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0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2篇
耳鼻咽喉   64篇
基础医学   7篇
临床医学   8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39篇
预防医学   10篇
药学   1篇
肿瘤学   1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目的:明确鼻咽癌(NPC)细胞中小鼠双微粒体基因(MDM2)的扩增与表达情况及其作用。方法:应用斑点杂交、半定量逆转录一多聚酶链反应技术、原位杂交、免疫组化分别对NPC、慢性鼻咽炎症粘膜CINE)进行MDM2基因扩增与表达的检测;运用免疫组化、PCR分别对NPC、CINE中p53表达、PCNA和Ki67指数、EB病毒DNA进行检测;同时分析MDMZ的过表达与p53表达、PCNA和Ki67指数、EB病毒潜伏感染、NPC各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结果:3.1%的NPC有MDM2基因的扩增,30.8%有MDM2mRNA高表达,30.4%有MDM2蛋白的过表达;MDM2的过表达与p53表达(p<0.05)、NPC颈淋巴结转移相关(p<O.05),而与EBV潜伏感染,PCNA和Ki67指数、NPC的T分期、NPC病人的年龄、性别、EBVCA-IgA滴度无关。结论:MDM2基因在NPC组织中的主要活化方式是过表达而不是扩增;MDM2基因可能通过与p53相互作用而NPC的发生和转移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2.
蝶窦恶性肿瘤误诊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蝶窦恶性肿瘤的临床特点、治疗效果和误诊原因,以提高诊疗水平。方法:将我科1996~2005年间收治的18例蝶窦恶性肿瘤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蝶窦恶性肿瘤以鼻咽癌浸润性为最多见,其次为脊索瘤和非霍奇金淋巴瘤,临床表现为头痛(78%)、视力改变(50%)、颅神经麻痹(39%)、回吸性涕血或鼻出血(11%);临床诊断误诊率达56%。结论:蝶窦恶性肿瘤的影像学诊断有一定局限性,应常规行鼻内镜检查。  相似文献   
33.
论三位一体的中国乡村和社区医生培训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的针对城乡基层卫生服务机构人员的培训手段对实质性地提高农村和社区医生的业务能力作用有限。为了提高对乡村和社区医生培训的效果,有必要进一步探索更适合我国国情的、新型的、以医院之间技术合作为基础的培训模式,即:以大型综合性医院为基地,集课程培训、适宜技术推广和医院合作网络为一体的“三位一体”的培训模式。  相似文献   
34.
光动力作用诱导人鼻咽癌细胞凋亡超微细胞形态改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光动力疗法(PDT)对人鼻咽癌细胞株HHNE1调亡的作用。方法 采用从光导纤维输出的氦氖激光,功率150mW,波长632.8nm,能量密度10J/cm^2,照射含癌光啉光敏剂的鼻咽癌细胞,分别在PDT后3,6,12,24,36和48h后,光镜和电镜观察凋亡细胞的形态学改变,并计数细胞凋亡率(%)。结果 人鼻咽癌细胞株HNE1经PDT24h后出现细胞凋亡的典型形态学改变,12h后出现早期凋亡细胞的形态特征,光镜和电镜下可见细胞大小不一,细胞质浓缩,核固缩,染色质边集,进而细胞裂解和凋亡小体形成。细胞凋亡率分别为0%,1%,6%,71%,86%和95%。细胞超微结构改变的严重程度依PDT后时间的增加而逐渐递增。结论 PDT对HNE1细胞具有明显杀伤效应,并诱导其发生调亡。  相似文献   
35.
170例头颈部淋巴瘤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头颈部淋巴瘤(lymphoma)的临床特点,提高头颈部淋巴瘤的诊断率。方法:回顾性分析1997~2005年间湘雅医院耳鼻喉科收治的170例头颈部淋巴瘤。结果:肿瘤好发部位为鼻腔鼻窦、颈部和扁桃体。170例淋巴瘤中,霍奇金病(Hodgkin disease,HD)9例,非霍奇金淋巴瘤(non-Hodgkin lymphoma,NHL)161例,NHL中T细胞性淋巴瘤占60.9%,B细胞性淋巴瘤占36.0%,混合型和未定型占3.1%。HD患者均有淋巴结肿大,NHL有淋巴结肿大者占34.8%。治疗上则以CHOP方案化疗及放疗为主。结论:头颈部淋巴瘤临床表现和影像学表现呈多样化,无特异性,确诊有赖于免疫组织化学。  相似文献   
36.
用TRAP PCR ELISA及TRAP PCR PAGE测定鼻咽癌端粒酶活性的比较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目的:比较TRAP PCR ELISA及TRAP PCR PAGE检测鼻咽癌端 酶的活性。方法:分别采用TRAP PCR ELISA及TRAP PCR PAGE检测了38例鼻咽癌(NPC)、15例癌旁组织、19例慢性鼻咽炎和鼻咽癌HNE1细胞株、其它2种癌细胞株及3种正常细胞的端粒酶表达,并探讨了在不同数量的HNE1细胞中端粒酶表达的灵敏度及HNE1细胞株、5例NPC活检组织经热灭活后端粒酶检测的  相似文献   
37.
Fascin1和E-cadherin在鼻咽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fascin1及E-cadherin蛋白的表达与鼻咽癌(NPC)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fascin1及E-cadherin蛋白在51例鼻咽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果]Fascin1及E-cadherin蛋白在鼻咽癌组织中的表达均与颈淋巴结的转移、临床分期密切相关(P<0.05)。Fascin1与E-cadherin的表达呈负相关(r=-0.58,P<0.05)。Fascin1的表达与鼻咽癌患者的5年生存率相关(P<0.05),与1、3年生存率无相关性(P>0.05)。而E-cadherin与患者的预后无关。[结论]Fascin1的过表达可能是鼻咽癌早期颈淋巴结转移的重要因素,有可能作为检测鼻咽癌区域淋巴结转移潜力的重要指标之一,也为评价鼻咽癌预后提供参考价值,其调节机制可能与E-cadherin下调有关。  相似文献   
38.
本文简述EB病毒特异性DNA酶理化特性的研究资料及其用于临床诊断的意义。  相似文献   
39.
作为八年制临床医学专业教学改革的一部分,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将以问题为基础学习(problem-based learning,PBL)教学方法应用到人体解剖学教学中,取得了理想的效果,既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习效率,又培养了学生多方面的能力。  相似文献   
40.
目的探讨全反式维甲酸(All-trans retinoic acid,ATRA)诱导人喉鳞状细胞癌细胞株Hep-2产生凋亡及对角蛋白基因13(Cytokeratin 13,CK13)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ATRA作用Hep-2细胞72 h后,分别用光学显微镜、电镜观察细胞形态及超微结构改变;并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检测CK13mRNA的表达。结果ATRA作用72 h后的Hep-2细胞在光学显微镜及电镜下细胞逐渐变圆,生长减缓、细胞表面绒毛消失,核染色质致密,浓缩成块,胞质中有空泡形成,细胞表面出泡,脱落形成膜包裹的凋亡小体等细胞凋亡典型的形态学改变;CK13 mRNA表达水平随ATRA浓度的增高而逐渐上调(P<0.05)。结论ATRA可以诱导喉癌细胞凋亡及CK13mRNA表达上调,并呈时间和浓度依赖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