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4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2篇
预防医学   2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1 毫秒
11.
1998年全国HFRS监测点共发病13111例,死亡122例,年发病率为545/10万,病死率为093%,较1997年(发病12079例,死亡118例,年发病率521/10万,病死率为098%)略有上升。全年共有28个监测点进行了病人血清学核实和(或)漏报调查工作,临床诊断血清学符合率为6399%,疫情漏报率为032%。从宿主动物监测结果看,监测点在野外共布放鼠夹47219个,捕获各种小兽4843只,总密度为1026%,其中黑线姬鼠密度420%,其种群数量构成占4097%,仍为野外的优势鼠种;在居民区内共布放鼠夹52868个,捕获各种小兽4036只,总密度为763%,其中褐家鼠密度为379%,其种群数量构成占4960%,仍为居民区内的优势鼠种。从主要宿主动物带病毒鼠指数看,1998年野外黑线姬鼠为0042,居民区褐家鼠为0036,较1997年(分别为0036、0024)有所上升。提示,人间疫情与宿主动物带病毒鼠指数呈相关性。同时监测表明,近年来的HFRS疫情存在由高、中发病区向中低发病区增强和由偏远农村地区向中心城市扩展的可能,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12.
中国肾综合征出租因热监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相似文献   
13.
198 3年广州市发现首例HFRS患者〔1〕,迄今 ,每年都有HFRS病例发生 ,主要带毒鼠种为褐家鼠。在广州曾分离出毒株G9〔2〕,但未做动物回接和分子水平的鉴定。我们从广州市区捕获的褐家鼠分离到HFRS病毒株GB - 2 3 5 ,对其进行了血清学、微生物学、分子生物学鉴定。现报告如下。1 材料与方法1 1 标本的采集 广州市白云山风景区捕获褐家鼠活鼠 ,无菌剖取肺组织冰冻切片 ,经直接免疫荧光HFRSV抗体检测抗原强阳性 (++++) ,作为病毒分离标本。1 2 参考血清 本市确诊为HFRS的病人血清 ,登革热、病毒性肝炎、鼻咽癌病人…  相似文献   
14.
摘要:目的 利用多重实时荧光PCR技术,建立快速鉴定布鲁氏菌的方法。方法 根据布鲁氏菌特异性基因Bcsp31,AlkB/IS711和BMEI1162/IS711的部分片段作为靶基因,分别设计探针引物,将扩增产物连接到PUCm18-T载体上,制备标准品及标准曲线,确定此方法的灵敏度。利用布鲁氏菌的其他生物型菌株和同源性较近的致病菌(汉赛巴尔通体、霍乱弧菌、土拉弗朗西斯菌、大肠杆菌O:157、大肠杆菌O:16、小肠结肠耶尔森菌O:9、沙门氏菌N群血清型、嗜麦芽假单胞菌)验证所建立方法的特异性。通过布鲁氏菌标准菌株建立方法,优化体系后扩增97株地方株进行验证。结果 应用多重Taqman荧光PCR技术检测布鲁氏菌结果显示,布鲁氏菌属、牛种布鲁氏菌和羊种布鲁氏菌有各自的荧光信号,而与其同源性较高的致病菌均未见荧光信号;由标准曲线可知该方法的单重和多重荧光PCR最低检测下限均约为102copy/μL(13-24fg /μL),是常规PCR灵敏度的100倍。结论建立的方法有灵敏度高、快速易操作等优点,可用于布鲁氏菌快速鉴定,并同时确定是否为牛种或羊种布鲁氏菌。  相似文献   
15.
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工作进展与对策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随着科技进步和生物技术的迅猛发展,目前生物安全问题已经成为影响国家乃至世界政治、经济、安全与和平的大命题。所谓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的生物安全(Biosafety)是指避免危险生物因予造成实验室人员暴露,向实验室外扩散并导致危害的综合措施,以防止实验人员感染和防止感染因子外泄而污染环境。随着形势发展的需要,近年来。国际上又将生物安全提升到生物安全保障(Biosecurity)的概念,即单位和个人为防止病原体或毒素丢失、被窃、滥用、转移或有意释放而采取的安全措施,以避免因微生物资源的不适当使用而危及公共卫生。  相似文献   
16.
