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6篇
  免费   24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6篇
临床医学   43篇
内科学   86篇
皮肤病学   1篇
外科学   6篇
综合类   17篇
预防医学   37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9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4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4篇
  1994年   4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9 毫秒
61.
的HIV-1感染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007年和2008年MSM发病率最高的人群分别来自浴室和通过网络寻找性伴的MSM,分别达到17.87%和12.22%;2008年21~25岁年龄组HIV-1发病率最高,达8.69%;不同方法的校正降低了对发病率的估计.结论 重庆市MSM人群HIV-1新发感染维持在较高水平,但连续3年的发病率经校正后上升趋势不明显.  相似文献   
62.
箬叶多糖及其衍生物对小鼠艾滋病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目的 研究箬叶多糖及其衍生物硫酸酯多糖和硒酸酯多糖对小鼠艾滋病的治疗作用。方法 采用 L P B M5 鼠白血病病毒( Mu L V) 感染 C57 B L/6 J 小鼠的方法建立艾滋病模型。结果 硫酸酯多糖50 mg·kg - 1·d - 1(ip) 具有较好地抑制小鼠脾肿大、血清 Ig G 增高的作用,硒酸酯多糖在两种给药方式中有一定的保护作用。此外,还首次发现感染小鼠出现 G S H Px 活力下降,脂质过氧化产物升高,这与 H I V感染的病人的症状是一致的,硒多糖对提高机体的抗氧化功能有较好的作用。多糖经硫酸酯化、硒酸酯化等化学修饰后,活性有不同程度的提高。结论 作为抗氧化剂和免疫增强剂的微量元素硒和多糖类可能对 H I V 感染的病人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63.
体外试验表明HE具有明显抑制CVB_(3m)繁殖和保护病毒感染细胞的作用。体内试验表明HE对CVB_(3m)感染小鼠具有减缓死亡、延长存活时间、保护其不得心肌炎或减轻心肌炎病变的作用。提示HE在控制病毒感染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4.
目的 研究HIV AIDS患者外周血CD4 、CD8 淋巴细胞数在不同条件下 (时间、温度和处理过程 )的变化。方法 选取HIV AIDS患者 34例 ,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在 4℃条件下放置不同时间(2、2 4、4 8、72h)的外周血CD4 、CD8 细胞数的变化 ,对经过处理的外周血 (处理过的血样 )CD4 、CD8 细胞数的变化进行比较 ;对室温条件下放置不同时间 (2、2 4、4 8、72h)处理过的血样CD4 、CD8 细胞数的变化进行比较。结果 在 4℃时 ,全血放置 2、2 4、4 8、72h的CD4 细胞计数差异无显著意义(P >0 0 5 ) ,而CD8 细胞数放置 72h时则差异有显著意义 (P <0 0 5 ) ;处理过的样品放置 72hCD4 细胞计数差异才有显著意义 (P <0 0 5 ) ,而CD8 细胞数在 2 4h时差异就有显著意义 (P <0 0 5 )。在室温时 ,处理过血样放置 2、2 4、4 8、72h的CD4 细胞计数差异无显著意义 (P >0 0 5 ) ,而CD8 细胞数在 4 8h则差异有显著意义 (P <0 0 5 )。结论 抗凝全血在 4℃放置 4 8h ,检测CD4 、CD8 淋巴细胞数 ,结果是可靠的。处理过血样在室温放置 2 4h ,检测CD4 、CD8 淋巴细胞数 ,结果是可靠的。 2 4~4 8h虽然CD4 淋巴细胞没有变化 ,但CD8 淋巴细胞却发生明显的变化 ,两者比例必然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65.
目的探讨病毒特异性CTL对HIVHCV共感染患者病情进展的影响机制。方法观察对象为HIVHCV共感染患者、单纯HIV感染者、单纯HCV感染者。采用四聚体技术,运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病毒特异性CTL。前瞻性比较HIV、HCV特异性CTL在三组中的异同,并对HIVHCV共感染患者的HIV、HCV特异性CTL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HIVHCV共感染组与单纯HIV感染组比较HIV特异性CTL,差异无显著性(P=0.586)。HIVHCV共感染组中HCV特异性CTL的百分数及绝对计数(0.37±0.29,3.52±3.79)均高于单纯HCV感染组(0.15±0.05,0.86±0.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P=0.002)。HIVHCV共感染组中的HIV特异性CTL与HCV特异性CTL存在正性线性相关(P<0.001),方程成立。并且各系数均有统计学意义,方程似然比(r2)0.761。结论HCV特异性CTL可能是HIVHCV共感染组中肝脏功能损伤加重的原因之一;HIV与HCV在同一患者存在相互影响。  相似文献   
66.
