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22篇
内科学   2篇
神经病学   3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9篇
预防医学   7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3年   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199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脑室外引流感染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脑室外引流术的感染并发症的预防措施和护理。方法回顾性总结和分析了153名行单侧脑室外引流术患者的资料,所有患者均在局麻下行额角钻孔引流术,进行术前、术中和术后的各种感染预防,加强患者的护理。结果153例患者中有14名患者感染,感染率为9.15%,感染患者的死亡率为14.29%。结论脑室外引流术的患者的护理要求严格,特殊性强,做好术前,术中,术后的护理能有效的减少感染率。  相似文献   
32.
探讨外侧型蝶骨嵴脑膜瘤术前结扎颈外动脉的适用条件和临床效果。32例大型、巨大型蝶骨嵴外侧型脑膜瘤患者分为颈外动脉结扎组和未结扎组,术后统计显示,两组患者术中失血量分别为(471.00±182.00)ml和(994.00±278.00)ml、肿瘤全切除率100.00%(14/14)和72.22%(13/18)、手术时间分别为(5.60±1.40)h和(8.10±1.70)h、发生术后并发症病例分别为1例(7.41%)和7例(38.89%);各项变量比较颈外动脉结扎组均优于未结扎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提示:大型、巨大型蝶骨嵴外侧型脑膜瘤患者术前结扎颈外动脉可显著减少术中出血、缩短手术时间、提高手术安全性和肿瘤全切除率。  相似文献   
33.
目的探讨脑脊液鼻漏并发颅内感染的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年1月~2013年8月收治的16例脑脊液鼻漏并发颅内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脑脊液鼻漏并发颅内感染的护理特点及措施。结果16例患者颅内感染均得到有效控制,其中2例患者因严重脑积水行脑室腹腔分流术。结论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加强腰大池引流的护理,有助于颅内感染的控制。  相似文献   
34.
目的 探讨气管切开患者锁骨下静脉置管感染的相关因素及防治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120例锁骨下静脉置管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分为气管切开组70例和非气管切开组50例,比较两组患者锁骨下静脉置管感染发生率的差异.结果 120例行锁骨下静脉置管者29例发生感染,总发生率为24.2%;两组分析显示,术前白细胞<4×109/L、导管留置时间≥7d、是否行气管切开均是锁骨下静脉置管感染的相关因素,三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部感染与锁骨下静脉置管感染的病原菌同源率为61.5%.结论 锁骨下静脉置管感染与术前白细胞数量、导管留置时间、是否行气管切开有关,应针对上述影响因素进行针对性预防.  相似文献   
35.
目的 探讨脑出血术后中、重度意识障碍患者肺部感染的病原菌分布.方法 统计320例脑出血术后中、重度意识障碍患者肺部感染的菌群构成,应用振动排痰机进行干预,观察其护理效果.结果 中度意识障碍患者治疗组和对照组各80例,肺部感染率分别为16.25%和36.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感染的病原菌以肺炎克雷伯菌为主;重度意识障碍患者治疗组和对照组各80例,肺部感染率分别为28.75%和33.7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感染的病原菌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结论 肺炎克雷伯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分别是中度及重度意识障碍肺部感染患者的常见病原菌,应用振动排痰机对中度意识障碍的患者具有较好的促进痰液排出和预防肺部感染的效果,而对重度意识障碍的患者仍不能有效地预防肺部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36.
桥脑小脑角区肿瘤术后吞咽困难的早期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桥脑小脑角区肿瘤手术损伤颅神经致吞咽困难患者的早期康复训练。方法吞咽障碍患者86例,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采用日本洼田氏的咽水试验作为评定标准,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康复组进行以吞咽饮食训练为中心的康复护理,分别在术后第一天和治疗4周后进行测评。结果康复治疗组分级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颅神经损伤所致吞咽困难的患者进行早期康复训练治疗,能促进吞咽功能的恢复,不仅使患者恢复了经口吞咽进食,同时促进了语言功能的恢复,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37.
目的 评价3种艰难梭菌感染(CDI)检测方法的诊断效能,为CDI寻找合适的诊断方案.方法 收集中国人民解放军广州总医院2016年5月~12月疑似CDI的腹泻患者粪便标本70例,采用3种方法进行检测:(1)培养法;(2)酶联荧光法检测艰难梭菌毒素A/B(CDAB)和谷氨酸脱氢酶(GDH);(3)q-PCR扩增艰难梭菌特异性基因tpi和毒素基因(tcdA/tcdB).以培养法的检测结果作为参考标准,计算3种方法的诊断指标.结果 收集粪便样本70例,分离艰难梭菌13例(18.57%),其中产毒株6例(8.57%).q-PCR法鉴定tpi基因阳性17例,其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诊断符合率分别为92.31%、91.23%、70.59%、98.11%、91.43%,均高于GDH法(84.62%、84.21%、55.00%、96.00%、84.29%)(χ2=24.881,P<0.001),且q-PCR扩增tcdA/tcdB的敏感度(66.67%)优于CDAB(33.33%)(χ2=35.918,P<0.001).结论 CDAB检测和q-PCR法特异性较高,GDH法具有较好的灵敏度,3者均有较高的阴性预测值.与其他检测方法相比,q-PCR法检测CDI具有时效性强,灵敏度高,特异性好等优势,适用于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8.
目的 调查医院政策干预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应用的成效及对颅内感染的影响,指导临床规范抗菌药物的使用及管理.方法 回顾性调查2010年5-8月神经外科择期或限期手术患者91例作为对照组,2011年5-8月神经外科择期或限期手术患者102例作为干预组,对患者的基本资料、疾病诊断、手术情况、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时间、种类选择以及颅内感染发生率、病原菌的变化进行分析.结果 干预后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时间缩短,手术前日给药从45.05%下降至12.75%,手术后抗菌药物使用1d从0升高至15.69%,使用2~3 d,从26.37%升至56.86%,而使用8~10 d,从34.07%下降至1.96%,使用>10 d后,从21.98%下降至6.86%;抗菌药物使用种类选择更合理,二代头孢类抗菌药物使用增加,从7.24%升高至22.22%,三代头孢类抗菌药物使用减少,从6.34%下降至4.86%,哌拉西林/舒巴坦使用减少,从33.94%下降至25.69%,万古霉素类抗菌药物明显减少,从22.17%下降至2.78%;抗菌药物联合使用情况减少,围手术期使用一种抗菌药物增加,从20.88%升高至44.12%;颅内感染发生率无变化.结论 依据《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和《围手术期预防应用抗菌药物指南》,根据实际情况制定明确细则,加强监督和管理,促进围手术期合理规范的应用抗菌药物,不会增加颅内感染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39.
40.
妇科盆腔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中西医预防护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结合中西医对妇科盆腔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病状况及发病机制,综述中西医结合预防盆腔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干预方法,旨为后续的相关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