1999年全国流行性出血热监测点监测报告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目的 根据《全国流行性出血热监测方案》要求,对全国41个出血热监测点进行常规监测,以掌握1999年全国流行性出血热的疫情动态,并对防制对策提出建议。方法 疫情资料主要来自各监测点的月报和年报报表,监测方法采用流行病学方法、动物流行病学方法、血清学及病毒学诊断方法等。结果 1999年全国EHF监测点共发病12930例,死亡135例,发病率为5.37/10万,病死率为1.04%,与1998年相比,发病  相似文献   
17.
有黑线姬鼠分布的家鼠型肾综合征出血热疫源地监测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阐明我国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不同类型疫源地相互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有黑线姬鼠分布的家鼠型疫区,用流行病学监测方法,在黑线姬鼠种群中连续多年检测汉坦病毒感染情况。结果:观察的家鼠型疫区黑线姬鼠不携带汉坦病毒。结论:证明家鼠型HFRS疫源地不是由姬鼠型HFRS病原演变而成的。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基因组大数据管理架构,提升传染病控制中基因组大数据管理水平。方法收集和参考传染病控制领域基因组大数据的重要科技文献以及政策性资料,采用Delphi法咨询相关专家总结归纳管理要素,建设信息化的管理平台。结果初步构建数据管理方案、试剂耗材及相关服务采购管理信息平台和微生物基因组数据库等协同管理体系,采购管理平台由管理部门、业务部门和测序服务公司组成,并与基因组数据库关联,进行数据的审核、验收和分析,做到数据及时更新和共享,比传统的审核流程快8~9 d。制定平台的基本框架和功能分区,改变其粗放式管理传统做法,提高了科研工作效率。结论基因组大数据管理体系有利于加强平台管理的信息化、规范化及专业化建设,为课题的结题和审计提供统计数据,提升服务保障功能。  相似文献   
19.
为有效地预防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的发生与流行,对沙鼠肾细胞型灭活疫苗的安全性及血清学、流行病学效果进行观察。结果:疫苗接种总反应率0.89%(557/62311),中反应率0.03%(19/62311);疫苗基础免疫全程接种两周后的血清中和抗体阳转率70.37%(38/54),荧光抗体阳转率83.33%(25/30);垦区HFRS冬季主要宿主动物为黑线姬鼠,占62.61%(360/575),野外黑线姬鼠密度11.13%(204/1833),带病毒率6.0496(9/149),带病毒鼠指数0.0820;HFRS病人血清IgG抗体检测为Ⅰ型,流行峰型为冬峰型,秋冬季节(8~1月份)发病人数占93.91%;健康人群隐性感染率3.47%(56/1616)。1995年10~12月份,疫苗全程接种组人群HFRS发病率0(0/17127),全程非接种组人群发病率101.36/10万(144/142061),保护率100%。由此显示:黑龙江垦区HFRS疫区类型为姬鼠型;该疫苗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和较好的近期防病效果。  相似文献   
20.
本文总结了1991-1993年全国流行性出血热监测点人间和动物间疫情的监测结果。进一步证实了人间疫情和动物间疫情空间分布不均衡性和相对稳定性的规律;论证了不同类型疫区均具有周期性和季节性的流行特点;阐明了我国在野外感染EHF,主要传染源是黑线姬鼠;在居民区感染EHF主要传染源为褐家鼠。其它一些数量较多,带病毒率较高的小兽,其传染源作用,尚应加强研究,证实了EHF主要传染源种群数量、密度带病毒率、常因年度、季节、地区有较大波动,但相对而言,又比较稳定;证实了疫区主要传染源的带病毒鼠指数大小与当地EHF发病率高低有一致性关系,提出了在流行高峰前当地主要传染源带病毒鼠指数(密度×带病毒率),作为指标,预测流行趋势或流行强度。以上监测结果为各地卫生行政部门制订防制EHF的策略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对卫生防疫部门制订防制措施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