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5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11篇
临床医学   16篇
内科学   13篇
特种医学   4篇
综合类   30篇
预防医学   25篇
药学   18篇
中国医学   5篇
肿瘤学   4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6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6 毫秒
41.
目的探讨刺激状态时血清甲状腺球蛋白(TG)在预测分化型甲状腺癌(DTC)全切术后临床复发转移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9-12月该院81例接受甲状腺全切术后,停服甲状腺素片4周,拟行131I治疗的患者。用罗氏电化学发光检测血清TG、促甲状腺激素(TSH)、抗甲状腺球蛋白(TGAb)水平,安图全自动化学发光仪A2000检测游离甲状腺素(FT4)水平。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TG的诊断性能。结果转移组患者(22例)血清TG水平中位数为195.05μg/L(95%CI:93.23~296.33μg/L),比未转移组患者(59例)水平[5.74μg/L(95%CI:2.84~8.63μg/L)]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TG水平在未转移患者、淋巴结转移患者、远处转移患者中逐级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显示,血清TG水平与临床转移分级呈明显正相关(r=0.607,P0.05)。通过ROC曲线分析,根据影像学检查结果,血清TG在诊断刺激状态的DTC患者发生转移的曲线下面积为0.823(95%CI:0.689~0.956,P0.05),ROC曲线的最佳截点值为9.46μg/L,此时诊断转移的敏感度为85.7%,特异度为75.7%。结论刺激状态时TG水平变化有助于预测DTC全切术后发生转移,甲状腺全切后刺激状态时TG水平为9.46μg/L可作为判断转移的最佳截点值。  相似文献   
42.
我院自1993年1月至1998年12月共收治单纯性慢性肺心病患者126例,其中并有心律失常76例.本文通过对并有心律失常76例进行分析,以期找出其中规律,而提高预防和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43.
目的了解高龄老人身体健康、经济状况、家庭和社会保障、日常生活能力及医疗服务的需求,以便对社区高龄老人的综合健康质量作出正确评估.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方法对奉贤区按东、南、西、北、中5个区域中各抽查1个镇共1 634名80岁以上老人入户调查.结果高龄老人慢性病患病率为68.05%,以高血压、慢性阻塞性肺病、心脏病为主,有17.20%的高龄老人生活能力处于半自理和完全不能自理的状态,享有医保或初级合作医疗待遇的老人占69.98%,有77.41%的老人月经济收入低于100元,对生活和健康总体满意或较满意的占90.33%.结论奉贤区高龄老人经济收入偏低,总体生活满意度较高.有必要针对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社区干预措施,以提高老年人综合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44.
45.
目的:探讨尿α1-微球蛋白(α1-m)、β2-微球蛋白(β2-m)、Tamm-Horsfall蛋白(TH蛋白)、尿微量自蛋白(MAIb)及尿微量白蛋白/肌酐(MAIb/Cr)的检测在糖尿病肾病(DN)的早期诊断及病情进展中的应用价值。方法:100例糖尿病患者按照尿蛋白阴性、+、++、+++、++++分为5组,用放射免疫分析检测α1-m、β2-m、TH蛋白,用免疫透射比浊法测定患者尿中的MAIb),用酶法测定尿肌酐的含量,并与正常对照组作比较。结果:糖尿病患者尿蛋白阴性时,各项指标与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性,当尿蛋白出现阳性时,各项指标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随病变进展异常改变更趋显著。结论:5项指标联合检测更有助于提高DN的早期检出率以及肾脏受损程度的鉴别.对DN的防治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46.
图 1 胸正侧位片 :左下肺后基底段一大小约 5cm× 6cm× 8cm团块状阴影 ,密度均匀 ,边缘不清 ,左心缘呈双边影 ,左肋膈角变钝。 图 2 CT示左肺下叶后基底段一片状阴影范围大小约 6 .8cm× 5 .2cm ,病灶边缘欠光整。 图 3  (HE染色× 40 0 )中分化鳞癌区 ,瘤细胞多边形 ,可见细胞间桥 ,核异型明显 ,核大小、染色深浅不一 ,部分瘤细胞可见粗大的核仁。图 4  (HE染色× 40 0 )透明细胞癌 ,瘤细胞呈片状排列 ,境界不清 ,细胞大 ,多角形或椭圆形 ,胞浆透明。 图 5  (HE染色× 10 0 )低分化腺癌 ,瘤细胞排列为实性及腺…  相似文献   
47.
目的 本研究旨在探讨钢铁工人加权倒班指数(weighted shift index,WSI)与高尿酸血症(hyperuricemia,HUA)之间的剂量反应关系。方法 共有7 617例钢铁工人纳入本次研究。通过问卷调查和体格检查收集相关信息,应用限制性立方样条模型(restricted cubic spline,RCS)分析WSI与HUA之间的关系,并结合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 研究人群中HUA的患病率为36.2%(男性37.5%,女性20.9%),在调整了年龄、性别、吸烟、饮酒、饮食、体力活动、睡眠时间、睡眠质量、人均家庭月收入、受教育水平、健康状况之后,RCS模型分析结果显示钢铁工人WSI与HUA之间存在非线性的剂量反应关系(整体关联性检验χ2=30.51,P<0.001;非线性检验χ2=29.71,P<0.001)。结论 WSI与钢铁工人HUA之间存在非线性的剂量反应关系。  相似文献   
48.