目前,人类关于HIV感染的检测项目很多,其中CD4^+ T淋巴细胞的检测已成为评估HIV感染者疾病状况切实可行和相对经济的检测项目,CD4^+ T淋巴细胞水平用来监测不同临床阶段HIV感染者免疫状况的变化,判定HIV感染者病程,预测机会性感染的出现以及评价抗HIV药物疗效。从2006年起准确检测CD4^+ T淋巴细胞计数已经成为判断是否开始治疗AIDS和HIV感染者以及治疗效果观察对比的关键。国际上如美国CDC、英国国家室间质量评价系统(The United Kingdom National External Quality Assessment Service,NEQAS)、加拿大HIV/AIDS质量评价和免疫标准化体系(Quality Assessment and Standardization for Immunological Measures Relevant to HIV/AIDS,QASI)定期发放质控品,  相似文献   
67.
四省572例HIV感染孕产妇流行病学特征及感染途径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了解我国艾滋病高发地区孕产妇感染艾滋病病毒(HIV)的基本流行病学特征和感染途径。方法:对我国艾滋病高发的四省15个县(市、区)2004~2006年孕产期保健时检测发现的572例HIV感染孕产妇进行问卷调查。结果:①HIV感染孕产妇年龄中位数为27岁,40·91%为汉族,82·39%为农民或无业,40·56%为小学或以下文化程度,42·66%家庭月均收入不足260元。孕产妇社会人口学特征呈明显地区差异。②39·30%的HIV感染孕产妇有多性伴,13·16%曾有偿供血;其配偶/性伴侣中,30·12%有吸毒史,25·04%有多性伴,9·81%有嫖娼史,9·46%曾有偿供血。③47·55%的调查对象通过异性性行为感染HIV,14·86%通过既往有偿供血感染,3·85%因注射吸毒感染,33·74%感染途径不详。结论:绝大多数感染HIV的孕产妇在家务农或无业,受教育程度普遍较低,家庭生活贫困,HIV感染孕产妇存在明显的地域特征。异性性行为成为广西、云南和新疆现场育龄妇女感染HIV的主要途径。应针对不同地域特点和不同的感染人群特征,采取不同的艾滋病综合防治措施与策略。  相似文献   
68.
目的 了解云南省德宏州HIV-1新近感染者中耐药的发生情况.方法 收集德宏州2006年7-12月期间所有的HIV-1阳性样品共1048份,使用BED捕获酶免疫试验进行新近感染检测,共检出新近感染样品101份;使用Bayer公司的TruGene方法进行基因型耐药检测,应用所有样品的序列构建系统进化树以确定样品的亚型.结果云南省德宏州HIV.1新近感染者巾的耐药发生率为6.25%(4/64),样品PR区中M36I/V、L63P和H69K等次要耐药突变出现的频率较高,分别占81.25%、70.31%和65.63%;HIV-1流行株以C/CRF07 BC/08_BC为主,占65.63%(42/64).结论德宏州HIV-1新近感染者中耐药的流行处于中等水平;有必要加强HIV-1的耐药监测.  相似文献   
69.
重庆市男男性接触人群中HIV一1新近感染者耐药监测   总被引:1,自引:5,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调查2006年重庆市男男性接触(MSM)人群的HIV感染率、估计该人群的发病率,并对新近感染的样本进行耐药检测.方法 通过同性爱者场所的业主、志愿者组织以"滚雪球"的方式招募未接受过抗病毒治疗的MSM进行横断面调查.用酶联免疫和蛋白印迹法进行HIV抗体检测,BED-酶联捕获试验(BED-CEIA)进行新近感染检测,并通过间接检测血清阳转后HIV-IgG抗体占总IgG的比例来检测HIV新近感染、估算HIV发病率.耐药检测采用Trugene HIV-1试剂盒扩增出靶HIV-1 pol区基因中288 bp的蛋白酶基因(PR)和630 bp的逆转录酶基因(RT)片段,所得片段进行序列分析,结果由Bayer公司基因型耐药突变解释规则[DR 3.7 IVD(2006/07/27)Guidelines 11.0(2005/12/15)]生成临床耐药报告和突变位点报告,同时序列提交Stanford HIVdb数据库进行判断,得到耐药评分结果.上述两种结果再与用Geno2pheno方法进行耐药性判定的结果比对.结果 重庆市MSM人群2006年HIV感染率为10.4%,估算发病率为7.98%.使用三种方法分析耐药情况,分别有1例、2例、1例出现逆转录酶区(PR)突变,导致其对蛋白酶类抑制剂(PI)产生耐药,得到的该人群流行毒株耐药率分别为4.55%、9.09%和4.55%.结论 重庆市MSM人群的发病率及感染率已处于较高水平,应予以密切关注,原发耐药水平目前尚处于较低水平.  相似文献   
70.
全球艾滋病的流行形势日趋严重,2007年15岁以下儿童感染者为250万,其中大部分是母婴传播,新感染人数为42万,死亡人数为33万,妇女艾滋病感染者为1540万[1].如果不接受抗病毒治疗,HIV感染儿童的预后很不乐观,大约有50%儿童在2周岁之前死亡[2,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