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1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8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6篇
内科学   7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19篇
预防医学   11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64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1.
柴胡皂苷d抗肝纤维化大鼠脂质过氧化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柴胡皂苷d(SSd)对肝纤维化过程中脂质过氧化的影响。方法:采用腹腔注射二甲基亚硝胺(DMN)10 mg.kg-1诱导大鼠肝纤维化,以柴胡皂苷d(1.8 mg.kg-1)同时预防给药4周,检测正常组、模型组和SSd组大鼠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透明质酸(HA)、层粘连蛋白(LN)、IV型胶原(IV-C)及丙二醛(MDA)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及肝组织中MDA的含量和SOD的活性。结果:SSd能显著降低肝纤维化大鼠血清ALT,AST水平和HA,LN,IV-C的含量,并可提高肝组织中SOD的活性,降低血清和肝组织中的MDA的含量。结论:SSd具有很明显的保护肝细胞、抗肝纤维化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抗脂质过氧化有关。  相似文献   
12.
在糖尿病肾病的预防、治疗和康复过程中,健康教育非常重要。这对糖尿病肾病患者制定并实施健康教育计划,提高糖尿病肾病患者对健康教育的认识及健康价值的水平,对糖尿病肾病患者今后治疗效果、生存质量及生存期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本实验观察,海蛇乙醇提取物对CIA大鼠滑膜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及其受体的抑制作用,从抑制滑膜新生血管生成角度,探讨海蛇治疗类冈湿性关节炎的作用机理,为RA发病机理及治疗提供进一步实验依据。1材料与方法1.1动物选择对CⅡ敏感的健康、雄性DA大鼠40只,在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基  相似文献   
14.
八味锡类散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之功。常用于内有蕴热、外感时邪引起的瘟疫白喉、咽喉肿痛及溃疡性结肠炎 ( UC)等的治疗 ,用于治疗 UC时常用的方法是 po和灌肠 ,但究其两种不同途径给药治疗 UC的疗效和作用机制对比分析鲜见报道 ,本实验即从此角度出发 ,对二者进行对比实验研究。1 材料与方法1 .1 动物及分组 :新西兰家兔 8只 (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实验动物中心 )。清洁级健康 SD大鼠72只 (北京大学医学部实验动物科学部 ) ,雌雄各半 ,体重 ( 1 60± 1 0 ) g,随机分成正常组、灌胃模型组 (模型 组 )、灌肠模型组 (模型 组 )…  相似文献   
15.
人参皂甙Rg3对荷瘤及环磷酰胺化疗小鼠黏膜免疫力影响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观察人参皂甙Rg3对肿瘤化疗肠道黏膜损伤的治疗作用及其黏膜免疫机制。[方法]运用给小鼠原位接种C-26结肠癌并重复灌胃环磷酰胺建立肿瘤化疗肠道黏膜损伤的模型,观察人参皂甙Rg3对瘤重、抑瘤率及PP结面积影响,分离肠上皮内淋巴细胞,固有层淋巴细胞及PP结内的淋巴细胞,用免疫荧光染色及流式细胞仪分析黏膜免疫各部位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结果]环磷酰胺组瘤重显著降低,抑瘤率约为37.6%,而环磷酰胺加Rg3组瘤重与环磷酰胺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荷瘤及环磷酰胺都可显著降低PP结而积,而人参皂甙Rg3可明显减轻环磷酰胺对PP结面积的影响(P<0.01)。人参皂甙Rg3可使荷瘤和环磷酰胺作用下显著减少的固有层淋巴细胞中的CD4^+细胞百分比显著增加(P<0.05),但对CD8^+细胞百分比无明显影响。[结论]荷瘤及环磷酰胺可明显抑制肠道黏膜免疫功能,而人参皂甙Rg3能明显改善这种黏膜免疫抑制状态。人参皂甙Rg3对黏膜免疫的调节作用是扶正中药发挥作用的重要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肟类药物氯解磷定 (PAM Cl)对急性氧乐果中毒大鼠的疗效和作用机制。方法 比较氧乐果染毒 ( 5 0mg/kg ,灌胃 )大鼠PAM Cl治疗组与未治疗组中毒症状及全血胆碱酯酶 (ChE)活力的变化 ,并用电刺激单纤维肌电图 (SSFEMG)研究PAM Cl对急性氧乐果中毒大鼠神经肌肉传导 (NMT)的影响。结果 ( 1)氧乐果染毒大鼠在给予PAM Cl治疗后 ,中毒症状减轻 ,症状出现时间延迟 ,存活时间明显延长 ;( 2 )PAM Cl治疗和未治疗组全血ChE活力无明显差异 (t =0 19,P >0 0 5 ) ;( 3 )急性氧乐果中毒大鼠腓肠肌的单肌纤维动作电位平均连续差 (MCD)[( 3 2 78± 5 79) μs]比正常对照大鼠MCD [( 19 3 3± 1 3 0 ) μs]明显延长 ,差异有显著性 (t =7 87,P <0 0 0 1) ;在给予PAM Cl治疗后 ,MCD [( 2 4 2 7± 6 48) μs]明显低于治疗前 (配对t=14 2 ,P <0 0 0 1) ,而与正常对照大鼠MCD差异无显著性 (t=1 67,P >0 0 5 )。结论 PAM Cl对急性氧乐果中毒有治疗作用 ,该作用是通过改善神经肌肉传导阻滞来实现的 ,即“非ChE重活化效应”。  相似文献   
17.