上海市奉城社区30岁以上人群代谢综合征腰围切点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上海农村30岁以上人群代谢综合征(MS)腰围的适宜切点。方法:随机整群抽取上海市奉贤区奉城镇灯民村及洪南村30岁以上人群1041人。分析男性和女性不同腰围水平与MS其他成分聚集的关系,并寻找检出2个及以上危险成分假阳性和假阴性率均较低的腰围切点,作为30岁以上人群腰围切点的建议。据此计算各性别年龄组MS的患病率以及成分组合特点。结果:随腰围增大,MS成分聚集的比数比(0R)显著增高,以男性腰围≥85.0cm.女性腰围≥80.0cm.接受者运行曲线(ROC)距离最短。以此为腰围切点,30岁以上人群男性MS患病率为15.32%,女性为12.35%.其中以腰围超标、血压升高和高血糖3项的组合为最多。结论:建议男性腰围≥85.0cm,女性腰围≥80.0cm,收缩压≥130mmHg(1mmHg=0.133kPa)和(或)舒张压≥85mmHg,血清三酰甘油(TG)≥1.7mmol/L,男性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1.03mmol/L、女性HDL—C〈1.29mmol/L,空腹血糖(FBG)≥5.6mm01/L,5项中具备3项及以上作为上海农村MS的临床检出标准。  相似文献   
49.
目的探讨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肝功能、氧化应激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为患者临床诊疗提供相关指导。方法选取120例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作为研究组,并选取同期100名体检健康者作为对照组。对比2个组受试者肝功能及氧化应激水平,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检测肝功能及氧化应激指标与非酒精性脂肪肝的相关性,并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肝功能、氧化应激水平及二者联合检测对非酒精性脂肪肝的诊断价值。结果研究组患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及γ-谷氨酰基转移酶(GGT)水平分别为(43.69±6.12)U/L、(36.37±5.04)U/L、(48.07±6.41)U/L,均明显高于对照组[(23.36±3.37)U/L、(21.64±3.15)U/L、(20.85±3.08)U/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还原型谷胱甘肽(GSH)、丙二醛(MDA)水平分别为(321.84±42.75)μmol/L、(6.30±2.02)U/mL,均明显高于对照组[(270.61±30.37)μmol/L、(2.25±1.40)U/mL],过氧化氢酶(CAT)、总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分别为(40.72±6.20)U/mL、(80.27±11.78)U/mL,均明显低于对照组[(53.42±6.91)U/mL、(92.82±12.27)U/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肝功能指标及GSH、MDA水平与非酒精性脂肪肝呈正相关(r=0.835、0.722、0.741,P0.05),CAT、SOD水平与非酒精性脂肪肝呈负相关(r=-0.685、-0.712,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二者联合检测的曲线下面积(AUC)、敏感性及特异性分别为0.862、86.79%、93.24%,均明显高于肝功能、氧化应激水平单独检测的0.670、62.03%、81.82%和0.754、77.64%、64.55%(P0.05)。结论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肝功能及氧化应激损伤较为严重,受试者肝功能及GSH、MDA水平越高,CAT、SOD水平越低,发生非酒精性脂肪肝的风险越大;肝功能及氧化应激水平联合检测可以有效提高诊断非酒精性脂肪肝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值得被临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50.
目的观察绝经前乳腺癌患者术后辅助化疗对其性激素6项的影响,为临床早期评价化疗导致卵巢损伤提供检验依据。方法应用回顾性分析及统计学方法,分析39例绝经前乳腺癌患者性激素6项化疗前和化疗后各时期的水平变化。结果化疗后各周期性激素6项与化疗前比较发现:FSH、LH在第一次化疗后就开始升高,FSH、LH在第二次化疗后结果分别为:39.9(9.19~102.1)mIU/mL,14.8(3.12~42.1)mIU/mL,与化疗前7.67(3.04~31.7)mIU/mL,4.31(1.91~22.8)mIU/m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并随着化疗周期的增加持续升高并维持在较高水平;E2和P在第一次化疗后开始降低,E2在第二次化疗为:27.48(8.09~117.1)pg/mL与化疗前的51.1(15.38~363.56)pg/m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第三次化疗后为0.61(0.11~1.44)ng/mL与化疗前的1.57(0.27~23.2)ng/m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并随着化疗周期的增加持续降低并维持在较低水平;T和PRL则在化疗前后及各化疗周期水平变化不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绝经期前乳腺癌患者在化疗后,血清FSH、LH、E2、P均有显著变化,可暂将血清E2<27.48 pg/mL,FSH>39.9 mIU/mL,LH>14.8 mIU/mL,P<0.61 ng/mL作为判断化疗后卵巢损伤的启动点,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