群相比,当前吸烟、戒烟增加COPD的发病风险,HR值分别为1.42(95%CI:1.29~1.57)和1.34(95%CI:1.16~1.53)。与从不或偶尔吸烟人群相比,日均吸烟量越大,COPD发病风险越高;当前吸烟类型为混吸、开始吸烟类型为混吸增加COPD的发病风险,HR值分别为1.79(95%CI:1.42~2.25)和2.12(95%CI:1.53~2.92);开始吸烟年龄<18、≥18岁增加COPD的发病风险,HR值分别为1.61(95%CI:1.43~1.82)和1.34(95%CI:1.22~1.48);吸烟时吸入口腔后即吐出、吸到咽喉部和深吸到肺部增加COPD的发病风险,HR值分别为1.30(95%CI:1.16~1.45)、1.63(95%CI:1.45~1.83)和1.37(95%CI:1.21~1.55)。控制多个混杂因素,校正回归稀释偏倚后,日均吸烟量、开始吸烟年龄和烟吸入部位对COPD发病均有影响,性别差异尤为突出。结论 吸烟增加COPD的发病风险,这种影响与吸烟量、吸烟类型、开始吸烟年龄和烟吸入部位等存在一定关系,控烟应综合考虑吸烟的具体特征,从而预防COPD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6.
目的探究我国成年男性和女性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与骨密度的关系。方法利用中国慢性病前瞻性研究第二次重复调查的数据, 采用线性回归分析COPD及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全球倡议(GOLD)分级与跟骨骨密度指标(宽带超声衰减、超声声速、强度指数)之间的相关性。结果共纳入23 876名研究对象, 男性COPD患病率为34.3%(3 130/9 125), 女性COPD患病率为23.2%(3 416/14 751)。以健康男、女性为参照, 男、女性COPD患者的宽带超声衰减、超声声速、强度指数均降低, 男性对应的β值(95%CI)分别为-0.87(-1.37~-0.36)、-3.42(-5.42~-1.43)、-1.53(-2.34~-0.71), 女性对应的β值(95%CI)分别为-0.66(-1.09~-0.23)、-2.24(-3.92~-0.55)、-1.06(-1.71~-0.40), 男性中下降幅度更大(交互作用均P<0.05)。GOLD分级与宽带超声衰减、超声声速、强度指数呈负相关, 且存在线性趋势(线性趋势检验均P<0.001)。亚组分析显示, 男性年龄≥60岁、男...  相似文献   
107.
目的描述中国慢性病前瞻性研究(CKB)项目人群的慢性肾脏病(CKD)分布, 分析生活方式与CKD发病风险的前瞻性关联。方法数据来源于CKB基线调查及随访监测(截至2018年12月31日), 描述CKD发病的地区和人群分布差异, 使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生活方式因素与CKD的关联。结果研究纳入505 147名研究对象, 平均随访11.26年, 期间共有4 920例发病病例, 发病率为83.43/10万人年, 肾小球肾病为最主要亚型。CKD发病率在城市、男性、年龄≥60岁人群中更高, 分别为87.83/10万人年、86.37/10万人年、132.06/10万人年。相比于从不或偶尔吸烟者, 当前吸烟男性CKD风险增加(HR=1.18, 95%CI:1.05~1.31)。以非肥胖人群为参照组, 由BMI判定的全身性肥胖(HR=1.19, 95%CI:1.10~1.29)和腰围判定的中心性肥胖(HR=1.27, 95%CI:1.19~1.35)均与更高的CKD发病风险相关。结论 CKB项目人群CKD发病率存在明显的地区和人群差异, 且其发病风险受到生活方式多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8.
受限于传统自我报告问卷测量方法的信、效度,身体行为(身体活动、久坐行为和睡眠)的准确测量受到很大限制。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加速度计等客观测量设备能够更加准确、全面地测量身体行为相关特征,并逐渐为大规模流行病学研究所用。然而,我国乃至亚洲人群尚缺乏采集身体行为客观测量数据的大型队列研究。中国慢性病前瞻性研究(CKB)项目在第三次重复调查(2020年8月至2021年12月)使用Axivity AX3腕式三轴加速度计测量研究对象的日常活动及睡眠情况,最终共纳入全国10个项目地区20 370名研究对象,其中女性占65.2%,年龄(65.4±9.1)岁,不同项目地区研究对象的身体行为活动水平具有较大差异。CKB项目开展的身体行为客观测量数据为描述我国中老年人24 h身体行为特征、探究身体活动、久坐行为、睡眠的健康效应以及其与疾病的深入研究提供了具有重要价值的科研资源。  相似文献   
109.
目的 研究在膝关节周围相关术后激活螺旋线肌筋膜复合体功能训练对康复疗效、膝关节功能、并发症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在2019—2021年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九六四医院住院患者中选择膝关节周围相关术后患者48例,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4例。对照组实施术后传统的治疗方法,研究组实施术后传统康复结合螺旋线肌筋膜复合体功能训练疗法。对比两组的临床效果、疼痛程度、膝关节功能、膝关节活动能力、并发症、生活质量。结果 两组患者疗效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Z=-2.208,P<0.05),观察组治疗优良率比对照组高(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后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比治疗前低,美国特种外科医院膝关节评分量表(HSS)评分、关节活动度评分量表(ROM)评分比治疗前高(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VAS评分比对照组低,HSS评分、ROM评分比对照组高(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4.17%比对照组25.00%低(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后的躯体功能评分、心理功能评分、社会功能评分、物质生活评分比治疗前高(P<0.05)。治疗...  相似文献   
110.
目的 描述和分析中国10个地区成年男性Y染色体嵌合缺失(mLOY)携带者流行病学分布特征,并探究mLOY与肺癌的前瞻性关联。方法 数据来源于中国慢性病前瞻性研究项目基线调查(人口学特征、生活方式、体格指标等)、遗传分型及随访监测(截至2018年12月31日的健康结局),采用嵌合染色体变异工作流检测识别mLOY携带者,分年龄、地区、基线生活方式及疾病特征描述其流行病学分布特征,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mLOY的影响因素,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探究mLOY和肺癌的前瞻性关联,在不同年龄段及不同吸烟状况人群中进行分层研究,并采用乘积分布法分析mLOY在吸烟与肺癌关联间潜在的中介作用。结果 研究纳入42 859名成年男性,共检出2 458名mLOY携带者(检出率为5.7%),检出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P<0.05),城市地区检出率(7.3%±0.2%)高于农村地区(4.7%±0.1%),吸烟可能是mLOY检出的危险因素(OR=1.49,95%CI:1.36~1.64)。经过平均11.1年随访,共累计观察到1 041名肺癌新发病例,mLOY携带者新发肺癌的风险增加了24%(HR=1.24,95%CI:1.01~1.52),扩增性mLOY携带者(携带mLOY细胞分数≥10%)肺癌发生风险增加了50%(HR=1.50,95%CI:1.13~2.00),未发现年龄或吸烟状况的修饰效应作用(交互作用P>0.05)。mLOY在吸烟和肺癌关联中的中介效应显著,中介效应的点估计值(95%CI)为0.09(0.01~0.17)。结论 我国10个地区成年男性mLOY检出率存在明显的社会人口经济学及生活方式分布差异,携带mLOY尤其是扩增性mLOY会显著增加肺癌的发病风险,且mLOY可能在吸烟与肺癌的关联中起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