急性有机磷农药及其混剂中毒患者单肌纤维肌电图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电刺激单肌纤维肌电图(SSFEMG)技术在急性有机磷农药(OPs)及其混剂中毒患者"中间期肌无力综合征"(IMS)诊断、分级及病情转归中的意义.方法对41例急性有机磷农药及其混剂中毒患者进行了SSFEMG和重频神经刺激肌电图(RNS)检测.结果(1)电刺激频率为5Hz和20 Hz时,SSFEMG检测所见单肌纤维动作电位平均连续差(MCD)增高与肌无力发生的一致性均较好(5 HzKappa系数=0.634,P=0.002;20 HzKappa系数=1.000,P=0.000),且以20 Hz者更好;RNS的检测结果与肌无力发生的一致性不如SSFEMG(5 HzKappa系数=0.153,P=0.400;20 HzKappa系数=0.188,P=0.319);(2)重型与轻型IMS患者MCD差异无显著性[5 Hz轻型(25.43±14.08)μs、重型(29.80±14.37)μs,P>0.05;20 Hz轻型(34.30±11.19)μs、重型(39.40±18.98)μs,P>0.05];(3)IMS患者肌力恢复后MCD明显下降,且趋于正常.结论 SSFEMG较同一频率的RNS敏感,可用于IMS的诊断与病情转归的评价,但在诊断分级中的意义还需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18.
Smad蛋白及其对中医药防治肝纤维化作用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TGF—β信号传导通路在肝纤维化进展过程中对细胞生长的控制和细胞外基质的形成起着重要的作用。Smad蛋白是目前研究发现的TGF—β家族受体激酶的关键作用底物,可以双向调节TGF-β的反应,是肝纤维化研究的关键之一。进一步阐明该通路的结构、功能及中医药对该通路的影响。必将有助于进一步揭示中医药防治肝纤维化的分子机制,为中医药防治肝纤维化提供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应用电刺激单肌纤维肌电图(SSFEMG)在不同刺激频率(5、10、20Hz)时检测神经-肌接头传导功能作为有机磷农药及其混剂中毒引起肌无力效应指标的意义。方法 利用SSFEMG技术观察有机磷类(乐果、辛硫磷)、氨基甲酸酯类(灭多威)农药及其混剂(辛硫磷+灭多威、乐果+灭多威)对大鼠神经-肌接头传导功能的影响,并在染毒前和染毒后1h测定大鼠全血胆碱酯酶(ChE)活力。结果 各染毒组大鼠肌无力发生的情况为:乐果5/9,辛硫磷5/10,灭多威0/9,辛硫磷+灭多威8/8,乐果+灭多威5/5;肌无力大鼠单肌纤维动作电位平均连续差(MCD)明显高于对照组,辛硫磷和乐果组中的肌无力大鼠MCD明显高于同线肌力正常者,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刺激频率为10Hz和20Hz的SSFEMG检测结果与大鼠肌无力症状一致性均较好;肌无力的出现与ChE的抑制程度不完全一致。结论 有机磷所致肌无力与神经-肌接头传导功能异常关系密切,刺激频率为10Hz和20Hz的SSFEMG可用作有机磷农药所致肌无力的一个效应指标。  相似文献   
20.
有机磷杀虫剂所致的神经肌接头病的生化机制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探讨有机磷杀虫剂(OPs)引起的神经肌接头传导功能异常的生化机制。方法 用肟硫磷(1144mg/kg)染毒大鼠制作肌无力模型,用电刺激频率为20Hz的单纤维肌电图(SSFEMG)检测染毒大鼠平均连续差(MCD)评价其神经肌接头传导功能,检测排肠肌Ca2 -ATP酶、Na ,K -dP酶、cAMP依赖性蛋白激酶(PKA)、Ca2 /磷脂依赖性蛋白激酶(PKC)和酪氨酸蛋白激酶(TPK)活力,并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比目鱼肌中丝氨酸(Ser)、苏氨酸(Thr)和酪氨酸(Tyr)残基的磷酸化程度。结果 与对照组和肌力正常的染毒大鼠相比,肌无力大鼠各指标的变化如下:(1)MCD明显增高;(2)排肠肌Ca2 -ATP醇、Na ,K -ATP酶和PKA活力明显下降,且与MCD呈显著负相关(r=-0.582、-0.713、-0.505,P<0.05);(3)排肠肌PKC和TPK活力明显增高,且与MCD呈显著正相关(r=0.723、0.589,P<0.05);(4)Ser磷酸化程度明显减弱,Tyr磷酸化程度明显增强。结论 OPs引起的神经肌接头传导功能异常可能与Caj -ATP酶和Na ,K -ATP酶活力下降引起的肌肉兴奋性减低,以及Tyr磷酸化增强和Ser磷酸化减弱引起的烟碱样乙配胆碱受体失敏加速、复敏延迟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